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價值觀意涵與構面 壹、工作價值觀的意涵 壹、工作價值觀的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資料來源:轉引自蕭武桐(2001:187)

組織公民行為是組織文化的外顯行為,我們無法直接測得組織文化或個 人本質的基本假定,但可依雪恩(Schein,1985)對文化層次及互動觀點得知,

組織公民行為是外顯可見到、可聽到,工作價值觀是內在對工作的價值判斷,

人們內在對文化、語言、典章制度及風俗習慣認知所形成的基本假定,會影 響工作價值判斷,工作價值判斷的結果對組織公民行為表現會有差異性。本 研究依此互動觀點來探討學校職員的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本章將分 別就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的理論意涵,提出系統性地整理及整合性看 法,並臚列相關之實證研究及歸納這些研究所探討的變項。

第一節 工作價值觀意涵與構面 壹、工作價值觀的意涵

一、價值觀的意涵

價值是什麼?早先是哲學家關注的價值議題,逐漸發展包涵心理學、社 會學等範疇。價值是人類存在的意義,如果一個人認為某種事物具有價值,

他會努力去追求它,價值觀是人類的行為準則,人生旅途的羅盤。價值有客 觀、主觀的區別,所謂客觀的價值,就是主張一種價值,是獨立存在,不會 因為個人好惡、種族、階層不同而有所改變,例如「真」、「善」、「美」、「信 義」、「仁愛」等,這些價值是絶對永恆存在,具有客觀的真、本然的善、及 美感。另,所謂主觀的價值,是個人好惡所賦予的,因為個人觀感而認定有 無價值,值不值得追求。這些價值會隨人的欲望改變,例如學校或社會上考 察的各種成績等級評定,端視人們所要達成工作目標、採用的方式,及所產 生的結果而判定是否具有價值(蕭武桐,2001:20-21)。

價值觀研究濫觴於西方,「價值」本是經濟學的用語,係指物質因使用與 交換所被賦予的具體價值,到十九世紀以降,哲學家引申其意涵用以探討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象事物的系統,逐漸發展成為「價值論」(Axiology)。價值觀是人們對特定 行為、事物、狀態或目標的持久偏好,含認知、情感及意象三類信念。價值 觀不是行為或事物本身,是判斷行為好壞或對錯的標準。

國內外學者對於價值觀的意涵,以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克琪(M.

Rokeach)的價值觀理論架構較完整,為後代學者青睞之研究取向。其研究結 果發表於 1973 出版《人類價值觀念的本質》(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書中。Rokeach 指出價值有 5 項假定:(1)個人所有價值觀念的總數相當少。

(2)所有各地方的人,持有相同的價值觀念,卻有程度上的差異。(3)各種價 值觀的發生,可溯及文化、社會、制度及人格。(4)各種價值觀念組織成為價 值體系。(5)人類價值觀念表現一切,社會科學家認為值得探究與瞭解其中的 現象(蕭武桐,2001:22)。

Rokeach 進一步研究指出:價值有其持久性,價值是一種信念,一種偏 好,一種個人或社會事物有所選擇的概念,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或生活目的 有關。Rokeach 將人類的價值依性質分為「目的性價值」(個體追求最終存在 的目的狀態)及「工具性價值」(個體追求的特定行為方式)二類(蕭武桐,

2001:22):

1、目的性價值:

(1)個人價值:舒適的生活、多采多姿的生活、幸福、內心的和諧、成 熟的愛、愉快、心靈的超脫、自尊、智慧。

(2)社會價值:成就感、和平的世界、美滿的世界、平等和博愛、家庭 的安全、自由、國家的安全、社會讚許、真誠友誼。

2、工具性價值:

(1)道德價值:整潔、勇敢、寬恕、服務、真誠、親愛、服從、禮節、

負責。

(2)能力價值:有志氣及抱負、心胸開闊、能幹、爽朗愉快、有想像 力、獨立、聰明、有條理、自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2-1 價值觀的意涵

研究學者 年代 價值觀意涵

Pennings 1970 一個人行為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的重 要元素,瞭解個人態度、知覺動機及性格的基礎。

Rokeach 1973 價值觀是一持久信念,此信念認為,就個人或社會 而言,對某一特定行為型式或存在的最終狀態的偏 好,優於另一相對的行為型式或存在之最終狀態。

Lusk & 1974 個人經生活經驗所建立持久的價值信念,即使經過 Oliver 組織社會化過程也不太可能改變此基本價值結構。

Fraenkel 1977 價值是一種信念、想法,在日常生活中,當個人認 為某件事具有價值,就會去追求它。

Gade & 1977 個人習得的概念,可反應內心的欲望,是一假設性 Peterson 架構,為個人或團體抉擇時判斷或引發行為的準則 Kahle 1983 對個體來說,是有用、有價值的指導方針、規範或

