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文檔中 幼兒類推教學效果之探究 (頁 12-1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依據類推理論,設計符合幼兒能力之類推教學方法,並透 過教學實驗瞭解幼兒教學前後類推能力之轉變與學習成效。首先,研究者以切合 幼兒認知能力與生活經驗之互動式類比評量工具作為幼兒類推能力表現之依據,

將幼兒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以幼兒類推能力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為基礎,設計 符合幼兒發展之類推教學設計進行準實驗研究,比較與探討對照組與實驗組在有 無進行類推教學之類推能力差異與學習成效。本章在此分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 究目的與問題、名詞釋義以及研究限制共四節,茲內容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晨光時間…

老師:請小昕來點名!

於是小昕走到娃娃家裡拿出豬八戒的布袋戲偶坐到台前…

小昕:嗝嗝嗝(學豬叫聲)我是豬八戒!我要來點名~1 號、2 號、3 號…

隔天晨光時間…

老師:請小宣來點名!

小宣走到娃娃家選了仙女的布袋戲偶坐到台前…

小宣:大家好!我是仙女(將聲音變細變柔)!1 號、2 號、3 號… (觀 20120314)

從上述例子中,當小昕拿著豬八戒的布袋戲偶時,就要發出豬八戒的聲音;

而當小宣拿到仙女的布袋戲偶時,能從布袋戲偶豬八戒與其聲音特色之關係,對 應到相似概念布袋戲偶-仙女上,尋找其布袋戲偶與聲音表現之關聯性,而將聲 音轉變成又細又柔來作為仙女的聲音特色。此一將先備經驗對應推理到新經驗的 行為,即為類推能力之表現。因此,在研究者任教的幼兒園班級中,老師讓幼兒 學習揣摩各種布袋戲偶的角色特徵,原意是希望幼兒透過此點名活動學習戲劇扮

2

演時的聲音變化與技巧,卻意外地發現原來學習揣摩不同人物的聲音特色也是種 類推能力的展現,如同 Chiu 和 Tron(2004)提到幼兒在進行藝術活動與扮演 遊戲時,能以類推方式詮釋所扮演的角色與模仿所進行的活動,從過程中學習描 述藝術作品、表達自我以及解釋新事物。

所謂類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亦簡稱為類推)是將來源系統的結構 化訊息(base 或 source,指先備知識)遷移至標的系統(target,指待理解或解 決的新知識)運用的一種推理歷程(Vosniadou,1989),將新知識與先備知識進 行對應或配對,確認不同概念間的相似處,以獲得新知識與先備知識的關聯性,

進而能理解或解決新知識或問題。此類推的歷程能幫助個體有效地學習新知與解 決問題,是理解萬物的重要能力(許琇薇,2002;張麗芬,1993;黃幸美,2003)。

觀察日常生活的種種經驗,其實類推運用之情形幾乎無所不在,我們能透過 類推的洞察力分辨不同的氣候特徵變化,判斷自己應適合穿著的服裝與配件,當 豔陽高照的夏天我們常會選擇穿著輕便服裝並搭配遮陽配件;當冷風刺骨的冬天 我們就會讓自己的穿著越保暖越好。而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實 也是類推運用之表現,雖然這是句消極的俗語,但我們常會隨著不同對象、不同 場合表現不同適合的行為,而現今常見的多國語言家庭,更可能表現出對爸爸說 英文、對媽媽說中文、對外公外婆說台語的情形發生。從上述行為可以發現類推 能力之展現其實已潛移默化在我們生活中,已成為我們解決生活問題時常應用的 基本能力。

在教室中,教師常教導幼兒數與量的概念,目的就是希望幼兒能運用類比遷 移歷程在日常生活中習得買賣的概念;教導幼兒運用紅、黃、藍三原色創作出橙、

綠、紫、黑、褐色等顏色變化,使幼兒在藝術創作中無論是水彩、蠟筆、壓克力 顏料、黏土等素材,都能將三原色變化出各種繽紛的色彩。因此,類推在學校的 教學活動中,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與學習方法,正如著名學者奧斯貝(David P.

