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市場競爭下我國新聞專業意理的實踐及困境--以九二一地震新聞報導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市場競爭下我國新聞專業意理的實踐及困境--以九二一地震新聞報導為例"

Copied!
2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目 次

目次……… I 表次……… III 提要………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源起……… 1 第二節 研究主題背景及有關研究之檢討………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2 第二章 災難新聞報導的理論與實務……… 13 第一節 地震新聞的本質與製作要素……… 13 第二節 個案探討—日本阪神地震的震災對策與媒體報導……… 19 第三節 國內媒體 921 地震報導的功與過……… 22 第四節 警戒線設立的相關討論………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電視地震新聞的內容分析……… 35 第二節 報紙論述分析……… 39 第三節 座談與訪談摘要………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電視新聞內容分析……… 49 第二節 報紙的論述分析……… 71 第三節 座談會與深度訪談摘要………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5

(2)

附錄 附錄一:研討會記錄-電視部分………127 附錄二:研討會記錄-報紙部分………135 附錄三:媒體主管深度訪談記錄………145 附錄四:國外重大災害新聞處理之作法………161 附錄五:登錄表………163 附錄六:行政院研考會召開期末報告學者專家座談會會議紀錄…171 附錄七:期末報告學者專家座談會會議紀錄有關意見之修正說明 185 參考書目………193

(3)

表 次

表4-1 :各電視台新聞總則數……… 51 表4-2 :新聞時段長度……… 52 表4-3 :新聞播報方式……… 52 表4-4 :新聞播報地點……… 53 表4-5 :新聞主題……… 54 表4-6 :新聞副題(複選)……… 54 表4-7 :主要消息來源……… 55 表4-8 :主要出現要角(複選)……… 56 表4-9 :主題責怪對象(複選)……… 57 表4-10:主題誇獎、感謝對象(複選)……… 58 表4-11:主題質疑對象(複選)……… 59 表4-12:平衡報導……… 59 表4-13:中性報導……… 60 表4-14:各台播報方式交叉分析……… 60 表4-15:各台新聞主題交叉分析……… 61 表4-16:各台新聞副題交叉分析……… 62 表4-17:各台主題消息來源交叉分析……… 62 表4-18:各台主題出現要角交叉分析……… 63 表4-19:各台主題責怪對象交叉分析……… 64 表4-20:各台主題誇獎、感謝對象交叉分析……… 65 表4-21:各台主題質疑對象交叉分析……… 66 表4-22:各台主題有無出現責怪、感謝誇獎、質疑表……… 67 表4-23:各台平衡報導交叉表……… 67 表4-24:各台中性報導分析表……… 68

(4)

表4-25:老三台與新三台地震新聞主題之差異……… 69 表4-26:播報方式之差異表……… 70 表4-27:主題消息來源之差異表……… 70 表4-28:三報對「媒體事件」報導數量……… 72 表4-29:自由時報9/28對《媒體事件》之報導……… 74 表4-30:自由時報9/30對《媒體事件》之報導……… 77 表4-31:中國時報9/28對《媒體事件》之報導……… 83 表4-32:中國時報9/30對《媒體事件》之報導……… 86 表4-33:聯合報9/29對《媒體事件》之報導……… 93 表4-34:聯合報9/30對《媒體事件》之報導……… 96 表4-35:三報對《媒體事件》新聞型式之處理………107

(5)

提 要

關鍵詞:災難新聞、新聞專業意理、論述分析、九二一地震 一、研究源起 921 地震是台灣百年來最大的自然浩劫,事發後兩、三天由於通訊中 斷,交通不便,國人並不清楚地震傷亡究竟有多麼嚴重,電子媒體在最短 時間抵達集集地震震央附近,進行一連串現場的報導報紙自然也不落人後 或抽換版面或大幅提供相關資訊,災難發生的第四天,更有有線電視媒體 到中寮進行叩應的現場節目,引起諸多爭議。台大新聞研究所、政大新聞 系、聯合報、公視、東森多媒體與中國時報等相關單位都針對此次災難新 聞報導的一些問題,進行研討,但由於時間倉促,並無系統並具規範的結 論。究竟我國媒體在 921 地震中表現如何?與阪神地震中媒體表現相比, 我國電子與印刷媒體地震報導的功過究竟如何? 由於畢竟是百年大震,對許多記者而言,都是嶄新而難忘的經驗,絕 大部分電子媒體的記者都很年輕,經歷如此震撼的人生經驗,要用平常一 般專業標準去要求其冷靜、客觀處理地震新聞多少有些理想化。而經建會 主委江丙坤先生就在地震發生的第五天投書媒體,「請媒體給一點公平的 報導」,文中「期盼媒體主播及主筆對於各級政府之努力少批評多鼓勵, 與其處處挑剔,不如提出更正面的建議……」。究竟我國媒體,尤其電子 媒體在地震期間及隨後持續的馬拉松報導中,是否如江主委所言報導的公 平性有所不足?把問題拉大,地震新聞是否應該如政府官員所言,「與其 處處挑剔,不如提出更正面的建議」? 本研究將利用電視新聞的內容分析與報紙新聞的文本分析來掌握我國

(6)

媒體地震相關新聞處理的量與質之特色,接著,利用座談會與媒體主管的 深入訪談,了解各方如何看待變遷環境下媒體災難新聞的處理。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本研究第一階段利用內容分析法分別就電視與報紙在九二一地震後之 報導進行分析探討。 電視部分,共選擇台視、中視、華視、民視、TVBS、中天等六家電 視台,以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兩週間(9 月 21 日至 10 月 5 日)的晚間新 聞為樣本進行分析。由於抽樣是以各電視台在一天中「最重要之新聞時 段」為考量,因此以晚間新聞為樣本,新聞時段與長度則依各台而略有不 同。其中,台視、中視、華視均為每日晚間七點正至八點正之新聞(週末 則為七時正至七時半);民視為六時正至七時正;TVBS 及傳訊中天頻道 皆為六時半至八時正共一個半小時。 本研究樣本之新聞側錄帶由研究人員與各電視台相關單位主管聯繫後 商借取得。再由研究人員觀看錄影帶進行資料登錄分析。登錄的項目包括 日期、電視公司別、此地震新聞出現在第幾則、地震新聞主題、副題、播 報方式、播報地點、主題的消息來源、主要出現要角、主題責怪對象、主 題誇獎、感謝對象、主題質疑點、新聞報導本身是否平衡、中性等。登錄 人員為政大新聞研究所一、二年級六位研究生,所有研究生均受過研究方 法的基本訓練,在登錄之前進行訓練及討論,並針對信度做統計上的檢 驗。 本研究在分析報紙的震災新聞時,特別決定利用論述分析來探討因地 震而引起政府與媒體緊張關係後的所謂「媒體事件」。 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近年來人文社會學界的研究重點, 包括社會學、人類學、哲學、語言學、傳播學等,均對語言個人及社會之 間的關係展開分析。另外,論述分析也是瞭解文本如何展現權力、意識型 態、知識的最佳機制(翁秀琪,1997;張錦華,1996)。因此,論述分析 非常適用於此次針對大地震災難事件所引發的「媒體事件」之探討,一方

(7)

面可以釐清媒體(報紙)如何藉由語言論述與政府互動,或是權力關係的 運作,另一方面亦可瞭解媒體在災難事件中所自覺的角色與專業意理表現 的問題意識。 三、重要發現 (一)電視新聞內容分析 本研究分析地震發生當天開始,為期兩週的六個電視新聞頻道,分別 是台、中、華視及民視、TVBS、中天三個新聞頻道,總計分析的新聞 則數為 1784 則,各新聞頻道的比例相若,顯示則數在分析的兩週中差異 不大。 約三分之二新聞時段為一小時,另三成一為 1.5 小時,至於部分半小 時(3.9%)的新聞時段則肇因於新聞時段調整之故。 在播報方式方面,最多的是記者播報,共 1108 則(62.1%),接著 是棚內連線,計 367 則(20.6%),最少的是主播乾稿(3.0%)與現場連 線(3.1%)。 地震發生的前期,有學者批評媒體過於偏重台北東星大樓倒塌的現場 報導,對中部新聞的比重偏頗,究竟實情如何?本研究分析各台新聞的播 報地點,發現確實台北市做為記者播報地點的比例最高,在 1784 則中佔 了 506 則 ( 28.4% ) , 居 次 的 為 台 中 縣 市 ( 26.7% ) , 南 投 縣 市 (23.6%)。跨縣市的新聞計 108 則(佔 6.1%),意指一條新聞中不只有 單一的一個播報地點,如記者在直昇機上的採訪報導就很自然會跨幾個縣 市。 任何災難新聞的報導,報導的主題、內容直接影響到閱聽人理性的了 解與感性的支持、哀傷等,本研究分析主題,原有題目中,包括救援行 動、傷亡、生還狀況、責任歸屬與調查、人情趣味、溫馨小故事、支援體 系、生活相關、爭取支援、自然環境、地震資訊、官員巡視、災民生活狀 況、產業損失狀況等。

(8)

