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層級分析法之概念

本節將以層級分析法之背景與源起、層級分析法的實施步驟、層級分析法之優缺 點分析、層級分析法之運用要點以及層級分析法之相關研究進行探討,期望藉此瞭解 層級分析法之整體概念。

壹、層級分析法之背景與源起

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1917年美國匹茲堡大 學教授賽提(Thomas L.Saaty)為了處理不確定因素下之複雜決策問題,所提出一套 有系統的決策方法(榮泰生,2011)。1973年Saaty將AHP 法應用在蘇丹運輸研究後,

整個理論才趨成熟;其後在1974年至1978年間,經不斷應用修正及證明後,使得整個 理論更臻完備。1980年,Saaty遂將此一理論整理成專書問世,隨後在1982年至1987 年間,相繼出版有關AHP理論的專著共三冊。AHP發展以來,在國際期刊發表的相關論 文不斷的出現,而且應用的範圍也相當的廣泛。AHP法的理論簡單,同時又甚具實用 性,因此自發展以來,已被各國研究單位普遍運用(褚志鵬,2009)。

AHP透過量化的判斷,覓得脈絡後加以綜合評估,以提供決策者選擇適當方案的 充分資訊,同時減少決策錯誤的風險性。主要的目的是協助決策者解決含有多屬性的 複雜問題,他把問題一層層的拆解後再合理性的組織起來,並由決策者進行兩兩因素 配對式的比較,且給予一個相對重要值的判斷,以構建出所有因素對於決策問題的影 響性大小與權重進而決定順序(Saaty & Kearns,1985;黃哲鎮,2009)

貳、層級分析法的實施步驟

處理複雜的問題時,需利用有系統的方法加以分析,AHP 即秉承此一精神,在具 有多目標或多評準的決策領域中,是一種簡單而又實用的方法(褚志鵬,2009)。在 實際應用AHP處理複雜問題時,首先進行問題描述,而後找出影響要素並建立層級關 係,採用成對比較的方式以其比例尺度,找出各層級之決策屬性之相對重要性,依此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計算出矩陣之特徵向量與特徵值,求取各屬性之權重,操作流程

見圖2-4-1,以下分別對於重要步驟簡略作說明(褚志鵬,2009;榮泰生,2011):

一、問題的描述

進行AHP運作時,應詳細瞭解研究問題,對於問題所處的系統宜儘量擴大,以及 瞭解可能影響此問題的要素(構面),可能影響問題的要素均需納入問題中,要注意 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與獨立關係(要素與要素之間要互相獨立,不應是某觀念的一體 兩面),同時成立規劃群,對問題的範圍加以界定。在此階段有收集資訊,及確認問 題和方案兩步驟;前者可採用文獻分析、腦力激盪等方法,蒐集可供確認問題性質、

範圍、影響因素、可用資源等資訊;後者係確定問題和分析目的,並視需要而構思可 能待選方案。

二、建立層級架構

基本上層級架構的建立並沒有特定的標準程序,研究者可用腦力激盪、名義團體 技術、德懷術或文獻蒐集的方式來建立構面(因素、要素)。找出影響問題行為的主 要評估準則、次要評估準則、替代方案的性質及替代方案等;其次,將此一初步結構,

提報決策者或決策群體,以決定是否有些要素需增減,然後將所有影響問題的要素,

由規劃群體的成員決定每二個要素間的二元關係。

  圖2-4-1 層級分析法操作流程

資料來源:“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鄧振源、曾國維,1989,中國統計學報,27(6) 5-22。

處理複雜問題時,利用層級結構加以分解有利於系統化的瞭解;而基於人類無法 同時對七種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之假設下,每一層的要素不宜超過七個。因此,假若 問題有n個要素,則需作(n2-n)/2個判斷,而在最大要素個數為七個的前提下,較 能進行合理的比較,並同時可保證其一致性之層級數為n/7。如此的層級結構可達到 下列益處:

(一)易進行有效的成對比較 (二)獲得較佳的一致性

典型的層級結構如圖2-4-2所示:

A

B2 B3

B1

C1 C1 C1 C1 C1 C1 C1 C1 C1

目標Goal

標的Object

準則Criteria

方案Alternatives A1 A2

圖2-4-2 典型之層級結構

資料來源:“AHP 層級結構設定問題之探討"。葉牧青,1989,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 竹縣。

三、問卷設計與調查

AHP在此階段可和德懷術合用,收集專家意見,此謂DHP(Delphi Hierarchy Process)。以每一層級要素的下一層級要素,作為對此一層級要素評估之基準,進 行要素間的成對比較。依Saaty與kearns(1985)建議成對比較是以九個評比尺度來 表示;評比尺度劃分成絕對重要、頗為重要、稍微重要、同等重要,其餘之評比尺度 則介於這五個尺度之間。尺度的選取可視實際情形而定,但以不超過九個尺度為原 則,否則將造成判斷者之負擔。因此,對每一個成對比較需設計問卷,在1-9尺度下,

