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壹、 研究架構

有關本研究之研究設計,依據所選取之標準篩選之新聞文本分析,以每一 則新聞報導為分析單位,首先依內容分析法對研究樣本進行分析,以建構的類目 系統分析樣本,藉以明白《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少年非行行為新聞案例傳 達出的訊息內容面貌。再依據文本詮釋探究《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此二大 報之新聞文本再現方式之差異,藉以探討其新聞倫理意涵如何。

圖 3-3-1 本研究之架構圖

貳、研究設計

本研究擬以內容分析法和文本詮釋法來探討不同報紙對少年非行行為新聞 報導其呈現方式與新聞選取方式之不同,並探討呈現方式之不同與新聞選取方式 之差異在新聞倫理所代表之意涵。茲將內容分析法和文本詮釋法之研究設計說 明如下:

一、內容分析法

(一)定義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少年非行行為新聞案例為研究對象,

因此,本研究自訂的研究範圍是從 2010 年一月至十二月為研究範圍。而這期間 凡有出刊之少年非行行為新聞案例,即為本研究之母群體。

(二)抽樣

本研究採行立意抽樣法。抽樣時間點為 2010 年一月至十二月。

(三)分析單位

本研究以則數(或篇數)為分析單位。將《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所出 現的每一則為基本單位進行歸類。所謂一則新聞是以署名或固定討論版面為主要 依據。例如【本報訊】、【台北訊】、【xxx 特稿】、【記者 xxx 台北特稿】等,即當 作一則新聞。

(四)建構類目

根據本研究之文獻探討,探討少年非行行為報導,因其性質屬社會新聞中之 犯罪新聞,因此對犯罪新聞文本應有了解。而一般犯罪新聞文本歸納起來,通常 包括犯罪行動本身、行動的主動者-嫌犯、行動的接受者-受害者、事情發生 情景與場景、及嫌犯和受害者姓名、年齡、職業(Graber,1980)。大部分犯罪新 聞報導部分,較多為審判前之新聞。且犯罪新聞裡往往在報導方式上較聳動、

誇張,也發現犯罪新聞往往集中於少數某種暴力犯罪,與實際犯罪類型之統計往 往有出入。基此,本研究所建構類目是參照學者蘇蘅之研究分類,並依據研究需

要加以修正而成。

本研究目的既在探討不同報紙對少年非行行為新聞報導其呈現方式之不同 及分析不同報紙對少年非行行為新聞選取方式之差異,因此,本研究將先分別分 析不同報紙在報導何種少年非行行為其在各個類目上展現情形如何,再將其比較 已明白其差異情形如何。

本研究類目建構上共有下列,並說明如下:

1、少年非行少年行為新聞:是指以十二至十八之少年非行行為為主的新聞蓄勢 而言

2、非行少年:為新聞敘述中採取主動非行行為之十二至十八之少年。若為二人 以上之共同非行行為,只要其中一人符合本研究之非行少年,皆屬本研究抽樣範 圍。

3、受害人:為非行行為的直接受害者或主要受害者。(家屬不算)

4、非行少年及被害人之人口特質:包括性別、年齡、教育、身分。本研究將非 行少年年齡上分 12 至 15 及 16 至 18 二階段。身份上則分為學生、中輟生、無業、

有職業、未提及五部份說明。而受害人之人口特質在年齡上分未滿 12 歲、12 至 15 歲、16 至 18 歲、19 至 20 歲及 21 歲以上。

5、新聞內容要素:包括是否報導行為動機、過程、非行行為所用工具及贓物。

6、消息來源:以提供少年非行行為消息或為記者採訪主要對象。包括非行少年、

被害人、警察、司法人員、目擊者、非行少年之親友、被害人之親友等。

7、少年非行行為類型:本研究參考學者蘇恆(2002)之研究,將少年非行行為 種類分為暴力型非行行為、非暴力型少非行行為、性犯罪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 為、飆車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為、其他五種類目。茲說明如下;

(1)所謂暴力型非行行為,包括殺人、強盜、擄人勒索、恐嚇取財等刑法之 犯罪,以及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刀械、器械、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品者、對父 母、尊長或教師態度傲慢舉止粗暴、加暴行於人或互相鬥毆未至傷害、藉端滋擾

(2)非暴力型少非行行為,如吸毒、嗑藥、竊盜、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 者、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者、經常逃學或逃家、參加不良組織、深夜遊 蕩、於非公共場所或非公眾得出入之職業賭博場所,賭博財物等相關犯罪或非行 行為。

(3)性犯罪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為:如妨害性自主罪、猥褻色情、妨害風化、

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以猥褻之言語、舉動或其他方法,調戲他人、持有猥褻 圖片、文字、錄影帶、光碟、出版品或其他物品。

(4)飆車及與其相關之非行行為:包括各種類型飆車及無照駕駛汽車、機車。

(5)其他:凡不屬於上述四種非行行為,即歸為此類。

8、少年非行行為報導階段:依本研究之文獻探討,將報導階段分為發現犯罪或 非行行為、偵查(審前調查)、逮捕羈押、起訴、受審、判決、赴監執行(保護 管束)、交保、釋放。

9、報紙新聞字數:本研究將新聞字數分為三階段,500 字以下,500 至 1000 字 之間,1000 字以上。

茲將類目系統整理如表。(附錄一)

(五)建立量化系統

類目是決定內容分析準確程度的重要指標,必須把握住建立類目的原則 後,同時也可參考相關類似的研究,來幫助研究者本身建立合適的類目,而建 立完後的類目,則需要再透過信、效度的檢驗,方能確定類目的正確性及有效 性。

1.信度:內容分析的信度,是分析單位分類到類目時,編碼員間達到一致性 的程度(王石番,1991)。若是一致性高,所代表的是便是研究結果的精確 性也很高,由於資料來源內容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必須針對編碼員及類目 的選擇來進行信度的改善。而在進行信度檢驗的樣本數,則是由樣本數中 抽取 10~25%的樣本來進行(Wimmer & Dominick, 1994)。

通常信度的測量會引用 Holsti(1969)提出的信度檢測公式:

做為分析單位,再依前述文獻探討,將每一則新聞報導分標題、照片或圖像及其 文字說明以及文本三部份分別探討,最後檢視新聞文本是否符合新聞倫理,已達 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