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類推教學之策略與省思

在文檔中 幼兒類推教學效果之探究 (頁 88-10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幼兒類推教學之策略與省思

在本研究進行類推教學的準備、實施與回顧中,研究者省思到類推教學不只 是將類推活動內容照本宣科地傳授給幼兒,更應適時依照幼兒的需求與回饋調整 教學原理與策略,使幼兒能更有效地理解類推概念,並提高幼兒對類推活動之參 與度和興趣。故本節探討實施幼兒類推教學之策略,並從實施之經驗中反省與探 究所遭遇之困境以及解決之道,以提供幼教師實施類推教學之參考。

一、 幼兒類推教學之策略

研究者將幼兒類推教學之策略統整歸納後,主要分為建立師生默契與瞭解幼 兒需求、遵循由簡入繁的教學原則、善用口訣輔助學習以及提供可探索類推活動 之環境等策略,以下將逐項闡述之。

(一)建立師生默契與瞭解幼兒需求

研究者認為在進行類推活動前,必須先了解幼兒之身心發展能力與學習需求,

並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在與幼兒有充分的認識與建立默契時,才能使幼兒在 教學活動中更專注且投入地參與活動,也才能讓幼兒在信任的環境下開口發表自 己的想法以及參與討論,研究者將建立師生默契與了解幼兒需求之策略分述說明 如下。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因研究者即為綿羊班導師,與綿羊班相處已從中班新生入學至大班下學期近 兩年時間,透過身為教學的引導者、教材的提供者、教學的支持者、傾聽者等角 色,建立幼兒對教師的熟悉感與信任感,以鼓勵與期望幼兒在類推活動上有更投 入的表現。研究者就班上S5 之轉變為例:

S5 在中班開學期間,不斷出現哭鬧逃避上課的行為,並且在點心 時間躲在桌子底下不肯出來(省 20101004);在團討活動中,S5 常安靜地坐在台下,對於老師的問話常不回應(觀 20101108)。

研究者為了建立師生之信任感,在 S5 學習表現良好時會立即給予增強與鼓勵,

78

以增進他的自信與對老師的信任感,如:

今天在繪畫時發現 S5 畫得非常好,將圖都畫得很完整也很有效率 地完成,我立刻將 S5 的畫展示給全班看,還對他說:「S5 畫得很 好喔!你們看!他的顏色都沒有塗到圖案的外面,而且還用了很多 顏色讓圖案很豐富,很棒!」而此時 S5 也露出自信的笑容回應我

(省 20110106)。

研究者持續以鼓勵的態度支持 S5 後,在實施類推教學活動時,研究者能看 到 S5 在團討活動主動發表的行為,如在進行動物服飾與配件配對遊戲中,當研 究者提問時 S5 會主動舉手回應:因為兔子的耳朵是灰色(觀 20120416)!逐漸 表現其對活動的參與和主動性;在實施互動式類比評量時 S5 亦能主動回答問題 以及分享想法,以 S5 在回答汽車:馬路::飛機:天空之類比題時的師生互動 如下:

S5:因為汽車跟馬路,ㄟ ~飛機就要跟天空!

T:那為什麼不選飛機?

S5:因為飛機跟飛機很奇怪,因為你出的是陸地(意思指陸地的交 通工具)跟陸地,天空(意思指天空的交通工具)就要跟天空(觀 20120601)!

研究者從以上互動推測 S5 已逐漸對研究者建立信任感,能將想法侃侃而談,

而不會只以沉默回應。

因此,以上 S5 之例子讓研究者認為個性內向被動的幼兒不容易在師生進行 教學之初立即破冰,必須先以支持與肯定的態度與幼兒建立良好關係與信任感,

才能使其更專注與投入地參與活動,並主動地發表其想法,以有效地學習與增進 其類推能力。

79

2.類推教學主題應瞭解並符合幼兒的需求

研究者在思索類推教學主題時,主要考慮符合幼兒興趣與需求,使幼兒能更 樂意與投入地參與和學習類推概念。就綿羊班上學期的動物主題課程,即可看出 幼兒對主題之興趣與表現,以下為研究者上學期在進行動物主題之省思日誌:

今天觀察幼兒在圖書區的行為時發現,S4 在點心時間急著吃完 點心,想趕快到圖書區借閱動物圖鑑書;S1 則一直鑽研動物圖 鑑中蜘蛛的特性與特徵;更有一群孩子在圖書區討論蝴蝶與蛾標 本的差別。看到孩子們熱絡地閱覽動物書籍與標本,真的感到很 欣慰,也覺得一個幼兒感興趣的主題能使幼兒自然且主動地探索 新知(省 20111108)。

在省思日誌中,可看出幼兒會主動且積極地到圖書區閱覽動物圖鑑、標本與 相關書籍,透過具像的動物圖片和標本能引起幼兒高度的興趣與討論。

因此,研究者決定以動物作為類推教學主題,而在進行類推教學的歷程中,

幼兒的確表現其對動物主題的興趣與投入,研究者以故事活動為例,主要引導幼 兒共同編出-恐龍寶寶在分辨各種動物的特徵後找到恐龍媽媽之故事,並鼓勵幼 兒著手創作動物造型之襪子偶進行扮演。在活動結束後,幼兒仍時常利用在娃娃 家(見圖 3-2-1)中的戲台,主動進行動物襪子偶之扮演與探索,並感興趣地模 仿動物特徵與叫聲,如:最近孩子們很喜歡到娃娃家進行動物襪子偶的扮演遊戲,

