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幸福感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幸福感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在所知覺之幸福感、生涯自我效能與 父母教養態度之差異與關聯程度。本章綜合整理相關文獻,並進行深入的瞭解與 分析。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幸福感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第二節介 紹生涯自我效能的內涵及其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父母教養態度的內涵及其相關 研究。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幸福感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幸福感的意義,並整理其相關理論和研究。第一部份從幸福感 的定義談起,第二部分整理幸福感的相關理論,第三部分為幸福感常用的量表,

第四部分整理國內、外幸福感的相關研究,作為本研究幸福感之理論基礎,以界 定並了解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幸福感」概念。

一、 幸福感的意義

近幾年幸福問題攸關重大,從法國、英國、日本相繼由國家元首親自宣示研 究「國民幸福指數」(National happiness index),臺灣總統馬英九也於當選連任後 指示編製國民幸福指數,並根據指數內容,提出施政方向。國家對於幸福未來的 追求,已成為全球趨勢。另一方面隨著Martin E. Seligman(2002)指出過去心理 學的研究多聚焦於診斷或治療心理疾病及探討或改善負向情緒是為了幫助人們脫 離面臨生命痛苦的狀態,但也因此忽略生命也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出生命的意義,

開啟了正向心理學的發展,逐漸引發了在諮商心理、教育..等相關領域探討正向情 感的議題。

對於幸福感的追求從個人主觀感受到整體社會的幸福快樂,顯示出建構幸福 感的重要程度。不過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有所不同,在古今中外也各有各自的 見解,以下將從不同的觀點來探討幸福感的意義。

(一)中國文化觀點

楊國樞(1980)指出,幸福感高低代表是一種主觀評估個人目前生活現況整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體的滿意和愉快的程度,故可視為國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心理指標。陸洛(1998)

亦指出,中國人對幸福的看法屬於哲學和道德論述,而非社會科學研究的成果,

國人所謂幸福是奠基於外在的標準,當人達到預設的標準如學問、品德、友善等,

才有幸福感的產生。而中國傳統社會文化中「五子登科」,妻子、銀子、車子、孩 子以及房子五項指標兼而有之的幸福人生亦符合評估個人生活現況整體的滿意和 愉快程度的外在標準。施建彬(1995)幸福感是個人主觀、正向的感受,而非外 在客觀標準為評斷依據。林芝怡(2005)幸福感是由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及所感受 的正負情緒強度所整體評估而成。陸洛(2007)幸福感是指一種個人內在的心理 狀態,其產生奠基於個人對「美好人生」(Good life)的體認與追求,其表現為個 人對自身存在之整體、全面且正向的評估與感受。個體只有在衣、食等基本需求 滿足之後,才會想到幸福的問題,進而追求更高層次的心理滿足。綜上所述,中 國文化觀點中的幸福感是個體主觀的感受,也會因為個人所處環境或遭遇經驗的 不同,增強或削弱個人幸福感感受。

另外,陸洛(1998)提到中國人的集體社會取向濃厚,幸福感來源除了自我 層次的滿足、愉悅外,還具有社會我層次的人際和諧特性;儒家的幸福觀強調推 己及人,說明道德的實現和個人的幸福感有相當高的一致性,強調幸福來自人際 和諧;道家認為萬物的本然狀態是最好的狀態,合於自然之道即是幸福,無欲而 為、順應自然之性,便能得到最大的幸福(李佩珊,2005)。綜而言之,在中國文 化的觀點裡,幸福不只是擁有外在物質條件中的富貴、功名等美好事物,還包含 內在心靈道德中的操守、品德、學養等,所以幸福感是一種整體和諧且美好富足 的狀態。

(二)西方文化觀點

蘇格拉底(Socrates, 469 B.C.-399 B.C.)認為從「自我」出發,人才能變得聰 明、明智、具有美德,而後知去惡從善以獲得「幸福」;而柏拉圖(Plato, 427 B.C.-347 B.C.)則認為只有對「觀念界」的追求,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及達到真理、至善 之境界,也才能得到幸福。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 B.C.-322 B.C.)認為幸福是 一種智慧知識,個人至少要擁有哲學智慧與實踐智慧兩者才有得到幸福的可能,

有德性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這些德性包括正義、勇敢、科學、明智與智慧等,

由此可見,西方幸福的哲學觀著重在善與智慧的追求(劉家祺,2010)。

11

美國學者 Csikszentmihalyi(1990)則認為,幸福非瞬間發生,它與運氣或機 率無關,用錢也買不到,更不能仗恃權力巧取豪奪。它不受外在事件的操縱,而 是取決於我們對外在世界的闡釋。同時,幸福也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只有在 不計較好壞,全心投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時,才會覺得幸福。誠如意義治療學派 大師—維多克-法蘭可(Viktor E. Frankl, 1905-1997)所言:「不要以成功為目標—

