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2006 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來到了賓茂 D 國小附設幼稚園中,協助指導 教授施測,沒想到自己會對這個地方產生了興趣,甚至以這邊做為自己研究的場 域。在決定以 D 國小附設幼稚園為研究場域後,研究者在計畫提出一年之前,於 每週二的下午兩點半至四點半放學的時間,到該園維持了半年志工性質的故事服 務。在D 小講故事的目的是想要貼近該場域,認識家長,也讓家長認識我。

會想讓我探尋這樣一個族群,主因是第一次與當地教師的對談過程讓我受到 極大的震撼。

T

:「我之前在布農族部落學校的時候,那邊的兒童就是充滿戰鬥性,

不管做什麼都要爭鬥,這就是他們的民族性,所以在教導他們不能使用 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教學方法,而是要找一個適合他們的模式。像現在賓 茂這邊,我也會發現屬於排灣族的民族性隱約出現在兒童的身上,像是 他們會喜歡把東西藏起來,把東西壓在下面,這就跟他們老一輩喜歡把 東西藏在石板下面的道理是一樣的,沒有人教兒童,這就是他們與生俱 來的,雖然現代化與都市化腳步對這邊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但是卻可以 在他們血液中隱約看見文化的流傳。」

在與教師對談過後,研究者反思過去我們常以年齡和各項能力指標做為發展 依據,使我們忽略了文化對於人類發展的影響(Rogoff, 2003)。在與教師對談後更 發現自己過去所忽略的文化因素,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研究目的之ㄧ便是使用吳燕和(1993)40 年前所訪問的題目,透過研究者的訪談 再一次將其結果呈現出來,並比較這40 年來這個區域的排灣族在兒童教養上是否 有所差異。

當我們在談論一般教養時,會認為完整的核心家庭:兒童與父母一起居住的 型態,是一個最理想的教養單位(胡斐斐,1985)。但是許多原住民在遷移到都市 或其他鄉鎮後,雖然生活雖獲得改善,在教養兒童方面仍為艱辛(林慧如,2001;

胡邦欣,1999;莊啟文,2000;黃約伯,1998;劉佑彰,2001;劉貞蘭,1998)。

涂信忠(2002,頁 3-4)認為不論居留部落或遷移外地知青壯年原住民,對其兒童 的照顧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其現象為:1、居留部落或移居外地者,父母自行照顧 Goodnow‚1984、1988;Okagaki&Stemberg‚ 1993;Price&Gillingham‚ 1985;Sigel‚

1987)從文化、環境的角度去了解兒童的發展。他們強調了解不同文化及相同文 化中不同社經環境的父母,對兒童的教養及其發展為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

方向(涂信忠,2002)。Bulkley 和 Joanna(2000)也認為同樣的教養會在不同民 族中造成兒童不同的成就表現,亦即不同文化與環境的父母具有不同的教養策略 和目標。而文化背景確實影響母親的教養型態和效力(Hulei, Zevenbergen, & Jacobs‚ 2006)。

因此本篇研究想要探討的不只是單純的父母對於兒童的教養,更想要了解賓 茂地區的排灣族父母在教養兒童的同時,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透過本研究將 這些影響父母教養的因素提供給這個區域的幼兒教師做為一個參考的資料,以便 教師可以在面對或教育這樣一個族群兒童的時候,可以有參考的文獻資料或是依 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一般排灣族研究都是比較偏重於圖騰、工藝、建築,且研究的對象多是 以西部為主。以東部排灣族為對象的研究屬於少數,對於東部的排灣族的兒童教 養文獻更是缺乏。鑑此研究者希望以台東的排灣族作為對象,透過與排灣族家庭 的實際相處,觀察家人間的互動來了解排灣族家庭父母對兒童的教養。

本研究之目的一:欲透過吳燕和(1993)過去研究排灣族兒童教養之問題,

以父母對兒童行為訓練作為主軸,訪問同一區域四十年後的家長。欲了解過去與 現代家長對兒童教養是否有所差異。

研究目的二:研究者將從生態系統觀點來了解排灣族家長對兒童教養的看 法,試著探討賓茂地區的家長在教養兒童時受到的哪些因素的影響。

研究者希望能將這些教養上的轉變與影響教養之因素具體呈現,並提供建議 給在地的相關人士,希望他們在此區域進行相關學術研究與教學時能有所幫助。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排灣族

本研究中所指的賓茂地區排灣族是指位在台東縣金峰鄉歷坵村與太麻里鄉金 崙村這兩個村落。

二、兒童教養

本研究中所指之兒童教養包涵父母與3-12歲子女互動時的信念與價值觀,以及 實際行為的訓練、管教和約束的策略。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因受限於研究者的財力與時間,只針對金峰鄉賓茂地區做為主要研究 範圍與對象,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視為此一地區家長教養兒童之描述,若要推論到 其他場域,則需要相當審慎,其他研究者在引用本文資料時,也須審慎評估研究 場域及對象文化上之差異性。

在文檔中 排灣族兒童教養之研究 (頁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