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發展「本土化」之「安全學校檢核表」

由於國際安全學校「42項指標矩陣」各工作向度的內容,並沒有 明確的執行項目,如果能定期進行各工作向度的學校安全活動調查,

藉以發展本土化之安全學校檢核表,以作為學校推動安全工作的執行 參考與評價工具。如此,可讓學校確實掌握以全方位的推動方式,落 實校園安全的工作,而非僅僅偏重學校物質環境設備的改善。尤其近 年來,校園暴力、霸凌及性侵害事件不斷攀升(此現象從教育部校園 事件通報統計中可得到客觀的數據),因此,學校安全的防治範圍應 從過去以預防意外事件(非蓄意性事故傷害)為主的推動策略,進而

110

重視校園暴力、霸凌及性侵害事件等蓄意性傷害的預防。

二、落實學校與社區長期性的安全夥伴合作關係

由於學校身處於社區之中,有關社區各類的危險因素將會直接或 間接的影響學生的安全。究竟學校與社區建立長期性安全合作關係之 執行情形如何?可由本研究調查結果,「社區與家庭」向度平均得分 4.14分,居七項安全學校工作向度平均得分之末得知,其目前仍有其推 展之困難度與障礙性。另外,由本次問卷調查中可發現,有不少研究 學校提及結合社區資源(如醫院、愛心商店、警局、社區巡守隊)進 行安全宣導活動,深究其推動方式,仍多屬於配合學校短期性或單元 性之安全宣導活動,而有關於長期持續性的安全合作計畫並未被提 及。而上述的現象,同時可於研究對象在「與社區機構訂定書面教育 與安全的夥伴合作關係」此問題之執行平均得分不高(平均分數3.08 分)得到部份的應證資料。

有關學校如何落實與社區機構維持長期持續性的安全夥伴合作關 係,建議可參考美國學校安全中心 (National School Safety Center;

NSSC)「共同創造安全學校」(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safe schools)

的策略。另外,其他實際執行方法建議如下:

1、建立學校與社區「安全資訊交流平台」:

111

學校設置安全專屬的公布欄或專屬網頁,並與社區內相關學校機 構(區域內的學校、里辦公室、警局、消防隊、醫療機構等)訂定安 全資訊交流備忘錄,由社區定期提供社區各類安全事件與相關訊息(例 如社區道路施工路段公告、竊盜案、縱火案、交通事故案、可疑人物 公告等),以社區中實際安全事件與案例喚起學校師生的警覺,讓社 區安全的觀念融入學校安全之中,並鼓勵師生以社區的一份子自許,

積極參與社區安全服務事務。

2、運用社區傳播喚起社區對學校安全的守望相助:

學校應定期主動提供校園安全相關訊息給社區內相關機構(例如 校內安全健康講座或活動),並利用社區既有的訊息傳播方式(例如 里民訊息公告),進行學校安全工作計畫活動、成果之分享,讓社區 民眾感受到學校是社區的重要夥伴,讓學校安全也能融入社區安全的 概念之中,進而喚起社區民眾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視與參與。

三、全面推廣「學生傷病e化管理系統」

由於學生事故傷害比率為安全學校執行成效的重要客觀數據,如 何正確的紀錄相關資料,才能透過真實的數據發現問題所在。由於現 行的學生傷病統計資料,是由學校護理人員逐筆輸入電腦,因此如何 正確判斷學生的檢傷分類,和無遺漏的詳實紀錄,成為學生傷病統計

112

資料正確與否的重要關鍵。因此,全面推廣「學生傷病e化管理系統」,

並同時設置傷病統計分析模式,才能真確的針對校園事故傷害危險因 子進行分析,並進行校園安全檢視和改善。

四、未來研究之建議

本次研究發現,有關「暴力」、「霸凌」、「性侵」等「蓄意性 傷害」的教育宣導及措施,鮮少被研究對象提起。但有關國中學生之

「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通報數,早於2005年已經超越「意外事件」

之通報數,並成為國中學生首要之安全問題。然而,自2007年開始,

國中學生之「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數,又超過「暴力事件與偏差 行為」通報數,至2009年「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數已經是「暴力 事件與偏差行為」通報數的2.4倍,更是「意外事件」通報數的2.9倍。

另外,2009年國小學生之「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數,首度超越「意 外事件」,成為僅次於「疾病事件」的國小學生重要的安全問題(教育 部,2004;教育部,2005;教育部,2006;教育部,2008b;教育部,

2010a;教育部,2010b:教育部,2010c)。因此,上述日漸嚴重之學 生安全問題,值得教育當局正視並持續關注及研究。

另外,本次研究僅以學校教職員為研究對象,所得結果也僅能代 表學校教職員,建議未來能加入學生意見來評價學校安全的執行成效。

113

最後,綜合本研究結果:通過國際安全認證之研究對象於「安全 學校指標」的執行與「學校安全感」的認同程度兩部分的執行成效,

皆顯著高於未參與國際安全認證之研究對象。參與安全相關研習12小 時以上之研究對象於「安全學校指標」的執行與「學校安全感」的認 同程度兩部分的執行成效,顯著高於未參加安全相關研習者。建議教 育當局應持續推動「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工作項目並加強辦理一系 列「安全相關研習活動」。如此,各學校可得以全面性的計畫審視各 校安全問題的重要因子並據以擬定有效之學校安全改善計畫,以達營 造一個真正全面安全的學校環境。

11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林雅慧(2004)。校園安全專輯。講義,10 月號,89-90。

蘇穎,張林,肖琴,金岳龍,謝倫芳,姚曦,葉冬青 (2007)。2000-2006 年中國校園安全與學生傷害的報告。疾病控制雜誌 2007 年 6 月 第 l1 卷第 3 期 。331-332