經整理歸類後,居首的是救援行動與生還狀況(24.6%),其次為災 民 生 活 情 形 ( 15.5%) , 接 著是 政 府、 政治 人 物 (13.1%) 、民 生 經濟 (12.3%)、人情趣味與社會溫暖(11.2%),地震相關歷史、地理資訊 (9.1%)與傷亡及後續相關事宜(7.1%)、責任歸屬與鑑定(7.0%)的 新聞則在比例上較為落後。由此結果可知,在災難的初期,屬於軟性新聞 的救援、生活、人物、民生是電視新聞較為偏重的,至於屬硬性新聞的資 料類、責任、鑑定等相較之下,未若軟性新聞般受到重視。 除了新聞的主題外,有些新聞並不只有單一主題,是故本研究的分析 除 主 題 外 , 另 亦 分 析 新 聞 的 副 題 , 在 分 析 中 , 約 三 成 的 新 聞 無 副 題 (29.2%),在其他逾七成有副題的新聞中,最多的是傷亡及後續相關事 宜(13.8%)、民生經濟(13.4%)及災民生活情形(11.0%)。 消息 來源中具名 的佔近七 成( 69.5%),無具名的新聞消息來源佔 23.2%,未具名的為 7.3%。究竟主題中出現的要角是誰?本研究採複選, 因此一個新聞中可能不只一個要角,結果發現出現最多的要角是警消、醫 護 人 員 ( 23.4% ) , 其 次 是 一 般 災 民 ( 20.7% ) 接 下 來 是 政 府 部 門 (17.1%)。至於死傷家屬(8.7%)、傷者(5.1%)、民間營利、非營利 團 體 ( 6.4%) 、國外救 難隊( 4.0%)、學者 專家( 3.4%)、政治 人物 (2.5%)則相較之下出現次數較少。 任何災難事件,由於事發突然,對災民和相關人士來說可謂措手不 及,因此新聞記者採訪對象往往會責怪、感謝或質疑一些人或事。本研究 發現,約近八成的新聞既無責怪的對象,亦無誇獎、感謝和質疑的對象, 但也有超過二成的新聞是有談及這樣的主題。而分析的結果發現,在責備 的對象中,最多是責怪建商(4.6%),其次是中央政府(4.4%),再次 為地方政府(3.8%)。責怪自己的很少,只有六則,而責怪大自然的則 有 48 則,佔 2.5%。在誇獎、感謝的對象中,近八成(79.5%)無明確感 謝對象,剩下來最感謝的首推國內支援團體(4.5%),接著是救難人員 (3.6%)、國外支援團體(2.9%)、民眾(2.5%)、軍方(2.2%)。 質疑的對象首推中央政府(5.9%),次為地方政府(4.7%)、軍方

(9)

(3.4%),再接著為建商(2.5%)。 在平衡、中立報導方面,近八成的地震新聞無關平衡與否,另外二成 當中,平衡(13.5%)幾乎是不平衡(7.1%)的兩倍;也有 18.5% 的報 導非中性,即方向上或偏某一種立場與個人,就屬非中性的報導。 (二)報紙的論述分析 三家報紙在專業意理的深度意涵上似乎呈現出光譜上的差異,中國時 報非常「平衡」的報導方式,尤其是新聞論述公平地建構各方消息來源的 發言位置,故深度意涵的表現等於是座落於專業意理光譜的中間(中立型 專業意理的表現)。而若從新聞論述所建構的立場來看,自由時報與聯合 報則在光譜的兩旁,若說光譜的兩旁同為參與型專業意理的展現,那麼自 由時報展現的是協同性1的參與性專業意理,因為自由時報的新聞展現主 要是建構政府消息來源的立場,亦即站在政府的立場為民眾傳達事件;而 聯合報則屬於對立的參與性專業意理,因其所建構的發言位置多為反對政 府立場的報社(記者)本身之立場,亦即聯合報認為有責任為公眾解釋新 聞事件,並且是站在不同於政府的立場為民眾解釋事件的來龍去脈。 三報在專業意理深度意涵上展現如此差異的光譜現象,是非常有趣也 是值得討論的問題。特別是震災期間,媒體究竟應該如何報導才算是符合 專業意理的表現,以此次研究的三報為例,恐怕很難給予「標準」的評 判。若以傳統新聞學強調所謂「平衡」、「客觀」的觀點來看,中國時報 似乎最符合專業意理的表現,但若以公共新聞學的觀點來看,聯合報似乎 在此次地震《媒體事件》做到了最好的表現。換言之,震災期間究竟是配 合政府宣傳報導的媒體才算符合專業意理報導,或是僅守型式/內容平衡 就是最佳的新聞專業意理表現,還是勇於提出問題以及對政府提出建議批 評的媒體,才符合專業意理呢?恐怕取決於人們如何認知新聞學的價值, 以及媒體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型式。 1 這裡的協同以及下面的對立,是以政府立場為主要考慮對象。

(10)

分析發現,三報對於《媒體事件》的處理有著頗大的不同,而各報與 政府高層之間的關係,確實是造成三報在新聞報導上展現如此差異的主 因。在權力關係的運作上,自由時報藉由新聞處理的方式拉攏(或說保 持)其與政府之間的夥伴關係,並與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但由於本 身亦為媒體,故其在行文論述上並未明顯批判媒體(如 TVBS),亦即自 由時報雖然將關係留給了政府,但也不願破壞本身與其它媒體的關係,這 一點與自由時報在處理政治新聞時比較不同的地方。 而中國時報標榜中立的立場,也在此次對《媒體事件》的處理方式上 再次展露無遺,亦即不得罪政府也不得罪媒體的「中立政策」,如此一來 中國時報既與政府保持關係(即使是普通關係),亦與媒體的關係不會惡 化。是故中國時報的權力關係之運作,即如同當年處理國民黨政爭之報導 同出一轍,中國時報儘量不去批判任何一方,所以當聯合報與自由時報成 為箭靶、折損兵馬的時候,中國時報能夠隔岸觀火,全身而退(林麗雲, 1999)。同樣的,中國時報在此次《媒體事件》採取雙贏的權力運作方 式。 四、主要建議事項 在短程方面,我們建議儘量保存震災相關記錄,儘速研究設置警戒線 的方式與步驟,要求媒體制訂災難新聞的採訪守則,並由學界協助媒體加 強在職訓練。 (一)九二一震災記錄保存 經由媒體主管深度訪談發現,除了新聞報導本身,媒體甚少保存內部 檢討資料及採訪心得,使經驗難以有系統地傳承。我們建議各媒體儘速將 採訪報導震災新聞的相關資料,作成書面紀錄,便於保存。其次,民間團 體已在進行紀錄片的攝製,媒體也不應該缺席,特別是媒體擁有許多救災 相關的影像記錄,將它們作有系統的整理,將是各級學校絕佳的教材。此 外,政府單位如新聞局、文建會等也應協助媒體及民間團體蒐集及整理相

(11)

關資料,以利日後參考。 (二)研擬警戒線設置通則 雖然媒體主管多認為警戒線的設置有其必要,卻表示難以執行,也有 少數主管認為這只是習慣問題,只要警戒線能夠公平地嚴格執行,記者慢 慢會適應這種採訪的方式,也就習以為常。因此,警戒線的設置應強調合 理的規劃,在隔離非救災人員的同時,也能顧及媒體採訪的需要與家屬焦 急的心情。我們建議檢警單位先由定點著手,研擬各層警戒線設置的原 則,包括各層的距離、隔離的方式、各層人員的聯絡方式等。然後研究如 何機動性地設置採訪區及家屬休息區,以及如何維持資訊的暢通等。通則 建立後,警消單位應定期舉行演習,並模擬如何在不同地形不同狀況下隨 機應變。 定點警戒線的設置除了災難現場,也應包括醫院。檢警單位應與醫院 合作,將受創者的權益置於媒體採訪的需求之前,對受創者的身心作更多 的保護,盡量減少醫療場所的干擾,使受創者可以在比較安寧及安全的環 境中接受治療。此外,為了增加警戒線的可行性,我們建議警消單位增加 平日的模擬訓練,增加媒體溝通的訓練,並與主要醫院合作,研究如何隔 離受創者及記者,記者禁足的範圍及允許拍攝的畫面等。 (三)訂定災難新聞採訪守則 媒體主管多數懷疑守則的功能,而強調實際的運作。若僅由媒體組織 文化、採訪精神,耳提面命等較抽象的層面去寄望記者遵守某些行為規 範,不免過於薄弱。我們認為,採訪守則的建立有其必要,媒體應將政 策、標準、採訪精神等條文化,便於職前與在職訓練,強化記者的認知, 而不是等到災難發生再去啟動經驗法則或翻閱採訪守則。此外,媒體記者 的流動性大,資深記者是極少數,在經驗傳承上已出現斷層,所以更需要 採訪守則。 (四)加強在職訓練

(12)

