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研究結論

第三節 延伸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延伸討論

壹、 小編是新聞工作者嗎?

社群媒體是目前資訊傳遞的主要管道,各家媒體無不成立新聞粉絲專頁,

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於 2018 年 10 月 16 日召開記者會發布「新聞粉絲頁的公信 力調查研究成果」,提供民眾閱讀網路新聞參考。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於記者會 上表示,臉書小編身負社群經營、推播新聞報導的重責大任,小編評語也影響 讀者們對報導的解讀方向。實際上,在這個資訊已不再是稀有商品的當代新聞 環境,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教授林麗雲也進一步強調各新聞粉絲專頁小編會有不同的自我認知:新一類小 編認為自己是行銷者,主要目標是按讚數、流量及 KPI,把重點放在看新聞的 感覺、帶新聞風向,與讀者互動等;另一類小編仍遵守傳統新聞價值,擔任守 門人角色,相對重視忠實再現新聞事實。

關於臉書小編的角色定位,乃至臉書小編是否為新聞工作者的大哉問,可 從臉書小編的主觀與客觀定義分析之。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了解受訪小編主觀 上多以組織中的行銷者角色自居,但論及臉書小編是否為新聞工作者時,受訪 小編又不願放棄「新聞工作者」的身份,紛紛舉例小編日常生活在資訊把關的 工作性質。究竟新興職業臉書新聞小編是不是新聞工作者,若以客觀角度定義 之,則涉及新聞工作者的定義與媒體組織部署與配置。

根據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獨立新聞工作手冊指出,新聞工作者必 須對現有符合事實的資訊進行公正、客觀的過濾與核實後才向公眾發佈。據此,

臉書小編在臉書粉絲專頁推廣新聞、凝聚社群的工作性質,似乎很難被客觀定 義為新聞工作者。就媒體組織與部署而言,隨著媒體組織規模擴大,為有效進 行控制管理,組織分工複雜化,機械科層組織(The machine bureaucracy)成為 常見的媒體組織構形(張文強,2009)。機械科層組織將個人放置到不同組織部 門與位階,再依角色分工與職權執行各自任務,最後由各階主管分別督導控制 共同完成組織目標。新聞工作者多被歸類為編輯部門,主要由編輯台、各分線 新聞中心,以及攝影中心等單位組成,然而編輯部門只是眾多部門之一,得與 發行、業務等部門配合,才能完成每日新聞產製的任務,這使得依循新聞專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編輯部與其他依照商業邏輯運作的部門,有著不同部門目標與文化。而臉書 小編的部署分配又多不隸屬於編輯部門,多放在數位部門,獨立出來發稿管理,

不像傳統編輯受制於編輯部門,表面上是新聞組織的一員,但總編輯無法直接 管理。

臉書小編角色的刻意模糊是商業媒體經營下的現實,無論是客觀從新聞工 作者定義或從媒體組織部署與配置的角度觀察,究竟小編是否為「新聞工作者」

的疑問仍有待探討,類似狀況也發生在強調業務性質的「工商記者是否為新聞 工作者」的疑問之中。

貳、 小編行使戰術的能力(知識涵量)?

在上述機械科層組織內部,組織成員須承受垂直與水平兩股力量連帶壓縮 新聞工作的自主空間。垂直層面意味著一種由上而下來自管理階層的權力控制 作為,也就是職級較低的新聞工作者得接受來自上級的命令,水平層面則包括 各部門間的協調搭配。小編作為媒體組織一員,如何在垂直與水平雙重壓力的 控制下經營自主空間,甚至施展忙裡偷閒的戰術?小編施展戰術的過程須具備 什麼能力或知識涵量呢?

本研究受訪者的施展 Hashtag 戰術的經驗可以歸類為以下兩種:其一,

Hashtag 戰術為小編平時觀察競業的臉書粉絲專頁操作手法,並在所屬粉絲專頁 不斷嘗試及修正的結果;其二,戰術源自於小編對組織常規的了解,進而找到 機會見縫插針。第一點顯示施展戰術的小編有觀察、模仿、修正和嘗試的能力,

第二點則涉及小編對日常生活常規的了解與突破。以下針對第二點進一步討 論。

Tuchman(1973)曾提到新聞工作者為處理每日複雜的新聞事件會發展許多 慣性工作方式,也就是常規。在真實組織場域,常規的形成是個人帶著主觀經 驗不斷猜測,不斷與組織相互「校準」的過程,亦即常規形成「可以」有個人 空間,「可以」得加上引號,因為大部份人會不自覺順應常規接受組織規範,放 棄雙向操作的可能;而常規形成時的個人成份,它適度保留了個人性與創意的 可能,而非只是依照組織與他人要求方式做事(張文強,2005)。常規帶來節奏,

讓實務工作者得以輕鬆流暢地完成工作,同時也提供個人發揮創意的可能,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書小編的日常生活需要面對複雜、變動且模糊的情境,很難形成明文制度,因 此更加深對於習慣法與工作常規的依賴與掌握以取得工作彈性。

在過去關於常規的研究多提到常規主導每日工作的豐富事實,研究者會以 以「效率」觀點解釋常規如何透過模組化方式較省力地完成工作,或者從傳統 新聞專業立場批判常規如何讓新聞產生偏差,以致損及專業運作,未來或許可 以探討常規如何保留並提供新聞從業人員的個人性與創意的發揮。

參、 小編的內隱知識如何取得?

