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排灣族兒童教養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排灣族兒童教養之研究 "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排灣族兒童教養之研究

-以台東金峰鄉賓茂地區為例

指導教授: 郭李宗文 博士

研究生:龔鼎舜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3)

授權書

(4)

謝辭

終於,也讓我等到了這一天,可以寫最後的謝辭。

首先,我想要感謝的是輔大的蘇雪玉老師,因為蘇老師的推薦,讓我到了台 東唸研究所。也因為輔大的因緣,讓我得以在宗文老師下面學習做研究。跟著宗 文老師,一跟就是四年過去了,我真的想要好好感謝宗文老師,對我這個不才的 學生的包容與耐心。一直到四年的最後幾天,還要緊張我的論文,真不好意思。

再來要謝謝的是東大的素幸老師,因為您對我的開導,讓我不至於在研究所 的第一個學期就打包回府。也要謝謝愫芬老師,一路來帶領我進入特殊幼兒的世 界,讓我可以在自己想探索的領域中發揮。

在來要感謝我的老媽,由您的支持,讓我得以無憂無慮的再享受這四年難得 的學生生活。謝謝我家老爸,總是在適當的時間提醒我自己該做的事情,也提供 我這四年來的生活費,讓我豐衣足食,沒煩惱。另外還要謝謝我家的老哥,你總 是嗤之以鼻的說只是一篇論文,但是卻花了你老弟好多的時間與心血。謝謝我家 老姐,總是在我最急難的時候給我幫助,也謝謝你總是把自助旅行當成獎勵鼓勵 我。謝謝台北的13 樓阿媽,總是貼心為我準備食物讓我帶回台東,您對我的疼愛,

我會一直記得的。

然後呢!要謝謝陪伴我來台東的老六,謝謝你一路來的作陪,只是來台東養 老的你,應該對這三年還滿意吧!雖然你在幾個月前離我而去,但是我有做到對 你的承諾,把畢業證書拿到手了。

最後我要感謝的是我未來的老婆-宛諭,謝謝你就這樣毅然決然的就來台東唸 書,我知道你很辛苦,也知道你受委屈,更知道你的灰心。不過很開心是,我們 就要一起畢業了!謝謝你最後這陣子對我的付出,常常幫我盯進度,幫我校稿。

很快的,我們就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就讓我們一起繼續合作無間下去吧!

貢丸 於2009 年 07 月 30 日

(5)

摘要

本質性研究乃依據生態理論之架構,來探討在賓茂地區四位排灣族家庭中家 長的教養觀點。研究結果並與四十年前之研究相比較,以了解其間之差異。研究 方法包括訪談、觀察和研究省思。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賓茂地區家長之兒童教養觀受時間影響不大。賓茂地區的家長雖然都有一定 程度的漢化,但研究結果發現,排灣族的家庭在兒童教養方面,仍保有某種 程度的傳統觀念。

二、傳統文化對嬰幼兒時期的養育影響最顯著,尤其是在:(1)有侵略行為的控 制。(2)各種約束禁制以及服從訓練。(3)依賴行為與自主訓練。(4)性與 氣質訓練這四方面,依舊是循著傳統的觀念在教養自己的下一代。

三、家庭經濟能力影響賓茂地區家長的教育期望。當家長有一定經濟能力時,都 期望自己的小孩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四、部份排灣族家長會把宗教教義作為教養原則並依賴教會的教育課程以彌補自 己教養上的不足。

關鍵字:排灣族、教養、生態理論

(6)

The Study of Parenting of Paiwan children: The case study of Bingmao area, Chin-feng

Township, Taitung coun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parenting opinion of parents from four Paiwan families in Bingmao area by th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ould compare with the previously study which accomplished in forty years ago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ial. The research method included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of research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re were not lots of influence by the time to the parents’ opinion of children’s parenting in Bingmao area. Although the parents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assimilation by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n Bingmao area,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showed there were keeping some kind of traditional values in children’s parenting of the Paiwan families.

2.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ad obviously influenced to the rearing of infant and toddler, especially in: (1) Aggression control. (2)Restrictions and obedience. (3)Dependency and independent training. (4)Sex and temperament.

3. The economic ability influenced the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of parents in Bingmao area. When parents had a certain financial capability, they would like their children could possess better education.

(7)

4. In Bingmao area, part of parents would take religious principles to be the parenting principles and relied on the educational course which provided by church to make up for their insufficient of parenting.

Keyword: Paiwan, parenting, Ecological Systems

(8)

目次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一、排灣族...5

二、兒童教養...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教養理論與相關研究...6

一、兒童教養...6

二、兒童教養理論之發展...7

三、從生態系統論探討教養與其相關研究... 11

四、小結...20

第二節 文化與家庭之探究...20

一、文化之定義...20

二、文化與家庭之關係...21

三、文化與家庭之相關研究...24

第三節 排灣族家庭文化探究...26

一、排灣族傳統文化與家庭介紹...26

二、吳燕和對太麻里流域的兒童教養田野調查結果...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39

一、民族誌方法論...3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42

一、研究架構...42

二、研究流程...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46

一、研究對象...46

二、研究場域...47

第四節 資料的分析與處理...47

一、資料的歸納與分析...47

二、資料的檢定...49

第四章 比較吳燕和研究四十年後的結果 ...51

(9)

第一節 侵略行為的控制...51

一、母親對小孩侵略兄弟姐妹的許可...51

二、父母對小孩侵略別個小孩的要求與母親鼓勵小孩挨打後要回手的程度...53

三、母親對於小孩向父母表示侵略行為的許可性...55

四、處罰小孩對父母侵略行為的嚴厲性(實際行為)...57

五、小結...58

第二節 兒童的各種約束禁制以及服從訓練...59

一、對小孩保護家裡東西的約束...59

二、不准吵鬧的嚴格性...61

三、上床時間與行為的嚴格性...62

四、父母親對『服從』具體標準-嚴格程度...64

五、小結...66

第三節 兒童訓練的技術...66

一、父母採用誇獎的程度...66

二、剝奪權益做為訓練小孩的手段...69

三、母親常用的榜樣...71

四、母親採用嘲笑語句的頻率...72

五、母親採用威脅語句的頻率...73

六、母親使用母愛引退恐嚇的頻率...73

七、父母打小孩的頻率...74

八、打小孩到底有多大好處?...75

九、母親認為最佳的處罰犯過小孩的方法...76

十、小結...77

第四節 依賴行為與自主訓練...77

一、兒童早期糾纏媽媽趨向...77

第五節 性與氣質訓練...79

第六節 小結...80

第五章 排灣族家庭故事 ...81

第一節 妃妃之家...82

一、妃妃的家:家庭圖與環境介紹...82

二、妃妃媽媽的座右銘:就是什麼都要顧,忙得喘呼呼!...82

三、妃妃媽媽照顧子女的心酸:被指責不用心的職業媽媽...84

四、妃妃媽媽的賞善罰惡令:孩子,請對你自己負責...86

五、妃妃媽媽對小孩教育的重視:國中是個重要階段...88

六、妃妃媽媽自認不是一個傳統的教養者,卻是一個遵守傳統的媽媽...89

七、當宗教信仰遇上傳統習俗:妃妃媽媽的解決之道...91

(10)

