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對教學者的建議

對採用此『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學者,研究者有以下的建議:

(一) 除了教學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充分之外,教學年級的選擇和教學時間 的安排也必須適當,若能在教學前實施團體探索的訓練,則進行教學活動中的討 論部份效果將更為卓著。

(二) 本研究採取活動週的方式進行中年級中四年級的教學活動,雖說教 學過程的進行尚屬順利,但是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國語文程度有限且敘事能力稍嫌 不足,以致對於討論問題的深度及回答問題的廣度不夠深入,因此若是能選擇高 年級中的五年級來進行品德教育的教學,則可以避免上述情形產生,使品德教育 能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慢慢的影響內化到學生心中,產生預期的作用。

(三) 教學前若能多次的與學生進行討論教學,即是以團體探索的模式來 經營教學活動的討論,讓每位成員都能在團體中得到充分的發言機會,並且學會 如何尊重與欣賞別人的發言,如此就是一個好的探索團體,對於品德教育的教學 會有加分的效果。

(四) 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最好能避開學校行事曆中的重大行事,例 如:校外教學、運動會、定期考查、球類競賽等等。以避免學生在教學活動進行 時,無法全心一致的定下心來思索課程的內容與統整自己的經驗、意見和想法。

(五) 活動週的每日一次的教學模式有優點也有缺點,若能以一週一次的 教學為二次教學間的間隔,學生會有比較長的時間,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反應及 時做出教學上的修正,對於品德教育教學成效的提升應該會有顯著的幫助。

二、對學校的建議

現行的課程標準中並未明定「品德教育」的專題,但是學生所面臨的品德事 件卻悄悄的撼動著他們的心,而且影響深遠,社會化的結果使得現代的學生們愈 來愈早熟,兒童們對於品德的想法和反應有時常常讓成人感到非常訝異,但是有 許多受到電視媒體影響的錯誤觀念卻也讓人憂心忡忡,如果我們不及早在他們受 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兒童建立正確的品德觀念,恐怕將來要面對的問題是更加難以 預料與解決。

因此,研究者建議學校,即使因為課程標準中未將「品德教育」列入專題教 學中,無法要求每個班級的老師皆對學生施以「品德教育」,但是仍然可以透過 學校的輔導單位選擇適當的時間,以活動的方來進行「品德教育」,讓學生從活 動的過程中體會生命的真諦與瞭解品德的真貌。一方面讓學生學習,一方面也可 以藉由活動的辦理讓教師也參與活動的規劃與充實相關的背景知識,讓「品德教 育」成為所有教師的一項教學技能,以應付學生面臨到品德事件時,能夠有充足 的準備,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輔導與建設。

三、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教育改革應該不僅只是改變入學的方式而已,也不是教材的重新規劃與統整 就可以達到,九年一貫的課程中以基本能力的達到來取代以往的評量方式,此一 理想立意雖然不錯,但是家長和許多學校仍舊以升學和學業成績為優先考量,對 於學生的人格發展和未來的人生規劃並不十分重視,往往以為只要把書讀好就可 以做一個好人了,如此一來,學習成為了升學的工具與跳板,人格發展與品德教 育就不可能受到太多的關注。

時下的青少年對於自己的生命往往愈來愈不珍惜,學生面臨著許多來自於教 育的壓力,而教育改革卻不減反增地增加學生們的負擔,以至於學生會以尋求解

脫與逃避的方式來解除壓力,輕則逃學、逃家、重則染上毒癮甚至於自殺,都再 再顯示我們的學生對於生命的不尊重。

因此研究者建議教育主管機關和執行教育改革的單位和團體,在制訂政策和 修正教改方向時,不要只有著重於學生的智力發展方面,也要兼顧學生的人格發 展,使「品德教育」的課程能單獨設科,讓學校教育單位能夠依此來規劃學生的 學習,使學生從小就能懂得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惜。

四、對圖書出版者的建議

本研究所收集到的關於品德議題的繪本,多是屬於外國的出版品,其中有部 份已經翻譯成中文,大部份則還沒有中譯本,因此,研究者對國內的圖書出版業 者提出兩項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希望能夠持續並且多翻譯外國品德議題相關的圖畫書,將更 多國外優秀的討論品德議題的圖畫書介紹給國內的讀者,也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