多數媒體都會舉辦職前及在職訓練,但由於觀念的問題,訓練多半不 完整、鬆散、又無法持續,使得效果不佳;訓練所學與實務又不見得有直 接的關聯。大部分媒體沒有任何書面的工作規劃,即使有,可能也沒有人 遵守。許多媒體主管強調「從做中學」的精神,他們認為每個事件都有其 特殊性,必須機動性的處理採訪報導,一切遵照採訪守則反而降低機動 性。這種想法便影響記者對在職訓練的態度,尤其是線上記者,往往認為 當日的採訪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對於思考的訓練或觀念的建立,反而不重 視,甚至完全忽略。所以,我們建議在職訓練應包括媒體主管的在職訓練 及記者的在職訓練。 中程方面,我們建議由媒體研發著手。我國媒體向來不重視研究, 倚靠的是常識與經驗法則,因此經常被人批評不夠深入或不夠專業。我們 認為,無論是傳播科技的發展或媒體生態的改變,均凸顯研究的重要性。 舉例來說,SNG 現場轉播需要廣泛的背景資料作基礎,也更需要倚賴記 者的臨場反應。目前 SNG 的大量使用恰恰凸顯記者準備不足,臨場窘態 畢露的窘境,也正好說明了背景資料的重要性。再如,近幾年來,媒體人 才流動性高,電視記者的平均年資為三年左右,經驗的傳承已出現斷層, 知識的累積需要更有系統的方法。因此,我們對所有媒體提出的建議是: 建立資料庫,便於資料的蒐集與知識的累積。我們對於電視媒體的建議是 聘用資深研究員。資深研究員有如活動資料庫,可以提升電視新聞的深 度。對於寬頻網路的來臨及媒體整合的趨勢,我們認為,媒體未來面對的 是全新的競爭環境,應儘早作規劃,成立專案小組,或提升研發單位的功 能。 此外,本研究建議新聞局、行政院文建會、媒體與學術單位合作, 規劃成立震災資料庫,以便完善保存震災相關資料。而可針對目前各媒體 已做好的各種災難相關報導及資料(如公視、中視、東森、TVBS)予以 蒐集、存檔,成為完整的資料庫。 最後,我們認為,媒體應該與學界長期合作,有系統地觀察媒體生態 的變化,內部運作,外部互動,以及媒體使用行為等,增加媒體與學界的

(13)

對話,使實務與理論作更緊密的結合,才能提升新聞的品質。經由檢討九 二一震災新聞的採訪與報導,使我們更深刻地體認提升媒體從業人員素質 的重要性與急迫性。我們深切地期盼透過政府、媒體與學界的努力與合 作,促進媒體健全的發展。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源起

台灣自民國七十七年一月一日報禁解除,印刷媒體的發展蓬勃,言論 市場自由、意見多元。接著,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法律的鬆綁,進入所謂多 頻道的時代,有線電視的普及率接近八成,其中新聞頻道也有七、八家, 若再加上地方新聞的產製,以及廣播開放後的競爭,民眾接收資訊的管道 的確是多元且豐富,依學理言,台灣無論如何都可稱之為「媒介富有」 (media rich)的國家。 但多元、豐富的頻道及資訊未必代表著正確、符合新聞專業意理。在 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新聞工作人員的專業表現一直頗受學術界及實務 界的重視,著名的傳播學者麥奎爾(Denis McQuail)在 1992 年出版了媒 介 表 現 ( media performance ) 的 書 籍 , 副 標 題 為 「 大 眾 傳 播 與 公 眾 利 益」,即希望以宏觀的視野來探討媒介在現代社會應履行的公共責任,乃 提 出 自 由 、 正 義 / 平 等 、 秩 序 / 團 結 做 為 評 估 媒 介 表 現 的 價 值 判 準 (McQuail, 1992)。麥氏非常強調以公共利益為出發的觀點,並提出評 估媒體表現的外部與內部因素。 然而,麥奎爾的理想在一個以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有實現的可能 嗎?傳播學者麥克曼南士(John H. McManas)在九○年代提出「市場驅 動新聞學」(market-driven journalism)的概念,認為在一個競爭的意見 自由市場中,商業利益的驅使新聞學中許多觀念在現實世界中,有實際執 行上的困境。當然,在批判學派中,尤其是政經學派,對於將新聞學視之 為商品更有非常嚴苛的批評,不論在理論或是實例上,貢獻都不可抹滅。 國內近年來有關新聞專業意理的討論從未中斷,學者(陳世敏、彭

(15)

芸、羅文輝)曾於民國 77 年接受新聞局委託,研究是否需要制訂記者 法,來針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性做一清楚的界定和規範,但研究結果發現 無論就新聞理念的潮流、各國趨勢、我國現狀及立法成本四方面,記者法 的制訂均不可行(p.191)。 十年光景很快過去,解嚴以後新聞專業的問題隨著市場的開放而更行 嚴重,劉邦友案、大園空難、以及白曉燕綁架事件中所暴露出的新聞倫理 問題,都成為學者與業界、政府及民眾既震驚又痛心的一連串案例,每回 事件的過程、結果及座談會或相關討論從未停歇,只不過開會歸開會、討 論歸討論、反省歸反省,等到下一回事件發生時,新聞媒體,尤其是電 視,更是一窩蜂地將討論、反省拋開,而去追逐又一次收視率的提昇。 921 地震是台灣百年來最大的自然浩劫,事發後兩、三天由於通訊中 斷,交通不便,國人並不清楚地震傷亡究竟有多麼嚴重,電子媒體在最短 時間抵達集集地震震央附近,進行一連串現場的報導報紙自然也不落人後 或抽換版面或大幅提供相關資訊,災難發生的第四天,更有有線電視媒體 到中寮進行叩應的現場節目,引起諸多爭議。台大新研所、政大新聞系、 聯合報、公視、東森多媒體與中國時報等相關單位都針對此次災難新聞報 導的一些問題,進行研討,但由於時間倉促,並無系統並具規範的結論。 地震發生一周,李總統在九月廿九日特別呼籲媒體不要破壞政府與人 民之間的感情,他特別說「光在中寮鄉就看到四、五十個記者跑來跑去, 報導又混亂,看看人家阪神地震的採訪,多麼井然有序」(中時,九月三 十日,第 2 版)。李總統呼籲媒體對政府的政策要多報導,以服務災民, 也呼籲不要做一些讓災民情緒不安的報導。究竟我國媒體在 921 地震中表 現如何?與阪神地震中媒體表現相比,我國電子與印刷媒體地震報導的功 過究竟如何? 由於畢竟是百年大震,對許多記者而言,都是嶄新而難忘的經驗,絕 大部分電子媒體的記者都很年輕,經歷如此震撼的人生經驗,要用平常一 般專業標準去要求其冷靜、客觀處理地震新聞多少有些理想化。而經建會 主委江丙坤先生就在地震發生的第五天投書媒體,「請媒體給一點公平的

(16)

報導」,文中「期盼媒體主播及主筆對於各級政府之努力少批評多鼓勵, 與其處處挑剔,不如提出更正面的建議...」。究竟我國媒體,尤其電子媒 體在地震期間及隨後持續的馬拉松報導中,是否如江主委所言報導的公平 性有所不足?把問題拉大,地震新聞是否應該如政府官員所言,「與其處 處挑剔,不如提出更正面的建議」? 本研究將利用電視新聞的內容分析與報紙新聞的文本分析來掌握我國 媒體地震相關新聞處理的量與質之特色,接著,利用座談會與媒體主管的 深入訪談,了解各方如何看待變遷環境下媒體災難新聞的處理。最後,根 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將提出一些可行的規範性建議。

第二節 研究主題背景及有關研究之檢討

一、新聞產製社會學 沒有人可以 懷疑新聞是產製出來 的,因此新聞產製的 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也一直是新聞教育中不曾被忽視一個重要 領域,從早期守門人的研究,到新聞室的社會控制,到近期議題設定中媒 介議題的產製……都可見到學者努力探究媒介組織中新聞工作者受限於 內、外在環境而如何報導新聞事件。席格(Sigal, 1986)認為「新聞終究 不僅是新聞記者所想,也是消息來源所說,且受到新聞組織、新聞常規, 以及社會習俗所影響。……新聞不是真實,而是消息來源對真實的描述, 受到媒體組織的影響(引自臧國仁,1999,p.99)。 蕭森(Schudson, 1989)則認為八○年代探討新聞產製有三大學術取 徑,一為政經學派,將新聞處理的結果與新聞組織的經濟結構連結,英國 文化研究一系列在這方面的討論與著作,的確使媒介政經學派在現今討論 媒體諸多現象時,不能缺席。 以最簡單的話說,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仍是「各種社會關係,特 別是權力關係,如何相互構成,以致影響了資源的生產、分配與消費」

(17)