S20 常操作貓咪偶並對著同學「喵喵叫」,而 S9 則會拿著蛇造型的襪子偶發出「嘶 嘶嘶」的聲音,S11 更常扮演獅子兇猛地到處「吼吼吼~」(省 20120501),在娃 娃家扮演動物的過程中,研究者更發現孩子將類推活動的來源故事-辨認出相同 種類動物的主旨類推並改編出甲蟲媽媽找寶寶的故事,將類推概念靈活應用在實 際生活中,如以下文字與圖片紀錄:S3 拿著甲蟲襪子偶扮演甲蟲媽媽說:請問 你是我的小孩嗎?S4 拿著鯊魚偶、S11 拿著獅子偶回答:不是!我們不是你的小 孩,你的小孩是頭上有觸角、身上有翅膀的才是你的小孩(觀 20120502)。

80

圖 4-2-1 幼兒在娃娃家運用戲台自編並演出甲蟲媽媽找寶寶的戲劇表演

從以上觀察紀錄讓研究者推論出,孩子們在感興趣的動物主題下學習類推活 動,不但能增進幼兒對活動之延伸與探索外,還可能激發幼兒更自然且真實地將 類推關係應用在生活中。

(二)遵循由簡入繁的教學原則

從文獻探討與類推教學歷程中,不斷地強調應由簡單、具體的結構式類推教 學進展至困難、抽象的類推教學(盧美貴,2007),研究者認為這樣由簡入繁、

由具體到抽象的教學原則可說是實施教學技巧的通論。因此,研究者在實施類推 教學之八週期間(2012 年 4 月 6 日至 5 月 25 日)皆依循此通論,在類推教學之 初,多以具像的動物圖卡引導幼兒先分辨圖卡之特徵與類推活動;而在類推教學 尾聲,研究者逐漸引導幼兒運用類推能力來解決問題,不再以具體教學為主,而 是期望幼兒能觸類旁通,將類推能力內化後應用在實際問題解決上(見表 3-3-1 教學日程安排與活動內涵)。

就簡單、具體之類推教學活動而言,以辨識動物眼睛和頭部特徵為例(活動 20120413),研究者先將十二種動物頭部圖卡放置白板上方,再將十二種動物眼 睛圖卡放置下方,並將其中獅子眼睛與獅子頭部特徵圖卡進行配對,呈現出「獅 子頭部:獅子眼睛::各種動物頭部:?」之結構式類推型式(如圖 4-2-2),內 容描述如下:

81

圖 4-2-2 研究者呈現各種動物頭部與眼睛圖卡與關係之提示

研究者在引導幼兒觀察此結構式類推型式之關係時,發現多數幼兒在沒有口 語提示下竟能發覺其關係,如 SS 踴躍地發表:是要找動物的眼睛!而研究者進一 步詢問原因時,S17 在沒有教師提示下已能正確說出原因,如 S17:因為老師把 獅子和獅子眼睛放在一起,那很多動物也要跟牠的眼睛放在一起,而隨機選出的 S22、S13、S11、S22、S4 等幼兒都能順利解題(觀 20120419)。因此,研究者推 論具體的圖卡與類推概念能有助於幼兒觀察其中的類推關係,讓幼兒在接觸類推 關係之初即能吸收與理解。

在引導幼兒以具體圖卡進行類推活動後,研究者進而使用繪本進行類推活動,

使幼兒除了能透過繪本中的圖像具體觀察出類推關係,更透過一連串故事劇情引 導幼兒抽象地感受情節所透露的類推關係。研究者以觀察並類推職業因果關係之 活動為例,主要運用團討時間以「第五個」繪本故事向幼兒引導及觀察繪本中的 人物圖像之因果關係,並透過文字的輔助說明,讓幼兒更能想像故事的情節,如 下繪本圖像與文字描述:

82

一個進去。 有四個。 門開了,一個出來。

一個進去。 有三個。 門開了,一個出來。

圖 4-2-3 擷取自「第五個」繪本主要內容

你好,醫生。

圖 4-2-4 「第五個」繪本之最後

資料來源:Jandl, E., & Junge, N. (2001).第五個(高玉菁譯)。台北:三之三。(原著出版於 1997)

83

依序從上圖繪本之圖文描述中顯示,一個右邊翅膀斷掉的玩具企鵝進去一間 房間後,門開了出來時,變成完整的企鵝玩具;而一隻缺了右輪的玩具鴨進去此 房間後,門開了出來時,變成完整的玩具鴨,最後推理出房間裡的人是玩具醫生

(見圖 4-2-4)。在此繪本教學中,研究者必須引導幼兒從連續的圖像與故事情節 理解領悟出故事所強調之因果關係,並嘗試推論出房間裡的人物職業。進而,研 究者引導幼兒類推與思考各行各業之因果關係,並鼓勵主動創作在學習單上,如 下圖表示:

a. 從原本裙子造型(右)到服飾店後 b.原手持藍色的手機(右)到 變成長褲造型(左) 手機店後變成紫色的手機(左)

圖 4-2-5 幼兒類推「第五個」繪本因果關係之學習單

研究者認為由此活動可讓幼兒逐漸抽象思考出整體故事情節的重點,並類推 此因果關係至各行各業上,再進而學習更複雜抽象的問題情境,以故事問題解決

研究者認為由此活動可讓幼兒逐漸抽象思考出整體故事情節的重點,並類推 此因果關係至各行各業上,再進而學習更複雜抽象的問題情境,以故事問題解決

在文檔中 幼兒類推教學效果之探究 (頁 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