八、妃妃家的生態系統...92

第二節 小銀之家...94

一、小銀之家:家庭圖與環境介紹...94

二、忙碌的清晨:生活的現實與經濟的壓力...94

三、打不是唯一:小銀家的教養二三事...96

四、學校就應該教書,傳遞傳統是社區的事情:重視教育的小銀父母...97

五、9 分宗教與 1 分傳統的家庭...99

六、小銀家的生態系統...102

第三節 小高之家...104

一、小高之家:家庭圖與環境介紹...104

二、曾離家外出工作的爸爸與已過世離家的媽媽...104

三、勇敢面對一切的小高爸爸:誰說單親爸爸做不到...106

四、小高爸爸的教育觀:順其自然,聽天由命...107

五、小高爸爸的生活尊嚴:沒錢也可以活得有骨氣...109

六、教會對小孩的恩惠與遵守傳統的爸爸...109

七、小高家的生態系統... 111

第四節 恩恩之家... 114

一、恩恩之家:家庭圖與環境介紹... 114

二、頭目的後代:恩恩一家人與關係密切的親戚... 114

三、習慣以獎勵來達成行為的方法:恩恩家的教養二三事... 116

四、對子女教育十分重視的恩恩父母... 118

五、配合學校復興文化課程的恩恩家... 118

六、要宗教也要傳統的恩恩家:融合宗教與傳統並行... 119

七、恩恩家的生態系統...122

第五節 從生態系統探討賓茂地區家庭教養...124

一、賓茂地區延伸家庭功能的轉變與鄰居功能的失調...125

二、賓茂地區家長面對學校教育與傳統文化復興的抉擇...126

三、賓茂地區家庭相信教會與不捨傳統文化的矛盾...128

四、賓茂地區家庭因經濟因素而重視子女的教育...13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2

第一節 結論...132

一、賓茂家庭的兒童教養觀受時間因素影響不大...132

二、傳統文化對嬰幼兒時期的教養最顯著...133

三、家庭經濟能力影響賓茂地區家長的教育期望...133

四、部份排灣族家長會把宗教教義作為教養原則並依賴教會的教育課程以彌補自己教養上的 不足...134

(11)

第二節 建議...134

一、針對社福照顧方面建議:重設賓茂托兒所...134

二、針對教育方面建議:打破賓茂地區家長們對市區學校的迷思...134

三、加強學校及社區的親職教育:增加父母親的效能...135

四、對傳統文化上的建議:語言是保存文化的第一步...135

五、對後續研究的建議...135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135

參考書目...137

A、中文部份...137

B、西文部份...144

附錄一 以排灣族做關鍵字搜尋結果 ...146

附錄二 研究同意書範本 ...148

附錄三 家長簽名研究同意書 ...149

(12)

表目錄

表 2-1 生態系統中社會文化對兒童的危機與轉機概要………

16

表 2-2 排灣族的分類……… 28-29 表 2-3 吳燕和訪談問卷整理表………

34-38

表 3-1 研究對象資料表……… 47

表 3-2 訪談次數日期表……… 48

表 4-1 母親對小孩侵略兄弟姐妹的許可……… 52

表 4-2 父母對小孩侵略別個小孩的要求……… 54

表 4-3 母親鼓勵小孩挨打後要回手的程度……… 54

表 4-4 母親對於小孩向父母表示侵略行為的許可性……… 56

表 4-5 處罰小孩對父母侵略行為的嚴厲性……… 57

表 4-6 對小孩保護家裡東西的約束……… 59

表 4-7 不准吵鬧的嚴格性……… 61

表 4-8 上床時間與行為的嚴格性……… 63

表 4-9 父母親對『服從』具體標準-嚴格程度……… 65

表 4-10 父母採用誇獎的程度………

67

表 4-11 剝奪權益做為訓練小孩的手段………

69

表 4-12 母親常用的榜樣………

71

表 4-13 母親用以警戒小孩的壞榜樣………

71

表 4-14 母親採用嘲笑語句的頻率………

72

表 4-15 母親採用威脅語句的頻率………

73

表 4-16 母親使用母愛引退恐嚇的頻率………

74

表 4-17 父母打小孩的頻率………

75

表 4-18 打小孩到底有多大好處………

76

(13)

表 4-19 母親認為最佳處罰犯過小孩的方法………

76

表 4-20 兒童早期糾纏媽媽趨向………

77

表 4-21 目前某小孩需要接近母親的程度………

78

表 4-22 小孩反抗與母親分離的程度………

78

表 4-23 母親對小孩兩性區分的看法………

79

(14)

圖目錄

圖 2-1 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10

圖 2-2 Laird 和 Hartman 生態系統觀點圖………

12

圖 2-3 Garbarino 人類生態發展圖……… 15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2

圖 3-2 研究流程圖……… 43

圖 5-1 妃妃家庭圖……… 82

圖 5-2 影響妃妃家教養的生態系統因素……… 93

圖 5-3 小銀家庭圖……… 94

圖 5-4 影響小銀家教養的生態系統因素……… 103

圖 5-5 小高家庭圖……… 104

圖 5-6 影響小高家教養的生態系統因素……… 113

圖 5-7 恩恩家庭圖……… 114

圖 5-8 影響恩恩家教養的生態系統因素……… 123

圖 5-9 賓茂地區排灣族兒童教養生態關係圖……… 124

(15)

排灣族兒童教養之研究

-以台東金峰鄉賓茂地區為例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2006 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來到了賓茂 D 國小附設幼稚園中,協助指導 教授施測,沒想到自己會對這個地方產生了興趣,甚至以這邊做為自己研究的場 域。在決定以 D 國小附設幼稚園為研究場域後,研究者在計畫提出一年之前,於 每週二的下午兩點半至四點半放學的時間,到該園維持了半年志工性質的故事服 務。在D 小講故事的目的是想要貼近該場域,認識家長,也讓家長認識我。

會想讓我探尋這樣一個族群,主因是第一次與當地教師的對談過程讓我受到 極大的震撼。

T

:「我之前在布農族部落學校的時候,那邊的兒童就是充滿戰鬥性,

不管做什麼都要爭鬥,這就是他們的民族性,所以在教導他們不能使用 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教學方法,而是要找一個適合他們的模式。像現在賓 茂這邊,我也會發現屬於排灣族的民族性隱約出現在兒童的身上,像是 他們會喜歡把東西藏起來,把東西壓在下面,這就跟他們老一輩喜歡把 東西藏在石板下面的道理是一樣的,沒有人教兒童,這就是他們與生俱 來的,雖然現代化與都市化腳步對這邊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但是卻可以 在他們血液中隱約看見文化的流傳。」

(16)

在與教師對談過後,研究者反思過去我們常以年齡和各項能力指標做為發展 依據,使我們忽略了文化對於人類發展的影響(Rogoff, 2003)。在與教師對談後更 發現自己過去所忽略的文化因素,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研究者在中央研究院的民族學研究所發表的資料中發現,在民國53年至54年 間,學者吳燕和(1993)在太麻里溪流域做了一系列的田野調查,於民國82年發 表。在報告中,有一章專門針對排灣族兒童教養的部份。吳燕和(1993)在其田 野期間,訪問了6位排灣族媽媽,並以教養中的兒童訓練為訪問主軸,想要了解該 區的媽媽是如何訓練兒童的行為。雖然在40年前吳燕和曾經做過田野調查,範圍 也包含了兒童教養。但研究者嘗試以排灣族做關鍵字搜尋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 後發現,近年來對於排灣族兒童教養的文獻嚴重不足。對於研究者想要了解這個 族群教養近況狀況來說,文獻不足的情況是相當的嚴重。研究者發現近十年以排 灣族為對象的研究大致上分成4個主題,一是傳統民族文化相關的探究包含音樂、

祭典、制度、舞蹈等有30篇(詳見附錄一),二是工藝類的建築雕刻與服裝飾品有 13篇(詳見附錄一),三是教育文學12篇(詳見附錄一),最後是醫療3篇(詳見附 錄一)。

研究者在搜尋整理過後發現,雖然討論排灣族文化的論文相當地多,但多是 音樂、祭典、制度、舞蹈等部分,談及家庭的部分卻是相當的少。從教育觀點來 看,10 年裡面也只有 12 篇相關的論文。若僅靠 40 年前報告中的一小章,實在難 以讓研究者清楚了解現代與40 年前的排灣族,在兒童教養上是否有所變遷。故本 研究目的之ㄧ便是使用吳燕和(1993)40 年前所訪問的題目,透過研究者的訪談 再一次將其結果呈現出來,並比較這40 年來這個區域的排灣族在兒童教養上是否 有所差異。

當我們在談論一般教養時,會認為完整的核心家庭:兒童與父母一起居住的 型態,是一個最理想的教養單位(胡斐斐,1985)。但是許多原住民在遷移到都市 或其他鄉鎮後,雖然生活雖獲得改善,在教養兒童方面仍為艱辛(林慧如,2001;

(17)