(Mosco,引自馮建三、程宗明譯,頁 42)。而從新聞的產製過程看,既 使記者有其主權,但新聞是「配合」及「強化」由政治菁英所界定的政治 情境(Murdock, 1973)。 近年來,政經學派受到學術界高度的關注,以此觀點來看新聞的產製 固然有其一定的貢獻,但由於政經學派基本上還是處理較寬廣、巨觀的現 象,是故有關新聞工作者的社會組織,以及在日常例行新聞產製的實踐更 受一些實務工作者的重視。 從何謂新聞,到新聞的分類、路線的安排、記者與消息來源的關係、 記者在組織中的角色、客觀、競爭、專業性……,這些恆存的議題都是新 聞教育、新聞實務工作者每日會遭遇到的問題,各式的論點與辯論也從未 停 歇 。 簡 單 地 說 , 記 者 在 大 眾 傳 播 的 時 代 中 是 制 度 化 的 個 人 (institutionalized individual),因此不可能逃脫制度、組織的限制,而其 採訪的對象,也大多為制度中的角色,其與官員的互動,其與編輯之間的 關係,都吸引許多研究者投入。依蕭氏的說法,組織研究途徑強調不管個 別的行動者如何,組織是有許多限制的,而在任何系統中,社會建構的真 實都不可避免(p.16)。 「社會建構論」一直有其貢獻,因為「事實是被組織性界定的—事實 是由專業認定的方法所蒐集來適切的資訊,可顯示出什麼被知道及如何被 知 道 之 間 的 關 係 , 就 新 聞 言 , 查 證 事 實 既 是 政 治 也 是 專 業 的 努 力 」 (Tuchman, 1978, p.82-83)。 建構論認為新聞媒體扮演了轉換社會真實為符號意義的核心角色,因 為首先新聞媒體所刊載的內容並非社會真實的客觀反映,而是社會建構的 產物。再者由於受到組織常規的限制,任何事件均需先經「加工」處理, 始能成為新聞媒體所能接收的形式。是故許多傳播學者乃認定新聞實際上 是建構或是再建構後的符號內容,與原先真實事件不必有相對應的關係 (臧國仁,1999)。 蕭氏認為第三種途徑為文化學的途徑(culturological approach),當 學者強調文化產製時,認為所有文化現象不能視為當然,而確是文化的部

(18)

分,因此在看現有符號系統時非常強調其存在的文化。也就是說,當以組 織觀點看新聞產製重視人與人關係中新聞的互動因子,文化觀點則希望找 出想法與符號間的關係,來決定新聞的符號意義。諸如慣稱的「新聞價 值」或「新聞觀點」究竟指涉為何?塔克曼曾寫「新聞判斷是稀有的常 識 , 是 新 聞 人 秘 密 的 能 力 , 以 區 別 其 與 他 人 」 ( Tuchman, 1972, p.672)。那究竟新聞人的新聞判斷從何而來?是天生的嗎?是霸權體系 下的意識型態嗎?或根本就是「常識」? 文化途徑認為從形式及內容可分別選擇新聞的本質內容就是為了當然 價值的實體,如美國記者重視自我中心、利他的民主、負責任的資本主 義、個人主義、小鎮的愛國主義等,這些價值似乎從未被挑戰;而形式則 指的是有關敘事、說故事、人情趣味的基本假設,以及形塑新聞呈現的圖 片與語言表現之傳統。文化學的觀點強調記者說故事、產製畫面、語句組 成等都是文化傳承的。 不管是政經學派、組織學派或是文化觀點看新聞產製,學者都慣將 「新聞」定義為新聞工作人員根據一套外在標準(新聞價值)以及內在的 工作程序(組織常規)所生產的資訊成品。依臧國仁(1999, p.91)的說 法。傳統新聞學的研究認為,在新聞產製的過程中,新聞工作者經常受到 來自資訊提供者直接干預或間接影響,新聞行業逐漸發展出道德倫理規 範,藉以維持資訊內容之品質;這套倫理規範常被稱之為「專業意理」 (Professional ideology)。 一般說到新聞的專業意理,總少不了要談到公平、平衡、公正、客 觀、多元、品味。從新聞倫理的角度言,不管是道義論或是目的論或是情 境說,都是希望新聞工作者在建構事實的過程中,或扮演守門人的角色 時,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可以遵循。追求正確的報導,僅量地蒐集事實、獨 立運作,避免傷害都該是放諸四海的準則。 麥奎爾(McQuail)認為評估媒體表現應從下面三點著手:自由、平 等與秩序,其下又包含了獨立、接近、多元、客觀、穩定、社會控制與符 號文化之間等次面向。可知新聞倫理較重視採訪、報導、呈現面的問題,

(19)

而麥奎爾則從宏觀面來看媒體表現。 翁秀琪(1997)則認為傳統新聞學強調新聞客觀性,新聞選擇的模式 被稱為「功能模式」,新聞報導的責任就是盡量地去反映新聞事件的特 性。近年來許多學者主張從詮釋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新聞報導和新聞事件之 間的關係,在這樣的觀點下,新聞記者在報導新聞事件時,一方面受到社 會結構(例如傳播政策、媒體組織、佈線結構等)的影響,一方面也透過 專業化過程將某些意識型態(例如客觀報導、新聞價值、新聞類型、消息 來源等)內化為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原則,並主觀的透過上述的的工作原則 來建構新聞。所以,新聞是在主、客觀辯證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真實,是 社會真實的一部分(p.2-3)。 臧國仁(1999)從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來發展其對新聞的闡 述,認為新聞報導的過程極為複雜多元,單是在新聞媒體組織中就涉及了 組織內部框架、報導者之個人框架,以及文字本身所具的語言建制的框 架。更何況現在新聞媒體加以報導之前,尚有來自各種消息來源組織以其 特有框架立場對原始社會資訊加以篩選或重組,以及事件與議題的流動週 期與特徵形式。這些源自不同社會組織所發動的積極行動,實已將新聞產 製過程提昇為多面向、多因素的社會資訊概念(p.329)。 學者固然以學理的深度來企圖解釋媒介所處的生態下,內在組織之主 體性如何發揮,但實務界人士在日日的工作中,在隨時有收視率。有績效 表現的壓力下,其實難有餘力仔細思考其專業意理如何透過每天的產製而 彰顯……。處理災難新聞,對近幾年台灣電子媒體而言,在社會新聞掛帥 的情況下,只有量而常放棄質,也受到許多批評,本研究目的之一則希望 利用深度訪談與座談會來討論這樣的問題。 二、災難新聞與 921 地震的媒體報導 地震新聞屬於災難新聞的一種,根據 Larson(1980)定義災難新聞是 大眾傳播媒介對某種災難事件的系列報導與重新建構。這些資訊不僅涉及 災難本身,也包含了警告,復原努力的敘述,災難衝擊的統計,影響大家

(20)

了解災情的形式、態度、理解及回應等。不管定義如何,災難是會造成人 名及財產嚴重損失;在時間上,發生多屬突然,不一定容易掌握,後續發 展也難以預測;效果方面,災難新聞無論如何都會引起人性各種負面的情 緒。 由於這些特性,災難中媒體角色常集中在「受災者的反應」、「救災 組織的運作」。前者較易出現負面的言論,而後者較容易出現正面的報 導,也常出現新聞報導會以政府高層、地方官員與警方等官僚體系的消息 來源解釋災難的情況。至於議題類型,現有文獻顯示報導中以各方受災反 應、受災衝擊情況檢討責任歸屬為主議題,對於事件發生原委、警告、預 測性議題則較偏低(郭恆祺,1999)。 美國學者沙爾文(Salwen, 1995)研究颶風安卓的新聞,分析報紙引 述的消息來源及其議題,結果發現與政府及企業無關的個人反而常被引 述,這與我國過去消息來源的相關研究截然不同。在災難時被引述的較多 的為專家或受害者,提供許多人情趣味角度的看法,有趣的是,沙氏結果 發現大多消息來源都稱讚自己而責備他人,但責備的對象則主要是責怪老 天。我國地震新聞中電視新聞的報導究竟如何?本研究將有所探討。 三、媒體與政府的互動關係及權力運作 媒體一向自詡為立法、司法、行政部門之外的「第四權」,亦即媒體 具有監督政府的職責與權力。然而長久以來,媒體所謂「第四權」的權力 在與政府的互動關係下,經常出現或合作或對立的緊張關係。在許多事件 議題中(如水門事件),媒體與政府的互動關係以及權限問題--究竟是媒 體逾越了第四權的權力範圍,還是政府干涉了媒體的第四權,一直是爭辯 不休的問題。無論如何,媒體經常在不同的外在「權力角色」壓力下運 作,這些權力角色包括政府當局與一些社會機構(McQuail, D. & Windahl, 1981;楊志弘 莫季雍譯,1988),於是媒體與政府之間的角色互動以及 權力運作,一直傳播研究中持久的研究課題。而此次九二一大地震,亦震 出了媒體與政府兩造在災難事件中角色(權力)扮演與關係互動的問題。

(21)

