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性別角色的認同與發展

壹、性別角色的定義

性別角色一詞在國內、外研究的期刊與論文中,所使用的專門術語非常多,

如 gender、gender role、sex、sex role 等。國內外學者對於性別角色的定義也有 所不同,如 Block(1973)認為性別角色就是一群特質,個人能以這些特質為基準,

在其所處的社會中區分出男女。Lerner & Shea(1982)認為性別角色就是社會 為一群既定性別之人,所界定的一套行為規範。李美枝(1990)指出性別角色是 個體透過自我的行為表現以明示他所歸屬的性別。此種定義是指文化所界定適合 於特定性別的行為。黃文三(2006)則將性別角色界定為:在某一社會文化情境 下,對男性或女性行為具有共同認可或接納的行為模式。不管對於性別角色如何 定義,都不會脫離從生物性和社會性層面去解釋,因此綜合以上學者的定義,性 別角色是既定性別之人表現出該社會文化對其所歸屬性別認可的行為模式。

在大量的性別角色研究中,相關專門術語的使用頗多,而在性別角色測量的 實際內涵中,性別角色行為、性別角色態度與性別刻板印象等,皆和性別角色息 息相關。羅瑞玉(2000:11)提到:

16

追溯性別角色一詞,最先是 Constaninopley 在 1973 年對性別角色研究進行理論性的

定義,對於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加以界定:「性別角色的特質多少根植於解剖學、生理學

和早期經歷,並在外貌、態度及行為上兩性劃分相對穩定的特質。」此定義仍受到質疑者,

在其特別將兩性生理的特質內入,且定義較廣泛。爾後一些學者則多趨向較狹義的界定,

同時在向度上亦越趨中性化,而非將男女兩性對立,而且除了重視個人社會與心理的含 意,包括特質、興趣外,更重視性別在社會建構的含意。

Liebert,Wicks-Nelson 和 Kail(1986)認為性別角色是指社會上普遍認為適合男

性或女性的行為、興趣、態度。林惠雅(1993)認為性別角色是用來描述在特定 社會文化下,適合某性別(男/女)之行為態度、權利義務、功能。張春興(1995)

更歸納指出:「所謂性別角色、性角色即是指在某一社會文化傳統中,眾所公認 男性或女性應有的行為。因此性別角色乃是經由行為組型來界定,而行為組型包 括內在的態度、觀念,以及外顯的言行服裝等。」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發現,性別 角色重視個體自我人格及社會性,也強調社會結構的作用。

貳、性別角色的範疇

由以上對性別角色的定義來看,關於性別角色的範疇應該包含下列的特質:

一、性別角色是社會文化作用下的產物

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化的作用,逐漸習得社會文化所期許於某種性 別的表現。也就是說性別角色是指社會對男女行為的一種期許,是因為文化因素 造成,內容則涵蓋行為、興趣、態度、人格特質、價值觀、權利義務及功能等各 方面,具有共同認可或接納的模式。

二、性別角色是多元向度的

Huston(1983)提出一個以性別角色之建構和內容領域為交錯而成的架構矩 陣,角色建構包括四個範疇:概念或信念;認同或自我知覺;喜好或態度;行為

17

的表現。而內容領域包括:生物學上的性別;活動和興趣;個人、社會化的屬性;

以生理性別為基礎的社會關係;典型化和象徵的特徵。其中「活動和興趣」包括 玩具和遊戲活動、職業、家務工作以及成就領域,例如語言、數學和空間技能等;

「個人、社會化的屬性」包括人格特質和社會行為型態,例如攻擊性、支配、依 賴、養育性等。「典型化和象徵的特性」是指隱含性別化的手勢、非言語行為、

言語型態,以及象徵的型態或屬性,例如大小、聲調、開放或閉塞等。

藉由 Huston 對於性別化的概念分析,可以將性別角色的多元向度更加釐 清,由此,可以歸納出性別角色屬於多元向度,並經由社會化的過程而形成自我 知覺之人格特質或社會屬性,以區別男性或女性的表現方式。羅瑞玉(2000)以 Huston 所提出性別角色多元向度矩陣的觀點為主,並經由內容分析及半結構訪 談問題所的資料初分為十個面向,分別為兩性關係、婚姻、家庭關係、親職、求 學、工作、社交、經濟、權利分配及社會參與,經由量表預試及因素分析後將性 別角色態度分成四個層面,分別為社會權利與義務、職業興趣與工作、能力特質 與表現、兩性互動與關係。藉由這四個面向來呈現對於性別角色的態度。

參、性別角色認同與發展理論

就性別的心理定義來說,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個體對自己所歸屬性 別的自我知覺,而性別角色(sex role)則是個體透過自我的行為表現以明示他 所歸屬的性別(李美枝,1987)。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男性與女性的行為表現不 同?而男性及女性又如何學得其角色應有的表現行為?我們在探討性別刻板印 象前,應該先探究造成社會上男女不同行為表現的原因為何。社會學中對性別角 色社會化的研究,主要有兩大理論的主張,分別為功能論及衝突論。而心理學裡 則有三大學派論及性別差異的發展原因及發展歷程,分別為心理分析理論、社會 學習理論及認知發展理論,另外還有近年來包含了社會學習理論與認知發展理論 特徵,並強調文化因素重要性的性別基模理論。每一個理論反映出各自不同的人

