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焦點放在實施攀岩運動育樂營活動後,對參與者的成就動 機及自尊心影響成效,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一般性建議 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一般性的建議

(一)積極推展青少年的冒險性休閒運動育樂營

研究結果呈現活動前、後,對青少年參與者的成就動機及自 尊心有明顯助益成效,文獻探討也指出青少年正處在身心轉變的 重要時期,透過具挑戰及冒險的營隊活動參與,讓青少年有另類 的學習體驗,進而培養出對其他領域的學習成就動機及良好自尊 心,達到身、心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

(二)藉由運動育樂營活動推動兩性教育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在活動前、後,性別對於成就動機及 自尊心並無明顯影響,顯示男、女生皆適合一同參與此活動。在 活動進行中,學生的學習目標有尊重、溝通、自信、難度挑戰、

相互協助及信賴團隊的性質,皆適合男、女學生一同參與,相信 經由專業的營隊教練或輔導員所妥善安排活動,能營造更具體的 兩性教育學習教學內容。

(三)運動育樂營的參與學員可將年齡範圍加大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在活動前、後,年級對於成就動機及 自尊心並無顯著差異,而量表平均得分皆有進步,國小組在成 就動機有顯著的進步,顯示不同年級在一起學習皆能有所進 步,而年紀較小者會有較大的進步幅度及空間。

透過參與觀察,在活動中,年紀較大的學生會主動協助或教

導年紀較小的學生,讓年紀較小的學生有多次學習機會,從這 點建立教學相長環境,培養出健全及健康人格,在合諧的學習 過程,讓不同年紀的學生相互成長。

二、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活動實施方面

此次的活動因考量師資不足及安全性問題,所使用的場地皆 在人工攀岩場進行,少了許多實際野地的戶外感受,也未將具有 營隊特色的戶外炊事及露營加入課程。未來若在資源及安全許可 下,加入大自然的攀登或探索活動(如:大峭壁架設固定點垂降 活動、繩索人工攀登、天然岩場傳統攀登或探洞)並設計一連數 天的營隊活動。在活動指導員部分,雖有四位指導員,但在營隊 帶領技巧及能力尚待琢磨,未來研究可從具專業營隊團體的活動 著手。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配合質性訪談法蒐集資料,此次活動的主 要教學者為研究者本身,雖在參與觀察的研究場域中屬較直接 的角色,但在訪談過程有其影響疑慮,也減少許多適合訪談的 時機,建議未來研究者不要擔任主要的教學工作,並增加訪談 的次數以及參與觀察的記錄。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化工具為倪小平(2004)「成就動機量表」

及林柏廷(2006)「自尊心量表」,皆經過項目分析、信度及效 度考驗,有良好適用性。在成就動機量表中,其解釋變異量不 高,且成就動機及自尊心的面向尚有很多,建議可從不同面向 來做深入研究,讓相關研究有多向面發展。在質性訪談過程,

研究者為重要的研究工具,訪談技巧及經驗將影響資料的可靠 度,如何在運動育樂實施過程,利用妥善的時間安排來蒐集資 料,並將資料蒐集至飽和是一項重要工作,建議未來研究的訪 談者,增加質性資料蒐集經驗或增加研究者人數,以利質性資 料蒐集的完整性。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于澤元(2007)。有趣的成就動機。

今日教育,

12,33-35。

王仲凱(2008)。新時尚運動-攀岩。

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7

2

,249- 254。

王泠、王瑞麟、李麗瓊(1999)。運動休閒育樂營的行銷概念探討。

大 專體育,

42,149-157。

江澤群(2005)。

運動對青少年休閒行為影響之研究

以極限運動為 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台北。

吉田章(2004)。日本營隊經營管理之現狀。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 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編),

運動與休閒營隊經營與管理國際學術研 討會研討手冊

(pp.101-107)。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 與發展中心。

江澤群(2005)。

運動對青少年休閒行為影響之研究

以極限運動為 例。

行政院體育委員專案研究報告。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8)。

陽光健身計畫

-

厝邊相招來運動成果報告 書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a)。

八十八年度陽光健身計畫系列活動成果 報告書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b)。

八十八年度陽光健身計畫系列活動經費 補助原則

。1998年9月7日台八十七體委全字第008340號函核定。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a)。

運動人口倍增計畫推動現況

。運動人口 倍增計畫網。時間:2006年11月10日,取自:http://exercisemap.

npust.edu.tw/pages/infor.asp。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b)。

運動人口倍增計畫資訊

。時間:2006年 11月18日,取自:http://exercisemap.npust.edu.tw/search

/category-detail.Asp?Page=15#goTop。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4)。2004

寒假青少年陸海大進擊系列活動新 聞稿

。時間:2006 年 11 月 10 日。取自:http://www.ncpfs.gov.tw /news/news-1.aspx?No=55。

何奇叡(2003)。論國民中小學運動育樂營之價值與行銷組合。

國立台 灣體育學院學報,

12,159-172。

余紫瑛(2000)。

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 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 學系,台北。

李維光(2004)。

幽默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幽默感、社交技巧與 自尊影響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 北。

李潛龍(2008)。

台灣攀岩運動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 東大學,台東市。

李詠吟(2001)。

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

。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娟慧(2000)。

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

巫慧萍(2001)。

台北市中小學體育育樂營實施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

吳怡欣(1999)。

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

邱皓政(1990)。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

例解析

。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青輔會(2005)。

青少年政策白皮書

。行政院青少輔導委員會,台北。

周文祥(1995)。體育成就動機與學習成就關系之研究。

體育學報,

20,

37-50。

周鳳琪(2001)。

國中適應不良學生參與探索諮商團體之效益研究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

周文祥、李蕙貞(2000)。體育活動的建構與推展-以雲林科技大學為 例。

大專體育,

50,76-81。

林慧姿(2003)。

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柏廷(2006)。

國中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之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