以下文獻將先討論媒體與政府的關係及權力運作,並說明媒體與政府消息 來源的互動過程與方式,最後則探討專業意理在媒體與政府互動過程中所 扮演的角色及影響程度。 依據 Grossberg et al.(1997)的觀點,想要瞭解媒體與政府互動的關 鍵字眼就是「關係」,在這互動的關係中,每一方都會給予某些東西或是 取得某些想要的東西。因此媒體主要提供的資源就是「公開性」,而政府 官員則提供「資料及消息來源」,而如此供需互動的關係也制定了媒體與 政府彼此關係運作的遊戲規則。學術界經常批評新聞媒介過份依賴政府官 員或少數菁英份子作為消息來源,在野黨或是政治異議團體也不斷地批判 新聞媒介主要是反映執政黨以及政府消息來源的意見,卻忽視在野黨及異 議團體的意見(羅文輝,1995;蘇蘅等,1995)。即使是重大災難事件, 新聞媒體所引述的消息來源,也是以知名官員以及採取行動改善現況的評 論者 涉入者最多(郭恆祺,1999)。 至 於 媒 體 如 何 與 政 府 消 息 來 源 保 持 互 動 或 是 如 何 互 動 , 臧 國 仁 (1999)認為,消息來源不只是提供媒體資料訊息,也是社會行動的競爭 者,彼此競相在媒介論域中爭取言說論述的主控權。故政府消息來源一樣 必須透過組織文化動員資源與人力,並試圖接近媒體,以便建構符合政府 組織框架的言說內容,進而影響社會大眾的觀點。但新聞記者有時候為了 達到平衡報導,在消息來源的取得上也會儘量避免政黨偏差(也就是消息 來源包含各政黨),不過即使記者努力保持平衡,由消息來源所提供的 「事實」也可能是具有選擇性的(Herbst, 1998)。另外,新聞媒體經常 以消息來源匿名的方式來保持與政府人士的互動關係,蘇蘅等人(1995) 的研究即發現新聞報導以匿名報導消息來源的情況很普遍,特別是國民黨 消息來源的比例最高。而這樣的互動方式,一方面是維持與政府消息來源 的關係,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是藉由匿名的消息來源來修理媒體想要批評 的對象(翁秀琪,1997)。 除此之外,一些研究也指出意識型態影響了媒體與政府的互動,亦即 影響了媒體對消息來源的選擇及新聞處理方式(張錦華,1996;陳憶華,

(22)

1996)。換言之,新聞記者會藉由消息來源傳達一些特殊立場(蘇蘅等, 1995),特別是當消息來源的立場或意識型態相當接近記者工作的新聞媒 體立場時(Hagen, 1993, 引自蘇蘅等,1995:18),這種情況更易發生。 因此,意識型態立場也是影響媒體與政府互動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媒體與政府的互動有時候也建立在對立的狀態下,從新聞 史的演進來看,對立的情形屢見不鮮,所謂的第四權根本就是記者根深蒂 固的一個理念。Grossberg et al.(1997)即認為世界各國政府對媒體的控 制是直接的,因為政府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武力使媒體順服的機構,而且 政府對其它機構的控制也可能間接影響媒體。於是媒介經常把政府視為對 立的機構,新聞記者對政府官員抱持懷疑、嘲諷的報導,一直是他們認知 的態度。但這樣的態度也讓記者在意識型態公正的專業意理規範上感到困 惑,甚至被批評容易造成媒體偏差(Herbst, 1998)。 但是台灣媒體是否一如美國媒體對政府官員的態度一樣,並沒有相當 的定見。畢竟台灣媒體的結構(政府擁有與否)以及不同的社會及權力關 係(侍從關係、平等關係還是對立關係),使得媒體與政府的互動及報導 方式並非完全一樣。同時政府解嚴至今十餘年,彼此關係究竟該如何也是 眾說紛紜,尤其在緊急狀況下媒體角色應該如何扮演,與政府關係究竟如 何也更待釐清。換言之,專業意理在媒體與政府互動過程中究竟扮演什麼 樣的角色與地位,或是說媒體對政府採取敵對或是討好的報導,是否就是 一種媒體偏差或是違反了專業意理之原則,仍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於是接 下來本文將說明專業意理的相關問題。 專業意理一直是新聞報導及寫作的最高指導原則,Cohen 在一九六三 年研究各國駐美採訪外交記者對美國外交政策的看法時發現,記者群中具 有兩種專業意理:第一種意理是純粹「反映現實」,報導事實;第二種意 理 則 是 要 做 公 眾 的 解 釋 者 , 要 替 讀 者 解 釋 各 種 消 息 的 意 義 。 同 樣 的 , Johnstone 等人(1972)的研究也發現,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意理具有中 立型以及參與型二種(引自李金銓,1984:45-54;彭家發等,1997:234-235)。雖然過去專業意理似乎比較強調客觀報導、中立性以及時宜性等

(23)

中立型專業意理觀點,連帶使得新聞學研究對於專業意理的探討,習慣只 以「新聞偏差」以及「消息來源偏向」來加以分析。 但近年來發展的公共新聞學 1 似乎又把新聞的專業意理導向參與型理 念,依據 Hass(1999)對公共新聞學的觀點,新聞記者必須思考政府、 市民以及記者之間其實是具有相關連的權力問題,另外記者也應該放棄不 必要的客觀及價值中立的觀念,故記者不能只為漠不關心的旁觀者,而必 須扮演主動的角色,為市民(讀者)發掘問題,並且說明問題的來龍去 脈。況且即使以「平衡報導」將各方意見同時呈現,仍不免出現意見先後 陳列的問題(臧國仁等,1997,引自臧國仁,1999:127),換言之,新聞 記者即使排除了本身的意見,反而將消息來源的意見引進故事中(Rouner et al., 1995,引自臧國仁,1999:127)。因此,若以這個角度來分析專業 意理時,新聞論述所建構的實質(或深度)意義恐怕要比型式上維持「平 衡報導」還來得重要。於是,究竟什麼才是最佳的專業意理表現,在此出 現了很大的轉變以及模糊地帶。 殊不論專業意理的概念究竟應該為何,錢玉芬在其論文中歸納過去對 專業意理的研究取向有三:一為權力取向(power approach);二為結構 功 能 取 向 ( structural-functional approach ) ; 三 為 現 象 學 取 向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錢玉芬,1998:15)。權力取向的專業意 理研究把專業視為是一種職業的權力關係,亦為權威的獲得以及權力的運 作,因此這方面的研究取向所採取的是批判的角度與態度,認為專業是集 體謀權、謀利。至於結構功能取向的專業意理研究則致力於界定出一群職 業屬性,並且區分專業與非專業的標準。最後的現象學研究取向,則把焦 點放在特徵現象的研究,亦即瞭解專業中的一般成員如何應用與理解「專 業」一詞,並透過日常生活來完成其所謂的專業(錢玉芬,1998)。 1 公共新聞學源起於1980年代末期以及1990年代初期,主要是為了反應當代新聞學理論

及實務所產生的缺點,由學者Jay Rosen, Davis Merritt等人所提出的概念,其中心觀點 認 為 新 聞 記 者 的 政 治 責 任 就 是 去 幫 助 創 造 市 民 對 民 主 過 程 的 參 與 及 承 諾 ( Hass, 1999)。

(24)

每一種專業意理的研究取向各有其適用性及限制性,而過去對於專業 意理的研究,比較偏向於對新聞人員專業性的探討(如羅文輝,1997), 也就是所謂結構功能取向的研究較多。但由於本研究並非想要建構專業意 理的定義或是量表,也不是想要去判定什麼才是好的專業意理表現(參與 或中立),而是希望從此一事件當中,探出媒體的權力運用,進而釐清媒 體的專業意理態度(究竟是為對立、中立還是協同立場)。故本研究在專 業意理方面的探討,與權力取向概念較為類似,但亦不完全相同於權力取 向對於權力的看法(把專業意理視為一種職業的權力關係與獲得),而是 強調新聞學對專業意理的後設概念(中立、參與)如何影響媒體與政府權 力互動的問題,才是本研究對專業意理探討的重心。換言之,本研究在此 對媒體專業意理的探討並非著重在專業類目的建構,而是藉由新聞論述的 語藝表現來窺探媒體如何與政府互動,以及互動中的權力關係之運作,並 且進一步地分析這樣的運作與媒體專業意理又有什麼樣的關連性,分析的 個案乃因地震而造成政府與媒體緊張關係的報紙之相關論述。 根據以上的說明,本研究假設在台灣這樣的媒介市場結構下,媒體競 爭激烈,因此遭逢如地震這種極具震撼並具新聞價值的事件,各媒體均會 花相當的篇幅及時間來報導所有相關的變化,包括災難現場的人、事、 物,中間又以災難死傷人數與政府救災等為重點。國內過去對災難新聞的 討論較為零星,而社會新聞近年來受到尤其如電子媒體的大加重視,在 SNG 的大量利用之下,許多新聞的倫理問題浮上檯面,學者專家及民意 都多有反應,認為應該正視因 SNG 報導現場所導致的諸多問題,本研究 的目的之一乃希望完整地檢視 921 地震新聞的呈現,並將此放置在國內競 爭激烈的媒介市場大環境下,並藉由深入訪談來加深這個問題的不同面 向,最後當然希望媒體在未來社會、災難新聞的處理上能有所改進,而在 與政府互動的過程中,也能更為成熟。

(2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報告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研究限制。第二 章為相關文獻的探討,包括地震新聞採訪、製作所考量的因素,同時以阪 神大地震為個案分析的對象,想了解日本中央、地方政府在大地震之後的 作為,以及媒體的表現,當然,災難新聞因牽涉到救人、死傷等人命攸關 的過程,究竟是否應有具備公權力的警戒線,作為記者採訪的一個底限, 讓記者一方面可以發揮讓公眾知曉的採訪權,另方面不妨礙災難現場的搶 救與性命證物等相關資料受到延誤或破壞?我國媒體 921 地震新聞報導究 竟是功還是過?自從陳進興案及大園空難事件以來,許多人都討論警戒線 設置的必要,以免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年輕而具衝勁的記者經常為了追 求新聞而忽略許多其他倫理方面的考量,但警戒線的設置是法律規範的 呢?亦或是媒體自律的範疇?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在量方面的操作;以及論述分析的學 理,以提供相關地震引起媒體與政府關係的另一種研究取徑。同時在專家 座談與深度訪談方面,各主要媒體在處理地震或災難新聞時是否有一套完 整的作業守則,事後的檢討如何等都值得正視。 第四章為研究結果,包括電視地震新聞處理的內容分析、報紙地震新 聞的論述分析結果,並摘要本研究利用座談會與深度訪談學者專家與媒體 負責人針對地震新聞處理的看法。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26)

