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災難新聞報導的理論與實務

第四節 警戒線設立的相關討論

九二一震災新聞採訪的缺失,學界、政府、甚至媒體本身的討論甚 多,其中關於警戒線的設立,多數人認為刻不容緩,新聞從業人員的反應 則比較複雜。他們同意新聞採訪必須建立一些可遵守的原則,但衡諸國內 新聞採訪的特性及記者的習慣,在執行上將有相當的困難。若違規的記者 沒有得到懲罰,則所有的協議、原則、守則等,將不攻自破。以下將由警 戒線的功能、設立原則、維持因素等來探討九二一震災採訪帶給新聞媒體 的課題,以作為日後採訪災難新聞的參考。

一、警戒線的功能

據警政署公關室新聞科長黃宗仁表示 2,災難現場以搶救人命為主,

為了順利執行救災工作,非救災人員應該與災難現場保持適當距離,設置 警戒線是必要的措施。非救災人員包括受創者家屬、媒體記者、政府官員 及一般民眾。設置警戒線除了確保救災工作的執行,也可防止非救災人員 因靠近現場而造成其他的傷害,增加救援的困難。

二、警戒線的設置

至於警戒線的設置,則可依現場狀況將之分為三層。最外層實施交通 管制,隔離一般民眾;第二層是媒體記者;最內層僅限救災人員進入 3。 這種區分方法其實很粗略,在執行上將遭遇困難。比如,愈重大的災難,

至現場關切的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也愈多,但是這些非救災人員,不應進 入最內層,也應予明確規範。此外,受創者家屬可以進到第幾層呢?是否 將他們視同一般民眾呢?因此,警戒線的設置,必須在救災的前提下,顧

2 黃宗仁在台大新聞所於民國八十八年十月二十日舉辦的災難新聞採訪報導之原則座談 會上的談話。

3 同前。

及家屬的情緒及媒體採訪的責任。

三、設置警戒線的困難

在災難現場設置警戒線有實質上的困難。以九二一震災新聞採訪而 言,台北市東星大樓倒塌,警戒線的設置與維持,除了靠有關機關嚴格執 行,其為單一定點的災難現場,使得警戒線較易維持。但此次震災主要受 災區幅員廣,增加設置警戒線的難度。再加上國內媒體記者機動性強,往 往比警消人員更早抵達災難現場。沒有警戒線的阻隔,記者是不會自我限 制行動的。

四、維持警戒線的困難

即使當警戒線設置以後,往往被某些人突破,形同虛設。中國時報記 者林照真為文 4指出幾個常見的破壞警戒線的例子,比如記者隨著政府官 員巡視,進入最內層採訪,或是外國記者隨同外國救難人員採訪等。至於 刻意破壞警戒線、隱瞞記者身份、或冒充消防人員等行為,更是不足為 訓。

因此,維持警戒線的關鍵,在於維持警戒線的權威;而警戒線的權 威,來自於嚴格執行每一層警戒線的限制,不因身份的差異而有差別待 遇。建立警戒線的權威,首先得要求警察單位嚴守防線。然而對警察單位 而言,嚴守防線並不容易。地方檢警人員往往為了維持與上級的關係,或 與媒體的關係,經常予以通融。也就是說,地方檢警人員有時過份重視人 際關係或公共關係,甚至將之置於職責之上。犧牲檢警的權威,也就無從 建立警戒線的權威。

另一方面,必須趕赴災難現場的非救災人員也必須有所節制,否則將 形成另一種災難。進一步分析,有些人對設置及維持警戒線並不樂觀,除

4 見林照真在台大新聞所舉辦的災難新聞採訪報導之原則座談會所發表之「在無冕王與 狗仔隊之間——建立對警戒線的新聞專業刻不容緩」一文。

了此次震災採訪極差的示範 5,新聞採訪的特性與習慣也阻礙警戒線的設 置。搶新聞已是記者的信條;除了即時,最好能搶到特殊的鏡頭。我們經 常看到記者奮不顧身,作英雄式的採訪,既忽視受創者的感受,甚而將自 身置於危險的境地。問題在於,當他們回到辦公室,不但不會因為不遵守 規則而遭到糾正,反而因為搶到鏡頭而受到主管的讚揚或獎賞。此外,國 內記者習慣貼近式採訪。我們經常看到血腥的畫面,或是強迫受創者發表 談話的畫面。

五、相關法令規定

有關警戒線的維持,消防法有明文規定。第二十條規定,「消防指揮 人員對火災處所週邊得劃定警戒區,限制人車進入,並得疏散或強制疏散 區內人車」。另,消防法施行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檢察、警察機關或 消防機關得封鎖火災現場,於調查鑑定完畢後撤除之。火災現場尚未完成 調查、鑑定者,應保持現場狀態,非經調查、鑑定人員之許可任何人不得 進入或變動」。

由消防法的規定來看,僅對於定點火災有所規範,可否通用於區域廣 泛的地震災害?需要進一步研究。在罰則方面,社會秩序維護法第七十一 條規定,「於主管機關明示禁止出入之處所,擅行出入不聽勸阻者,處新 台幣六千元以下罰鍰」。但是,由於地方檢警單位與媒體記者的特殊關 係,雖有罰則,卻難以執行。

綜上所述,警戒線的維持有賴嚴格執行與一視同仁;警戒線的設置,

則必須以執行搶救工作為前提,並兼顧家屬的情緒及記者採訪的責任。除 了顧慮非救災人員的安全,也必須維持資訊的暢通。對於媒體,除了明示 不得採訪的範圍,也應劃出採訪區,並由警方主動提供及更新災難相關資 訊。警方應先掌握基本原則,再進一步規劃各層警戒線的設置,以及成立 採訪區。

5 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