胡邦欣,1999;莊啟文,2000;黃約伯,1998;劉佑彰,2001;劉貞蘭,1998)。

涂信忠(2002,頁 3-4)認為不論居留部落或遷移外地知青壯年原住民,對其兒童 的照顧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其現象為:1、居留部落或移居外地者,父母自行照顧 兒童,形成核心家庭;2、父母遷徙外地工作,兒童居留部落由祖父母照顧,形成 隔代教養家庭;3、離異或喪偶者自己照顧兒童,形成單親家庭;4、無法親自照 顧兒童,將兒童託付親戚或族人照顧,形成托管家庭。

而面對這些挑戰的原住民兒童,在研究中發現他們學業成就不佳(林清標,

1997;巫有鎰,1999;孫家秀,1997),家庭社經地位低落(巫有鎰,1999)不然 就是父母不重視教育等(陳順利,1998;孫家秀,1997),或是父母長期在外地工 作而失去了父母功能(吳佳蓉,2002)。

在過去對於原住民教育的研究內容包括探討原漢學童各方面的差異性,原住 民學童的適應及其相關因素,從這些研究中呈現出研究者眼中原住民學童長期以 來被異化的族群意象,原住民給人的觀感是被矮化的,具有特定的形象與困境。

但也有學者劉清約與黃世鈺(1996)針對全省原住民兒童認知能力的研究結果,

顯示多數原住民兒童不但沒有認知能力上的問題,在空間組織能力上還有不錯的 表現。譚光鼎(1998)明確指出,在許多量化模式的研究中,研究者所設計或所 引用的問卷、量表等,實際上就帶著明顯的文化本位色彩。譚光鼎(2001)並認 為在這些研究工具的設計中,帶著漢人文化及西方白人文化的觀點,這已成為衡 量原住民學童心理及學習特質的尺度。而研究者的意識型態毫無批判與反省地覆 蓋於原住民社會與文化之上,並支配著他們所研究的對象。無怪乎研究的結果大 多呈現對原住民負面的評價。

自 1980 年 代 開 始 , 在 西 方 社 會 中 有 越 來 越 來 越 多 的 學 者 ( 例 如 : Goodnow‚1984、1988;Okagaki&Stemberg‚ 1993;Price&Gillingham‚ 1985;Sigel‚

1987)從文化、環境的角度去了解兒童的發展。他們強調了解不同文化及相同文 化中不同社經環境的父母,對兒童的教養及其發展為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

(18)

方向(涂信忠,2002)。Bulkley 和 Joanna(2000)也認為同樣的教養會在不同民 族中造成兒童不同的成就表現,亦即不同文化與環境的父母具有不同的教養策略 和目標。而文化背景確實影響母親的教養型態和效力(Hulei, Zevenbergen, & Jacobs‚ 2006)。

因此本篇研究想要探討的不只是單純的父母對於兒童的教養,更想要了解賓 茂地區的排灣族父母在教養兒童的同時,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透過本研究將 這些影響父母教養的因素提供給這個區域的幼兒教師做為一個參考的資料,以便 教師可以在面對或教育這樣一個族群兒童的時候,可以有參考的文獻資料或是依 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一般排灣族研究都是比較偏重於圖騰、工藝、建築,且研究的對象多是 以西部為主。以東部排灣族為對象的研究屬於少數,對於東部的排灣族的兒童教 養文獻更是缺乏。鑑此研究者希望以台東的排灣族作為對象,透過與排灣族家庭 的實際相處,觀察家人間的互動來了解排灣族家庭父母對兒童的教養。

本研究之目的一:欲透過吳燕和(1993)過去研究排灣族兒童教養之問題,

以父母對兒童行為訓練作為主軸,訪問同一區域四十年後的家長。欲了解過去與 現代家長對兒童教養是否有所差異。

研究目的二:研究者將從生態系統觀點來了解排灣族家長對兒童教養的看 法,試著探討賓茂地區的家長在教養兒童時受到的哪些因素的影響。

研究者希望能將這些教養上的轉變與影響教養之因素具體呈現,並提供建議 給在地的相關人士,希望他們在此區域進行相關學術研究與教學時能有所幫助。

(19)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排灣族

本研究中所指的賓茂地區排灣族是指位在台東縣金峰鄉歷坵村與太麻里鄉金 崙村這兩個村落。

二、兒童教養

本研究中所指之兒童教養包涵父母與3-12歲子女互動時的信念與價值觀,以及 實際行為的訓練、管教和約束的策略。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因受限於研究者的財力與時間,只針對金峰鄉賓茂地區做為主要研究 範圍與對象,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視為此一地區家長教養兒童之描述,若要推論到 其他場域,則需要相當審慎,其他研究者在引用本文資料時,也須審慎評估研究 場域及對象文化上之差異性。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針對教養、文化與原住民這三個方面討論,第一節重點在定義兒童教 養與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態系統論。第二節將焦點轉移到文化與家庭教養 之間的關係,最後一節則是討論排灣族的傳統文化對教養的影響。

第一節 教養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從研究者如何定義兒童教養開始,接著介紹教養理論的發展,最後則 是本研究之背景理論說明。

一、兒童教養

兒童,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二條之規定,所謂兒童是指未滿12歲之人

0Uhttp://210.241.100.212/CBI_2/internet/main/doc/doc_detail.aspx?uid=138&docid=99 1H)。而本文之兒童則是指3-12歲非學齡與學齡之人。

教養,林正文(1980)與楊國樞(1986)認為父母的教養行為,不僅分類方 式複雜,名稱也不盡相同,雖然「教養行為」、「教養方式」、「教養態度」、「管教 方式」、「管教態度」等的名稱不同,但其內涵卻大致相同。

研究者嘗試整理近年國內學者如何定義兒童教養,欲從整理歸納中找出適合 本研究之教養定義。

有些學們認為教養是指照顧者與子女互動時,所表現出的態度、情感、信念 與價值觀(吳金香,1976;鄭百勝,1987;郭燕如,1988;郭芳君,2003;劉淑 媛,2003)。

其他的學者們則認為教養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訓練、管教與約束子女實際行 為的表現與策略(楊國樞,1986;王鐘和,1993;劉亦樺,1996;黃玉臻,1997;

(21)

涂信忠,2002)。

綜合以上國內學者對於教養的看法,研究者在本研究中所指之兒童教養包涵 父母與3-12歲子女互動時的信念與價值觀,以及實際行為的訓練、管教和約束的策 略。

二、兒童教養理論之發展

最早對於兒童教養並沒有專門的理論在解釋,在 80 年代有 Mead(1976)用 心理學的六個理論分析父母教養方式的脈絡,接著互動論廣為用來解釋父母的教 養行為,近年則是多用生態系統論與家庭互動論的角度來解釋。研究者下面會對 Mead 所提出的六個心理學理論、互動論、家庭系統論與生態系統論做簡單的介紹。

(一)、心理學相關理論與看法

外國學者Mead(1976)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脈絡,

其中包含心理分析論、發展成熟論、社會學習論、認知發展理論、存在現象 論與行為論(引自潘玉鳳,2003,頁 6–7):

1、心理分析論:依循 Freud 的觀點:兒童早期和父母的相處經驗,將會影響 其社會化和人格發展。父母唯有經由了解其內在驅力,因勢利導並以寬 鬆、體諒的態度教養子女,才能避免使之衍生內在衝突。

2、發展成熟論:從發展成熟論觀看父母教養,父母應該覺察與尊重兒童的不 同需要,透過給予必要的協助與指導,等待兒童健全的發展。

3、社會學習論:父母是兒童的「重要他人」,同時又是同性別子女模仿的對 象。利用溫暖情感關係的互動,了解兒童發生不良行為的原因,傾聽兒童 說話,舉行家庭會議,並鼓勵子女發展社會能力以及培養興趣,是提供教 養上良好品質的重要來源。

(22)

4、認知發展論:從 Piaget 的觀點來看父母教養方式,著重於父母如何協助兒 童智慧的發展,其方法不外乎協助兒童發問具有意義的問題、了解其內心 世界的思考、接受兒童解決問題時所犯的錯誤、及協助兒童對自己具有信 心等「認知」與「同化」的過程。