第二章 災難新聞的報導與實務

第一節 地震新聞的本質與製作要素

在媒體報導不同種類的新聞內容中,有關重大意外天災(disasters) 等人類不可抗力災禍的新聞統稱為「災難新聞」。由此定義來看,「地震 新聞」報導應歸類於「災難新聞」的範疇中。 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災難如同疾病般時時存在,並困擾人類的生活。 即使今日到了二十一世紀科技興盛的時代,人類卻仍然不能完全遏止任何 災難發生,有時反倒製造災難產生的機會。尤其是如地震、颱風、水患等 重大災難一旦發生,勢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物嚴重損失,個人或公共安全 即面臨重大受害及威脅。 由於人類本能對於安全問題一向最敏感,因此,「地震新聞」本身即 具 備重 要 性 (significance)、影響性(influence)、及引起閱聽人興趣 (human interests, HIS)的本質。閱聽人重視「地震新聞」,不僅在於關 心新聞報導他人不幸的遭遇,更透過災難訊息傳遞,提高自我安全警覺 (self-awareness to security)。 此外,依據目前各新聞報導「災難新聞」的分類方式及內容來看, 「 災 難 新 聞 」 仍 歸 屬 於 「 社 會 新 聞 」 的 範 圍 之 內 。 徐 佳 士 ( 賴 清 松 , 1972)認為:「「社會新聞」是指那些犯罪、災害、和人情故事之類的 「軟性新聞」,施蘭姆(Wilber Schramm)將傳播內容分為兩類:一為可 以提供「立即的報酬」(immediate reward),一為可以提供「延遲的報 酬」(postponed reward),而一般所謂「社會新聞」,大致屬於前者的 範圍。」由此可知,「地震新聞」在新聞判斷及製作上與「社會新聞」類 似,必需隨時隨地提供閱聽人最新的訊息,有即時性(immediateness)的

(27)

本質。 此次九二一大地震對於新聞媒體而言,不同於以往引用自外國媒體報 導其他國家地震的消息,九二一震災發生在台灣本島,直接衝擊台灣人民 及環境生態。對於新聞媒體而言,閱聽人重視此新聞的程度應是歷來重大 災難新聞之最,當然在動員與報導的時間上都竭盡全力;因此,此次九二 一震災「地震新聞」對台灣的閱聽眾而言極具鄰近性(nearness)的新聞 本質。 由於「災難新聞」多年來已成為新聞報導主要的內容之一,閱聽人對 於「災難新聞」關心的程度往往僅次於國家大事或戰爭方面的報導,而且 閱聽眾通常除了希望知道災難的種類、規模、及範圍以外,更重要的是, 閱聽眾希望在新聞報導中知道更多有關自身所處情境的訊息,如受害人員 的狀況、如何求援、與外界的聯繫等切身相關的重要消息。 此外,「災難新聞」的報導亦對於政府部門有監督作用,即新聞媒體 應代表閱聽人探索這類問題,並在政府人員執行任務觀察其工作情況及效 率,新聞媒體擔任為民喉舌的角色重要性由此可見。因此,所有新聞媒體 對於如何處理如九二一震災這樣劇烈的災難新聞,應高度重視,並詳加企 劃報導的製作及呈現方式,在未來仍有可能發生的災禍中擔任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角色時得以發揮新聞媒體告知、守望、協調、及服務的功能。 關於地震新聞採訪、製作的考量要素,一般來說,不論平面媒體或電 子媒體,以地震震災新聞為例,新聞產製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流 程(鄭瑞城,1992):災難事件發生,記者在其中選擇事件及所報導的對 象,採集相關資料,寫成新聞事件,轉到編輯手中予以潤飾、修正、加上 新聞標題後,再交由印製或製播部門處理,形成最後的新聞成品(news product),再傳送給讀者或聽眾。在整個新聞製作過程中,可能涉及的 「參與者」如下: 一、當事者:如地震震災中的受災戶,或是震災造成的災害情況。 二、促動者:如政府救災單位,或是提供災難相關資料給記者的警察。

(28)

三、評論者:如解釋災難發生肇因及解決之道的專家學者等。 四、記者:採集當事人、促動者、或評論者所提供的資料加以綜合組織的 媒體工作者。 五、編輯:根據記者完成的新聞事件加以整理編排的媒體工作者。 六、製播者:處理編輯所給予的新聞稿,以便於刊播的媒體工作者。 由以上可看出,前三者為「震災事件」中的行動者(actor),或稱 「要角」,而後三者則為將「震災事件」加以蒐集、處理、並且呈現為 「震災新聞」真正的製作者(producer)。而自從 SNG 在國內成為重大 事件時不可或缺的採訪、製播工具以來,新聞產製的流程已產生一定程度 的變化。 SNG 衛星 製播 作業對 新 聞 產 製 流程 及新聞 內 容 造 成 幾種 轉變: 首 先,新聞採訪更具及時性與機動性,SNG 技術減少新聞製作的時間與空 間障礙;其次,SNG 可增加新聞來源的多元性,並可使新聞報導的時間 延長(Shoemaker & Reese 1991)。當然,批評 SNG 新聞直播的人也不 少,如 Powers(1982)就認為這種新聞是陳腔濫調的集合,除了拖延時 間外,不具任何價值。當然,由於 SNG 的出現,編輯台喪失主控權,記 者在狀況未明時報導現場,多出現不確定或臆測之詞,對新聞品質的改善 並無益處,是故 SNG 固然滿足了電視台對速度的要求,卻常犧牲了新聞 的價值(張皪元,2000)。 因 此 , 以 新 聞 媒 體 工 作 者 在 整 個 新 聞 處 理 流 程 模 式 的 位 置 ( position) 而言,其在面對「震災事件」時,如何將「事件」呈現為 「新聞」的考量要素大致可以下面的幾個面向來分別討論之: 一、新聞報導的價值及態度考量 報導的價值指的是處理災難事件時,新聞媒體如何面對事件、清楚事 件、進而掌握事件,以及對於新聞取捨的判斷問題,即報導與否、及報導 如何詳略的考量。報導的態度則是指各新聞媒體採取何種角度報導新聞,

(29)

諸如:科學或是非科學?激情表達或是平實嚴謹?主觀涉入或客觀報導? (一)如何掌握事件重點? 在震災發生後,新聞媒體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即是如何掌握最新的事件 概況及進度,以做為製作新聞時的衡量標準。尤其是此次九二一大地震事 發突然,而且受災地區又多位於交通不便或中斷之處,因此,如何在極短 時間內掌握最清楚的震災情況--以那些方式?透過那些管道?如何查 證?--均為第一線面對震災事件的新聞媒體所應重視的。 (二)如何整體規劃新聞採訪路線及編輯流程? 面對九二一震災這樣混亂、複雜、且突然的大災難,新聞媒體勢必不 能按照平時的採訪、編輯及製編 播流程處理新聞事件,而是採取臨時應 變的新聞規劃策略,以應付層出不窮的事件狀況。此外,由於此次震災影 響甚鉅,媒體在進行新聞後續報導時也必須面臨新聞企畫的課題,包括如 何應付震災後續狀況,如何以不同角度切入報導,當然,更重要的,即是 決定究竟什麼是當時(timely)最需要報導的新聞等,尤其 SNG 或微波 傳送訊息的技術問題都需一併考慮。 (三)如何認定不同震災新聞的重要性? 此次九二一震災發生的一周內,幾乎所有平面新聞媒體均以整份刊物 的篇幅(尤其是報紙)報導震災新聞,加上所有電子媒體幾乎二十四小時 跑馬拉松式報導,在新聞訊息大量湧出的同時,新聞媒體如何在版面或排 序(rundown)上如何配置各式各樣震災新聞的消息,即表示新聞媒體工 作者面迎突發重大災難時如何判定新聞價值的基準。 (四)如何以科學性的觀點分析報導? 新聞媒體報導地震震災新聞時,應根據科學的觀點剖析,使讀者了解 社會在面臨震災時產生了那些問題及影響,才能較完整深入呈現震災新聞 的面貌,而非一味報導災害中表層的事實,如時時刻刻使用現場 SNG 連

(30)

