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希望感理論之探討

西方有一句諺語「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即是有生命,就有希望。

希望之於個體的生命有何特殊意義,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何種角色?過去幾世紀 以來,不同領域的學者均有探討。本研究是透過希望感理論的探索,以國中學生 為對象,進行文本討論以提升其學業希望感之行動研究。因此,本節先介紹希望 感之意義,再逐一論述 Snyder 希望感理論之源起及內涵。

一、希望感之意義

希望感是一個耳熟能詳、普遍又平常的字詞,人們在生活中經常脫口而出,

例如:我希望能吃一頓豐盛的早餐、小明希望成為一位醫生、媽媽希望她減重成 功、爸爸希望能加薪……等。人的希望中,有些是明確且具體可行的,有些是對 未來的期待或願望,有些是模糊未定的方向,有些甚至是個人能力未及的妄想,

例如:小方希望自己能在一分鐘內寫完一本數學習作。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同 程度的希望感,尤其是在面對不愉快的挫折和問題時,為了調適負面的情緒,找 到解決問題的力量,個人的希望感就會油然而生。關於希望感的意義,自古就有 不同的看法,就西方而言,希臘神話故事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揭起對 希望概念的序幕。寓言中的人物普羅米修斯(Promethus)為人類盜火,觸怒朱

18

比特(Jupiter),普羅米修斯知道眾神會採取報復手段,而決定到遠地旅行。出 發前,普羅米修斯警告他的弟弟艾比米修斯(Epimethus)不要接受眾神餽贈的 禮物。眾神籌畫復仇之計,先將潘朵拉送給艾比米修斯,陪他度過快樂的生活。

過些日子,再送給艾比米修斯第二份禮物,那是一個沉重的盒子。潘朵拉在好奇 心的驅使下,忘記不可打開盒子的警告,而打開盒子,苦難的種子(Troubles)

因此飛出盒子而散布在人間,當潘朵拉緊張地關上盒子時,只剩下希望(Hope)

在盒子裡面。希望說服潘朵拉將它釋放,它一獲得自由,就馬上去消除苦難的種 子製造的壞事;諸如身體的痛苦、疾病,心靈中的妒忌、惡意、復仇。無論如何,

當不祥之事降臨在可憐的人類身上時,希望總是會找出安慰他們的方法。因此,

雖然苦難的種子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希望總是伴隨他們而 來(任世雍、劉開鈴譯,1987)。

神話寓言帶出人性在面臨負面情緒時,個人隱含著自我激勵、面對問題並調 整情緒的正向態度。就字典上的定義而言,新編的中國辭典(薛頌留,1998)對 希望的定義是期望、心中意望或仰望。最新英漢辭典(許崇明,2001)指出希望 是由拉丁字根“speare”而來,意指「希望」(to hope),當名詞時,是指一個渴 望即將發生的感覺,事情預期能朝向某個方向。當動詞時,意指信任、依賴會伴 隨著預期或堅信的事情完成。由上述可知,希望是一種正向的感覺,對未來含有 積極的期待,並且能付諸行動以達成目標。研究者認為當希望是動詞的表態時,

可以作為個人想要去做某一件事;而當希望是名詞時,則可以將它解釋為對達到 某件事情含有多少成功的機會。

Snyder ( 2000 )表示在二十世紀以前,希望感常與宗教信仰連結在一起用來 討論人類的良善。Hope 在基督教教義中是被推崇的三美德之一,其他兩個美德 是信和愛,在『新約全書』中,基督徒的望一直緊密結合關於耶穌基督復臨審判 死人活人的最終希望,但是也並不排除對較為次要的美好事物甚至較為短近的物 質利益的希望(簡明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1988)。Snyder( 2000 )提出「希望」

19

的概念,認為希望是一種正向的動機狀態,是一種目標導向思考的過程,反應個 人可以找到通往目標的路徑。Snyder 認為當個人對某一件事抱持希望時,個人會 以一種主動的態度去追求其目標,通常不會被動的等待願望會自動實現。國內學 者唐淑華( 2004 )根據 Snyder 的理論,將希望解釋為一種包含「目標」( goal )、「方 法」( waypower )與「意願」( willpower )三部分互動的心理歷程。因此,綜合上 述,筆者認為希望是一種思考、感覺與行動決策的過程,它是多層面且是動態的 過程,它可以激發個人內在潛能的力量,透過行動改變目前情況,進而達成未來 目標。

依據 Seligman( 2002 )的看法,愉悅的生活來自成功追求及放大正向感覺的 技術;美好的生活要靠有效應用個人優點得到真實的快樂;有意義的生活卻要將 優點實現到比個人更大的目標。因此人活著需要目標,生活的追求都含有不可或 缺的目標在內,希望即是個體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期待,其中隱含著目標的達成。

然而,在學童的心理發展階段,生活目標的設立多少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在 追尋目標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認知與情緒反應,也會影響著個人(羅文秀,2005)。

