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幸福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歸納及統整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共分五節。第一節探討幸 福感的內涵及其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父母管教方式之概念及內涵。第三節探討 同儕關係之內涵及其相關實徵研究。第四節探討控制信念意涵及其相關實徵研究。

第五節則是探討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控制信念與幸福感的關係。茲分述如 下:

第一節幸福感

壹、 幸福感的定義

自古以來,幸福感的定義不斷被東西方的哲學家及宗教家談論著,但並無一 致說法。以下分別從東西方文化觀點切入,瞭解東西方對幸福感的定義。

一、 中國文化的觀點

吳經熊(1992)說過:「中國哲學有三大主流,就是儒家、道家和釋 家……他們一貫的精神,不外『悅樂』兩字。」(引自呂政達,1991)。

中國哲儒向來重視自身修養工夫及價值選擇性的幸福觀,亦即強調反身而誠之後 的喜悅與滿足,而儒家亦強調推己及人,說明道德的實現和個體的幸福感有相當 高的一致性,期望能達到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方能享受人生真正的幸福(孫效 智,1997;陸洛, 1998)。

道家主張無為、守柔、不爭,有別於儒家,道家不尚賢,常使民無知無欲。

其所認為的幸福並非外求,而是來自於內在的知足,是一種順乎自然天道而達成 心靜平和協調的幸福(何名娟,2004)。

佛家對幸福感的闡釋,般若心經提到所謂的幸福是遠離慾望,追求無憂無慮 的生活,並重視利他行為,捨棄一切私念,不與他人競爭比較,追求心靈的和諧 安寧(黃智慧,1991)。禪宗認為人的不幸福因身在五濁惡世,起了貪、嗔、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慢、疑,而成就諸不善根所致,真正的幸福需藉由靈性不斷提升,本我智慧不斷 開啟,達到還原本來面貌見到自心本性,亦即明心見性,獲得大自由、大自在、

大解脫、大圓滿之最究竟的幸福(佛教如來宗法華經,2004)。

二、西方文化的觀點

西方對於幸福感的發展,起源於哲學家嘗試對其作解釋。陸洛(1998)曾對 西方幸福感做出系統性的研究與整理,發現幸福感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1.

外在評量標準 2.個體主觀感受 3.認知活動的影響 4.整合研究階段。第一階段的 外在評量標準認為幸福是外在的,特別是一種道德評量標準,當個人達到此標準 時,幸福感便隨之而生;然而每個人對幸福的認知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

因而開啟第二階段,以個人主觀感受的角度進行幸福感分析。此階段著重於個人 情緒的測量,將幸福感視為生活中較多正向情緒與較少負向情緒的整合,但卻忽 略了認知的概念,因此進入第三階段,將重點置於認知活動的影響,認為幸福感 是人類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進行評估後所得的整體感覺,近似於生活滿意的概 念,但研究者又發現幸福感仍會受到短期情緒的影響,因而促成第四階段,強調 幸福感是整合評估生活的滿意程度及所感受的正負向情緒而成。

綜合上述,幸福感的發展,從早期僅重視外在的評量標準,至考量個體的主 觀感受,進而結合認知及情緒兩者,顯示幸福感乃受個體內在本身及外在環境的 影響,且透過認知及情緒兩方面交互作用而產生(朱玲慧,2011)。

而目前在幸福感的研究中,常用來表示幸福感概念的相關名詞包括快樂 (happiness)、幸福感(well-being)、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 稱 SWB)、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簡稱 PWB)、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等詞彙。但不同學者對幸福感的定義亦 有所不同,其大多從情緒、認知等方面界定幸福感。茲整理如下表:

Andrews & Withey (1976)

(一)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3 

又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此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一個內隱 的需求模式為行為之基礎,個人理想目標的達成會帶來幸福感(陸洛,1998),

而在達成目標後所獲得的幸福是一種穩定且長期的滿足(Omodie & Wearing, 1990)。

(二)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又稱為零和理論(Zero Sum Theory)。此派學者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伴 隨一起的,是循環相對存在,兩者的加總量為零(施建彬,1995)。當個體長期 處於需求被剝奪的不幸福感之中,在目標達成、需求被滿足之時,便會產生強烈 的幸福感。

(三)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又稱為自動目的論(Autotelic Theory)。此派學者認為,人類的幸福感來 自於參與社會活動(陸洛,1998),人們可以藉由工作、休閒、運動或人際互動 等歷程發揮潛能並滿足需求,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此感受即為幸福 感(Argyle,1987; Diener,1984)。此理論所關注的是個人表現而非目標,是 過程而非結果,而相對於個人技能水平而言,太難或太容易的活動都無法得到幸 福的感受,唯有剛好配合個人能力的活動方能帶來幸福感(陸洛,1998)。