5、存在現象論:Rogers 認為人是自我現實者,能朝向潛能發展及理想的目標 前進;是社會性的,只有透過與他人互動關係,人格才能發展健全;而基 本上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只要藉由良好環境即可促其健全發展;同時,情 緒發展與認知發展一樣重要。如此強調自我概念的觀點,應用在父母教養 方式上,自然鼓勵父母必須學會聆聽兒童說話以及他所欲傳達的訊息,讓 兒童較易接納父母時,親子間才有較多情感交流的機會。

6、行為論:透過 Skinner 的實驗室研究,將其增強與消弱的原理轉而應用在 父母教養方面,可據此建立兒童行為規範。因此,父母在兒童的內在世界 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改變父母行為的同時,也將改變兒童的重要環 境。

(二)、互動論

從1960年(Baumrind, 1967, 1971)開始,關於父母教養的討論不再只是 單一向度,而開始關注於個體與家庭間的互動。親子間的交互作用構成了行 為型態、角色和價值觀,黃迺毓(1988)提出家庭互動有刺激的輸入與反應 的輸出、嘗試維持雙方關係的平衡與穩定狀態、達成秩序和成員間的互動和 互換四種特性(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

互動論對教養上面最大的貢獻就是針對兒童各種情況給予適當的回饋與 反應。互動論的加入讓教養在討論時不再著眼於單一的向度中,而是更緊密 的討論親子關係中雙方互動的實際情形,而能窺知父母在教養上所受到的影 響。

(23)

(三)、家庭系統論

家庭系統理論本質上仍是以一般系統理論為基礎,將家庭視為一個動態 的系統,藉由彼此的互動來維持系統的平衡。家庭系統不能由家庭成員單獨 運作,必須藉由與其它的成員間感情、思想、行為間互相撞擊影響後,形成 一套特別的家庭互動規則,而成長於此家庭的成員必受此規則長遠的影響(翁 樹澍、王大維譯,1999)。

Minuchin 在 1985 年提出六個家庭系統的特徵(引自施秀玉,2002,頁 15): 1、大系統是由數個次系統組成的。

2、家庭系統內的元素彼此相互依存。

3、系統內的運作模式是一個循環的迴圈(feedback loops),而非線性的,且 彼此相互影響;因此改變系統的施力點應放在迴圈上,打破原有的運作模 式。

4、家庭系統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

5、演化與改變的歷程是挑戰已存在的運作模式,帶動系統的重建。

6、每個次系統都有其完整性,並界限相隔;彼此間的交流是由隱藏的、循環 的、穩定的規則與運作模式來規範,界限和互動規則需隨著家庭的發展而 演進或改變。

(四)、生態系統論

生態系統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最早由 Bronfenbrenner 所提出,

他認為每一個有機體都是在生態系統的系絡內發展,影響發展中的個人之影 響因子是彼此互動的(張慧芝譯,2001)。

(24)

圖 2-1 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資料來源:張慧芝譯(2001)。人類發展

-

兒童心理學(Human Development)(頁 69)。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

Bronfenbrenner(1979)區辨了五種互相交錯的環境系絡系統,整理於圖 2-1,他認為個人不僅是發展的結果,也是發展的塑造者。儘管我們區別不同 的影響層次,但實質上他們是持續地互動的影響的彼此。

(五)、小結

綜合上述,可以看見兒童教養發展的脈絡。林惠雅(1999)也認為國內 對於教養的相關研究的發展,隨著時代的演變從最早研究主題偏單向探討父 母教養行態或態度對子女發展的影響,中期研究開始使用互動論來討論父母 對子女的教養,近代甚至有學者開始使用生態系統論來討論教養問題。

微系統

中系統

外系統 大系統

時間系統 個體

(25)

研究者根據林惠雅(1999)的看法實際搜尋國內教養相關研究,發現國 內研究兒童教養之相關研究最早確實是從單一心理學理論研究兒童教養,學 者們(王雪貞,1984;魏惠貞,1985;蔣惠珍,1986;楊寶亞,1992;徐麗 湘,1994;龔美娟,1994;王鐘和,1993;吳承珊,2000;蕭春妹,2000;

施瓊惠,2007)試著找尋父母教養兒童的根源。

從互動論角度討論兒童教養的學者們(王珮玲,1992;王怡又,1999;

陳富美,2007),讓我們在討論兒童教養時不在著眼於單一向度的解釋,而 更關注於親子關係中的各種實際互動情形。

家庭系統論雖能了解家庭內各系統間的關係與互動(陶瑜,2002;吳麗 卿,2003;鄭佩玉,2006),但研究者也發現家庭系統論較少研究兒童教養,

多用於諮商輔導的領域中。

生態系統論近年來則多被學者們(簡志娟,1996;張靜文,2004;魏世 台,2005;王筱雲,2005;郭李宗文,2005;陳彥璇、蘇育令,2007)拿來 研究教養。

三、從生態系統論探討教養與其相關研究

前小段有簡單介紹過生態系統論,此部分研究者將更深入去解釋生態系統論。

(一)、生態系統理論與觀點

(26)

圖 2-2 Laird 和 Hartman 生態系統觀點圖

資料來源:Laird & Hartman,Editors(1985)。

A Handbook Of Child Welfare

context, Knowledge, and Practice(頁 3)。The Free Press。New York。

文化

政治

意 識

經濟

社會 服務

照顧

系統 學校 體系

警察 系統 交通

系統

住宅

休閒 娛樂

宗教 文化 家庭

歷史脈絡

鄰居

朋 友

延伸 家庭

(27)

雖然 Bronfenbrenner(1979)畫出了五個系統(見圖 2-1),但 Laird 和 Hartman(1985)在圖 2-2 中更詳細的指出在生態系統中,對個體產生影響的 要素:

1、微系統:個體最直接、頻繁,可以直接參與與互動的生活場域,其中

「日常活動」、「角色」、「人際關係」構成了此微系統的基本要素,例 如:家庭。微系統中與個體接觸最頻繁,也對個體產生最多的影響,

而微系統中如果數量越多,彼此的關係越複雜,對個體的影響越大(陳 美瑩,2006)。

2、中間系統:由朋友、鄰居、延伸家庭等發展中的個人體驗到實體環境 或微系統與微系統間的關係,例如:丈夫與夫家親戚之間的關係。中 間系統的數量以及中間系統彼此連繫的品質是衡量中間系統的指標

(陳美瑩,2006)。

3、外系統:有休閒娛樂、宗教文化、警察系統、學校體系、照顧系統、

社會服務、交通系統、住宅等,由兩個或更多生活場域間的連結與互 動所組成,而其中至少一個場域是發展中的個體所未積極參與的,但 在這系統內所發生的都會在影響內部系統的運作(陳美瑩,2006)。

4、大系統:關注於文化、經濟、政治及意識型態等,對外系統以內各階 層造成的影響。而本研究更是著重於傳統文化對其他階層及個人教養 所產生的影響。

5、歷史脈絡:在所有的系統中,時間的改變會對每一個系統都產生影響,

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對相同事物的感覺也會不一樣。常常在討論系統 論時,我們常會忽略時間軸對系統的影響,但其實這個點更是應該要 小心被關注的。而本研究試圖比較同一地區四十年間的教養差異來驗 證歷史脈絡對系統產生的影響。

透過Laird 和 Hartman(1985)以及 Bronfenbrenner 所提出的看法,每一

(28)

個人都不是被社會文化屏除在外的單獨個體。我們不僅與環境直接互動,更 受週邊各種系統相互作用後而對我們產生的影響(王筱雲,2005)。

(二)、從生態系統論探討教養

Bronfenbrenner認為生態系統論中所謂的最佳化過程(proximal process):

即各系統間發展的一致性。Bronfenbrenner認為人一生都一直不斷的與環境產 生互動及調適,來達到最佳化的過程。因此Bronfenbrenner認為人與環境是不 可分割的一體(Rogoff, 2003)。若從生態系統觀探討教養問題時,第一個著眼 點則必須從系統中最細微的個人開始。從中心向外面尋找相關的影響因子,

