•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採用內容分析法與文本詮釋法,做為分析的工 具與論敘的理論基礎。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以內容分析來解構樣本,並歸納文 本裡所含的元素,並分析二大報新聞報導呈現方式和選取方式之差異。而用文本 詮釋質性研究之因,在於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究少年非行行為新聞報導之新聞倫 理意涵,藉助質性研究方法,方能理解新聞報導背後深層意涵與價值觀。

壹、內容分析法

所謂內容分析法是一種透過量化與值的分析技術,以客觀系統的態度對文件 內容之語辭或符號進行研究,並進而推論其真正意涵的一門科學。內容分析法最 早開始於對報紙內容分析,而後逐漸擴及各種傳播內容。如今已成為傳播學術與 其他社會科學重要研究方法之ㄧ。

內容分析是以分析訊息為研究重點,強調在研究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須以明 確原則為依歸;而內容與類目的使用,必須一致;而內容分析可依照規則以數字 量化符號或特定文字出現的次數,達到結果準確之要求。因此內容分析具有客觀 性、系統性、定量性之特色(王石番,1991)。內容分析可說是一種質量並重的 研究方法。藉由分析傳播內容量的變化來推論值的變化。不僅可分析訊息,也可 推論對整個傳播過程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內容分析法的目的,是要檢視《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少年 非行行為新聞案例傳達出何種訊息,加以比較、分析其差異,並試圖依據這些資 料做描述性分析,以探究存在於新聞文本的是什麼。

至於在建構類目方面,則參考學者蘇蘅在「新聞裡的罪與罰:報紙電視新聞 如何再現青少年犯罪」一文中所建構之類目為主要依據,據此建構類目細項,再 依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而稍作修改,至於有關類目細項會在下一節研究設計中做 進一步的說明。

(一)清楚陳述研究目的與範圍

(二)界定母群體

(三)從母群體中抽取適當樣本

(四)選擇及定義分析單位

(五)建構類目

(六)建立量化系統

(七)內容編碼

(八)分析整理資料

(九)提出結論與解釋

根據上述內容分析所進行的步驟,將《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少年非行 行為新聞案例傳達出的訊息內容做有系統、量化整理後,即為內容分析結果。但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從新聞倫理分析少年非行行為新聞案例,因此本研究另以文本 詮釋法來進一步分析論述。換言之,本研究結合內容分析法與文本詮釋法,利用 內容分析法的特點,取得結論後,再輔以文本詮釋法分析少年非行行為新聞案 例。而有關文本詮釋法則作如下說明。

貳、文本詮釋法

詮釋學最早依附於哲學與神學當中。先源於對聖經的解釋,而後逐漸發展 為人文學科的解釋方法。而至十九世紀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建立普遍詮 釋學,將詮釋學應用擴張到法律、宗教、文學等領域,為詮釋學奠定了系統性 的原則和方法。施萊爾馬赫認為詮釋的目的乃是「再經驗」作者心智過程(畢恆 達,1996)。而透過詮釋的循環,不斷來回整體與部分,便逐漸排除解釋者自己 觀點,而了解、再經驗作者的心智過程。

詮釋學取向的研究目前而言,並沒有一定明確可供參考的研究方法,惟參考 各種文獻探討,發現詮釋學有三個不容忽視的概念,一是「先前理解」:即研究 者在進行詮釋學取向的研究之先,必然會帶著已存有的「偏見」在作詮釋。二、

「詮釋的循環」:即對部分的理解來自於對整體意義的理解,而對整體的理解來 自對部分的認識,因此造成了一個理解有賴於前理解,前理解又有賴於理解的 循環,詮釋者即在部分與整體間來回移動。三「視域融合」:視域是從一特定的 角度所看見的整個視野。視域是有限的,但也是開放的(畢恆達,1996;管貴 貞、連秀鸞,1995;嚴平譯,1992)。

媒體素養就詮釋學而言,任何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文化事件都可視為文 本, 因而新聞文本是新聞傳播者對世界存在的一種描述。然而新聞記者因個人 對事物理解的「先前結構」,甚而社會文化或環境結構,必然影響新聞傳播者選 擇新聞事件標準、言詞語法等,因此新聞傳播者必然會帶著已存有的「偏見」在 作新聞報導,新聞事件之客觀真實世界,在新聞傳播者播報中帶著「偏見」之下 而成為媒介真實。而經閱聽大眾以新聞文本形式來呈現的社會現象和事件的理 解,成為主觀真實。而透過部分與整體來回不斷的循環詮釋,理解者也不斷超 越自己的視域去把握意義,而逐漸達到視域融合。因此就詮釋學探究媒體素 養,亦即是探究新聞文本與讀者在不斷問答辯證中,再經驗新聞記者的洞見與 精神,藉由思辨、批判,體認新聞「再現」之過程(賀建平,2006)。

因此就詮釋學對本研究而言,在透過內容分析法了解新聞文本所傳達的訊息 意涵,了解新聞傳播選擇新聞標準、語法,再回到文本詮釋做進一步論述,透過 部分與整體來回不斷的循環詮釋中,探究此二大報對少年非行行為新聞案例所形 塑的風格、意義及影響。也可幫助我們從新聞倫理角度檢視少年非行行為新聞案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