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及名詞解釋,作為本研 究之基礎,茲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心理學的發展由過去致力於瞭解憂鬱、焦慮等心理問題與疾病的治 療,轉而重視個人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意義之正向心理學。有關幸福感的議題,

在 20 世紀 50 年代於美國興起,60 年代後開始受到各界的重視,台灣學者於 70 年代中期亦開始關注此議題(曾筱婕,2010)。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依循 OECD 2013 年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BLI)架構及統計結果,於 2013 年完成首次「國民幸福指數」統計,國民的幸福儼然成為國家大事。然而臺灣的 小朋友幸不幸福呢?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兒童的身心健康與否,是各界所 需關注的議題。陳嬿竹(2001)提出,幸福感不但是個體的心理感受與滿意狀態,

也是評估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擁有較佳幸福感受的人,通常是心理較為健 康的人(施建彬,1995)。Christopher 更指出,人類的存在有必要對其幸福感進 行瞭解。因此,瞭解兒童的幸福感狀態及來源,將有助於提升兒童的幸福感。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 2008 年發表了「兒童快樂國跨國比較研究報告」,此 研究參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2007 年發表的「兒童貧窮觀點:富裕國家 兒童福祉總覽」報告(Child poverty in perspective: An overview of child well-being in rich countries),以及「2008 年世界兒童現況」報告(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08),以「兒童福祉」(child well-being)為核心 概念,從經濟、教育、健康、幸福、安全等五大面向與世界先進國家比較。結果 發現台灣兒童的整體福祉在 22 個國家中名列第 12 名,其中幸福力的表現,台灣 整體兒童在 22 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幸福感明顯偏低。台灣兒童的「生活滿 意度」名列倒數第一名,相較於先進國家,台灣兒童明顯感受並表達對現實生活 的不滿。國內由講義雜誌於 2011 年開始主辦的「小朋友幸福大調查」,2012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的調查結果發現,全國高達 86.6%的小朋友覺得自己很幸福,並有四成的小朋友 表示,父母是最能為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究竟台灣學童感到幸福的概況如何?,

乃成為本篇研究的首要動機。

在人口變項與兒童幸福感的研究中,最多人探討的就是性別,但尚未獲得一 致的結論。有些研究者認為國小高年級女童的幸福感高於男童(黃資惠,2001;

張斐雲,2006;黃曼琳,2010);但有些研究者卻認為男童的幸福感較高於女童

(張素媚,2008;林砡琝,2008),更有學者指出男女童間的幸福感,其實並無 顯著差異(陳騏龍,2001;何名娟,2004;蕭淑穗,2006)。

Adler 認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會因為出生序的不同而有差異,出生序會影響 每個人認可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也會對長大成人後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引自 王瑋婷,2012)。究竟出生序和國小學童的幸福感之間是否存有相關呢?學者黃 資惠(2001)發現,排行中間子女的整體幸福感高於排行老大,然黃瀗瑱(2006)

卻指出,排行老大的整體幸福感高於中間子女。在生活滿意方面,黃資惠(2001)

的研究發現,排行老么及獨生子女高於排行老大,然謝美香(2006)卻發現排行 老大的對生活滿意高於獨生子女及老么。但也有學者指出,出生序不同之國小學 童的幸福感,其實並無顯著差異(何名娟,2004;邱富琇,2004;陳香利,2005;

林砡琝,2008)。因此至今為止,關於出生序與國小學童幸福感間的關係,似乎 仍無法獲得一致的結論,而引起研究者想到再探究的興趣,乃成為本篇想要瞭解 的另一重點。

縱觀上述,「性別」及「出生序」與幸福感間的關係仍無定論,因此,針對 此二項人口變項與兒童幸福感的關係進行探討,則成為本篇研究的第二項動機。

對多數兒童而言,父母親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扮演著「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角色,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與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行為、習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與對人事物的知覺與態度(陳玉玲,1997)。講義雜誌於2012年主辦的「小朋友幸 福大調查」中,32.5%的小朋友認為幸福的來源是「溫暖的家、父母的關心、與 父母同樂」。謝青儒(2002)研究指出父母的參與,會有助於培育子女健康的性格,

學童知覺家庭生活幸福感的程度也會越高;陳香利(2006)也提出如果家庭能夠發 揮其應有的功能,則可協助學童舒緩壓力,增加人際親密關係及個人的幸福感受。

關於父母管教方式與孩子的幸福感,以往多數研究皆針對青少年(國中生),而 較少針對國小兒童進行探討,究竟父母管教方式對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兒童的幸 福感是否有顯著的影響?則成為本篇研究極欲探討的第三項動機。

有學者指出,增加社會互動可以提升個人的幸福感受,因此擁有良好的人際 關係就會帶來幸福感(Reich & Zautra , 1981)。Bagwell、Newcomb 和 Bukowski 在 1998 年對 60 位國小五年級兒童做長達十二年的縱貫研究發現,國小時擁有 朋友的兒童,在長大成人後有較高的自我評價和知覺控制能力,會與同儕建立並 維持和諧的關係,這對兒童的幸福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引自林翠湄譯,1995)。

國內對於人際關係的研究較多,但針對同儕關係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則較為鮮少,

且皆已超過四年以上,當今社會情況與四年前已不盡相同,且國小學童在高年級 階段,同儕的影響力會逐日漸增,因此,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學童同儕關係 與其幸福感的相關,則成為本篇研究的第四項動機。

多數學者的研究指出,那些持有內控信念者常會擁有較佳的生活適應、較高 的自我評價、較少的情緒困擾、及較強的自信心;而持有外控信念者,則會出現 對自我評價較低、表現出較多適應不良行為、對自我較缺乏自信、且較易產生敵 意的攻擊行為(吳武典,1977;黃堅厚,1979;林慧蘭,2002)。雖然大多數的 實證研究均看好那些持有內控信念者,但Rotter曾提出警告,這是一般的誤解,

在某些特別重視成就及要求競爭的情境中,外控信念者往往會有如內控信念者一 樣的表現。此外,Fontana(1968)就曾指出,那些持有極端的內控信念及外控 信念者,均較易有適應不良的現象(蕭淑穗,2007)。由於國小學童正直人格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身心發展的階段,持有不同的控制信念,將會對其情緒、行為、自我評價、生活 適應等方面帶來影響,如此將會延伸至對其幸福感帶來影響。國內針對人口變項 不同國小學童之控制信念與其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僅蕭淑穗(2007)一篇,為確實 瞭解其間的關係,則成為本篇研究的第五項動機。

由上述可知,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控制信念均為幸福感的影響因子,

分別會對個體的幸福感帶來影響,但究竟何者對於幸福感的預測力較高、影響較 大?尤其在不同的人口變項下,國小學童的的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控制信 念對其幸福感的預測力為何?而成為本研究欲瞭解的第六項動機。

根據上述的各項研究動機,本研究具體的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瞭解國小學童幸福感的概況。

二、瞭解人口變項(性別、出生序)不同之國小學童幸福感的差異。

三、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其幸福感的關係。

四、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其幸福感的關係。

五、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學童控制信念與其幸福感的關係。

六、瞭解在人口變項(性別、出生序)不同下,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控制 信念對國小學童幸福感的預測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