微系統的家庭有沒有對個人教養產生影響?位在微系統中家庭有沒有被其他 的微系統所影響?甚至是宗教、傳統文化與現行政策等大系統或外系統,對 於中心教養的影響是如何產生的?如果在討論教養時可以以Laird 和Hartman

(1985)所歸納出各層面內的要素作為討論的根據,相信可以更清楚看出教 養與各階層間的最佳化過程。

(29)

圖 2-3 Garbarino 人類生態發展圖

資料來源:Garbarino(1992)。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頁29)。Walter de Gruyter, Inc.,New York。

而另一位學者Garbarino(1992)從生態系統觀討論教養時,不能將生態 系統表示成Bronfenbrenner與Laird 和Hartman所認為同心圓式的生態系統 論。而提出圖2-3人類生態發展圖,Garbarino認為這些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力是 透過微系統直接傳遞給個體,各系統間維持在一種動態平衡的(equilibrium)

的狀態,且沒有一個系統是全開或全閉的(王筱雲,2005)。

除了Garbarino 所提出的人類生態發展圖外,Garbarino 更從社會文化來探 討兒童的危機與轉機(表2-1)。

(30)

表 2-1 生態系統中社會文化對兒童的危機與轉機概要

(A Summary of the Ecology of Sociocultural Risk and Opportunity)

系統階層 定義 影響兒童的議題 小系統 兒童對其他有關聯的人

會在系統中產生直接的 影響力。

兒童是被肯定的看待嗎?

兒童是被接受的嗎?

兒童較佳能力的行為是否被加強嗎?

在角色和關係中,兒童的差異是顯而易見 的嗎?

兒童在互動關係中是被賦予積極角色的 嗎?

中間系統 是小系統與情勢之間的 連接關係。

在關係中,兒童是否有被其他人尊重?

在關係中,其個人所表現的基本背景與價 值是否一致?

外系統 兒童沒有參與的系統,

但是大人的決定會顯著 影響兒童與大人間的互 動關係。

父母是否根據兒童的興趣做出決定?

支持系統如何平衡父母的壓力?

大系統 社會的生活慣例是有一 個「藍圖」可以依循和 組織的,此「藍圖」可 能是文化、規範、習俗 等。

一些團體的價值觀是否會擴及到其他的 團體中?

在系統中所呈現的面向是屬於個人主義 取向還是團體主義取向?

暴力是很平常的嗎?

資料來源:整理自Garbarino(1992)。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頁 30)。Walter de Gruyter, Inc., New York。

(31)

研究者認為在討論教養時若能綜合Bronfenbrenner與Laird 和Hartman對 生態系統的看法,應可以以較全面的角度去討論教養。故研究者將本研究訪 談問題依圖2-2 Laird 和Hartman(1985)所提出各系統內的影響因子做為切入 後續訪談的教養問題。例:您覺得交通、住宅、警察會對於您的教養產生影 響嗎?

(三)、從生態系統論探討教養其相關研究

國內直到近年才開始慢慢將生態系統論導入教養的研究。有學者(簡志 娟,1996;王筱雲,2005;郭李宗文,2005;陳彥璇、蘇育令,2007;林惠 雅,2007;薛百靈,2008)提出了父母親職角色與教養方式應隨著時間的改 變而有所改變與因應策略。

簡志娟(1996)以生態系統理論討論父母的教養方式,研究發現在四個 生態系統中,共有二十四個因素(受訪者之父母的教養方式、受訪者之父母 的婚姻關係、受訪者手足、 其他親人、配偶、個性、情緒因素、心理補償作 用、子女性別、子女排行、子女個性特質、子女年齡、宗教因素、專業教育、

同儕朋友、受訪者師長、子女老師 、受訪者職業、雜誌書籍、電視、廣播節 目、社會風氣、價值觀念、傳統文化)影響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且以小系統的 影響因素最多,影響時間也最長且最深遠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仍具有 獨特的傳統性,受著中國固有的傳統觀念,以及各種價值標準根深蒂固的影 響;但同時也展現著時代性的特徵。簡志娟(1996)認為社會風氣轉變、價 值觀念的影響,確實也隨著時代的不同,呈現與上一代父母相異的觀念與方 式。

林惠雅(2007)在討論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時,

指出父母教養研究從過去以父親或是母親為角色轉變至親子互動後,更應該 以家庭系統作為思考的觀點,隨著時代變遷,父母親的角色不再只是照顧,

(32)

當父母親都必須外出工作時,自身角色被賦予其他功能時,更必須承受社會 系統中對父母們親職角色的壓力。

也有探討父母對獨身子女的教養:陳彥璇與蘇育令(2007)以生態系統 論探討獨生子女的教養觀點中建議父母在教養獨生子女時應該以不同的階層 觀點給予不同的教獎支持:以微觀系統觀而言,父母應該鼓勵子女拓展自己 的人際關係以彌補家中子女數不足的部份;以中間系統而言,父母應該保持 與園所間良好的溝通互動關係;以外系統來說,父母應該教導子女正確的金 錢觀,同時避免將工作壓力加諸於子女身上;最後是大系統,父母必須知覺 過去的自身經驗不能套用至獨生子女上,父母必須了解時代的變遷,而增加 與子女間的互動關係以彌補子女的孤獨感。

還有探討跨文化對子女的教養問題上,王筱雲(2005)以生態系統觀點 探討外籍配偶家庭對子女的教養問題時,發現在微系統上,外籍配偶家庭中 可能出現的母親支持體系薄弱、母親文化解讀不佳、教養資訊缺乏、文化刺 激不足、經濟弱勢、家人溝通不佳、婚姻關係貧乏…等因素。中間系統上的 問題有嬰幼兒健康照護知識不足而影響孩子健康發育的狀況;子女學前口語 的學習緩慢狀況;子女自我認同的價值混淆的狀況;學校學習成效不佳,又 無能力協助其改善的狀況;人際關係薄弱狀況;歧視與孤立狀況…等。若想 協助外籍配偶家庭面對挑戰,則必須從家庭生態系統四個層面同時著手,改 善各層面的問題才能將中心問題給予解決。

薛百靈(2008)以生態系統論為背景自製量表,測驗針對台中縣市與彰 化縣地區內公立幼稚園與托兒所,曾經擔任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之教師,以 了解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教育需求之現況與其所需之教育措施。主要研究結 果與發現在微系統方面:幼兒在語文、生活能力、生活經驗及學習態度的培 養等需要比較多的協助。家庭親職教養功能的強化、外籍母親中文能力的加 強、教師想增加對多元文化概念的暸解;外籍配偶子女之同儕互動大致良好,

(33)

出現不當肢體動作比例較高;多數教師不會將外籍配偶子女視為教學工作的 負擔。在中間系統方面:親師溝通的方式、時間與次數、主動性以及教育理 念方面需加強。在外系統方面:居住社區資源不足會影響學生學習。在大系 統方面:政府相關資源整合不足,目前之資源無法有效運用於外籍配偶子女 家庭。在時間系統方面:需要接受學前教育儘早培養相關能力,並接受語文、

認知方面的補償式教育以利幼小銜接。

郭李宗文(2005)更是使用生態系統論作為分析的依據,分析原住民隔 代教養下成功的案例,破除對原住民隔代教養負向態度。郭李宗文(2005)

用生態系統論討論原住民的隔代教養發現微系統中祖父母的角色除了基本照 顧外,還能兼顧文化的傳承。中間系統則因為祖父母的教養而必須使社會支 援和經濟負擔增加。另外學校的老師在中間系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使 幼兒能夠成功成長的重要因素。大系統中因為部落功能的衰退,而沒有辦法 像過去傳統一般肩負起照顧彌補家庭功能不足的缺陷。研究結果更指出在經 濟和宗教上是影響隔代教養幼兒能否成功成長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由學者們的研究中發現,在使用生態系統論觀點來解釋兒童教養 時,都強調個體的發展是歷經生態系統中的動態運作而成,而系統中的各項 因素(例如:自我之成長經驗、社區與家庭的關係、工作壓力、經濟與宗教…)