Ausubel)強調新知識的學習必須能與個體原有認知結構中的舊經驗取得關聯,

才是「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引自張新仁,1993),而「前導 組織」就是新概念與舊概念進行聯結的歷程,「比較性前導組織」(comparative advance organizers)就是將新概念與舊概念進行聯結後,運用類推的方式獲得各 種新知識(Driscoll,1999;許琇薇,2002),例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將腳踏車、

摩托車、轎車和卡車等交通工具進行聯結,都會發現輪子能使物體行駛的概念;

3

因此,在教室中,幼兒就能運用此概念將玩具輪子加上積木建構出一台滾動 的積木車。

在心理學的研究中,類推能力更是許多學者趨之若鶩的研究目標,學者張麗 芬(1993)參考 Bejar、Chaffin 和 Enbretson(1991)之分類,並依據相關文獻將 類推能力之研究分為三個研究取向。首先是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取向,其重點在 探討認知發展與類推之關係。第二種取向是傳統式類比(classical analogy)的解 題歷程分析取向,其重點在分析解答傳統式類比題(即 A:B::C:D 的類比題,D?

為未知)的心理歷程,以 Sternberg 的類推成份理論最為重要,提出六種類推過 程所需的處理成份:編碼(encoding)、推論(inference)、對應(mapping)、

應用(application)、辨明(justification)、反應(response)等(許琇薇,2002)。

第三種取向是問題解決式類比(problem solving analogy)取向,研究重點在以 Genter 的結構對應觀點,強調透過比喻(metaphor)來理解新概念,以及 Holyoak 採用之結構鬆散(ill-defined)的問題類比題,強調應用類推能力能有助個體解 決問題(涂金堂,2001;徐琇薇,2002;張麗芬,1993;黃幸美,2003)。歸納 上述三種心理學研究取向,無論是 Piaget 的認知發展取向、Sternberg 的傳統式 類比的解題歷程分析取向、以及 Genter 與 Holyoak 的問題解決式類比取向,皆 肯定類推能力能有助於個體認知發展以及問題解決之能力。

就學齡前幼兒之類推能力而言,學者們的態度也日趨支持與肯定。在過去著 名學者 Piaget 與 Sternberg 對兒童解答傳統式類比題的研究發現,學齡前幼兒因 自我中心且容易受知覺約束,因此在解決傳統式類比題上易出現困難(引自張麗 芬,1993)。但近年來學者 Alexander,Willson, White,&Fuqua(1987)、Brown

(1990)以及 Goswami(1991)皆指出過去的類比測量工具對於幼兒之理解過於 困難抽象,並以紙筆書寫為測量方式,使得幼兒可能因不理解題意以及紙筆書寫 能力不佳而低估幼兒之類推能力。但是,當這些學者修改類推之測量方法與研究 方式後,對幼兒之類推能力皆持肯定正向的態度。

綜觀上述論點可發現,類推能力不論在日常生活、教學以及心理學的角度中,

對個體的思考與認知能力皆占重要的影響力,而「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更是詮釋 類推能力最貼切、最淺顯的代名詞,當個體善於舉一反三時,其學習效果更能事 半功倍,也更能敏銳地觀察與體悟出知識或問題的重點及關鍵,正如學者 Goswami(1992)提出類推能力是一種基本認知之技巧,影響個體之分類、學習、

4

問題解決和創造力的思考,是認知發展中相當重要的基本構件,學者 Howe(1999)

也認為當類推能力能協助孩子善用原有的知識技能來學習新知識時,這些耗費的 時間與精力將都是值得的。

然而,在現今的類推能力研究中,學齡前幼兒類推能力之文獻仍占少數;在 教學文獻上,更是缺少具體且有系統地教導幼兒如何增進類推能力;在測量工具 上也多傾向傳統式類比測量工具,作答的方式也可能過於抽象不貼近生活經驗,

故不適宜幼兒的發展與能力。研究者基於類推能力對人類認知發展占重要之影響 力,「舉一反三」更是人類學習上的一大躍進,有助於人類在生活、教室中靈活 應用所學之知識與經驗,故研究者希冀以貼近幼兒生活經驗與遊戲式的評量工具 探討幼兒之類推能力,能更符合幼兒之發展與作答能力,因此,欲使用學者邱淑 惠與蔡瑜汶共同開發之互動式評量工具(蔡瑜汶,2011),以幼兒生活經驗中實 際接觸得到的自然事物關係作為問題材料,以電腦數位媒材輔以圖像式的互動式 評量情境,並提供正確與否之立即回饋。本研究欲藉由此互動式類比評量工具作 為評估幼兒類推能力之依據,並根據類推理論與研究,自行研擬出一系列「幼兒 類推教學活動設計」,透過對幼兒園現場之教學實驗,探討此教學設計成效,並 以同園所、同年齡層的另一班級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教學實驗與否之差異;本 研究更期望能增進現場教師對幼兒類推能力之理解,作為未來幼兒類推教學之參 考。

5

在文檔中 幼兒類推教學效果之探究 (頁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