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動機意涵及其相關研究

為能瞭解大學校院學生宿舍管理員之工作動機,本節分別探討:壹、動機之 定義;貳、工作動機之定義;叁、工作動機之分類;肆、工作動機之相關研究。

壹、動機之定義

動機研究是心理學與管理學重要的研究領域,透過對人類動機的了解,可以 對人類的行為加以解釋與預測,而對於組織領導者,動機研究將可提供更多實務 應用的基礎,而發展有效而直接的行為策略(邱皓政,2000)。

Drucker(1954)指出動機不僅是指稱一個靜態的心理建構,而是一個動態 的過程(process),一種「發動、朝向目標的持續性歷程」,包含了發動的前因、

發動的狀態、以及發動後的表現(引自徐瑋伶,2003)。「動機」是引發、引導和 維持行為的ㄧ種內在狀態,具有三個主要功能,分別為:產生能量、指引方向、

持久,是給予個體能量並引導目標行為的過程(Porter & Steers, 1974;張春興,

1994)。個體的動機乃是引導個人朝向活動的ㄧ種驅力,且促使個人投入此活動 的ㄧ種內在心理歷程(Sternberg, 1995),是個人願意為組織目標盡最大努力的意 願,其意願主要是努力是否能夠滿足個人的需要,動機促成行為的第一步為:個 體有內在需求;第二步為:設定目標(Robbins, 2001)。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可以歸納出動機是一種動力,個體可運用相關訊息去 幫助自己達成目標並對過程做抉擇與決定。

貳、工作動機之定義

Porter(1991)認為工作動機是ㄧ種心理狀態,起源於個體內或外的推動力 量,引發與工作有關的行為並決定其形式、方向、強度及持續時間(引自劉兆明,

1991),它可以使員工產生與組織目標ㄧ致的工作成果(Klein, 1989),是趨使個

體完成其工作的歷程,亦即影響人們在工作場所行為表現的因子,並使個體願意 對組織目標盡最大努力的意願,其中包含三個要素:努力的程度、組織目標及個 人需求(Robbins, 2001)。

Amabile 長期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使她體會到外界社會對個體的影響,主要乃 是透過個體動機歷程的作用。她對於內在動機的界定,認為凡是在活動中,個體 從自己身上獲得鼓舞者,即為一種內在的動機,反之則為外生性動機。Amabile 更主張內在動機是一穩定的特質,會以個別差異的型態存在於個體的動機體系當 中(引自邱皓政,2000)。Amabile, Hill, Hennessey 與 Tighe(1994)主張個體可 同時擁有內發動機及外生動機,並將工作動機分為包括內發動機(包含熱衷性、

挑戰性)及外生動機(包含外在性、補償性)二個構面與四個因子;內在動機是 工作者因為工作本身的興趣、吸引性及令人感到滿足之處而產生的工作動機,可 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及自我挑戰來加以觀察,前者著重於工作本身帶給個人的樂 趣,後者則是個人能力發揮、對自身的認同及接受挑戰的程度等。當個人能從工 作中得到的快樂越多愈有接受新挑戰的能力時,顯示出受到較多內在動機的驅 使。外生動機是因工作本身以外的報酬而產的工作動機,如外生的金錢薪償及升 遷或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可從實質及非實質的獎勵兩方面來看,前者是指一些物 質或金錢上的獎勵,即一般所認定的報酬。後者則為非實質性,可能是無形的獎 勵,如:受到他人的肯定、他人安排等。當越能受到金錢或其他形式的報酬所激 勵時,顯示愈容易受到外在動機的驅使。。

Valecha & Ostrom(1974)提出內外生取向的動機強度,與個體其他兩項 性 格 屬 性 有 概 念 上 接 近 性 的 是 自 我 監 控 性 (self-monitoring )( Snyder &

Gangestad,1986)與內外控(locus of control)。從理論上來推論,內生性動機高 者應有較佳的自我監控能力,而外生性動機所參照的行為架構是外在的刺激,因 而與自我監控無關或負相關,但應較接近外控性概念相近。相反的,內生性則為 內控性人格的表現(引自邱皓政,2000)。但擁有同樣內在工作動機的員工可能

會有不同的績效,顯示工作動機和績效間,必有一些干擾的變數存在,如個人屬 性、人格特質、態度、知覺及激勵等(Robbins, 2001)。

綜上所述,工作動機是一種促使個體努力工作的動力,個體運用相關訊息去 幫助自己達成工作上的目標,也是影響個體在工作場所行為表現的重要因素,然 而,因為每個人的動機傾向不同,激勵的效果也就不同,若能依員工的工作動機 傾向來設計適合的激勵方案,以提升員工的工作動機,將使激勵方案發揮最大功 效。爰此,宿舍管理員是宿舍工作的第一線人員,故瞭解宿舍管理員的內外生工 作動機,並且能以有效的方式增加宿舍管理員工作動機,達成宿舍工作的目標,

是有其必要及重要性。

参、工作動機之分類

工作動機ㄧ直是組織行為研究的重要議題,和工作動機相關的理論很多,包 括Maslow 的需要層次理論、Alderfer 的 ERG 理論、McGregor 的 X 理論與 Y 理 論、Adams 公平理論、Vroom 的期望理論、Locke 的目標設定理論。