皆對個體具有影響。而這些因素有些是透過微系統直接影響個體,有些則是 透過不同系統互相影響至個體。

綜觀生態系統的研究中可以發現,使用系統觀點來討論各種不同家庭型 態的教養,甚至跨文化的教養,都可以找出各層面影響教養的相關因素。故 研究者認為使用此一生態觀點來討論賓茂地區的排灣族家庭教養,應可找出 影響的相關因素。

(34)

四、小結

透過本節對兒童教養的討論後,研究者也認為以生態系統論之觀點去討論父 母的教養時,可以看到更多以往不曾去考量的因素。這些因素存在於整個系統中,

故研究者認為不能只單純的討論父母與兒童間的互動關係,也必須考量到研究對 象的文化背景,Goodnow指出父母的教養信念主要來自文化的影響。又由於個人 的經驗,教養方式會因人而異,即便是在同一個社經或文化族群中(劉慈惠,

2001)。研究者在面對研究對象的特殊文化時,則必須更審慎的探討各層面對於中 心家庭個人所產生的影響。

第二節 文化與家庭之探究

在探討排灣族家庭教養時,必須同時考慮到文化對家庭的影響。以Laird 和 Hartman(1985)所提出的生態圖(圖2-2)也可以了解位於最外層的文化,所影響 的範圍是很廣闊的。故本節將先針對文化進行定義。接著討論文化與家庭的關係。

最後則是討論文化與家庭相關研究與發現。

一、文化之定義

「文化」這個詞就像我們習慣說的詞彙,常常朗朗上口,但是卻說不出個所 以然來。就像是Raymond William對文化下了一個結論:「文化,是英語裡面最複雜 的兩三個字詞之一」(William, 1983,頁87)。

人類發展就是一個文化演進的過程。當人類開始使用符號來代表自己,表達 自己,記錄自己。人類就在不斷的演進著自己的文化(Rogoff, 2003)。Tylor(1871)

曾經在「原始文化」一書裡面說到:「所謂的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 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其他人類做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種種能力、習性在 內的一種複合整體」(莊錫昌、顧曉鳴、顧云深等,1991)。Bocock(1992)也指 出,文化有其五種的意義,而其中最普遍被當代科學所詮釋的定義是指一個特定

(35)

群體的意義、價值與生活方式(沈台訓譯,2003)。Malinowski 和 Kelly 對文化 做了簡要的定義:「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樣式的系統,既包含顯型樣式,也 包括了隱型樣式;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 定部分所共享」(引自莊錫昌、顧曉鳴、顧云深等,1991,頁114)。

廣義來說,舉凡與人類相關的,都可以歸納在文化之下。一般人都認為自己 沒有被文化影響,但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技能,和社會價值觀等,這些 都是文化對我們產生影響後的結果(Rogoff, 2003)。文化是持續且深遠的影響人的 意識。如果把文化奠基在個人的觀點上,諸如信念、態度、知覺、情緒等,那麼 我們在討論文化的同時就必須考量到個人的主觀領域,而個人的主觀領域則是個 人主觀的意向所賦予具體的型態(沈台訓譯,2003)。當文化獲得正確的描述時,

人們就會意識到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生活方式,和這些性質之間的相互關係(莊 錫昌、顧曉鳴、顧云深等,1991)。

綜觀上述所討論到文化的定義,可以知曉文化可以代表的範圍之大,但為方 便本研究在接下來的討論,故研究者將本研究之文化定義為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 生活方式,包括與此種特殊生活方式所產生關聯的人事物(Rogoff, 2003)。

二、文化與家庭之關係

文化與家庭的關係就好比Laird 和 Hartman(1985)所提出的生態圖(圖 2-2),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家庭是被包覆在文化的裡面。Rogoff(2003)在解釋文化時,

提出了以下的舉例。在探討一個文化的同時,必須要看清所有的全貌,不可斷然 結論。

Rogoff(2003)提醒了研究者,當研究者在研究一個地區的家庭教養時,研究 者會不自覺的以自己的文化觀點去分析一個家庭,而沒有去考慮文化背景,這樣 是有風險的。

(36)

我們不會詳細分析隨意的活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所以不同 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解釋。一個活動的發生必然包含了人、事件和文化背景。我們 不能在分析這個活動的時候只看到某個特定的人或是集中於某一個方面,因為在 分析事件的同時文化背景是持續的影響著活動,影響著分析者。

我們習慣焦點於某一點上,正如過去對教養的研究一般,許多學者(王雪貞,

1984;蔣惠珍,1985;楊寶亞,1992;徐麗湘,1994;龔美娟,1994;蕭春媚,

2000;謝育伶,2005;施瓊惠,2007)從單一角度去探索父母的教養如何影響小 孩。Rogoff(2003)提醒研究者在研究跨文化的同時,不能單只是焦點於某一個部 份上,而忽略東忽略西的,然後在分析完畢後說:「我的限制就是沒有辦法看到整 體活動的發生。」

而家庭背景與文化間的關係,Rogoff(2003)認為不同的家庭與族群,是造成 養育兒童差異的主因。過去中國從 19 世紀初期的高出生與高死亡率到 1949 年開 始,政府推行一胎化的政策,造成人口結構急速的變化,同時也對傳統的家庭結 構帶來改變。在墨西哥也在政府的政策改變下也從原本平均 7 個子女數降成 2.5 個,同樣的也對該地區的家庭結構帶來了影響。

不難想像當家庭結構改變後,父母養育兒童的想法也會因此而改變,中國開 始注重絕育和墮胎的相關議題,墨西哥開始注意老年人口的相關議題。由此可以 看出國家的政策發展是會影響到兒童的生存,同時也影響到父母必須調整過去傳 統的照顧撫養習慣,而做出相對的回應(Rogoff, 2003)。

由上文研究得知,父母的養育策略會因為政策的影響而有所改變,而這與Laird 和Hartman(1985)所提出的生態系統論不謀而合。政府政策屬於大系統下的影響 因子,而父母的教養策略則是中心的微系統,研究者相信從政策層面要影響到中 心父母教養,必定還有外系統和中間系統中某些因素在互相影響,最後才影響到 父母對子女的教養。

下面研究者將繼續討論不同文化下父母的養育和保護策略。一般當我們認知

(37)

父母照顧兒童的同時,最常用依附理論說明父母與兒童關係。但是在不同的文化 和地區裡面,「安全的依附」被賦予其他不同的定義。例如在巴西,貧民窟裡的父 母對兒童的撫養是嚴厲的,因為當地的婦女平均有3.5 個兒童會因為疾病而死亡,

父母們被迫用更原始的淘汰法則來決定撫養的先後順序,不然殘酷的是大家都會 餓死(Rogoff, 2003)。當然不是所有地區國家的父母都必須用這麼殘酷的方式對待 兒童,因為只有在環境特殊的區域裡,我們才會看到特殊的育兒方式,例如:在 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裡面,成人認為兒童在14 歲以前都沒有能力去照顧比自己年 幼的兒童,但是在大洋洲的Kwara’ae Oceania 地區,平均 5-7 歲的兒童就必須擔 起照顧比他年兒童童的責任(Rogoff, 2003)。。

在不同的國家中反覆的進行依附實驗,發現對日本的兒童來說,當陌生人進 入環境中,使兒童對母親離開產生了巨大焦慮感,但是同樣的實驗情境對象改成 美國黑人的兒童,卻發現兒童產生對環境更大的探索興趣(Rogoff, 2003)。在照顧 的過程中,家庭成員的角色反映出文化的價值(Rogoff, 2003)。兒童保育的文化目 標與家庭生活的文化安排都建立在兒童的照顧者與兒童間彼此依賴的關係上

(Rogoff, 2003)。家庭成員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被文化所預期影響的,而將社 區或族群視為另一種大家庭的同時,這些內部成員所扮演的角色同樣也是被文化 所影響(Rogoff, 2003)。在族群中,兒童除了可以在家庭裡獲得學習的機會外,在 日常生活裡與其他照顧者相處也可以獲得特別的學習機會(Rogoff, 2003)。但是隨 著時代的變革,一般照顧者認為付款給專業的兒童專家、教師、社會工作者來養 育下一代變成許多工業國家裡面育兒的形式,人們不再與鄰居同伴一起養育下一 代,因為他們必須工作,同時他們也接受專家們的說詞,認定一個「好」的養育 方式就是將下一代交給專業的人員去處理,因為他們了解什麼時候處理飲食、清 潔是最佳的時機,在此同時,我們可以發現過去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養育文化的 國家,卻在專家的文化假設下被統一了(Rogoff, 2003),像現在常見的教養手冊,