人們對於日常生活的理解通常較難言傳,尤其本研究關注新聞媒體組織的 一員小編之日常生活如何在戰略限制下進行隱晦戰術實踐,資料取得更有難度,

為避免誘導式提問或僅得到教科書式回應,研究者應隨時於研究進行過程調整 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與訪談策略。

研究者共進行九場深度訪談,前兩場訪談下來發現,當研究者試圖請受訪 者分享其 Hashtag 使用策略或指出發文時印象最深刻的 Hashtag 應用例子時,小 編總是語塞。Hashtag 作為小編日常生活習以為常的發文工具,要小編在短時間 內回想平時如何應用,甚或直接回答其慣性使用背後的動機與目的有其難度。

後續訪談,研究者加入先導研究的分析結果(附錄五)藉以舉例說明,並輔以 該受訪者所屬新聞媒體粉絲專頁近期使用 Hashtag 發文的貼文,請小編看著案 例解說工作時基於什麼想法設計 Hashtag 文本內容。訪談時藉由參考案例的引 導,小編較有脈絡可循,研究者也能獲得較好的訪談回饋。

肆、 其他討論面向

本研究欲全面性了解小編日常生活與 Hashtag 的使用策略,分別從台灣四 大報紙、電視媒體、網路原生媒體各挑選三名共九名小編進行深度訪談,未來 可以將不同類別媒體、性別與工作年資等作為變項,進一步深入探討不同變項 對小編日常生活能動性的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方琳琳、黃春柳譯(2009)。《日常生活實踐: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 學。(原書 de Certeau, M. (1990). L'Invention du quotidian-1.Arts de faires. Paris: Gallimard.)

文淵工作室(2016)。《超人氣Facebook粉絲專頁行銷加油讚》。台北:碁峰。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筱玫、李蔡彥(2017)。〈資訊科學與質性研究之對話:臉書打卡實踐之視 覺化行人言說分析〉,《中華傳播學刊》。

吳筱玫(2016)。《網上行走:Facebook使用者之打卡戰術與地標實踐》,《新 聞學研究》,126:93-131。

吳筱玫、周芷伊(2009)。〈Tagging 的分類與知識意涵:以flicker 首頁圖片 為例〉,《新聞學研究》,99:265-305。

吳筱玫(2009)。〈俗民分類與知識型:Tag的資訊秩序〉,《中華傳播學刊》,

15:3-31。

吳筱玫(1999)。〈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從兩個案例看網路媒體如何 影響新聞型塑》,「1999中華傳播學會論文」,新竹縣關西。

李金銓(1983)。《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美華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arbie, E. (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李建華(2013)。《應用時間演化主題多管道潛藏狄利克雷分配推薦主題標籤》。

台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吳皓筠(2014)。《社群網站之多重帳號使用戰術與人際關係研究-以上班族為 例》。政治大學新聞所學位論文。

林惠琴(2010)。《從公民新聞平台的守門機制看公民新聞的實踐:以南韓 OhmyNews 與國內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為例》,「2010中華傳播學會 研討會」,嘉義縣民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林照真(2014)。《社群網站與新聞生產:從聚合觀點檢視全球性媒體如何經 營社群網站》,「2014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市士林。

林照真(2013)。〈為什麼聚合?有關台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訊息之現象分 析與批判〉,《中華傳播學刊》,23:23-40。

周慶祥、方怡文(2003)。《新聞採訪寫作》。台北:風雲論壇。

周群英譯(2009)。《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 Highmore, B. (2002).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尚庫柏(2016)。《基於語料庫及時間戳之推特主題分類及熱門標籤預測》。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質性研究》,81-125。台北:心理。

胡元輝(2013)。〈追求真實與公眾信賴-新傳播科技所沒有改變的命題〉,

《傳播研究與實踐》,3:1-12。

胡幼偉(2005)。《爭議性外交議題之新聞文本框架分析:以「凱德磊隱匿訪 台」事件為例》,「2005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

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收錄於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 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高宏宇(2012)。《推特上基於擴散圖探勘之主題標籤分類》。成功大學資訊 工程學碩士論文。

張文強(2005)。〈新聞工作的常規樣貌:平淡與熱情的對峙〉,《新聞學研

張文強(2005)。〈新聞工作的常規樣貌:平淡與熱情的對峙〉,《新聞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