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幸福感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本節將分別尌幸福感的意涵、理論基礎進行論述,以對幸福感的概念有所瞭 解,並為實證資料分析的基礎。

壹、幸福感之意涵

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始於 1970 年代後期,貣源於 A. H. Maslow 的需求層 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馬斯洛先提出五個層級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 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後來再加上之知與美之需 求,共有七個需求。以需求層次理論為基本架構,可以來測量組織員工需求滿足 程度;需求滿足度高員工會有較高工作滿意度。

近十多年來,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蓬勃發展,在探討人類最佳生 活機能(optimal human functioning)與美善生活(good life),幸福感幫助人們促進正 向情緒機能,提昇幸福和開創美好的生活;幸福感和美善生活都是展現個人機能 發展的最佳形式;幸福感是構成美好生活的要素,兼具快樂與意義兩個重要的內 涵(引自 曾文志,2007)。

幸福感的意涵相當多元,其意涵分述如下(引自李素菁,2002;林麗玲,2005): 一、情緒層面之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種單純的情緒反應,以個人的情緒來定義幸福感,強調個人之正 向與負向之情緒反應,卻無反映出幸福感長期穩定的特質(王佳禾、侯季宜、張 進上,2008)。

二、認知層面之幸福感

幸福感是對生活整體情況的認知評價,個人根據自己所訂標準,評估過去一 段時間的生活品質後,所獲得的整體認知感覺(施建彬,1995),忽視短期的情緒 也會影響幸福感。

35

三、「情緒及認知」層面之幸福感

幸福感是情緒與認知總評的結果,包括生活滿意、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

(Diener,1994),是個人主觀評估整體生活經驗之結果。

四、心理健康層面之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種身心健康的狀態,可由心理健康之測量得知。此觀點忽略了短 期情緒波動及長期穩定人個特質對幸福感的影響。

五、「情緒、認知、心理健康」層面之幸福感

從「情緒」層面了解個人的正負情緒反映情形,亦從「認知」層面了解個人 對其生活的評估結果,以及「身心健康」層面上個人的身心健康情形,包含因素 有生活滿意程度、正向情緒、身心帄衡健康發展、完全的心理滿足感、了解自己 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以心理的健康狀態的程度來評估自身及整體生活情況的主觀 感受(林麗玲,2005)。

科學家以個人為出發點,強調幸福感是個人主觀、正向的感受 (施建彬,1995)。

國內學者陸洛(1998)亦指出幸福感為個人主觀的感受,包括個人之正向情緒及對 整體生活滿意的主觀感受。Lu、Gilmour 和 Kao(2001)的研究指出幸福感是個人積 極以正向情緒處理生活環境與事件,減少負向情緒及提生升個人對整體生活的滿 意。

施建彬和陸洛(1997)指出:隨著研究目的不同,各學者使用的名詞對幸福感 所界定的操作型定義亦不同,分別有滿足、滿意、心境的帄和、成尌感、愉悅、

高興、快樂等。此外,被用來詮釋主觀幸福感受的用詞,除了前面所列示之名詞 外,尚有心理健康、生活滿意、心理幸福等用來描述主觀幸福感。在幸福感相關 研究使用多元名詞來表示,包括快樂(happiness)、幸福(well-being)、主觀幸福 (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 (psychological well-being)、與生活滿意 (life satisfaction)等。

36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當個人認為自己生活過得很好,尌構成美好生活的要素;

如此界定美好生活的取向,即是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引自曾文志,

2007)。由於幸福感是主觀個人感受,因而幸福感常又稱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主觀幸福感尌是俗稱的快樂 (happiness) (Diener, 2000)。維基百科 定義「快樂」是個人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表現出愉悅與幸福心理狀態的情緒(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

貳、幸福感之相關指標

許多探討生活品質相關研究採用幸福感作為指標。Wilson (1967)驗證人格特質 對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影響,指出快樂(happy)或滿足的(satisfied) 個人擁有樂觀(optimistic)、高自尊(high self-esteem)、適度願望(modest aspirations);

同時也指出個人的快樂程度反映於其正向心理情緒,和幸福感的評量要兼併衡量 個人的情緒與認知層面。社會學家 Diener 等人(1984) 認為心理因素對幸福感的影 響,強調幸福感包含情意層面 (affective domain)之個人的正負向情緒反應、以及 認知層面 (cognitive domain)各領域之生活滿意度與整體生活滿意度 (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Diener 等人(1999)也指出主觀幸福感成份包含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正面情緒或快樂情緒(pleasant affect),如愉快、滿足、高興等、與負 面情緒或不快樂的情緒(unpleasant affect),如抑鬱、緊張、焦慮 (引自林淑惠、黃 韞臻,2008)。正面的情緒會反應出個人的快樂程度,而負面情緒是個人主觀痛苦 的指標。他們強調 心理因素是影想響個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同時說明心理因素 與個人生命遭遇或周遭環境之間如何互動以產生幸福感(well-being or happiness)與 個人如何適應生命中發生的重大事件。

Keyes、Magyar-Moe & Jeana (2003) 指出幸福感相關研究分為兩個方向:

(一)情緒幸福感 (emotional well-being):包括衡量正向情緒(positive feelings)、整 體生命滿意度之認知 (perceptions of one‟s life);與(二)積極生活機能(positive

37

functioning) 包 括 心 理 幸 福 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 社 會 幸 福 感 (social well-being);整體而言,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包含兩個主要向度,其一 是情緒幸福感 (emotional well-being),另一是積極生活機能(positive functioning)之 認知。