裡面明確的規定著父母在什麼時候該如何對待兒童,例如1949 年在堪薩斯城市的

(38)

研究,醫院為新手母親做了「手冊」明確的給予養育兒童的建議,他們認為,只 要照著「手冊」中的建議和步驟去撫養兒童,就可以鍛鍊出一位優秀的兒童。

這樣的結果,並沒有對兒童的成長有幫助,相對有學者認為如果照顧養育的 責任如果被一個社區廣泛的分擔,會比兒童在一個家庭裡或一個專業機構(例如 兒童園)裡受著專業的照顧更好,兒童更可能有機會可以更寬闊的探索事務,觀 察更多的成人(Rogoff, 2003)。例如在瓜地馬拉馬雅人所生活的社區裡,3-5 歲的 兒童通常會群聚生活在一起並照顧自己,當需要特別的照顧時,就近的成人會提 供協助,在這種情況下,兒童有絕對的自由進行屬於他們自己的活動,並根據他 們自己的興趣去選擇他們想要學習的新技能應用於生活中(Rogoff, 2003)。

三、文化與家庭之相關研究

在探討過文化與家庭間的關係後,可以了解文化確實影響著家庭內的運作,

這當然包含著家庭內的教養行為。下面研究者將本部份要探討的相關研究分成兩 個部份,一是中國人傳統的教養觀,二是原住民家庭的教養觀。

在國內研究中國人的教養觀中,黎建球(2004)認為中國人教養文化特質有 三點:一是強調人的性善天性。二是強調倫理的關係。三是強調人與宇宙間的關 係。在傳統教養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就是渴望讓人成為一個整體,以這個整體的精 神去整合人自己人與人的關係、人跟世界的關係。在整合好之後,共同朝向一個 至善的目標去發展。如此,人文的意義與價值、人的理想才能夠落實,教養才會 成功。而從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的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地區現代的父母將打 罵視為一種用途廣泛的教育手法。研究證據顯示在現代父母的教育觀中猶有嚴教 的傳統。從此點看來,中國人的家庭與文化關係就如同葉光輝(2000)所提及的,

完整的家庭文化概念是從家庭的原生文化、歷史發展及成員互動等三種不同面向 來源作用下創造出來的。對現代華人家庭文化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一是價值

(39)

信念:包含重視團結合諧、興盛加到與繁延家族。二是關係結構:包括強調角色 階級與男性優勢(權力關係)、重視向心性或一體感(情感關係)、劃分內外界線

(感情關係)。,三是溝通模式:有交換訊息、表達情感、處理衝突與教化子女(葉 光輝等人,2006)。

綜觀中國人的教養文化特質,可以發現雖然傳統的觀念隨著時代的轉變而有 所不同,但其實很多傳統的教養思維仍然可以在現代家庭教養中找尋到一點影 子,就同文化有歷史性一般會被傳延下去,深根蒂固於家庭中。

而國外對於文化與家庭間關係的研究更是不在少數,Joanna(2000)認為文化 背景上的差異造成同樣的家庭教養行為在不同的民族團體中會使兒童產生不同的 成就表現。Michael(1999)的研究也指出文化會影響西班牙裔美國人和美籍歐洲 人的教養知覺和型態。Hulei, Zevenbergen & Jacobs(2006)認為文化背景確實影響 母親教養兒童的型態和效力。Schindler(2003)在書中提及在養育的過程中最佳的 教養方式是必需結合適當的文化背景。

在談論原住民家庭的教養觀時,國內研究多半從原住民的教育觀點切入,卓 石能(2002)認為父母的教養方式對於子女學習行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國內許 多的比較原、漢學生學業的研究(賴玉粉,1995;林淑華,1997;巫有鎰,1997;

莊啟文,2000)指出原住民家長對其子女有較低成績期望、管教子女時較不抱以 期待的態度。張善楠、黃毅志(1997)歸納多位學者探討原住民成績低落之原因 指出:除了財務資本、社會資本、母語、師資等因素之外,原住民缺乏漢人重視 教育的文化傳統,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支持不夠,學生的學習態度亦欠佳也是原因 之一。

學者(吳天泰,1996;張善楠、黃毅志,1997)研究結果認為家中老一輩的 負起養育孫子輩的原因是傳統部落制度的瓦解與家庭結構解體造成許多的單親與 無親家庭。由於祖父母只能對孫子負起基本的照顧起居外,並沒有額外教育的能 力。所以巫有鎰(1997)、郭玉婷(2001)與章勝傑(2003)的研究結果都顯示原

(40)

住民在就學階段,學業成績低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因都與家庭的結構不佳 與功能不彰有關。

但也有研究結果(吳天泰,1998;廖仁藝,2001)顯示原住民的父母主動關 心重視小孩的教養與學習。楊旭銘(2003)的研究結果甚至顯示原住民的對自己 小孩的教育價值觀與教育期望與一般家長接近。

但研究者發現在原住民研究中對原住民產生最大影響的原因除了家庭外,經 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黃約伯(1999)與蔡慧君(2003)都認為家庭經 濟環境與生活穩定是造就原住民高知識份子的重要原因。陳昭凡(2001)更認為 經濟因素是影響原住民小孩能否繼續升學的主因。

綜觀國內對原住民家庭的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原住民的家長與漢族相比,是 比較不重視教養和教育。另外家庭結構和功能的健全,及是否有足夠的經濟能力 是影響原住民家庭教養和教育的重要因素。但研究者也發現國內對於原住民的研 究多半是介紹原住民的傳統教育觀點與家庭結構制度,家庭教養的環節多是一兩 句話帶過而已。

當研究者找到吳燕和在1993 年曾發表臺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文章中 談到東排灣的社會。不但教養方式受到過去傳統的影響,在兒童六到十歲的階段 強調責任與服從訓練,而且只對違規者有責罰,做得好的則沒有籌賞。在對兒童 的教養也是以生活技能為優先的項目。而此篇文獻更是符合研究者所研究的方 向,在探討教養的同時也會考慮到文化的層面。因此對於吳燕和對於排灣族兒童 教養的研究內容會在下一節中詳細的說明。

第三節 排灣族家庭文化探究

一、排灣族傳統文化與家庭介紹

排灣族是台灣南島民族中的一個族群,生活主要是以台灣南部為活動區域,

(41)

分布於南台灣的屏東和台東的山區,亦即分布於魯凱族以南之全部山地、丘陵和 溪流為主,以大武山為中心,向四面山區擴展(譚昌國,2007)。

對於排灣族的分類有眾多的說法,『日本學者森丑之助把魯凱、排灣、卑南合 稱為排灣;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則將大排灣族分成三個族群獨立的 族群;鹿野忠雄則又把魯凱合併在排灣族之內,稱其為亞族;台灣光復以後,一 般採用移川子之藏諸先生三族獨立的分類。根據移川子之藏的分類,將排灣本族 區分成兩大系統,分別為:拉瓦爾亞族(Raval)布曹爾亞族(Butsul)。由於地域 上的不同,在文化與生活習性上呈現了不同的面貌』(達西烏拉彎・畢馬,2002,

頁29)。

根據下表2-2 的分類,可以清楚了解本文所指的排灣族則是位於東排灣巴卡爾 亞群(Pagalagalo)裡的一群。也可以了解排灣族由於外來文化的入侵以及東部海 岸的特殊地形造成今日的差異,雖然很多傳統的習俗和思維已經漸漸的在改變 了,但是仍可以從一些細微的小地方發現傳統制度和習俗的流傳。

(42)

表 2-2 排灣族的分類

亞族 族群 分布區域 主要村落 附註

拉瓦爾雅族

(Raval)