ㄧ、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1954)將人類的動機是為由多種需求形成的層次性的系統;系統 中各層次需求分別具有促動與該層次所指行為活動的內在動力,而由低而高分別 有五個層次,各層次型成的整個系統,則代表個體人格成長的內在動力:

1.生理需求:即個人為維持其生命的基本需求,如飲食、睡眠等。

2.安全需求:即為求保護個人不受危險或威脅等侵害之需求,如安全保障、穩 定、免遭受傷害或危險等。

3.社會需求:即格人各項社會之需求,如歸屬感、友誼等。

4.尊重需求:即個人各項尊重之需求,如自尊即受他人尊重等。

5.自我實現需求:個人期望自己能成為自己所希望成為的人的需求,如自我志 趣的實現。

二、Alderfer 的 ERG 理論:

Alderfer(1969)將人的需求歸納為三種需求:生存需求、關係需求、成長 需求。且認為一個人可能同時受ㄧ個以上的需求影響,並同時追求數個需求,而 沒有先後順序之分。此三種需求簡述如下:

1.生存需求(Existen needs):即人對生存必要物質的依賴及工作的物理條件 等。相當於Maslow 的生理及安全需求。

2.關係需求(Relatedness needs):指個人對一些重要人際關係的期待與正面社 會關聯的需求。相當於Maslow 的社會及尊重需求。

3.成長需求(Growth needs):指人們尋求對個人發展的渴望,包含追求自我尊 嚴與成長的需求。。相當於Maslow 的自我實現需求。

三、McGregor 的 X 理論與 Y 理論

McGregor(1960)藉由對美國組織管理者的行為觀察,認為人類有兩種基 本需求,ㄧ是被控制與指揮的的需求,反映在行為上,即為懶惰、不喜歡工作、

無責任感等,定義為X 理論(意同性惡論)。另ㄧ方面,人類亦有成長、發展與 自我成長的需求,反映在行為上即為自制、有責任感、有判斷力、稱為Y理論(意 同性善論)。雖然 McGregor 之理論缺乏實徵証據知支持(Robbins,2001),但在 實務管理上,卻對賦權(empowerment)的觀念有所啟示。(引自徐瑋伶,2003) 四、Adams(1963)的公平理論

Adams 認為決定個人工作動機是工作者在工作情境中所感受到的公平與否 後得來的。即人們會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工作投入與工作所得結果之比例,而決定 自己工作所得是否公平,並會試圖修正其中不公平的情況。而公平與否以二個比

率來(工作所得/工作投入)加以比較衡量。

若個人工作投入與所得與他人相比較時,若此比率為相等,則工作者會覺得 公平,若此比率不相等時,過多或過少對於工作者而言,皆會感到不公平,當感 到不公平時,其工作者試圖恢復公平的方法為:改變投入、改變輸出、調整認知、

改變比較的對象的投入與產出、改變比較的對象或離職。

五、Vroom(1964)的期望理論

Vroom(1964)認為工作者願意花多少努力在其工作上,係取決於工作者認 為其努力是否能成功的完成工作或達成目標,完成工作或達成目標後是否能得到 所欲護得的報酬(如高薪、陞遷)或逃避懲罰(如減薪、降職)。其中牽涉了價 值、媒介、期望三者。所謂價值即完成工作或達成目標後之獎酬的吸引力;媒介 即某ㄧ行為結果與另ㄧ結果間的相關性,如績效與獎賞;期望係指工作者相信其 行為會導致所期待的結果的可能性。

六、Locke 的目標設定論

目標設定論主要是探討目標和工作表現二者間的關係。Locke 等人認為困難 或明確的目標較簡單或模糊的目標,會有較好的工作表現。而個體為特定目標而 努力的企圖心,是激勵工作動機的主要動力來源,特定目標會引導行為的方向與 專注程度,而且困難、明確的目標ㄧ但被員工接納,更能引導高績效的工作表現;

若能適時提供回饋,工作者的工作績效會比沒有回饋來的好。

肆、工作動機之相關研究

ㄧ、工作動機之前因變項

(一)性別

Brown(2007)以公立學校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女性教師工作動機高於

男性。吳啟龍(2007)以台灣地區國中兼職行政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在工作 動機方面,男性教師高於女性。但王曉菡(2008)以華人員工、吳明忠(2008)

以澎湖海洋觀光產業從業人員、林佑吉(2009)以兼職導師及楊秀娟(2010)以 高雄地區製造業國貿人員為對象的研究發現,性別在工作動機無顯著的差異。

(二)年齡

王叢桂(1993)以台灣地區大學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在工作動機方面,愈年 輕的世代愈強調工作所帶來的成長與成就,也愈重視工作所帶來的外在酬償。吳 啟龍(2007)以台灣地區國中兼職行政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年齡則以 41-60 歲者工作動機最高。林佑吉(2009)以兼職導師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年齡 51 歲

(含)以上的兼職教師其「成就動機」與「親和動機」皆高於其他年齡層。但王 曉菡(2008)以華人員工、吳明忠(2008)以澎湖海洋觀光產業從業人員、楊秀

(含)以上的兼職教師其「成就動機」與「親和動機」皆高於其他年齡層。但王 曉菡(2008)以華人員工、吳明忠(2008)以澎湖海洋觀光產業從業人員、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