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基於上述的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分別就學生本身、父母或主要照顧者、

學校與教師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供建議,以供家庭教育及相關教育單位做為參 考。

154

壹、對國中學生之建議

一、本身的性別平等意識覺察度要提高

本研究發現國中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為男生高於女生,且性別平等行為表現 為女生優於男生,顯示國中男學生較容易具有性別刻板印象,也因此在性別平等 行為表現也差一些。若學生平日能對於性別刻板印象的覺察更敏銳,且能將所認 知的性別平等意識付諸行動,將有助於降低性別刻板印象,相對的,性別平等行 為表現也隨之提升。

二、增加自我的性別平等意識

在本研究中可以發現,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行為表現呈現負相關,顯示 國中學生若能降低自我的性別刻板印象,則有助於性別平等行為的表現。要降低 自我的性別刻板印象,除了自我覺察之外,也要知道什麼是性別平等,增加自我 的性別平等意識將有助於降低性別刻板印象。

貳、對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之建議

一、對子女的玩具提供要多元化

本研究發現小時候擁有的玩具類型

對於國中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平 等行為表現有顯著差異,且提供的玩具偏單一性別類型時,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 較高,性別平等行為表現也較低。

玩具是孩子對性別角色尚未發展完成時就會接觸的東西,若家長僅提供某單 一性別類型的玩具,在不知不覺中也傳遞了性別刻板印象,孩子也在玩玩具的過 程中產生了性別刻板印象,導致其難以表現性別平等表現行為。是以父母或主要 照顧者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類型可以多元化,不要偏向較男性化的玩具或較女 性化的玩具,對於降低孩子的性別刻板印象或增加性別平等行為的展現是有幫助 的。

二、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不要存有性別差異

155

本研究發現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對於子女的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平等行為表 現有顯著差異。當家長對男孩、女孩的期望一樣時,子女的性別刻板印象較低,

而且性別平等行為表現也較高。

家長對於子女的期待也透露出家長本身的性別刻板印象,在傳統的父權觀念 下,對於男性總會有較高的期望,因此會發現若對於男性有較高期待的家庭,子 女較易產生性別刻板印象,其性別平等表現行為也較低。而家長對於子女的差異 期待也會影響孩子本身能力特質、興趣活動的發展及對不同性別的互動,因此建 議家長能拋開性別期待的差異。在不分性別期待下長大的孩子,其性別刻板印象 較低,也較易展現性別平等的行為。

三、家長宜尊重子女的想法,任其自由發展其性別行為

本研究發現家長對子女的行為表現所展現的態度與國中學生的性別刻板印 象及性別平等表現行為有顯著差異。若家長以較開明的方式看待子女的性別行為 表現,子女的性別刻板印象較低,且性別平等行為表現較高,相較之下,明確且 嚴格要求子女行為符合其性別,因為家長本身就存有性別刻板印象,在教養的過 程中,就會傳遞性別刻板印象,子女也會產生較高的性別刻板印象,降低其性別 平等表現行為。故家長在教養的過程中尊重子女的想法,由其自由發展其性別行 為,可以降低子女的性別刻板印象養成,也可以使子女較易展現性別平等行為。

參、對學校及教師的建議

一、學校應將性別平等觀念納入教學與潛在課程

本研究發現高雄市不同年級國中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有顯著差異,且國三學

生低於國二及國一學生,顯示透過教育的知識傳遞可以使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降 低,若學生對於性別平等有更正確、完整的認知與瞭解,除了能將這些觀念落實 於生活中,也能帶回家庭中,影響家庭成員家的互動。因此建議學校可以將性別 平等觀念納入潛在課程及教學課程中,例如週會活動的演講主題內容、升旗活動

156

的性別平權宣導,甚至舉辦全校性的關於性別平等的活動;教師也可以將性別平 等的概念融入各科別教材內,性別平等的概念在生活中許多小細節都能發現,故 教師可以將較完整的性別平等觀念納入自己的課程中,使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到更 佳的性別平等觀念與行為。