線,但是卻見電視記者不停重複述說畫面可見的內容,卻少見記者提供進 一步的事件分析及探討,顯示後勤支援在地震新聞中的關鍵性。 (五)如何遵守嚴謹的報導要求而非流於情緒激情誇張? 新聞製作的嚴謹與否一向是評判媒體風格及表現的重要指標,最基本 地說,新聞媒體處理新聞時應謹慎扮演守門人的角色,為新聞製作的公正 性、正確性及可信度把關。然而由於九二一震災為前所未有的災難事件, 對於新聞媒體而言,如何要求媒體工作者在混亂的震災事件中遵守該有的 嚴謹報導風格及品質,而非流於過於誇張激情的情緒表達亦在這一次地震 新聞的處理中突顯出來。 (六)如何界定客觀或主觀報導的分際? 雖然新聞報導要求絕對客觀的原則在近來已經引起許多專家學者的質 疑,然而,新聞媒體身為掌握社會資訊及輿論的機制,在製作新聞時仍應 盡力以正確(accuracy)、簡明(brevity)、清楚(clarity)的原則為基 準。尤其在震災中情況混亂,新聞媒體對於所處理的訊息更應謹慎處理。 而新聞媒體工作者如何在面對驚心觸目的震災消息時,保持冷靜及報導的 原則,應是新聞媒體工作者在震災中最艱難的考量。 二、新聞媒體本身的資源--人員配置與設備運用 採訪地震震災的新聞媒體工作者有許多比採訪平時新聞更要複雜及不 易控制的地方。因為如九二一震災的情況可能連調查人員都不知道從何下 手,此次震災中還出現媒體引導政府救災行動進行的情況,但是,即使如 此,新聞媒體和所有新聞事件當事者和促動者一樣,沒有人知道究竟到底 死傷人數及受損情況有多嚴重,這樣不清楚的現場狀況(confusion at the scene)使新聞媒體派遣人力、調度物力、及分配器材上遭遇重重困難。 另外,最重要的,此次震災顯示出國內新聞媒體工作人員採訪的安全 問題(hazard to one's personal safety),如警戒線的無公信力、記者在震

(31)

災現場隨意進出、SNG 車開過險象環生的地區、工作人員隻身無設備跋 山涉水等,在在顯示新聞媒體面對重大震災事件時規劃相關工作人員安全 狀況的重要性。 此次震災後許多事件現場電力中斷,造成新聞工作人員採訪後的設備 失利(equipment infacilities),諸如無法傳送採訪到的訊息內容予新聞媒 體製編部門,甚至連電視媒體出動 SNG 車都因地形及地勢崩壞等因素無 法運作。由此可見,新聞媒體工作者往往在震災現場遭遇不可預期的狀 況(expect the unexpected),因此在震災事件採訪方面,應多考量人員及 設備資源的規畫及執行。 總體而言,遇到如九二一震災的狀況,由於牽涉面較廣,新聞媒體理 當朝分工合作(divided collaboration)的團隊模式規劃思考新聞採訪及製 作的方向,以分擔工作負荷。但這種分工合作的訓練在平常即該養成,就 較容易在災難發生時顯示出「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成效。 三、新聞報導方式及技巧 指如何透過新聞採訪及製作手法,將經過以上新聞價值取捨過程的災 難事件呈現(represent)成災難新聞給閱聽人。由於報導技巧是新聞媒體 團體合作成果及風格最具體的表現,因此在災難新聞的製作探討上亦不可 或缺。 (一)依據媒體的內容層面思考,在新聞報導方式呈現的內容上: 1. 如何以更人性(情)的角度(the human interest angle)報導? 2. 如何以明確的(specific)手法報導震災實情?

3. 如何在報導時能取得核對震災事實的管道(the sources to check) 4. 如何以中肯的手法加強震災事件發生現場的臨場感(drama)? 5. 如何注意震災事件中可能的特殊之處(highlight any uniqueness)? 6. 如何清楚解釋震災中所有事件發生的原因(the causes)?

(32)

8. 如何進行後續報導 ( follow-ups)?後續報導應如何有效率更新及呈 現? (二)根據媒體的特性分析,在新聞製作技巧改進的考量上: 1. 平面媒體如何在文字稿件、編輯製作要素(包括如標題製作、照片運 用及版面安排)上改進震災新聞報導的品質? 2. 電子媒體如何在播報稿件、影(電視、網路的畫面呈現效果)音(廣 播的播送方式)要素上改進震災新聞報導的品質?

第二節 個案分析——日本阪神地震的震災對策與媒體報導

阪神大地震發生於 1995 年一月十七日清晨 5 點 46 分,地震規模達七 點二,搖晃時間為二十秒。新幹線長達一公里的軌道中,橋墩崩潰,鐵軌 懸掛在半空中,阪神電車的軌道也上下左右亂扭,車廂脫軌、顛倒,調車 廠內所有的電車亦倒成一片。阪神高速公路像是脆餅乾條,被折成數段, 有五百公尺翻倒而肚腹外露,像是不堪折磨、最後倒地而死的蟒蛇(劉黎 兒「超越地震—地動天搖三部曲」pp.11-12)。根據兵庫縣於 1999 年九 月的統計,受災狀況為:死亡 6378 人,負傷四萬人,全島房屋十一萬一 千棟,全島受災戶十萬七千戶。 地震發生後,日本中央政府成立全天候開放的危機處理中心,並且至 少維持四個人值班,但批評者指出,地震發生時,日本首相在兩小時候才 接獲通知,四小時後才向軍方求援,一整天過去才成立救災中心,大地震 後 , 日 本 國 會 立 法 通 過 授 權 中 央 政 府 統 籌 領 導 救 災 工 作 。 ( 聯 合 報 2000/1/16) 依據新聞局資料,日本中央政府因應阪神震災措施如下:第一,中央 政府設立非常災害對策本部,派遣政府調查團調查災情。第二,將中央政 策與當地行政機構結合以迅速執行救災措施:22 日成立「現場對策本 部」於兵庫縣政府,使國家政策與當地結合。翌日起中央政府「現場對策

(33)

本部」部長即與當地縣市本部長進行會議,結合推動措施。震災後二週成 立兵庫縣南部震災復興本部推動重建。第三,在兵庫縣本廳成立的縣災害 對策本部成立國家機關聯絡處。第四,向總理要求設置四萬戶臨時住宅, 於四月底完成。第五,大部分受災地二月中旬發放救濟金,受害最大的神 戶市三月中旬發放。第六,成立「兵庫縣南部地震災害募集委員會」,二 月一日第一次發放捐款,給付「死亡者,失蹤者慰問金」及「住家損壞慰 問金」。 在地方上,日本兵庫縣利用平面及電子媒體進行各項宣導措施,其具 體作法為:首先,為安定災民民心,兵庫縣災害對策綜合本部與電視台、 廣播電台、報社合作定期提供資訊予民眾。並於地震發生次日一月十八日 上午召開緊急記者會說明有關措施,其後每日定期舉行兩次至三次記者 會,發佈受害情形、民眾現況、生活救助資訊等。其次,兵庫縣政府設置 資訊中心,整合各單位資訊,統一對外窗口,答覆來自各方面及災民之詢 問。接著,自一月二十日起,兵庫縣定期於 NHK 等電視、廣播電台定期 播送生活訊息,至三月三十一日止,計播送 221 回。並發行「震災新 聞」、「新兵庫」臨時贈刊號等雜誌,提供生活必需資訊及災區政府復健 計畫,與避難所緊急巡邏隊及當地救援對策本部合作,送至住民手上。五 月以後合辦「震災特集」,提供復原訊息。 同時,自二月十一日起,兵庫縣政府每十天在神戶新聞及全國四大報 購買版面刊載一次有關震災的資訊,四月後,在神戶新聞上每月二次,四 大報每月一次,刊載與重建生活有關的資訊。並發行「照片新聞」,提供 他縣市震情報告及請求支援。二月十五日更成立全國首創的臨時災害 FM 局之廣播電台,提供救援重建資訊,以及成立兵庫縣震災網際網路,內容 包括震災新聞、募款及募集義工等。 此外,其他措施尚有:發給受災者隨身攜帶之收音機、製作餘震對策 手冊、協助海外媒體採訪、成立「緊急外國人縣民特別諮詢窗口」提供協 助、成立「震災復健綜合諮詢中心」,並製作震災相關錄影帶供世界各地 參考。

(34)

日本 NHK 教育電視台在當年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阪神大地震 發生後一個多月)也針對「媒體如何報導阪神大地震新聞」舉行座談會。 節目中認為日本媒體報導地震新聞的四大特色為:報導災民及災區狀況、 讓受災者安心、提供親友平安與否的資訊、報導災民生活上所需的資訊。 日本災區之所以未發生混亂,原因就歸於大家產生相互扶持感,明瞭全國 各地均提供支援。媒體提供的相關資訊足以使民眾瞭解現況,以及消防單 位的救援情形。座談會主持人在總結時說道,「阪神之媒體報導與以往災 難報導有所不同,即超出客觀立場,站在災民的角度來報導,媒體與災民 形成一體,且輔助行政機關,傳達相關訊息。」而媒體迅速協助政府政令 的傳播,使民眾瞭解政府救災、復健計畫,避免民眾不滿。 根據中國時報駐日本特派員劉黎兒在其「超越地震—地動天搖三部 曲」中所分析震災採訪的正負功能歸納有以下幾個重點: 一、正面功能: 1. 呼籲全國的關心,而促成災區能超越行政程序,較快獲得很多支援。 2. 報導收容所差距問題:阪神大地震在顛峰時有 1153 處收容所,共 31 萬受災者。而各收容所的受重視程度與接受物資多寡差異頗大,許多 記者僅報導主要收容所,但也有部份非主流媒體修正了此種偏頗。 3. 正確報導有助安定人心,如政府救災、復興政策等。 4. 特闢針對受災者的版面,主要著眼在一、馬上能派上用場的資訊,及 二、知識、經驗、對受災者的鼓勵等,還包括志工活動報導,及招待 受災者的音樂會。 二、負面功能: 1. 記者依自己方便進入收容所,安排受災者配合發言,未反映真實。 2. 訪問受災者對行政的不滿,卻變成挑撥居民與行政單位的感情,影響 重建的進行。

