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平安時代《白氏文集》的流行

第四章 《明月記》與《白氏文集》

第一節 平安時代《白氏文集》的流行

日本最早關於白詩東傳的文字記錄,見於《文德實錄》仁壽元年(851)九月二 十六日,藤原岳守卒傳中:「(承和)五年,為左少辨。辭以停耳不能聽受,出為大 宰少貳。因檢校大唐人貨物,適得元白詩筆奏上。帝甚耽悅,授從五位上」384。 承和五年(838)藤原岳守因檢閱唐人的貨物,得到元白詩筆,並進獻給淳和天皇。

天皇大喜,因而賜授從五位上的官階。這段話指稱的「元白詩筆」,指的是中唐文 人元稹、白居易之詩作,至於詩作的內容、數量與完整性,因無相關紀錄而無從 考究。白居易之名首次於日本史書登場,以「元白」並稱的方式出現。

至於平安時期文人間所喜愛的《白氏文集》,又是何時傳入日本?《日本國見 在書目錄》別集家提到「白氏文集七十」,表示平安時代已有《白氏文集》七十卷 傳入日本,據學者陳翀研究,七十卷本《白氏文集》乃由日本禪僧惠萼傳入日本。

385

惠萼曾數度入唐求法,會昌元年(841)入唐求法,滯留江南入齊安禪師門下學 習禪法,翌年夏天乘船歸日。會昌四年(844)奉橘太后之命,再次入唐拜謁名僧齊 安,但此時齊安已圓寂,因此惠萼請齊安弟子義空回日本傳授禪宗,於唐大中元 年(847)一同回到日本。此後惠萼又再次入唐,但與之前不同的是,惠萼選擇留在 中國。惠萼最後一次入唐是惠萼在五台山拜得一尊觀音像,準備將其請回日本,

卻因緣際會將其安置在浙江普陀落迦山,成為佛教名山的開山始祖。

會昌四年(844)惠萼奉橘太后之命入唐,在南禪院386停留一段時間,並在寺院 中傳抄《白氏文集》。傳抄期間,惠萼得到該寺僧侶支持,協助抄寫《白氏文集》。 會昌,為唐武宗年號,唐武宗自會昌二年開始,便推行一連串毀佛政策387,惠萼 選在會昌四年再次入唐,並不恰當。僧侶的身份使他在行動自由上備受限制,在 毀佛行動最嚴重的時期,生命安全甚至飽受威脅,在這樣嚴苛的環境下,再加上

《白氏文集》的校勘尚未完成,因此,入唐三年後,直到唐大中元年(847)唐宣宗 登基,惠萼才藉機回到日本,將《白氏文集》七十卷獻給天皇。惠萼費盡心思攜 回的《白氏文集》,成為平安時代貴族文學的重要基石,帶動平安時代漢詩文的發 展。

384 佐伯有義編《增補六國史 卷八 文德實錄》,頁 49-50。

385 陳翀提出惠萼(文中寫「慧萼」)法師東傳《白氏文集》的論點,關於惠萼至中國求法以及攜回

《白氏文集》的始末,本文參考靜永健、陳翀《漢籍東漸及日藏古文獻論考稿》,頁 23-31。

386 乾隆《江南通志》卷四四:「南禪寺在(蘇州)府城南,唐開成間建,有千佛堂轉輪經藏。白居易 在郡嘗書《長慶集》留千佛堂。」見於謝思煒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四),頁 1989。

白居易《白氏文集》與南禪院淵源頗深。其文〈蘇州南禪院白氏文集記〉提到「故其集家藏之外,

別錄三本。一本寘于東都聖善寺缽塔院律庫中,一本寘于廬山東林寺經藏中,一本寘于蘇州南禪 院千佛堂內。」白居易將《白氏文集》抄錄三份,其中一份藏於蘇州南禪院。

387 會昌五年(845)達到毀佛行動的高峰,直到會昌六年唐武宗崩御,唐宣宗繼位才結束。

104

眾所周知,《白氏文集》對平安時代的貴族文人影響甚鉅。具平親王388《本朝 麗藻‧卷下‧和高禮部再夢唐故白大保之作》389:「古今詞客得名多,白氏拔群 足詠歌。思任天然沉極底,心將造化動同波。中華變雅人相慣,季葉琇風體未訛。

再入君夢應決理,當時風月必誰過。」此詩有注曰:「季葉云云:我朝詞人、才 子以白氏文集為規摹。故承和以來,言詩者皆不失體裁矣。」具平親王的詩作中,

白居易被評為古今詞客之拔群者,具平親王身為皇子,對白居易有高度的讚美與 推崇。而注還提到承和年間(834-848),日本文人紛紛以《白氏文集》為「規摹」,

所謂的「規摹」,即以白詩為法,仿效白詩之意。如此一來,詩作才不失體裁。《白 氏文集》是惠萼法師於 847 年東傳入日,承和以來,便受到貴族與文人的推崇,

由此段話推斷,白詩在東傳日本後,隨即受到重視,並在文人間蔚然成風。並且,

惠萼傳抄的七十卷本,即使是宋刻本《白氏文集》已傳入的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 紀初,日本的貴族文人最常使用的,還是惠萼所傳入的南禪院系統舊抄本390,可 見平安時代貴族所閱讀的《白氏文集》,幾乎指的就是惠萼的七十卷本《白氏文 集》。

《白氏文集》在日本的識字階層受到極大喜愛,從中國史書中亦可窺知。雍 熙元年(984)有東大寺僧奝然391入宋拜謁宋太宗的記載。

《宋史‧列傳‧卷四百九十一‧列傳二百五十‧外國七‧日本國》:

「雍熙元年,日本國僧奝然與其徒五六人浮海而至,獻銅器十餘事,并本 國職員今、王年代紀各一卷。奝然衣綠,自云姓藤原氏,父為真連;真連,

其國五品品官也。奝然善隸書,而不通華言,問其風土,但書以對云:「國 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得自中國。」

奝然善書隸字而不通漢語,因此前來中國拜見宋太宗是以筆談的方式應答。奝然 回答「國中有五經書及佛經、白居易集七十卷,並得自中國。」雖然不清楚奝然 到底被詢問何種問題,才會有如此回答,但既然是「問其風土」,那推測有可能是 詢問日本國內有何種漢籍?或是日本流行何種漢籍?之類的問題。而《白氏文集》

在眾多的文人別集中獨獨被奝然提到,並且將《白氏文集》與五經、佛典並列,

顯見白詩在日本的地位不低,應該十分受到重視。但是,日僧奝然將五經、佛經、

《白氏文集》與之並列的回答,對中國文人來說應當是相當不可思議的排列方法。

中國自西漢劉歆提出七略以來,對古籍自有一套分類方法。《漢書‧藝文志》據七 略改為六略、西晉荀勖《中經新簿》有甲乙丙丁的四分法、《隋書‧經籍志》改甲

388 村上天皇之子。《本朝麗藻》中題為「中書王」。

389 《日本古典全集第一回 懷風藻 凌雲集 文華秀麗集 經國集 本朝麗藻》,頁 231。

390 詳見靜永健〈藤原定家所閱讀的《白氏文集》〉。《漢籍東漸及日藏古文獻論考稿》,頁 121-126。

391 奝然(938-1016),平安時代中期僧侶。永觀元年至宋(中國)帶回大藏經五千餘卷與釋迦像等。永 延三年任東大寺別當。有日記《奝然在唐記》。《日本人名大辞典》,頁 1222。

105

106

奝然該句,或許可以將之解讀為平安時代貴族的基本教養儒家經典五經、僧侶所 誦讀的佛經、與影響平安時代文學的《白氏文集》這三類對日本影響甚鉅的書籍,

來自於中國。如此一來,奝然將五經、佛經、《白氏文集》並列談之所產生的違和 感,便迎刃而解。

一、《白氏文集》在日本流行的原因397

《白氏文集》在日本之所以受到平安貴族文人的高度歡迎及重視,推究其流 行原因,大致有以下數點,將一一列舉說明之。一與白詩在中國的流行盛況有關。

二白居易重視自身的創作,親自編纂成集。其詩數量豐富,題材包羅萬象,《白氏 文集》因而成為平安貴族的參考用書。三與白居易的文學主張有關。四白居易與 佛教的淵源。白居易被平安文人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如此一來,《白氏文集》的 地位便不同於一般文人別集。

(一)白詩在中國的流行盛況

中唐以來白詩廣為流行,元稹〈白氏長慶集序〉:

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之名,多以詩章相贈答。會予譴掾江陵,樂天猶在翰 林,寄予百韻律詩及雜體,前後數十章。是後,各佐江、通,複相酬寄。

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倣傚,競作新詞,自謂為「元和詩」。而樂 天《秦中吟》、《賀雨》諷諭等篇,時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間,禁省、

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 模勒,衒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398

白詩從一開始的時人罕能知之,在短短二十年間,達到禁省、觀寺、郵候牆 壁之上無不書白詩的盛況,而且,吟詠白詩者,涵蓋範圍王公、妾婦、牛童等各

397 白詩在日本流行的原因,參考鄭樑生《日本古代史》,頁 484-485。高文漢、韓梅《東亞漢文學 關係研究》,頁 84-86。中西進〈わが国における白詩流行の原因〉、丸山キヨ子〈流入当初の状況 においての考察〉,收錄於《白詩受容を繞る諸問題》,頁 183-231。

針對〈白氏長慶集序〉:「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與元九書〉「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 口,每每有詠僕詩者。」之形容,《東亞漢文學關係研究》、《白居易詩集校注》與〈流入当初の状 況においての考察〉均解讀為白詩在中國流行的盛況。只有中西進〈わが国における白詩流行の 原因〉以和歌的朗詠特性關注白居易,認為此兩段話展現白詩具有口誦的特性,既然喜愛口誦、

傳唱白詩的情形十分普遍,那白詩被《和漢朗詠集》大量採用也是理所當然。

筆者為了尊重元稹〈白氏長慶集序〉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二文的本意,因此以文本的角度,參 照前人對中國流行白詩之盛況的解讀。。

398 [唐]元稹《元稹集》(四部刊要 集部‧別集類),頁 554-555。

107

士大夫買以樂天詩。400」唐開成年間(836-840)物價低落,普通人以絲布半尺換取 魚肉,士大夫則以抄錄白樂天詩換取。白詩竟可當作錢幣換取魚肉!白詩受到各

108

杜荀鶴、羅隱、齊己、徐铉等人,分別為蜀中、吳國、中朝、南唐等地的詩壇領 袖,其周邊又有眾多的詩友與追隨者。入宋後,白體發展承續五代十國,徐铉、

李昉等人應酬唱和,繼續在詩壇上發光發熱,形成宋初所謂的「白體」詩風。期 間並出現了領導文壇的白體詩人王禹偁。因此蔡寬夫在《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 二十二》提到:「國初沿襲五代之餘,士大夫皆宗白樂天詩,故王黃州主盟一時。」

404王黃州,指的便是王禹偁,在當時的文壇主盟一時。「白體」的流行,從五代至

404王黃州,指的便是王禹偁,在當時的文壇主盟一時。「白體」的流行,從五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