因此 有學者從行為主義的思維定義希望感,認為希望感和令人快樂的情緒 ( pleasurable )伴隨而生,希望感是驅使達成目標的動力。此外另有從二次大戰的 囚犯身上,發現他們將希望感視為一種因應的能力( coping ),當囚犯處於被監禁 的悲慘情況,內在的希望感即油然而生。當時對希望感的定義是:「遇到挫折無 助狀態(helpless situations )時才會出現的情緒」(Lopez, Snyder, & Pedrotti, 2003)。

學童本身所經歷的成功或失敗經驗,也會影響其內在認知的發展方向,增加其正 向的情緒能量會促使學童在面臨未來生活目標的追求時採取積極有活力的態度 去因應;反之若削弱其正向的情緒能量,個人便會以消極放棄的方式來面對 ( Snyder, Rand, &Sigmon, 2002 )。就希望感是個體內在的動力而言,Stotland ( 1969 )認為希望是目標達成機會大於零的一種認知期待,當個體認為有機會完

20

成一個目標時,就會出現達成目標的動機,此時希望感的作用就會產生。

由上述可知,希望感是一種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含有動機的能量,能驅使個 人找出達到目標的可行途徑,並積極地使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解決個人現實生活 中內在及外在的問題,達成既定的目標。Snyder( 2000 )指出許多關於希望感的研 究約在 1950 年代開始,直到 1900 年代才開始有系統性的研究。Snyder 和同事於 1991 年起以 Stotland 對「希望感為認知架構」的觀點加入「目標導向」的概念進 行研究,此為 Snyder 等人發展希望感理論的濫觴。

歸納上述的論點,可知希望感是個體對現在或未來事物的期待感覺,是目標 導向的認知與情緒交互作用的歷程。個體設定目標後,評估實際可行的方法,並 結合過去和現在的經驗做適時的行為調整,採取最可能達成目標的行動,即使在 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會遭遇挫折和困難,個體會因為希望感的動機驅使而不屈不撓,

選擇更佳的途徑去達成目標。

因此,就以上學者對希望感的定義或看法而言,研究者認為 Snyder 提出的 希望感包含目標設定、方法運用、意志力維持等意義,對建立和提升本班學生的 希望感有具體的方向和建議。所以,本研究主要以 Snyder 的希望感理論架構為 基礎,搭起文本討論課程設計的支架,以充實學生希望感的概念和付諸學業希望 感具體實現。另外,由研究者對本班學生的觀察來看,多數學生是具備希望感的 某一面向;例如:有的人不知如何設定目標;有的人有目標,但是沒有達成目標 的方法;或者是有了目標,也知道達成目標的方法,但卻缺乏意志力,遇到困難 便退縮不再努力。因此,Snyder 希望感理論的「目標」( goal )、「方法」( waypower ) 與「意願」( willpower )三部分互動的心理歷程對於提昇學生學業希望感是重要 內涵,此行動研究之課程設計即以希望感理論之三要素為主軸。以下分別介紹 Snyder 希望感理論之源起及意涵。

二、Snyder 希望感理論之源起及意涵

(一)源起

21

近幾年來,台灣社會黑暗面的報導此起彼落,例如:自殺、謀殺、搶劫、校 園暴力……等,這些情況一直存在於不同的世代,由於近代大眾媒體的開放和宣 傳工具的渲染,負面消息充斥在社會各個層面,反而人性的光明面和正向能力被 忽略。有些人概括地以負向心理特質或疾病來解釋這些社會問題和現象的發生,

例如:憂鬱症、無助感、悲傷……等,這些負面的心理狀態也是以往心理學家研 究的重點。然而,至1980年代,有些學者注意到心理健康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是正向情緒,因此許多心理學家不再以負面角度來研究心理健康的問題,而轉向 以正向的議題,例如:樂觀、愛、幸福感、希望感……等來探索提升人們心理健 康的方法。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一詞是由美國賓州大學教授Martin E.P.

Seligman於2000年提出,目的是協助個人在遇到困難或逆境時,能找到內在的心 理能量以對抗挫折,使個體不會輕易陷入憂鬱的狀態中。Seligman( 2003 )指出人 們的正向感覺來自長處和美德,個人可以藉由有效運用這些長處獲得真實的快樂 和美好的生活及發展,希望感即為其中的一項長處(洪蘭譯,2003)。另外,更 多的正向心理學家致力於各種正向心理機制與運作的研究,期望能帶給人類更多 的幫助,因此,希望感的議題漸漸受到重視,其中以Snyder等人所建立的希望感 理論(Hope Theory)最具有代表性。

Snyder, Higgins和Stucky在l985年進行「人類遇到錯誤或表現不佳時尋求藉 口」之研究,Snyder與參與研究者晤談時發現,參與研究者就算處於失敗與錯誤 之中.也不會只耽溺在錯誤與失敗之中,尋求合理化的藉口而已,他們仍然有自 己心中要達成的正向目標及對未來的期望。因此,Snyder開始關注當人們挫折或

Snyder, Higgins和Stucky在l985年進行「人類遇到錯誤或表現不佳時尋求藉 口」之研究,Snyder與參與研究者晤談時發現,參與研究者就算處於失敗與錯誤 之中.也不會只耽溺在錯誤與失敗之中,尋求合理化的藉口而已,他們仍然有自 己心中要達成的正向目標及對未來的期望。因此,Snyder開始關注當人們挫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