(35)

3. 干擾受災者及政府無法正常進行業務:記者自己未做功課,處理單位 須應付媒體的重複採訪。 4. 一再播放悲慘畫面且配合激昂旁白、音樂,受災者覺得被利用賺取廣 告費。

第三節 國內媒體 921 地震報導的功與過

依據新聞鏡第 569 期楊喬在「百年大地震,媒體總動員」一文中的綜 合整理,此次震災中各媒體表現摘要如下: 廣播媒體:繼上次 729 全台大停電之後,廣播媒體在這次 921 集集大 地震中,再度成為陷於漆黑、恐慌之中的全台民眾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 發揮了即時傳遞訊息與安定人心的功能。 大地震後,多家廣播電台和電視台跨媒體播音,除台北之音和 TVBS 新聞合作災情播音之外,還有亞洲電台和環球電視聯播,環宇電台與雲嘉 電台、環球電視、華視跨媒體合作,台中全國廣播和中視新聞合作等。此 外,全台各廣播電台相繼投入賑災行列,多個電台個別或聯合舉行賑災活 動。 電視方面:台視新聞從凌晨三點開始播報,中視新聞於凌晨二點03 分率先以跑馬燈方式打出災情快報,三點起開播,主播沈春華當天南下, 晚間新聞在南投縣立體育館開設「現場特別報導」。華視新聞早上七點開 闢特別報導,主播李四端當天趕到南投集集現場採訪。民視主播廖筱君率 先把主播台搬到松山賓館現場,報導救難情況,還趕赴南投埔里災區報導 晚間新聞。TVBS-N 凌晨三點開播特別報導,並決定全天候追蹤報導 災情,還提供畫面給 CNN、NHK、BBC、ABC 和大陸中央台,東森於凌 晨三點半開播。 較與過去不同的是,災變後前兩三天,各電視新聞台幾乎都停掉有廣 告營收的節目,不計成本做馬拉松式的報導。中視並將新聞作業重心放在 中部地區,以「重建家園」為報導主軸。TVBS 設立「平安專線」與「震

(36)

災專線」,並與中央電視台合作,為大陸台商尋找災區親友。中天頻道製 作 1 分鍾哀悼短片,東森、環球成立叩應專線,提供觀眾查詢災情。 網路媒體方面:國內各大入口網站陸續推出 921 大地震專輯,各大網 站打破平日的競爭,相互連結,讓愛心網網相連,並成立「集集震災集合 愛心電子捐款網站」,開放民眾直接上網利用信用卡捐款。 報紙方面:在報導災難新聞時雖在速度上落後,在現場感缺乏,但卻 具有廣電媒體難達到的深度。在 921 當天,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 和台灣日報頭版,都有「921 集集大地震」的新聞,但內容多寡不一、詳 細有別。不過,從9月22日起,各報莫不投注十多個至二十多個版,有 系統的報導每個災區的災情,探討救災與賑災的諸多問題。同時,在賑災 與發起救災的努力與貢獻,也絲毫不遜於電子媒體的表現。 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央日報等四家日報除在新聞關注災 後的重建之外,更撰寫社論對重建表達看法、提出建言。檢視四報從9月 27日起到10月3日止,聯合報和中央日報連續幾天的社論都是與震災 的議題有關。自由時報除10月1日外,其餘六天也是。中國時報的社論 主題則從10月1日起連續三天改為以非震災議題為主。 而在四報七天有關震災議題的 24 篇社論中,主題大致可分為:重建 與展望、救災與檢討、媒體與政府、以及其他綜合四類。其中,如何有效 穩定電力的供應,是四報共同關切的重點。而關於媒體與政府關係,由於 媒體報導此次震災新聞時,衍生丁遠超與李濤間的言詞交鋒等風波,使得 震災新聞泛政治化與複雜化,這在本研究的第五章還有完整的、學理的探 討。 此外,為了從各個層面探討救災缺失,以供官民參考改進,聯合報率 先從9月27日推出「921 災後探討系列」報導,並同步推出以描寫震災 現場為主的「殘山殘水殘夢」系列報導,以及以日本阪神大地震為借鏡的 「走過阪神悲情」系列專題。楊喬認為,從系列報導的角度來看,聯合報 在時間上搶得機先,在規劃上呈現多元風貌,在內容上也頗具深度。 中國時報方面,則於9月29日開始推出「921 大地震專題探討」的

(37)

系列報導,分別從救災、重建及防災三個層次,針對 921 災變期間所面臨 的各種情況,事件發展的本質,試圖做比較科學系統的探討與分析,以提 供政府各界參考。中國時報雖在時間上落後,但此系列專題連續刊出,而 且摻雜如慈濟之類的軟性議題,有助專題更具可讀性。 中央日報則從9月30日起,分別邀請學者撰寫專欄,推出「921 大 震後重建探討」系列專文。 究竟民眾、學者如何看這次 921 大震各媒體的表現呢?師大大傳所於 地震後(88 年 10 月 13、14 日)針對媒體處理震災新聞之表現進行一項 「社會危機與新聞報導」的調查,針對全省成年民眾以機率抽樣選出的 777 名受訪者進行電話訪問,結果摘要如下: 在對個別媒體表現的滿意程度上,約七成民眾對報紙感到滿意(非常 好 14.5% , 還 好 55% ) , 六 成 三 民 眾 對 廣 播 媒 體 感 到 滿 意 ( 非 常 好 27.4%,還好 40.8%);無線電視(台視、中視、華視、民視)方面,也 有超過七成民眾表示肯定(非常好 15.4%,還好 57.4%)。而在師大大傳 所 的 調 查 中 , 無 線 四 台 中 民 視 則 得 到 最 高 的 評 價 ( 台 視 8.9% , 中 視 12.5%,華視 4.6%,民視 25.4%)。 媒體固然受到總統或政府官員的一些不滿,但民眾對媒體的整體表現 是給予肯定的。以師大大傳所的調查可知,若就九二一大地震以來媒體新 聞報導的整體表現來看,感到「滿意」的民眾高達七成(72.5%),同時 有一成六民眾感到「非常滿意」,覺得「不太滿意」的只有百分之五點 八,「非常不滿意」的亦只有百分之一點五。 此外,三立電視台亦委託蓋洛普民調公司於九月二十九到三十兩天, 利用電話在台灣地區針對二十歲以上民眾進行訪問,共得 1070 份樣本。 在這份民調中,亦有超過八成民眾對「媒體在災變現場及各方救災行動方 面的報導速度表現」感到滿意(非常滿意 28.7%,滿意 58.3%),在「報 導深入程度」上,非常滿意占 21.1%,滿意占 55%,不滿意及非常不滿意 為 10.2%;而在最受爭議的議題「媒體的地震報導對政府救災行動是幫助 還是阻力」上,認為有幫助者亦占大多數,包括「非常有幫助」23.6%,

數據

表 4-2:新聞時段長度  1160  65.0 65.0 65.0  554  31.1 31.1 96.1  70  3.9 3.9 100.0  1784  100.0 100.01 小時 1.5 小時 0.5 小時 總和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資料來源:本研究  此次研究之對象為有線及無線電視共六家媒體,大部分所觀察之新聞 時段長度為一個小時,其中部分半小時之新聞時段長度是因為新聞時段調 整之故。  表 4-3:新聞播報方式 367 20.6 20.6 20.6  56 3.1
表 4-5:新聞主題      資料來源:本研究  在原始問卷中,新聞主題共有廿二選項,為單選題,在 recode 之後 分為以上項目,其中有關救援行動之報導數量最多,災民生活情形次之。  表 4-6:新聞副題(複選)                                                                      次數      百分比  救援行動與生還狀況                                212            8.6  傷亡及
表 4-9:主題責怪對象(複選)                                                                        次數        百分比      中央政府                                                      83            4.4              地方政府                                                      72
表 4-10:主題誇獎、感謝對象(複選)                                                                        次數        百分比    中央政府                                                      23            1.2              地方政府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看完【科技的成就與破壞—基因改造食品】的相關文章及報導後,.

[r]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

日本九州 4 日遭到鋒面滯留的強降雨侵襲,截至 13 日止已造成 72 人死亡,其 中又以九州境內的熊本縣為重災區,死亡人數高達 64 人。根據《朝日新聞》報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被稱作東方最睿智的政治領袖,他帶領著新加坡走過二戰後的貧

視聽 材料 新聞 剪報

國際足總世界盃 (FIFA World Cup)

來自加拿大世界知名的太陽劇團成立不過數年,靠著創新與堅持締造了無數佳績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