標準。

邱淑媛 1992 代表某種行為模式或事物的最終結果,在個人內在 所佔有的地位,強度則顯示個人對某種行為模式或 事物的最終狀態。

楊國樞 1994 價值觀是人們對特定行為、事物、狀態或目標的持 久偏好,含認知、情感及意象三類信念。價值觀不 是行為或事物本身,是判斷行為好壞或對錯的標準。

張春興 1996 個人判斷人、事、物的適當性、重要性、社會意義 所依據的價值標準,以此準繩判斷目標是否有價值。

曹忠毅 1997 個人內在一套有系統的信念和行事標準,可反映出 對人、事、物的選擇,及行為取捨。

鍾志明 2000 價值觀會受文化環境與歷史傳統等因素影響,是個 人信念、行事標準及對不同事物的選擇準則。

Robbins 2000 一種基本信念,代表個人行為模式或事物最終結果。

資料來源:轉引自李清標(2004:13-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上,各學者對價值觀的意涵,有共同的特色:(1)價值觀是一種兼具 內隱與外顯特性的抽象概念;(2)價值觀的形成深受內在個人特質與外在環 境條件影響;(3)價值觀是由一連串認知、情感及行為決定所組成。本研究 認為 Rokeach(1973)定義較為完整,「價值觀是一個人對特定事物、行為或 目標的持久偏好或評斷標準,用以引導個體行為、滿足個體需求和達成個體 目標。價值觀分為個體追求最終存在的目的性價值及特定行為方式的工具性 價值。」

二、西方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演變

西方學者因為社會結構變遷、生產方式及工作本質改變,逐漸重視工作 價值觀的研究。工作價值觀與社會價值系統、社會環境、工作本質、職業結 構存在著關聯性,個人的工作價值觀非一成不變,處於不同歷史背景下的勞 動者,其工作價值觀也不斷改變。最早西方古希臘哲學家認為,工作是浪費 時間的事,應該花多一點時間去追求真理與美德才重要。之後,古希伯來哲 學家視工作為原罪的產物及救贖的手段。到了中世紀以後,基督教的新教倫 理影響勞動人口的工作價值觀念,主張工作是善行的途徑,勤奮工作成為神 聖的目的,工作之後並非享樂而是禁欲,將累積剩餘物資分享給窮人。到了 1940 中至 1950 末,美國職場價值仍是新教倫理階段,這世代的工作者經歷 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復甦階段,農業大幅縮減,製造業大幅增加,經濟及工 作條件都很差的情況,一般工作者保守而勤奮(洪瑞斌、劉兆明,2003:215)。

在 1960 至 1970 年間,是「存在性價值」階段, Robbins(1996)認為

「存在性價值」的工作者注重的是生活品質、不順從、尋求自主、忠於自己。

到了 1970 至 1980 末,是「實用主義」階段,這階段的工作者屬於「嬰兒潮」,

面臨美國越戰、民權法案、水門案、性解放等議題,目睹政治、企業領導人 的弱點,缺乏對權威與體制的尊重及忠誠,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與照顧家庭,

強調成功、成就、抱負、生涯忠誠等工作信念。在 1970 年代,就業結構產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90 年代以後,全球進入資訊社會或後工業社會,資訊業及服務業大量 增加,工作內容多樣化。組織因應全球化、規模精簡、外包、境外投資等結 構改變,全職專任、職務清楚、終身僱用的傳統工作型態已經悄悄改變,工 作者更強調彈性、多元、知識、創新、自我表達及生活休閒(洪瑞斌、劉兆 明,2003:216)。

西方傳統價值始於新教倫理,努力、保守的個人主義精神。而後整個歷 史潮流往資本主義與物質文明發展,新教倫理的禁欲精神消失,取代的是資 本主義的物質及享樂主義。隨著資本主義發展,科技理性主義與人文主義二 個對立力量相應而生。當研究不同工作者工作價值觀時,更當進一步思索這 些工作者所屬社會結構、環境脈絡、社會文化價值等潛在意涵對工作價值觀 的影響(洪瑞斌、劉兆明,2003:216)。

三、華人傳統價值觀的概述

國內價值觀議題之研究,跟隨著西方的腳步,相隔約十年差距。民國六 0 年代國內推行工業化,締造經濟奇蹟、政府解嚴、社會運動、金錢遊戲、

股市狂飆與崩盤等,社會中不斷發生的亂象與脫序現象,相關學者紛紛開始 重視價值觀與工作價值觀的問題。尤其是後工業社會時代,多元與變化成為 常態,全球化趨勢、文化衝擊與變化太過劇烈與快速,社會與個人感覺無可 依循,此議題持續受到重視(洪瑞斌、劉兆明,2003:212)。

東方社會文化與西方追求自由與秩序的價值觀不同,學者文崇一指出中 國國民性格較重視權威、保守、依賴、順從、禮讓、謹慎、勤儉、忍耐、安 份等特性(蕭武桐,2001:189)。華人追求的是個人內在狀態均衡、人際關 係和諧,包含儒家積極入世及道家、禪宗出世的精神。儒家倫理中「積極向 上」就是積極為人、勤勉合群、成長、弘毅與才幹、務實;「權威倫常」就是 重視權威主義、倫理、面子關係;「集體因素」係指團結和諧、一體、人情世 故、集體利益。一言以蔽之,儒家的價值觀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

治國、平天下」。而道家、禪宗出世的精神主要追求個人內在的平靜與和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捨棄外在名與利(洪瑞斌、劉兆明,2003:230-232)。

實際生活中的華人不會一板一眼地遵照儒家的理想進行社會互動,也不 會完全照著儒家的想法來思考。但人們在生活中可能模糊地源引儒家觀念做

實際生活中的華人不會一板一眼地遵照儒家的理想進行社會互動,也不 會完全照著儒家的想法來思考。但人們在生活中可能模糊地源引儒家觀念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