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際安全學校之執行成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際安全學校之執行成效研究"

Copied!
1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 益 進 博士. 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 國際安全學校之執行成效研究. 研 究 生:蔡 佩 娟. 撰. 中華民國 一00年 一 月.

(2) ii.

(3) iii.

(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際安全學校之執行成效研究 學生:蔡佩娟. 指導教授:胡益進 摘. 要. 本研究主要以臺北市14所國民小學教職員(共1145人)為研究母群,以自編 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採立意抽樣,選取研究樣本336人,並回收有效樣本258 份(回收率76.8%)。調查問卷包含個人及學校基本資料,並探討研究對象在「安 全學校檢核指標」、 「學校總體安全感」及「學生事故傷害比率」等各項情形,同 時檢視「社會人口學變項」、「學校背景變項」與「安全學校執行成效」之間是 否有顯著差異性,藉此了解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際安全學校的執行成效。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安全學校執行成效以「安全學校檢核指標」部分得分最高; 「學校 總體安全感」部分得分次之;「學生事故傷害」部分得分最低。 二、「安全學校檢核指標」之差異性比較結果,僅有「目前擔任的職務」、「參 與安全相關課程研習時數」和「是否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三項變項達顯 著性差異。 三、「學校總體安全感」之差異性比較結果,僅有「性別」、「目前擔任的職務」、 「參與安全相關課程研習時數」和「是否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四項變項 達顯著性差異。 四、通過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之研究對象,於「安全學校檢核指標」及「學校總體 安全感」等兩部份的執行成效優於未參加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研究對象。 五、兩年內參與安全相關課程研習12小時以上之研究對象,於「安全學校檢核指 標」及「學校總體安全感」等兩部份的執行成效高於「未參加安全相關課程 研習」者。 建議持續辦理「安全相關之課程研習」及擴大推動「國際安全學校認證」, 以達全面提升學校安全。 關鍵字:國際安全學校、執行成效. iv.

(5) Implement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 studies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Taiwan- A Master Thesis By PEY JIUAN TSAI ABSTRACT This study included 1145 staffs of 14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pplied tool is self-organized questionnaire. With the method of purposive sampling, 336 research samples were chosen and 25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rieved by mail (response rate: 76.8%). Within the questionnaire contents personal and school basic information. Objects are review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fe school indicators”, “general sense of safety in school”, and “student injury rate” Factors such as “social demographic variable”, “school background variable”, and “safe school performance” are also studied for obvious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 of Taipei city elementary schools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 The main observations in this study as follow: 1. Within this research, objects’ performance in safe school shows highest score in the category of “safe school indicators”. Second highest score fell in the category of “general sense of safety in school”. However, “student injury rate” scored least. 2. When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safe school indicators” sections, only “current position”, “spent in safety -related courses study hours”, and “with/without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 certificatio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 In the “general sense of safety in school” section, only “ gender”, “current positio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pent in safety -related courses study hours”, and “with/without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 certification”. 4. With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 certification objects performs better than those without certification in the category of “safe school check index” and “general sense of safety in school”. 5. Objects who attended more than 12 hours of safe related courses performs better than those haven’t in the category of “safe school check index” and “general sense of safety in school”. The study suggests continue to held “safe related courses” and expend work items in regard with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 certification”, then the school safety can be upholde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s,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v.

(6) 誌謝 感謝上天安排,使我離開學校 15 年後,有機會到台灣師範大學衛 教所求學,並且度過兩年半意義非凡的時光,此期間所遇的人、事、 物,相信都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因緣。 在論文研究之路,衷心感激指導教授胡博士益進的指引及指導, 論文口試期間,特別感謝國立東華大學李明憲教授及本系呂昌明教授 兩位審查委員悉心指正;感謝研究所同學楊芳茵在論文資料收集上大 力協助。同時也要感謝臺北醫學大學苗迺芳助理教授等七位專家學者 百忙之中撥冗審查問卷內容,在此致上真摯敬意與感謝。最後,希望 拙作對於日後推動國際安全學校計畫,能盡上棉薄之力。. 蔡佩娟 謹誌 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 100 年 1 月. vi.

(7) 目錄 i. 書名頁 ……………………………………………………………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 ii. 授權書 ………………………………………………………………. iii. 中文摘要 ……………………………………………………………. iv. 英文摘要 ……………………………………………………………. v. 誌謝 …………………………………………………………………. vi. 目錄 …………………………………………………………………. vii. 表目錄 ………………………………………………………………… x 圖目錄. ………………………………………………………………. 第一章. xii.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第五節. 名詞界定.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6. ……………………………………………… 7 ………………………………………………... vii. 9.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事故傷害相關研究之探討 ………........................... 13. 第二節 國內外學校安全計畫與措施之概況 ………................... 20. 第三節 國際安全學校之發展與推動概況. 第三章. ……….................... 40. 研究方法 ………………………….................... 5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6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四章. ………………………...…………. 62.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學校背景變項. ………………………… 65 …………………………… 70. 第三節 研究對象之安全學校執行成效 ………………………... 71. 第四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學校背景變項與安全學校 執行成效之間的關係 ……………………………………. 88. 第五節 研究對象推行之特色性校園安全活動及未來建議 …… 99. viii.