50(2),223-256。

林士翔(2002)。

國小低收入戶與非低收入戶學生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 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柯銀德(2003)。

台南縣公私立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 慮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嘉義。

洪嘉文(2000)。學校體育育樂營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國民體育季刊,

29(3),6-13。

洪煌佳(2008)。育樂營的意涵探討。

東師體育,

14,8-14。

洪煌佳(2002)。

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

洪煌佳(2004)。

休閒運動經驗對適應不良學生之自我概念影響研究

。 財團法人台灣學產基金會補助「九十一年度獎助國民中、小學教

師教育改革及教學專題研究」報告書。

倪小平(2004)。

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 東。

馬萱人(2006)。期超越恐懼的極樂。

商業周刊,

970,16-20。

教育部統計處(2007)。

國民教育階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

96~111

學年度)

。台北: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電子報(2007)。96

年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暑假營隊活動成果 豐碩

。時間:2008 年 9 月 20 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

7_epaper/news.aspx?news_sn=1093。

梅靜宇(2001)。

探索教育活動對非行少年及一般國中生的影響之探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 系,台北。

張春興、林清山(1989)。

教育心理學

。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1992)。

張氏心理學辭典(修正版)

。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1995)。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文耀(2001)。

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提昇自尊心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

張慶辭、欒國霞、李建偉(2006)。初中生成就動機與自尊、父母教養 方式關係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14(6),621-624。

張麗華、韓慧敏(2008)。自尊結構研究新趨向-自尊的雙重結構模型。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1(2),40-43。

陳宛瑩(2008)。

攀岩活動參與者神馳狀態與時間扭曲感變化相關之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維霖(2000)。

登山學:儲備登山技能,悠然回歸山林

。台北:國家

出版社。

陳皆榮(1997a)。冒險性露營活動對於青少年自我實現之影響。

體育 學報,

22,71-82。

陳皆榮(1997b)。冒險性活動對青少年團隊氣氛影響之研究。

體育學 報,

23,133-144。

陳皆榮(1997c)。

青少年冒險性挑戰活動實驗之研究-自我概念與焦 慮

。台北:立昌出版社。

陳皆榮(1998)。冒險性活動對於青少年人格影響之初探研究。

體育學 報,

25,61-70。

陳皆榮(2000)。

冒險性挑戰活動對於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自我實現的影 響之研究。

台北:立昌出版社。

黃善楓(2008)。

臺灣國民中小學育樂營政策發展之研究(

1968 ~ 2007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黃素芬(2004)。

成就動機與目標取向對自我效能、自設目標、學習表 現及結果歸因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茂發(2005)。

躲避球育樂營對提昇兒童自尊、社交技巧、運動態度 與體適能之準實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黃睿宏(2006)。

美國紐澤西州

“Y”CAMPS

營隊經營管理之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

黃德雄(1999)。

運動安全手冊登山篇

。台北:體委會。

黃柏勳(2003)。

攀岩

。台北:輕舟出版社。

黃德祥(2000)。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台北:五南出版社。

彭瑞齡(2006)。

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之前因及其影響

-

以桃園地區國

中學生為實證對象

。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桃 園。

楊詠晴(2006)。懸掛岩壁終極教室。

張老師月刋,

347,24-26。

趙國欣(2004)。

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台北。

廖美芳(2004)。

自尊教育融入國中暴力高危險群輔導策略之行動研 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彰化。

潘伴霞、伍恩豪(1996)。

歷奇創新營

。載於羅致光等(編),青少年 成長與活案例(pp. 140-146)。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出版。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文禎、李健美(2002)。體育育樂營規劃與設計。

大專體育,

58,60-67。

劉以德(2002)。

第一屆全國大專攀岩運動研習營講義(節譯整理自

Performance Rock Climbing

。時間:2006年11月5日。取自:台灣 攀岩資料庫http://www.climbing.org/archive/index.php/t-1385.html。

劉修靜(1998)。國小教師職業刻板印象、成就動機與逃避事業成就 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新竹縣。碩士論文。

蔡芬卿(2006)。以大專校院建立形象為理念的體育育樂營方案規劃 設計。

大專體育,

86,115-121。

鄭志富、宋維煌、張少熙(1996)。

中小學課後及假期體育育樂營規劃 研究

。台北,教育部。

鄭方媛(2005)。

自尊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

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

。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鄭秀足(2004)。

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蔡俊賢(2000)。青少年體育育樂營的規劃與實施。

國民體育季刊,

29

(3),15-22。

蔡秋豪、鍾保明(1995)。目標難度及成就動機對大專男生目標接受之 影響。

體育學報,

20,25-35。

鍾佩玲(2008)。女大學生子女評價、成就動機與生育意向之模式探究。

台東大學教育學報,

19(1),69-99。

蘇郁嵐、陳李綢(2007)。國中生社會地位、合作與競爭對其英語科學 業成就、社會焦慮、成就動機及歸因風格之影響。

教育心理學報,

39

(1),111-127。

二、翻譯部份

Graydon, D. & Hanson, K.(1992/2001)。

登山聖經(邱紫穎、平郁譯)

。 台北:商周出版社。

Collins, J.(2003/2004)。攀岩領導最大障礙不是岩石,而在人心(吳 怡靜譯)。

經濟管理文摘,

9,31-33。

三、外文部份

北山真、杉野保、新井裕己(2005)。

登山技術全書7 フリークライ

ミング

Free Climbing。東京:山と溪谷社。

北山真、杉野保、新井裕己(2005)。

登山技術全書7 フリークライ

ミング

Free Climbing。東京:山と溪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