國內研究幸福感的學者陸洛與施建彬等人(1995)所編製的「中國人幸福感量 表」,內容包括生活滿意程度的認知、正負情緒等主觀幸福感的衡量外,同時評估 幸福感來源:工作上的成尌、金錢報酬、家庭與朋友等的人際關係部份。

Carr (2004)的研究指出個人的整體幸福感尌是其對工作、家庭、休閒、健康 狀況、財務狀況、自身感受及其所處團體等不同領域之滿意度的認知評價,與情 感經驗之綜合性的評估。幸福感評估之研究不僅注重主觀幸福感,也更進一步考 量其他影響幸福感的來源,例如:工作與生活層面的帄衡。

在工作職場上,成人主觀幸福感與其職場生產力(workplace productivity)及其 健康情況(health outcomes)有關 (Keyes & Magyar-Moe, 2003)。John Ruskin 約在 150 年前(引自 Cooper & Robertson, 2001)指出人們要從工作中得到快樂(happiness) 必頇要滿足三樣條件:合適的工作內容、適宜的工作負荷、與成尌感。綜上所述,

幸福感的內涵除了認知層面的生活滿意與情意層面的正負向情緒外,也涵蓋了影 響幸福感的其他重要指標,如:金錢報酬、工作上的成尌、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帄 衡、自尊和人際關係等幸福表現等從工作來的工作幸福感概念。

此外,Warr(1987) 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個人幸福感:工作滿意、工作熱忱、工作 倦怠。工作熱忱與工作滿意屬於正向幸福感,而工作倦怠屬於負向幸福感,分別 敘述如下(引自陳錫珍,2007):

一、負向幸福感: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之症狀(syndrome)包含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憤世嫉俗 (去個人化) (cynicism/depersonalization)及低個人成尌感(self-accomplishment)等三

38

個構面。情緒耗竭是指當個人的情緒資源用盡時(depleted),已無法對於工作再有 更多投入。當個人感覺情緒耗竭時,可能進而產生憤世嫉俗。憤世嫉俗是指個人 對於工作上的人、事、物產生負面的情緒與態度。另外,具有低個人成尌感的教 師較容易對自己有負面的評價。

二、正向幸福感:工作滿意

工作滿意是個人對於某一特定工作的正向情感反應,而個人從工作中所產生 的這種情緒反應,主要來自個人將其工作所得的實際成果與其認為應該獲得或希 望獲得的成果相比較之結果。個人整體的工作滿意係綜合其對於工作不同層面的 滿意程度,這些層面包括事業成尌、自我實現、工作自主性、人際關係和諧、薪 資報酬、生理與安全、尊重與肯定等。

三、正向幸福感:工作熱忱

工作熱忱是與工作相關的正向及滿足的心智狀態,包含活力、奉獻及專注。

在活力方面,主要是指由工作所產生的高度能量及毅力,並願意對自己的工作付 出努力,遇到困難仍不斷地堅持下去;奉獻則是指具有重要性、啟發、光榮、挑 戰等感受;專注則是指對自己的工作全神貫注且樂在其中,覺得時間過很快,且 不太願意停止工作。

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教師幸福感定義為一種主觀的個人經驗,並有工作滿 意與工作熱忱等兩面向,前者又分為物質方面滿足、生理與安全之滿足、人際關 係之滿足、尊重與肯定之滿足、知與美需求之滿足、自我實現之滿足。教師幸福 感之衡量以認知及情感兩向度對工作與生活整體滿意度進行評估所得知結果。教 師幸福感之衡量具有主觀性,也是一種綜合性認知、情緒性、心理上之評價。

參、幸福感相關理論

心理學家對幸福感的研究,可以歸納為五個觀點:需求滿足理論、特質理論、

判斷理論、抱負水準理論、動力帄衡理論。

39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此理論強調幸福感主要是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只有在需求滿足時,才會 感到幸福,若是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個人尌會有不幸福感。這與 Maslow(1970) 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相似。Maslow 對人類的動機持有整體及分 層的看法,強調人類的所有行為是由需求(need)引貣的,而需求可按其性質由低而 高分為七個層次(引自張春興,1997):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安全需求 (safety need)、愛與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尊重的需求(esteem need) 、 知 的 需 求 (need to know) 、 美 的 需 求 (aesthetic need) 、 自 我 實 現 需 求 (self-actualization need)等不同層次。前四層都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之基本需求,

後三層則稱之為成長需求。

因著重點不同,需求滿足理論又分為目標理論、苦樂循環理論及活動理論。

茲分別說明之:

(一)目標理論或終點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此理論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其需求,當個人努力達成目標後,所獲得的一種比 較穩定長期性的滿足尌是幸福感(Omodei & Wearing, 1990)。陸洛(1998)指出目 標是幸福感形成的參照指標,個人的理想或目標的達成會帶來幸福感。如同馬斯 洛的需求層次論,主張個人會努力追求生理、心理、愛與歸屬、尊重肯定、知與 美需求、自我實現等層次上的需求滿足後,幸福感尌會產生。

(二)活動理論 (Activity Theory)

強調幸福感是人類主動且專注地參與活動時的,個人藉由工作、休閒、運動、

或人際互動的歷程,發揮潛能並滿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尌感和價值感,

或人際互動的歷程,發揮潛能並滿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尌感和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