二、 特質理論

特質理論嘗試以個人特質的角度來解釋幸福感的產生,認為個體的人格特質 與思考模式會影響個人如何解釋幸福感,藉此說明為何某些人較容易感到幸福。

其相關理論如下:

(一)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此派學者以認知和記憶觀點來解釋為何有些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其認為認 知系統本身是中性的,但經過個體採用類似(similarity)、對比(contrast)、 接近(contiguity)等認知系統運作將生活事件與幸福感互相聯結後,事件才具 有意義(林文聰,2004)。因此,當個人的認知有正向偏誤時,便容易以正向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態度來解釋生活事件,進而產生幸福感(顏映馨,1998)。此外,學者認為幸福 感較高的人可能擁有一個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路,當某一生活事件發生時,

透過幸福記憶網路來提取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產生(顏映馨,1998)。

(二)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Costa 及 McCrae(1980)提出,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特質,因此需由人格特 質部分進行研究(施建彬,1995),而此種人格特質可能來自於先天氣質:個人 擁有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或是導因於後天學習的結果(Veenhoven, 1994)。目前已有一些實證研究指出,外向型人格特質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

因為其能夠從環境中獲得較好的回饋且有較正向的生活經驗,所以幸福感程度較 高(Diener & Lucas,1999);而神經質人格與幸福感有顯著負相關,即個人神 經質傾向愈高,幸福感愈低(Deneve & Cooper,1998)。

三、 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判斷理論認為個人的幸福感來自於過去的生活經驗價值觀與他人生活狀態 的比較,或與自身理想生活目標之比較結果(陸洛,1998)。其基本三項假設為:

1.幸福感來自於比較後的結果 2.比較的標準會隨情境而改變 3.個體會自行選取 比較的標準(Diener,1995)。因參照標準的不同,可將判對理論細分為:

(一)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感來自於與他人比較後的結果,因此參照的標準為

「他人」(Diener,1984)。通常所選擇的參照對象包括家人、朋友,甚至是不 認識的人,但一般而言,個人會選擇社經地位與自己相近的人作為比較的標準(A rgyle,1987)。

(二)適應理論(Adaption Theory)與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

適應理論認為幸福感來自於與自身過去經驗比較的結果,因此主要參照標準 為「個人過去經驗」。當一個新事件發生時,會引起個體幸福或不幸福的感覺,

隨著時間過去,此事件不再引起情緒反應,而成為內在經驗的參照標準。往後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5 

出現類似事件,個體便會將它與過去經驗作比較,當新事件較過去經驗好時,便 會產生幸福感,反之則產生不幸福感(施建彬,1995)。

範圍—頻率理論是適應理論的修正,雖然個體的參照標準來自於過去經驗,

但此標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事件發生不斷變動與修正(Diener,1984;施 建彬,1995)

(三)期望水平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

此理論認為,幸福來自理想與現實比較後的差距。而所謂的理想是依據個人 過去生活經驗所設定的目標,是個人所期望達到的最佳境界,當個人將現實狀況 與理想進行比較時,即決定所感受幸福的程度(施建彬,1995)。然而過高與過 低的理想皆會影響幸福的感受(林文聰,2004)。

(四)多重差異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此理論由Michalos(1985)所提出,認為幸福感取決於個人目前狀況與所 選擇的標準作比較後,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程度,差異程度愈小,幸福感愈高。

通常用以比較的標準包括:自身期望擁有的、周遭他人擁有的、過去曾經歷過最 好的、過去曾期待的、期望將來能擁有的、認為自己該擁有的等(施建彬,1995;

曾筱婕,2010)。

四、動力平衡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此理論認為幸福感的獲得除了來自於長期穩定的人格因素影響,亦受到短期 變動的正負向生活事件影響。此派學者認為,因個體在大部份時間受到人格因素 的影響,因此幸福感可以保持穩定平衡狀態,只有在一些不同於個人過去經驗的 生活事件時,才會威脅到幸福感的平衡狀態,因而改變個人的幸福感(施建彬,

1995;曾筱婕,2010)。

由上可知,需求滿足理論著重於當個體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對個體幸福感 產生的影響。此理論的優點在於能引導個體設立生活目標,並朝著目標邁進;但 缺點則是某些人格特質因素對於幸福感的長期影響並無法提出確切的解釋(林文

張斐雲,2006;黃曼琳,2010);在人際、身心健康等層面下,亦是女生高於男 生(黃資惠,2001;張斐雲,2006;黃曼琳,2010)。而張素媚(2008)及林砡 琝(2008)發現男生的身心健康高於女生,林砡琝(2008)也發現男生的整體幸 福感高於女生。然而也有學者指出男女生在幸福感上並無顯著差異(陳騏龍,2001;

何名娟,2004;蕭淑穗,2006)。這些研究結果的不一致,使研究者認為有再進

何名娟,2004;蕭淑穗,2006)。這些研究結果的不一致,使研究者認為有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