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控制信念及國小兒童幸福感的關係之討論

第五章 討論

第五節 控制信念及國小兒童幸福感的關係之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7 

第五節 控制信念及國小兒童幸福感的關係之討論

本節欲探討控制信念與不同性別及出生序之國小兒童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乃 以 Pearson 積差相關進行分析探討,現將所得結果依全體、不同性別及不同出生 序之國小兒童分別討論如下:

一、 全體國小兒童

本研究發現,「整體控制信念」及「努力結果」、「正向認知」、「自我掌控」、

「人際共融」等層面的控制信念,與全體國小兒童的幸福感間皆存有顯著正相 關。

此項發現與多數研究發現「控制信念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的結果相符(李 佩珊,2004;高相如,2005;蕭淑穗,2006;蕭美雯,2010)。

研究者推論,當個體認為生活一切的好壞與成敗可以操之在我,而非運氣時,

其會有較好的自我掌控感,內心會較安定與踏實,並更能夠自我肯定,因而產生 較高的幸福感。

二、 不同性別之國小兒童

本研究發現,「整體控制信念」及「努力結果」、「正向認知」、「自我掌控」、

「人際共融」等層面的控制信念,與不同性別國小兒童的幸福感間皆存有顯著正 相關。

研究者推論,不論男童或女童,當其認為良好的表現及成功與否可以操之在 己,包括良好的人際關係亦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而非靠運氣,此時不論男 童或女童皆能因此有較好的自我掌控感,內心會較安定與踏實,並更能夠自我肯 定,因而產生較高的幸福感。

三、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兒童

不同出生序方面,出生序為老大及老么的國小兒童,其幸福感與「努力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8 

「正向認知」、「自我掌控」、「人際共融」等控制信念各層面有顯著正相關。而出 生序為獨生子女及中間子女的國小兒童,其幸福感僅與「努力結果」、「自我掌控」、

「人際共融」等有顯著正相關。

研究者推論,獨生子女之國小兒童從小即缺乏手足、同儕的互動與學習,好 的表現與良好的人際關係需靠自己的摸索與努力,因此靠自身努力與自我掌控的 能力所帶來的成功經驗將可提升其幸福感。而出生序為中間子女之國小兒童在家 庭中屬於較被忽略的孩子,因此對自我及對事件本身可能較不具有正向的看法,

認為生活各方面包括人際關係,需要靠自己加倍的努力才能受到矚目,也使其相 信成功與否皆來自於自身的努力及自我的掌控,而與「正向認知」的態度較無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9 

第六節 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與控制信念對國小兒童幸福感的預

測力之討論

本節主要了解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控制信念對國小兒童幸福感的預測 力,乃以前述三者作為預測變項,以幸福感作為效標變項。經統計結果發現,各 項變項確實能夠有效預測國小兒童之幸福感,現將所得結果依全體、不同性別及 不同出生序之國小兒童分別討論如下:

一、全體國小兒童

由前章研究結果發現,「親密/依附」的同儕關係(29.9%)及父母採用「反應」

(10.1%)的管教方式最能夠有效預測全體國小兒童的「幸福感」。

本研究結果顯示,「親密/依附」的同儕關係對國小兒童來說,最能夠有效 預測其幸福感,研究者推測,國小兒童若對同儕能夠產生情感上的接納與認同,

並適度的表露內在的想法與感受,此穩定的友伴關係對其心事的傾吐、情緒的抒 發及內在的安定感很有助益,此為提升其幸福感的重要因子。

父母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亦為重要的預測變項,能有效預測全體國小兒 童的整體幸福感,研究者推論,此階段的兒童,父母在其生活中扮演重要的關鍵 性角色,因此父母對於兒童的生活點滴若能多給予回應,則孩童愈能感受到父母 對他們的關愛與重視,因此能有更多的幸福感受。