二、教師可以透過親師溝通,對家長傳遞性別平等觀念,以協助家長 與子女建立更佳的性別平等關係與互動

本研究發現家長提供給孩子的玩具以及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態度會影響子女 的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平等行為表現,而這些影響都取決於家長本身的觀念與態 度,若教師能與家長在進行親師溝通時,協助家長與子女建立更佳性別平等關係 與互動,當家長的性別刻板印象降低,子女的性別刻板印象也會跟著降低,從而 表現出更佳的性別平等行為。

三、學校可以增設給家長的親職教育課程或演講

在本研究可以發現家長本身對於子女的性別刻板印象養成有很大的影響 力,故家長本身的性別意識觀很重要,家長本身也需要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因 此學校若能提供家長有關於性別平等的相關課程或是演講,藉此提升家長本身的 性別意識觀,如此一來,學生也容易建立出較平等的性別意識觀。

肆、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編製性別刻板印象及性別平等表現行為量表,以因應研究所需

近年來對於性別刻板印象的研究越來越多,顯示此議題已經日益受到關注,

但是可以衡量的性別刻板印象量表等研究工具卻不多,多由研究者改編前人之研 究量表或自行編製,尤其是性別平等表現行為量表更是少見。由研究者自行編製 的量表內容較簡易,也缺乏嚴謹的信、效度,對於研究結果相對也大打折扣,若 改編自國外的量表,則尚須考量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經驗的差異,故若國 內有專門研發測驗工具的學術單位,能夠發展出較嚴謹且又符合各階段的角色性

157

別刻板印象量表及性別平等行為表現量表,既可以提供後續研究之用,也能讓我 國對於此類議題有更清楚且全面的瞭解,此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之一

二、擴大研究對象與區域

因本研究考量時間、經費及能力等因素,研究樣本僅限於高雄市的國民中 學,尚無法推論到其他地區、或其他的學習階段,建議後續研究者可以擴大研究 對象及區域範圍,進而獲得更完整、客觀得研究結論。

三、增加研究變項

本研究的背景變項集中於個人及家庭,而家庭背景變項僅包含小時候玩具類 型、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態度、手足類型及家事分工,其中如家事分工的分 類僅是粗略劃分,在本研究中尚無法仔細探究家事分工是如何劃分,譬如由全家 人分工合作,但如何分工呢?真的勞務均分?還是以母親為主要,其他人協助?

這都需要再詳細劃分,對於研究結果會有更準確的分析資料。另外家庭背景的研 究變項也還有不少,如父母的性別角色觀、家庭成員互動等,且影響個人性別刻 板印象的因素很多,除了家庭背景變項外,還有學校及傳播媒體等因素,若想要 更全面瞭解性別刻板印象的現況,不同的研究變項皆可以納入未來研究中,使研 究更為周延。

15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玲(2006)。利用繪本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一年級 學童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雅各(1998)。校園氛圍中的性別現象。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49-58。

王敏如(2000)。閱聽人與電視劇互動情形之探索:以兒童詮釋連續劇性別刻板 印象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慧鈴(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兒童性別角色認同及其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朱敏鳳(2009)。國小二年級以性別角色為主題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令儀(譯)(1995)。B. Friedan 著。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台北市:

月旦。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成 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美枝(1990)。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李美枝(199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市:大洋。

李然堯(1983)。中國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慧芬(2007)。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之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錦旭(譯)(1987)。B. Hunt 著。教育社會學理論。台北市:桂冠。

159

李蘭英(2003)。台灣與日本娛樂性節目中女性意涵之研析。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呂純如(2005)。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性別平權教育之研究-教科書分析與教室觀 察。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9)。工作與家庭(2009)。2011 年 9 月 3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35&ctNode=3259

行政院主計處(2010)。99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結果綜合分析。2011 年 9 月 3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13159281771.pdf

余佳倩(2001)。性別刻板印象的覺察與鬆動之研究-以大一女性學生為例。國 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佘曉清(1998)。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57。

吳知賢(1999)。電視媒體中兩性關係的探討。國教之友,51(1),3-11。

吳明隆(2005)。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二版)。台北:知城。

吳明隆、凃金堂(2007)。SPSS 與統計運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蘭若(2000)。幼兒性別角色認同發展與兩性平等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10,91-99。

林文瑛(2002)。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發展。載於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 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頁 35-55)。台北市:一家親

林文瑛(2002)。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發展。載於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 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頁 35-55)。台北市: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