讓決策者或決策群體的成員填寫(勾化每一成對要素比較的尺度)。層級分析法評估 尺度如表2-4-1:

表2-4-1 層級分析法評估尺度

尺度 定義 說明

1 同重要

(Equal Importance)

兩個要素具有同等的重要 性,相同重要。

3 稍重要

(Moderate Importance)

根據經驗和判斷,認為其中 一要素較為重要。

5 重要

(Essential/Strong Importance)

根據經驗和判斷,強烈傾向 偏好某一要素。

7 很重要

(Very/Strong Importance)

實際上非常偏好某一要素。

9 超重要

(Extreme Importance)

有證據確定,在兩相比較 下,某一要素極為重要。

2,4,6,8 相鄰尺度間的折衷值 當折衷值需要時。

四、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根據回收的問卷所得到的結果,建立成對比較矩陣,目的在於評估同一層級兩兩 要素間的關係。建立目標分析之層級與下層之評估要素指標後,透過問卷調查,決策 者(問卷填答者、受訪者)將對兩兩要素間之相對重要性進行成對比較。

五、計算特徵向量與特徵值

建立完比較矩陣後,即可透過數值分析常用的特徵值解法,找出特徵向量值,進 而求出各層級要素的權重。

六、層級一致性的檢定

若每一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性程度均符合所需,則尚需檢定整個層級結構的一致 性。如果整個層級結構的一致性程度不符合要求,顯示層級的要素關連有問題,必須 從新進行要素及其關聯的分析。在此理論之基礎假設上,假設 A 為符合一致性的矩陣,

但是由於填卷者主觀之判斷,使其矩陣 A 可能不符合一致性,但評估的結果要能通過 一致性檢定,方能顯示填卷者的判斷前後一致,否則視為無效的問卷。因此 Saaty 與 kearns 建議以一致性指標與一致性比例來檢定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性。

層級一致性的檢定分析可使用試算表軟體(如 EXCEL)、專用分析軟體「專家選 擇」系統(Expert Choice、Choice Maker),或以程式語言(如 C、Delphi 等)自 行設計分析程式。

七、最適方案的選擇

若整個層級結構通過一致性檢定,就可以把所計算出的特徵向量做排序,然後就 可以求取替代方案的優先向量,決定方案的先後順序。

參、層級分析法之優缺點分析

依據 Saaty 與 kearns(1985)的說明,建立層級結構具有以下的優點:

(一)利用要素個體形成層級形式,易於達成工作。

(二)有助於描述高層級要素對低層級要素的影響程度。

(三)對整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面能詳細的描述。

(四)自然系統都是以層級的方式組合而成,而且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五)層級具有穩定性與彈性,也就是說微量改變能形成微量的影響,同時新層級 的加入對一結構良好的層級而言,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有效性。

吳彥輝(1999)認為,採用 AHP 具有以下優點:

(一)理論簡單,操作容易,能有效擷取多數專家及決策者共識的意見。

(二)對於影響研究目標的相關要素,皆能納入模型中,配合研究目的,考慮各種

不同的層面。

(三)相關影響要素,在經過專家學者評估及數學方法處理後,皆能以具體的數值 顯示各個要素的優先順序。

(四)將複雜的評估因素以簡單的層級架構呈現,易為決策者接受。

層級分析法雖然具有許多的優點,但在其方法上仍有一些缺失。Roper-Low 和 Sharp(1990)指出 AHP 法以下列三點缺失:

(一)由於層級結構的簡單化,可能隱藏某些重要的依存關係,而且過分的簡化決 策問題。

(二)具體與非具體屬性間之比較,較為困難。

(三)由於 AHP 法的優先向量之大小,並未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故無法提供給決 策者一種明確的結果。

肆、層級分析法之運用要點 一、AHP 的基本假設

AHP 發展的目的,就是將複雜的問題系統化,由不同的層面給予層級分解,並透 過量化的方法,覓得脈絡後加以綜合評估,以提供決策者選擇適當的方案。發展 AHP 方法的基本假設,主要包括下列幾項:

(一)一個系統可被分解成許多種類或成份,並形成有像網路的層級結構。

(二)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假設具獨立性。

(三)每一層級內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層級內某些或所有要素作為評準,進行評估。

(四)比較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成比例尺度。

(五)各層級要素進行成對比較後,可使用正倒值矩陣處理。

(六)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移性(A 優於 B 優於 C ,則 A 優 於 C),同時強度關係也滿足遞移性(A 優於 B 二倍,B 優於 C 三倍,則 A 優 於 C 六倍)。

(七)完全具遞移性不容易,因此容許不具遞移性的存在,但需測試其一致性的程度。

(八)要素的優勢程度經由加權法則而求得。

(九)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階層結構中,不論其優勢程度是如何小,均被認為與整個 評估結構有關,而並非檢核階層結構的獨立性。

二、AHP 的適用範圍

AHP 主要應用在決策問題,依 Saaty 與 kearns 的經驗,AHP 可應用在以下 12 類:

(一)規劃(Planning)。

(二)替代方案的產生(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二)替代方案的產生(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