二、不同性別之國小兒童 1. 國小男學童

由前章研究結果發現,「親密/依附」的同儕關係及父母採用「反應」的管 教方,最能夠有效預測國小男學童的「幸福感」,預測力分別為 32.9%及 8%。

此項結果可能是因為男生從小常被教導必須獨立、勇敢、有淚不輕彈,因此 在家庭中的情緒反應較為壓抑,此時若與同儕相處時能適度的表露內在的想法、

感受與情緒,建立親近而安定的「親密/依附」關係,則對於其幸福感受有所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0 

益。

此外,雖然男生從小常被教導必須獨立與堅強,但其內心仍渴望父母多一點 的陪伴與關愛,因此父母若能多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則國小男學童會有較 多的幸福感受。

2. 國小女學童

由前章研究結果發現,父母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及「親密/依附」的同 儕關係,最能夠有效預測國小女學童的「幸福感」,預測力分別為 30.9%及 10.2%。

此項結果可能是女生從小即被教導較為依賴,父母與女兒間的關係也常較為 親暱,並常給予較多協助,因此父母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最能使其產生幸福 感受,也因此女學童在同儕關係中也習慣並渴望較為親密且互相依賴的關係,因 此「親密/依附」的同儕關係常能提升其幸福感。

三、不同出生序之國小兒童 1. 獨生子女

「親密/依附」的同儕關係及父母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最能夠有效預 測獨生子女國小兒童的「幸福感」,預測力分別為 25%及 8.7%。

此項結果可能是因為對獨生子女來說,從小家庭當中只有自己一個小孩,可 以獲得父母全然的關注與陪伴,父母管教上的「反應」也成為其幸福感的主要來 源。而此成長環境到了學校當中,與同儕親密的連結也成為其幸福感的重要因子,

尤其此階段兒童在學校時間愈來愈常,同儕間「親密/依附」關係便成為最重要 的幸福感預測因子。

2. 老大

「親密/依附」的同儕關係及「自我掌控」的控制信念,最能夠有效預測出 生序為老大之國小兒童的「幸福感」,預測力分別為 36%及 3.5%。

此項結果可能是因為排行老大的兒童,因家中資源及父母關愛被弟弟妹妹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1 

分,因此轉而與同儕間「親密/依附」的關係來提升其幸福感;又排行老大的兒 童,因常被期待照顧弟弟妹妹,並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樣,因而有較好的「自我掌 控」控制信念,能為其帶來幸福感。

3. 中間子女

「努力結果」的控制信念及父母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最能夠有效預測 出生序為中間子女之國小兒童的「幸福感」,預測力分別為 34.6%及 9.5%。

此項結果可能是因為中間子女從小即屬於較被忽略的一群,凡事需透過自己 的努力才能得到較多關注,而在透過自身努力而達成目的後所帶來的滿足,便能 使其產生幸福感。另外也因父母給予排行中間子女之兒童的愛常被瓜分,因而當 父母能夠給予他們多一些的「反應」時,便能提升其幸福感。

4. 老么

父母採用「反應」的管教方式及「親密/依附」的同儕關係,最能夠有效預 測出生序為老么之國小兒童的「幸福感」,預測力分別為 45.9%及 6.1%。

此項結果可能是因為老么兒童習慣父母將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因此當父母 給予足夠的「反應」,滿足老么兒童的期待時,便能使其感受較多的幸福。而在 與同儕相處的過程中,此種習慣也使其希望與同儕間產生親密的連結,因而當與 同儕的互動能彼此認同而有良好的「親密/依附」關係時,將使其有較多的幸福 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探討: (一) 國小兒童幸福感、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

控制信念的概況;(二)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兒童與幸福感;(三) 人口變項不同 之國小兒童的父母管教方式與幸福感 (四)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兒童的同儕關係 與幸福感;(五))人口變項不同之國小兒童的控制信念與幸福感;(六)人口變項 不同之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同儕關係、控制信念對其幸福感的預測力。為達 成研究目的,首先蒐集有關文獻和理論,建立研究架構、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再採用「國小學童幸福感量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國小學童同儕互動關係 量表」及「國小學童控制信念量表」等研究工具進行施測,獲得有效研究樣本 571 人,經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皮爾遜積差相關、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茲將研究所得主要發現、結論與建 議,分項說明如下。

第一節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