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報告共分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研究限制。第二 章為相關文獻的探討,包括地震新聞採訪、製作所考量的因素,同時以阪 神大地震為個案分析的對象,想了解日本中央、地方政府在大地震之後的 作為,以及媒體的表現,當然,災難新聞因牽涉到救人、死傷等人命攸關 的過程,究竟是否應有具備公權力的警戒線,作為記者採訪的一個底限,

讓記者一方面可以發揮讓公眾知曉的採訪權,另方面不妨礙災難現場的搶 救與性命證物等相關資料受到延誤或破壞?我國媒體 921 地震新聞報導究 竟是功還是過?自從陳進興案及大園空難事件以來,許多人都討論警戒線 設置的必要,以免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年輕而具衝勁的記者經常為了追 求新聞而忽略許多其他倫理方面的考量,但警戒線的設置是法律規範的 呢?亦或是媒體自律的範疇?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在量方面的操作;以及論述分析的學 理,以提供相關地震引起媒體與政府關係的另一種研究取徑。同時在專家 座談與深度訪談方面,各主要媒體在處理地震或災難新聞時是否有一套完 整的作業守則,事後的檢討如何等都值得正視。

第四章為研究結果,包括電視地震新聞處理的內容分析、報紙地震新 聞的論述分析結果,並摘要本研究利用座談會與深度訪談學者專家與媒體 負責人針對地震新聞處理的看法。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第二章 災難新聞的報導與實務

第一節 地震新聞的本質與製作要素

在媒體報導不同種類的新聞內容中,有關重大意外天災(disasters)

等人類不可抗力災禍的新聞統稱為「災難新聞」。由此定義來看,「地震 新聞」報導應歸類於「災難新聞」的範疇中。

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災難如同疾病般時時存在,並困擾人類的生活。

即使今日到了二十一世紀科技興盛的時代,人類卻仍然不能完全遏止任何 災難發生,有時反倒製造災難產生的機會。尤其是如地震、颱風、水患等 重大災難一旦發生,勢必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物嚴重損失,個人或公共安全 即面臨重大受害及威脅。

由於人類本能對於安全問題一向最敏感,因此,「地震新聞」本身即 具 備重 要 性 (significance)、影響性(influence)、及引起閱聽人興趣

(human interests, HIS)的本質。閱聽人重視「地震新聞」,不僅在於關 心新聞報導他人不幸的遭遇,更透過災難訊息傳遞,提高自我安全警覺

(self-awareness to security)。

此外,依據目前各新聞報導「災難新聞」的分類方式及內容來看,

「 災 難 新 聞 」 仍 歸 屬 於 「 社 會 新 聞 」 的 範 圍 之 內 。 徐 佳 士 ( 賴 清 松 , 1972)認為:「「社會新聞」是指那些犯罪、災害、和人情故事之類的

「軟性新聞」,施蘭姆(Wilber Schramm)將傳播內容分為兩類:一為可 以提供「立即的報酬」(immediate reward),一為可以提供「延遲的報 酬」(postponed reward),而一般所謂「社會新聞」,大致屬於前者的 範圍。」由此可知,「地震新聞」在新聞判斷及製作上與「社會新聞」類 似,必需隨時隨地提供閱聽人最新的訊息,有即時性(immediateness)的

本質。

此次九二一大地震對於新聞媒體而言,不同於以往引用自外國媒體報 導其他國家地震的消息,九二一震災發生在台灣本島,直接衝擊台灣人民 及環境生態。對於新聞媒體而言,閱聽人重視此新聞的程度應是歷來重大 災難新聞之最,當然在動員與報導的時間上都竭盡全力;因此,此次九二 一震災「地震新聞」對台灣的閱聽眾而言極具鄰近性(nearness)的新聞 本質。

由於「災難新聞」多年來已成為新聞報導主要的內容之一,閱聽人對 於「災難新聞」關心的程度往往僅次於國家大事或戰爭方面的報導,而且 閱聽眾通常除了希望知道災難的種類、規模、及範圍以外,更重要的是,

閱聽眾希望在新聞報導中知道更多有關自身所處情境的訊息,如受害人員 的狀況、如何求援、與外界的聯繫等切身相關的重要消息。

此外,「災難新聞」的報導亦對於政府部門有監督作用,即新聞媒體 應代表閱聽人探索這類問題,並在政府人員執行任務觀察其工作情況及效 率,新聞媒體擔任為民喉舌的角色重要性由此可見。因此,所有新聞媒體 對於如何處理如九二一震災這樣劇烈的災難新聞,應高度重視,並詳加企 劃報導的製作及呈現方式,在未來仍有可能發生的災禍中擔任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角色時得以發揮新聞媒體告知、守望、協調、及服務的功能。

關於地震新聞採訪、製作的考量要素,一般來說,不論平面媒體或電 子媒體,以地震震災新聞為例,新聞產製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流 程(鄭瑞城,1992):災難事件發生,記者在其中選擇事件及所報導的對 象,採集相關資料,寫成新聞事件,轉到編輯手中予以潤飾、修正、加上 新聞標題後,再交由印製或製播部門處理,形成最後的新聞成品(news product),再傳送給讀者或聽眾。在整個新聞製作過程中,可能涉及的