周雷,黃萍萍,黃文鴛,劉峰,楊帆(2007) 。上海市徐匯區 2002-2005 學年在校學生傷害監測分析。疾病控制雜誌 2007 年 11 月第 28 卷第 11 期。1007-1008

秦金生、黃松元(2002)。加強校園安全,促進學生健康。學校衛生,

41,69-79。

謝東穎(2006)。建構身心障礙學童之「安全學校」。東海大學公共事務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周家榮(2009)。國際「安全學校」認證觀點精進校園安全危機管理之 研究–以臺北縣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 輿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婉如(2007)。臺灣地區推動國際安全學校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美英(2005)。校園危機管理的新視野與策略之探討-以國際「安 全學校」認證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花蓮縣。

鄒綺華(2005)。建構校園風險管理機制之研究-弱點管理的觀點。東 海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淡江大學、記憶空間學會(2009)。台灣國際安全學校暨安建學校論壇 大會手冊。2009 年 10 月 23 日

李明憲(2007)。安全學校推動前驅計畫輔導手冊。行政院衛生署委託 計畫。

李明憲、記憶空間學會(2010)。99 年度安健學校推動輔導計畫-期初 在校師資增能工作坊研習手冊。2010 年 2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safeschool.org.tw/newsfile/20102230971.pdf

香港安健學校聯盟(2005)。香港安健學校確認計畫指引。取自:

http://www.oshc.org.hk/download/culture/S&H%20school%20booklet

%20chi2.pdf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2009)。國際安全學校確認計畫指引。取自:

115

http://www.oshc.org.hk/download/culture/20091208_Intl_Safe_Schoo ls.pdf

教育部(2003)。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台軍字第 920146958 號令。臺北市:教育部學生軍訓處。

教育部(2008a)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部九十二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教 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取自:http://csrc.edu.tw/FileManage.mvc

教育部(2005)。教育部九十三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教 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取自:http://csrc.edu.tw/FileManage.mvc

教育部(2006)。教育部九十四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教 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取自:http://csrc.edu.tw/FileManage.mvc

教育部(2008b)。教育部九十五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取自:http://csrc.edu.tw/FileManage.mvc

教育部(2010a)。教育部九十六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取自:http://csrc.edu.tw/FileManage.mvc

教育部(2010b)。教育部九十七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取自:http://csrc.edu.tw/FileManage.mvc

教育部(2010c)。教育部九十八年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取自:http://csrc.edu.tw/FileManage.mvc 教育部(2009) 99 年度教育部友善校園工作手冊。取自:

http://www.edu.tw/DISPL/bulletin_list.aspx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0)。98 學年度國民小學校別資料 。取自:

http://0-www.edu.tw.opac.lib.ntnu.edu.tw/EDU_WEB/EDU_MGT/

STATISTICS/EDU7220001/data/95/basee.xls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98 年度推動校園安全月實施計畫。發文日

116

英文部分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1999).Report of the ASHA National

Injury and Violence PreventionTask Force An Executive Summary .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69(5).177-180.

Christine M.,Rubie-Davies,Micheal A. R. Townsend(2007).Fractures

in New Zealand eIementary school settings.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7(1).36-40.

Di Scala C, Scavo Gallagher S, Schneps SE.(1997)Causes and outcomes

of pediatric injuries occurring at school.Journal of School

Health.;67(9):384.

DeSimone Eichel J, Goldman L.(2001)Safety makes sense: a program to

prevent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1(5):180.

Feldman W, Woodward CA, Hodgson C, Harsanyi Z, Milner R, Feldman E.

(1983)Prospective study of school injuries: incidence, types, related

factors and initial management.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29(12): 1279-1283.

Gore GC. Magdalinos H, Pless IB(2004). School injuries and preventive

policies and programs. Can J Public Health.95(6).424.

Hitesh Haria(2009)Mastering the Plan,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196(10).37-38

Howard AW, MacArthur C, Willan A, Rothman L, Moses- McKeag A, MacPherson Ak (2005). The effect of safer play equipment

playground injury rates among school children.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72(11).1443-1446.

Jonahan M. Josse,Morag MacKey,Martin H. Osmond, Alison K.

MacPherson(2009).School Injury Among Ottawa-Area Children: A

117

Population-Based Study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9(2).45-50.

Laura Kann,Nancy D,Howell Wechsler(2007)Overview and

snmmmary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2006.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7(8).385-397

Laflamme, L. and Menckel, E.(1999)Injuries in Swedish schools during

recesses: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s. Safety Science, 33.89 – 101.

Limbos MAP, Peek-Asa C.(2003)Comparing unintentional and intentional

injuries in a school setting.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3(3):101.

Miller TR, Spicer RS.(1998)How safe are our school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88(3):413.

Mo F, Turner MC, Krewski D, Merrick J.(2006)Adolescent injuries in

Canada: findings from the Canadian Community Health Survey, 2000-200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jury Control and Safety

promotion.;13(4):235-244.

National School Safety Center(1999)National School Safety Center’ s

handout on 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safe schools. Avalialbe:

http://www.schoolsafety.us

Salaheddin Bendake(2006)Evaluation of school safety in Riyad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jury Control and Safety Promotion.13

(4).264 – 266

Sherry Everett Jones, Robert Axelrad,Wendy A. Wattigney(2007)

Healthy and Safe School Environment ,Part II, Physical School

Environment: Results From the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2006.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7(8).544-556

Sherker S, Ozanne-Smith J.(2004)Are current playground safety standards

Sherker S, Ozanne-Smith J.(2004)Are current playground safety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