「品德教育」時,能夠有更多的文本和教材可供選擇與使用,讓「品德教育」的 內容更加的充實與豐富,以期能夠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個建議是,希望國內的出版業者能夠出版並鼓勵國內的品德議題作品,

目前許多的圖畫書出版業者,仍舊以出版後的市場反應為是否出版的考量依據,

許多比較枯燥或是禁忌性議題的作品,都因為市場的考量而無法獲得出版社的青 睞而出版,除非該作品是獲得文學獎的賞識,才有出版的機會。品德議題有時是 帶有文化與宗教上的意義,若是我們僅利用國外的品德議題繪本做為「品德教育」

的教材,在部份的議題上便有可能因為文化的差異和宗教背景的不同而產生一些 認同上的問題,因此,鼓勵國內的作家以本土文化的角度來創作屬於我們自己的 品德議題的繪本故事,是國內的圖畫書出版業者可以考慮發展與開發的方向。

五、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品德教育的研究目前在國內仍然不是很普遍,因此仍然有許多的問題尚待後 續研究者去發掘與解決,繪本利用於教學的相關研究也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夠投 入,對於後續的研究者,研究者有幾點建議:

(一) 研究方向的建議:國民小學的品德教育課程尚待建立,目前雖有許 多的研究或課程規劃,但多是屬於實驗性質或個人研究,無法成為國民小學的正 式課程,因此研究者建議,若能在往後針對國民小學的品德教育課程發展做更多 的研究,使得國民小學的品德教育課程,在教材上、結構上、教學上能夠發展的 更加完整。

繪本利用於教學也是後續研究者可以考慮的方向,目前的教育不再僅限於單 科的教學,有時候必須要將課程做統整,還要加入許多的補充資料,而繪本豐富 的題材和多樣的內容正是跨科跨領域的絕佳工具,因此研究者建議,若是能夠有 更多的教師或是研究者發展以繪本為教學教材的研究,透過研究來了解繪本運用 於教學的時機、方式等問題,必定能夠提供許多教師教學上的參考。

(二) 研究工具的建議:本研究所採用的是「行動研究法」,此種研究法 重視的是研究者採取解決策略的過程及心路歷程,並未使用相關的量表和調查表 來檢視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因此研究的成效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學術的檢驗?都 會引發討論,所以研究者建議,後續的研究者在設計研究的架構及研究過程時,

能採用適當合用的量表來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繪本

伊芙.邦婷(Eve Bunting)文 羅奈德.希姆勒(Ronald Himler)圖 劉清彥譯 最重要的事 台北市:道聲出版社 2006年1月

桑亞.保嘉伊娃(Sonja Bougaeva)著 陳皇玲譯 兩姊妹和她們的客人(Zwei Schwestern bekommen Besuch) 台北市:大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6 月

艾倫.賽伊(Allen Say)著 劉清彥譯 紙戲人 台北市:和英出版社 2005 年11月

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著 鄭小芸譯 愛心樹(The Giving Tree)

台北市:星月書房 1995年10月

強.穆特(Jon J Muth)著 馬景賢譯 石頭湯 台北市: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2004年4月

瑪西亞.布朗(Marcia Brown)著 楊茂秀譯 石頭湯 台北市:青林國際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

二、專書

何琦瑜、鄭一青等著 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 台北市:天下雜誌 2004 年2月

李咏吟、單文經著 教學原理 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2 月

謝明昆 道德教學法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4年8月

李奉儒 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 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年2月

赫伯特.史賓塞著 顏真譯 史賓塞的快樂教育 台北市:城邦文化 2002年4 月

歐陽教 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 台北市:文景書局 1993年1月 沈六 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 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1993年1月 教育部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台北市:教育部 2003年 張春興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市:東華書局 2006 年 4 月 詹棟樑 德育原理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8 年 4 月

羅傑.史卓恩(Roger Straughan)著 李奉儒譯 兒童道德教育—我們可以教導 兒童成為好孩子嗎? 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5月 教育部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台北市:正中書局 1993年

但昭偉 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2年5 月

林敏宜 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 何三本 幼兒故事學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年4月

鄭明進 認識兒童讀物插畫 台北市: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1996年11月 黃雲生 兒童文學概論 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年7月

Altrichter, Posch & Somekh著 夏林清譯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 究 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2月

Altrichter, Posch & Somekh著 夏林清譯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 究 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2月

在文檔中 國小中年級品德教育之研究 (頁 13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