「參與者」如下:

一、當事者:如地震震災中的受災戶,或是震災造成的災害情況。

二、促動者:如政府救災單位,或是提供災難相關資料給記者的警察。

三、評論者:如解釋災難發生肇因及解決之道的專家學者等。

四、記者:採集當事人、促動者、或評論者所提供的資料加以綜合組織的 媒體工作者。

五、編輯:根據記者完成的新聞事件加以整理編排的媒體工作者。

六、製播者:處理編輯所給予的新聞稿,以便於刊播的媒體工作者。

由以上可看出,前三者為「震災事件」中的行動者(actor),或稱

「要角」,而後三者則為將「震災事件」加以蒐集、處理、並且呈現為

「震災新聞」真正的製作者(producer)。而自從 SNG 在國內成為重大 事件時不可或缺的採訪、製播工具以來,新聞產製的流程已產生一定程度 的變化。

SNG 衛星 製播 作業對 新 聞 產 製 流程 及新聞 內 容 造 成 幾種 轉變: 首 先,新聞採訪更具及時性與機動性,SNG 技術減少新聞製作的時間與空 間障礙;其次,SNG 可增加新聞來源的多元性,並可使新聞報導的時間 延長(Shoemaker & Reese 1991)。當然,批評 SNG 新聞直播的人也不 少,如 Powers(1982)就認為這種新聞是陳腔濫調的集合,除了拖延時 間外,不具任何價值。當然,由於 SNG 的出現,編輯台喪失主控權,記 者在狀況未明時報導現場,多出現不確定或臆測之詞,對新聞品質的改善 並無益處,是故 SNG 固然滿足了電視台對速度的要求,卻常犧牲了新聞 的價值(張皪元,2000)。

因 此 , 以 新 聞 媒 體 工 作 者 在 整 個 新 聞 處 理 流 程 模 式 的 位 置

( position) 而言,其在面對「震災事件」時,如何將「事件」呈現為

「新聞」的考量要素大致可以下面的幾個面向來分別討論之:

一、新聞報導的價值及態度考量

報導的價值指的是處理災難事件時,新聞媒體如何面對事件、清楚事 件、進而掌握事件,以及對於新聞取捨的判斷問題,即報導與否、及報導 如何詳略的考量。報導的態度則是指各新聞媒體採取何種角度報導新聞,

諸如:科學或是非科學?激情表達或是平實嚴謹?主觀涉入或客觀報導?

(一)如何掌握事件重點?

在震災發生後,新聞媒體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即是如何掌握最新的事件 概況及進度,以做為製作新聞時的衡量標準。尤其是此次九二一大地震事 發突然,而且受災地區又多位於交通不便或中斷之處,因此,如何在極短 時間內掌握最清楚的震災情況--以那些方式?透過那些管道?如何查 證?--均為第一線面對震災事件的新聞媒體所應重視的。

(二)如何整體規劃新聞採訪路線及編輯流程?

面對九二一震災這樣混亂、複雜、且突然的大災難,新聞媒體勢必不 能按照平時的採訪、編輯及製編 播流程處理新聞事件,而是採取臨時應 變的新聞規劃策略,以應付層出不窮的事件狀況。此外,由於此次震災影 響甚鉅,媒體在進行新聞後續報導時也必須面臨新聞企畫的課題,包括如 何應付震災後續狀況,如何以不同角度切入報導,當然,更重要的,即是 決定究竟什麼是當時(timely)最需要報導的新聞等,尤其 SNG 或微波 傳送訊息的技術問題都需一併考慮。

(三)如何認定不同震災新聞的重要性?

此次九二一震災發生的一周內,幾乎所有平面新聞媒體均以整份刊物 的篇幅(尤其是報紙)報導震災新聞,加上所有電子媒體幾乎二十四小時 跑馬拉松式報導,在新聞訊息大量湧出的同時,新聞媒體如何在版面或排 序(rundown)上如何配置各式各樣震災新聞的消息,即表示新聞媒體工 作者面迎突發重大災難時如何判定新聞價值的基準。

(四)如何以科學性的觀點分析報導?

新聞媒體報導地震震災新聞時,應根據科學的觀點剖析,使讀者了解 社會在面臨震災時產生了那些問題及影響,才能較完整深入呈現震災新聞 的面貌,而非一味報導災害中表層的事實,如時時刻刻使用現場 SNG 連

線,但是卻見電視記者不停重複述說畫面可見的內容,卻少見記者提供進 一步的事件分析及探討,顯示後勤支援在地震新聞中的關鍵性。

(五)如何遵守嚴謹的報導要求而非流於情緒激情誇張?

新聞製作的嚴謹與否一向是評判媒體風格及表現的重要指標,最基本 地說,新聞媒體處理新聞時應謹慎扮演守門人的角色,為新聞製作的公正 性、正確性及可信度把關。然而由於九二一震災為前所未有的災難事件,

新聞製作的嚴謹與否一向是評判媒體風格及表現的重要指標,最基本 地說,新聞媒體處理新聞時應謹慎扮演守門人的角色,為新聞製作的公正 性、正確性及可信度把關。然而由於九二一震災為前所未有的災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