18

性基本假設,以下將探討不同學派對於性別差異的發展原因及發展歷程的理論與 觀點。

一、社會學的功能論與衝突論

功能論者認為社會化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與過程,教導兒童如何成為社會的一 份子,以達到社會整合的目的。從這種看法來說,大多數認為社會化是正面的,

有促進社會安定和整合的效果。功能論者主張社會有「選擇」的功能,各種能力 與技術成就水準的青年,可以安置在每種社會角色上,教育可以發揮此種功能

(Chapman,1986)。功能論者Berger 和 Luckman 認為人類本身會自行建立起 合適的運作規則,在與他人互動過程中,社會逐漸建構出男女不同的行動模式,

因而與性別差異相關的「知識」便被引伸出來,個人最後會融入社會實體中,內 化了社會對他(她)的期望(李錦旭譯,1987)。T. Parsons曾認為對婦女而言,

除了家庭婦女的角色外,別無其他替代選擇,並且認定維持社會原來的樣子--性別的分離,是有功能的,個人必須去「順應」他自己的角色,如此就可以維持 系統的穩定,同時也為那些不平等的現象提供了合理化的藉口(李令儀譯,

1995)。

衝突論者對於社會化的經驗則有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社會上的一套習 俗、制度與規範是社會控制的機制;社會化過程在於教化與控制人民,為了使階 級的差異繼續存在,社會化的方式隨階級或性別不同,目的不外乎繼續保持整個 社會體系原來所存在的階級或性別優勢(黃文三,2006)。自婦女爭取平等政治 權以來,以男性為社會中心的意識型態便不斷地被社會學家批判。於是衝突論者 認為,結構功能論者主張個人依其能力與地位、才能,分居社會不同職位,才可 貢獻一己之力於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維持社會穩定等的論調,只不過強調了既 得利益者(男性)的利益,維持了特權階級的優勢地位,減少了社會流動的機會

(李卓夫,2000)。

19

社會學的理論由功能穩定和衝突變動的兩端著眼,但還是可以從社會學家探 討社會階層化的理論中發現,在許多社會裡,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權力,不管是 在公的場合如就業市場,或是私的領域如家庭中,例如即使婦女在就業市場的勞 動力參與已經大幅提升,但無論如何,婦女的平均所得總是比男性低,因性別而 來的水平與垂直的職業區隔仍然存在。另外,縱使職業婦女大量增加,但還是有 許多研究顯示在雙薪家庭中,太太仍比先生擔負更多的家事責任。唐文慧(1993)

指出社會學的兩大理論的基本立場,究竟我們要接受性別是一個「社會分工」下 的自然現象;或是性別類似一種階級,有所謂的支配與被支配的性別壓迫關係?

因此,對於性別角色的施為策略,必須重建一套價值體系,並對這一套價值體系 進行「再社會化」,促使兩性的和諧發展,並且不停的調適及努力。

二、心理學的研究

(一)心理分析理論

佛洛伊德(Freud)的心理分析論是傳統的心理動力理論,強調生物(包括 構造的)因素與雙親認同的重要性(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佛洛伊德認為 人生而具備性慾力(libido),性慾力衍生及滿足的所在隨著成長而轉移。他將出 生到入學前兒童的性發展分為三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性別角色的認 同完成於性器期末期(大約 5、6 歲),他認為男女孩在口腔期及肛門期的人格發 展並沒有什麼差異,直到性器期才步入不一樣的途徑而發展男女各異的人格特 質。在性器期階段的兒童經歷了所謂的「戀親情節」(Odipus - Komplex)並隨著 此一情結的解開而發展其性別角色的認同。雖然男孩女孩的第一個愛戀對象都是 母親,但是其性別角色認同的途徑卻不相同。男孩視父親為爭奪母親的愛的對 手。由於害怕被比他強大許多的父親閹割,於是壓抑其對母親的愛戀轉而向父親 認同以減輕自己的焦慮。女孩則於此階段對男性生殖器產生忌妒,因本身無此生 殖器,於是視為缺陷並怪罪於母親,轉而愛慕父親。為了能讓父親愛他,女孩便

20

積極認同父親所愛戀的對象-母親。如此一來,女孩男孩的性別角色是經由對相 同性別的母親或父親認同而來(葉頌壽譯,1985)

對於佛洛伊德的主張,缺乏了實證研究的支持(黃文三,2006),而且從 Katcher(1955)所做的研究結果足以推翻佛洛伊德「以生理決定人格特質及性

對於佛洛伊德的主張,缺乏了實證研究的支持(黃文三,2006),而且從 Katcher(1955)所做的研究結果足以推翻佛洛伊德「以生理決定人格特質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