你越是對他念念不忘,就越可能錯失它。因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

他 是 一 個 人 全 心 全 意 投 入 並 把 自 己 置 之 度 外 時 , 意 外 獲 得 的 副 產 品 。 」

(Csikszentmihalyi, 1990,張定綺譯,1993)。

綜上所述,幸福並非能夠事先忖度或經由完善的計畫來獲得,幸福來自個人 全心投入生活,在實踐中獲得經驗知識,累積上個人主觀認知與感受,所形成的 善與智慧。

(三)社會科學觀點

幸福感是一種個人主觀的內在感受,其著眼點不在探討如何減少心理層面的 社會問題,而在探討個人正向的人格特質與生活經驗之評估(Roysamb, Harris, Magnus, Vitterso, & Tambs, 2002)。巫雅菁(2001)也指出,社會科學家認定的幸 福是個體主觀與正向的感受,而非外在客觀的評量標準,因為外在的評量標準並 無法反應出個人真正的幸福程度。在實證研究中,隨著研究目的不同,學者們所 使用的幸福感概念名詞,及所界定的幸福感操作型定義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

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幸福感的定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四種(施建彬,1995;孫碧 津,2004;黃瓊妙,2000;曾艷秋,2002;顏映馨,1999),茲分述如下:

1.著重「情緒層面」的幸福感

強調幸福感是一種情緒反應,當個人面對生活事件,而產生越多的正向情緒 時,個體的幸福感就會越高。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是兩個不同相度的概念建構而 成,兩者之間有負相關但相關不強(Diener, Smith,& Fujita, 1995)。然而,生活中 偶發事件、周遭事物…等會引發個人不同的情緒樣貌,個人感受的幸福感也會有 所起伏,無法完整呈現出幸福感的全貌,因此,此類定義忽略了幸福感長期穩定 的特質。

2.著重「認知層面」的幸福感

Diener(1984)強調個人認知對幸福感的影響,並且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對生活

12

評估後得結果,人們可以為自己的主觀幸福感下定義,可以依據自己的值價、目 標及生活環境來決定自己是否對生活滿意。而生活滿意度可以代表個人對生活整 體層面的評價,個體透過認知系統對整體的生活進行評估,滿意度越高代表個體 的幸福感越高。Bauer 與 McAdams (2004)的研究也指出,如果個人的成長目標 致力於有意義的活動,如探索世界、學習新知、自我挑戰等,這些人通常會有較 高程度的幸福感。不過,若只針對人類認知對幸福感的評估,忽視短期情緒對幸 福感受的影響力,亦無法對幸福感作出較完整的解釋,使得幸福感研究有所偏頗。

3.著重「情緒與認知層面」的幸福感

Wilson (1967)為首先揭櫫幸福感(Well-being)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受,

由生活滿意、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三個成分組成(Andrews and Withey, 1976)。此 觀點的學者認為幸福感是個體主觀以正負向情緒與認知的綜合角度對生活進行評 價的結果,可兼顧個人情緒可能影響生活事件的短期波動和個人認知長期穩定的 特質。此定義的幸福感平衡了情緒角度的「正負向情緒」和認知角度的「樂觀」

與「工作成就」,對幸福感的內涵及影響因素較能提出完整合理的解釋。

4.著重「心理健康層面」的幸福感

支持此觀點的學者們認為個人若身心健康就能有幸福感,並以心理健康的測量 來代表個人的幸福感(林子雯,1996)。這個觀點側重於心理健康的概念,尤其是 負向情緒及心理症狀的測量。對於負向情緒不顯著及缺乏明確心理症狀的個體而 言,是否就代表著個體較能覺察幸福感,仍然有著很大的爭議。

本研究則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為幸福感下的定義是「幸福感是個體主觀的 感受,個體能保持正向情緒、對生活或其他重要面向滿意、能對未來懷抱期待或 感到樂觀,就會感到幸福」。

二、 幸福感的相關理論

為了解幸福感的形成與其影響因素,學者紛紛提出相關假說並進行驗證。幸 福感相關理論整理說明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

此理論強調幸福感是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Maslow(1999)提出個人有生 理、安全、愛與隸屬、自尊及自我實現的五大需求層次,其中強調個人需求有層 次之分,當求溫飽的基礎生理需求被滿足,內在高層次的需求隨之被引發,也因

13

此激發個人追求卓越的內在動力。其相關理論包含了目標理論、苦樂交雜理論、

活動理論,簡述如下:

1.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目標理論的學者們認為主觀的幸福感來自於某特定狀態(例如:目的或需求)

的達成。Holahan(1988)說明幸福是目標和願望的完滿達成,個人設定目標後努 力追求,只有當目標達成之後,幸福感才會隨之而來。Omodei 和 Wearing(1990)

則認為幸福像是追求一種目標,當達到目標後幸福才會獲得,反之,若無法達成 目標,便會產生不幸福的感受。此派理論認為幸福來自於追尋目標的過程或是需

則認為幸福像是追求一種目標,當達到目標後幸福才會獲得,反之,若無法達成 目標,便會產生不幸福的感受。此派理論認為幸福來自於追尋目標的過程或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