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三節 座談會與深度訪談摘要

本研究利用與專家學者的深入訪談與座談會,掌握各重要媒體在災難 新聞處理上的準則、特色,以及對現場記者工作表現的評估,並在具體檢 討後策勵未來。

由於有第一階段電視新聞內容分析以及報紙的論述分析作為基礎,在 與學者專家舉行座談會時,各出席者均針對一些研究結果給予更為深入的 意見,並針對各電視台或報紙媒體在地震時期的表現有所誇獎或檢討。而 本研究更進一步赴各電視台媒體訪問地震當時的電視新聞部經理,詢問事 發當時是如何處理新聞,事後如何檢討,未來又會在訓練或準備上有何強 化之處。

摘要地說,各媒體的新聞負責人都認為,國內媒體競爭激烈,平面媒 體不僅與平面媒體競爭,也與電子媒體競爭。而老三台原來日子還算好 過,但有線電視出現之後,無線、有線湊在一塊,還得與廣播競爭,因此 誰都不敢漏新聞,更何況碰到的是百年難得的大地震,事發當時,幾乎記 者能趕回公司的都全部趕回公司,等待任務的分派。

但由於地震時是半夜,情報蒐集不易,目標最清楚的是台北的東星大 樓,因此絕大多數的媒體一開始都出機到東星大樓做現場,並陸續派記者 到中部支援。但因為中部災情究竟多麼慘重,大家都不很清楚,因而電子 媒體的記者說,真有點像瞎子摸石過河,走一步算一步。有的記者連地圖 也沒帶,其他配備就更不用說了。相較之下,報紙因地方記者平日耕耘甚 久,地方新聞經營多年,對災區的狀況較易掌握。但因不少記者本身就是 災民,要能兼顧公與私,確也是相當辛苦。

TVBS 與東森電視台的 SNG 車最多,因而在中部不同受災程度的地 區,各可放置 SNG 車來連線,照顧的面向較多元。但記者年輕、無經 驗,到了災區,面對許多狀況會不知所措,報導中鬧出不少笑話,或是引 起一些倫理上的爭議。老三台則自認 SNG 車雖少,但使用微波設備來傳

輸訊息並無大礙,且記者較為資深,普遍來說,採訪經驗相對比較完整。

不過,每個電視台都有一些對地震播災難新聞的處理原則。基本說 來,每一媒體主要的考量均是「人道」,但在「人道」之下,仍有不同的 重點。如台視自認「重大新聞看台視」,從過去表現看來,重大事件經驗 最重要;中視強調以服務為主,救災優先,新聞以柔性為訴求,給予希 望,並配合重建;華視則以積極建議的角度出發,避免批評,也不要過度 煽情;民視表示其著重人性面報導,避免不雅鏡頭,並以不影響救災進行 為原則;東森電視台在王令麟董事長的要求之下,配合政府,儘量強調正 面的新聞;傳訊電視中天新聞則較採批判的精神來檢討救災過程中的疏 失,但在鏡頭上要求避免血腥,要能適合闔家觀賞。

台視在對災難處理上並無明確規範,也不贊成制訂;中視則以 SNG 製作規範作為依據;華視平日就有編採手冊,但並無特別的災難新聞編採 手冊;中天認為各台均無明確的規範。

在對地震新聞的檢討方面,各台都是當天發生、當天檢討,較少事過 境遷後再全公司檢討的。至於相關記者的全面檢討,絕大部分受訪的媒體 主管說因為每天打仗很辛苦,不容易找個時間,定下心來將地震新聞處理 的所有相關缺失或表現特別傑出之處以文字的方式整理出來。東森表示有 出一本地震後檢討的冊子,而東森固定會每週有新聞部新聞處理的檢討會 議。中視目前在協助南投縣政府將 921 地震的影像保留下來。

大部分的媒體主管都強調,平日訓練的重要大過於製作規範或事後的 訓誡,也即是說從記者進入公司之後的在職訓練,到平日給予的各式訓 練,應能造就一個起碼稱職的記者。但因 SNG 出現後,許多記者對 SNG 播報的訓練及臨場表現的確是不理想,某些電視台就只好以實戰訓練的方 式,在不太需要出 SNG 時也派記者上場,培養其平日就能以現場直播的 方式來報導,以免真正在有重大事件時臨場表現鬧笑話。

新聞處理基本上固然是從做中學,但絕大部分媒體主管都承認,目前 電視台的記者年紀太輕,社會歷練普遍不足,因此到現場連線時確實狀況 百出。無線台的主管則特別強調其記者出狀況的情況較少,而有線台的記

者怎麼說來都年資淺,大場面很少接觸到,問題比較嚴重。有些有線台的 媒體主管也承認這樣的指控,同時網路上也常有某些記者鬧的笑話,有主 管說,他會將網上指責該公司記者的陳述下載,貼在布告欄上,作為警 惕。

也有些主管說,從新聞採訪的現場中,確是發現一些記者臨場反應 快,很能掌握現場的氣氛,採訪新聞可看性高。雖然有些平日並不跑社會 線,是去支援的,但由於表現佳,倘若有碰到如 518 中部地震造成坍方 時,電視台就會抽調這些會跑「災難新聞」的記者去支援。新聞部主管都 不認為需要增加「災難記者」或所謂「災難線」,因為畢竟災難「不是」

經常會發生,但絕大部分都同意會在訓練中多增加這部分的課程。

因此電視台新聞部主管都承認,在職訓練的加強方為解決採訪缺點的 最佳良方。另外只有每天檢討,並對記者給予訓誡或道德勸說,同時也有 建議在學校的新聞教育上做補強。

在未來改進方面,中天總編輯何善溪的建議為:一、破除收視率的迷 思,二、從廣告主方面施壓,因為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各媒體主管並不 是不知道新聞倫理的界線,但當看到其他各台都衝進現場,拍攝到畫面,

而自己謹守分寸,結果收視率下滑,是很現實的問題。

一些有線新聞台新聞主管寄望於衛星電視聯誼會在日後重大新聞發生 時的合作,但也有一些主管對此不抱太高的希望,認為在災難新聞採訪上 扮演共同傳輸角色是可以,但要聯合採訪則非常困難。同時,他們指出,

就算衛星台聯合了,但無線台沒有加入,結果還是競爭。除非衛星電視聯 誼會與電視協會或其他如攝影記者協會等全部講好,才有希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