拉瓦爾雅族群(Raval) 分布於武洛溪上游地 帶,即口社溪南大山西 麓,海拔約800 公尺。

屏東縣三地縣 佔據排灣族最北端,三面有魯凱族 圍繞,雖然與魯凱族通婚,風俗習 慣受其影響至深。

北部排灣 巴武馬群

(Paumaumaq)

北自社溪以南,南至林 邊溪之間。

屏東縣瑪家鄉、泰武 鄉、來義鄉、春日鄉

排灣族布曹爾群從此向南或向東 次 第 移 動 , 此 群 將 元 居 第 稱 為 Paumaumaq,故以巴武馬群稱之。

布曹爾亞族

(Butsul)

南部排灣 查敖保爾群

(Chaoboobol)

北自帥芒溪以南,南自 獅子鄉草埔村之間。

屏東縣春日鄉、

獅子鄉

稱前由勢力最雄厚之屏東獅子鄉 內文村內文社頭目 ruvaniyau 家及 頭 目 tjuleng 家支配之下住民為 Chaoboobol,故實為一部族之總 稱。另有薩布立克群(Sabudek)

居住於查敖保爾群之南,分布於獅 子鄉、牡丹鄉等地,習慣上應併人 Chaoboobol 群。

(43)

表 2-2 排灣族的分類(續)

亞族 族群 分布區域 主要村落 附註

南部排灣 拍利達利達敖群

(Parilario)

分布於台灣南端恆春 一帶,北與薩布立克群

(Sabudek)間,以牡 丹鄉牡丹村女仍社為 界。

屏東縣牡丹鄉、

滿州鄉

在此群之間除原來之排灣族外、參 雜台東方面之卑南族、阿美族以及 平埔族,故成分至為複雜。東元,

是由查敖保爾群遷過去。

布 曹 爾 亞 族

(Butsul)

東部排灣 巴卡爾亞群

(Pagalagalo)

分布於台東縣太麻里 鄉與達仁鄉、大武鄉境 內,中央山脈東斜面、

大武溪、大竹高溪、虷 子崙溪、太麻里溪流 域。

台東縣達仁鄉、

金峰鄉、大武鄉、

卑南鄉

推測此群即自巴武馬群之居地向 東或向南越過中央山脈逐漸移來 者。然至此地卻遭遇若干異族,例 如卑南、阿美及不明種族之矮人

(Ngurur)等異族及東海岸新環境 之影響,在上俗上旖分化,以致與 西部古排灣族群可予分別程度,所 接觸之異族中較此群先居住之阿 美族,似乎居於劣勢向北退縮,矮 人則已絕滅。

資料來源:童春發撰稿(2001)。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頁17-18)。南投市:省文獻會。

(44)

排灣族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家,家也是他們最深刻與真摯的情感之所繫。家的 內涵包括三要素(譚昌國,2007):

1、家屋:家屋不只是物質性的建築,也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與價值基礎。

2、家名:家名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之人的共同記號,亦代表他們的出生背景 和社會地位。

3、家人:家人則不僅互相與生命,也陪伴彼此成長,共同經歷生命中的悲歡 離合。

『排灣族的親族組織是台灣所有土著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其親族系統既非母 系或父系的單系法則,也非純粹的雙系;而是以一個家庭為中心的非單系的世系 群,建立在長嗣繼承與旁系分出的家世系統制度上,衛惠林命名為「雙嗣合併家 系制」』(吳燕和,1993,頁 52)。

根據吳燕和(1993)在介達與依比魯村的調查,將這兩個地區的家庭整理出 三種樣態:一是長嗣無論男女結婚後依然住在原本的家屋中,這種父母加上長嗣 的配偶,及其未婚子女所構成的家庭稱之為有限的擴展家族。其二是上述的有限 擴展家庭再區分成兩種,其一是維持現況-父母和長嗣的配偶及其未婚子女,二 是父母和長嗣的配偶及其子女的配偶。三是非繼嗣的子女婚後另建新居而成為核 心家庭。吳燕和調查結果認為這裡主要的家庭型態歸類於核心家庭,而其他的類 型則是有限的擴展家庭,也由於排灣族中較多核心家庭,所以男女一樣受重視,

因而在家中的地位趨於平等,女性外出幹活,男人偶爾也要做家事,照顧兒童等。

最早排灣族的部落是一群家所組成的地緣團體,在此團體中則又區分三種階 級:最高等級是頭目,第二個階級是貴族(或稱世族),最後則是佃民。而台東地 區的東排灣族則是只有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吳燕和,1993)。頭目家是部落的領 導中心,凝聚與保護著其他的平民家。頭目和平民之間的差異來自於世襲的出生 地位,在社會地位、財產和儀式特權上都有顯著的區別,構成階層性的社會;並 且由於長嗣繼承不分男女的制度,亦可由女性擔任頭目。在排灣族社會中,頭目

(45)

不僅擁有土地、財富、權威和勢力,同時也是祭祀的領導者。整個部落的功績與 成就往往全歸於頭目(譚昌國,2007)。

排灣族的社會階層也有地區性的差異。在 Raval 亞群和 Butsul 亞族中的北排 灣族,還有介於頭目和平民中間的一個階級,稱為 pualu。在 Raval 亞群 pualu 是 較小的頭目,擁有自己的土地與佃民;但在Butsul 亞族中的北排灣族 pualu 並不擁 有自己的土地,和其他平民的差別只是在不用像頭目繳農賦和服勞役。在其他地 區的排灣族則沒有pualu 這個階級的存在(譚昌國,2007)。

在一個地域性的聚落之內,不一定只有一個頭目,而頭目之間也有位階的高 低,各部落區分頭目的等級和標準不同,像是台東的土坂村就有三家頭目,三家 頭目有不同的來源和祭祀系統,村民們以遷移到現今部落的時間順序、祖靈屋的 大小以及五年祭時所享有的特權的差異來區辨位階,例如:祭竿長短和頂端尖刺 的數目(譚昌國,2007)。

排灣族的社會階層制度與長嗣繼承法則結合得分長緊密。原則上只有老大繼 承家屋與家名,同時保有其出身家族之階層地位,而其他於結婚後分家獨立的子 女,其階層地位則會自動往下降一級,成為貴族。但在東部排灣族這個制度則已 鬆散(譚昌國,2007)。

綜述排灣族傳統家庭,可以發現過去排灣族對「家」與「階級制度」的重視。

若以Laird 和 Hartman(1985)的生態系統觀點來看,傳統的階級制度就如同最外 圍的大系統般影響著其他的內層。而「家」成如微系統般,從中心影響其他外層。

許多學者(吳天泰,1996;張善楠、黃毅志,1997;巫有鎰,1997;郭玉婷,2001;

章勝傑,2003)研究指出原住民家庭的功能是否彰顯,影響著下一代的表現。於 但研究者也從文獻中看見這樣的社會制度與家的觀念,正一點一點的在崩壞中。

吳燕和在1963 年的時候,在台東太麻里流域做了一系列的田野研究,包含對兒童 的教養。這份珍貴重要的資料對研究者來說是十分重要。下面研究者將對吳燕和 所做的排灣族兒童教養研究作說明,並整理其研究結果。研究者欲檢視在40 年前

數據

圖 2-1   Bronfenbrenner 生態系統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資料來源:張慧芝譯(2001)。 人類發展 - 兒童心理學 (Human Development)(頁 69)。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出版  Bronfenbrenner(1979)區辨了五種互相交錯的環境系絡系統,整理於圖 2-1,他認為個人不僅是發展的結果,也是發展的塑造者。儘管我們區別不同 的影響層次,但實質上他們是持續地互動的影響的彼此。  (五)、小結  綜合上述,可以看見兒童教養發展的脈
圖 2-2   Laird 和 Hartman 生態系統觀點圖
圖 2-3  Garbarino 人類生態發展圖
表 2-1  生態系統中社會文化對兒童的危機與轉機概要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is study reviewed ecological economics, general system theory and adopted the concept of emergy of ecosystem proposed by Odum, then built a ecological energetic system model of

This study chos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access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commodities, institute of emphasis from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grade 7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mpetencies during mathematics problem pos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