(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105. 第二節 建議. …………………………………………………. 109. 中文部份 ………………………………………………………. 114. 英文部分. 116. 參考書目. ………………………………………………………. 附 錄 ...................................................... 118. .............................................................................. 119. .................................. 126. .............................................................................. 127. 附錄一 專家效度審查委員名單 附錄二 預試問卷. 附錄三 預試問卷與正式問卷項目信度分析 附錄四 正式問卷. ix.

(10) 表目錄 表 1-1 國際安全學校 42 項指標矩陣 ………………………………. 11. 表 3-1 98 學年度研究對象之學生班級數與教職員數一覽表 ……. 54. 表 3-2 研究問題對應之統計分析彙整表. ………………………… 64. 表 4-1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 68 表 4-2 研究對象之學校背景變項分布情形. ……………………… 71. 表 4-3-1 研究對象安全學校整體執行成效分布情形 …………….. 72 表 4-3-2 研究對象之安全學校指標執行分布情形 ………………. 73. 表 4-3-3 研究對象之安全文化向度執行分布情形 ………………. 75 表 4-3-4 研究對象之安全環境向度執行分布情形. ………………… 76. 表 4-3-5 研究對象之健康教育面向執行分布情形. .………………. 77. 表 4-3-6 研究對象之體育活動向度執行分布情形 ………………….. 79 表 4-3-7 研究對象之健康服務向度執行分布情形 ………………… 80 表 4-3-8 研究對象之危機因應向度執行分布情形. …………………. 81. 表 4-3-9 研究對象之社區與家庭向度執行分布情形 ……………… 83 表 4-3-10 研究對象之學校總體安全感分布情形 ………………… 84 表 4-3-11 研究學校之學生事故傷害分布情形. x. ……………………. 86.

(11) 表4-4-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安全學校整體執行成效」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89 表4-4-2 研究對象「學校背景變項」與「安全學校整體執行成效」 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1. 表4-4-3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安全學校檢核指標」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3. 表4-4-4 研究對象「學校背景變項」與安「全學校檢核指標」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4. 表4-4-5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學校總體安全感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7 表4-4-6 研究對象「學校背景變項」與學校總體安全感之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9 表4-5-1 研究學校校園安全活動內容分佈表. …………………… 100. 表4-5-2 研究對象對於未來推動校園安全活動之建議表 ……… 103. xi.

(12)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 ……………………………………………………. xii. 55.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之執行成 效。本章內容包括:第一節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究目的,第 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界定及第六節研究限制, 本章各節,詳述如後:. 第一節研究動機 2008年10月6日下午嘉義縣太保國小一名學童,在校園地下室遊戲 觸電致死;2010年12月桃園縣八德國中,發生連續校園霸凌、暴力事 件等媒體報導,揭露出學校的安全問題一直潛伏在校園當中。研究顯 示,有84%的家長擔憂孩子在校園的安全問題,而且家長對於校園安全 的評價普遍偏低,有21%的父母覺得校園安全問題非常嚴重,有72%的 父母覺得普通嚴重,僅有7%的父母覺得校園安全問題不如想像的嚴 重,整體而言在家長心目中,臺灣整體校園安全度為63.7分(林雅慧, 2004 ) 。 Laflamme and Menckel(1999)研究指出,學生的健康與安全一直 是家長、老師、學校行政人員、政府部門及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其 研究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安全事件發生在校園內,安全事件發生的 地點,則依學生年級不同而有區別,小學生較易發生在遊樂場,中學 1.

(14) 生則較易發生在體育館及運動場,而有關學校物質環境各層面的問 題,一直是被列為是促成非蓄意傷害的潛在風險因素(Salaheddine Bendak,2006)。同時,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學校環境除了有利學生的 健康,也能增進學生學習的表現和士氣,同時也保護教職員工的健康。 在美國,一個孩子每年需在學校度過約 1300 小時,而教師和其他 工作人員的時間更長(Sherry E J etal,2007)。在臺灣,每個孩子除了 正常上課時間多於美國學童外,再加上課後輔導,可見臺灣孩子在學 校度過的時間更長。基於此,世界先進國家無不致力於學生安全需求 的改進,並將校園安全及危險因素納入法規規範,且定期執行健康安 全學校相關之調查研究,以及制定一套有系統的評估維護計畫與評 鑑,例如美國疾病管制預防局(CDC)每六年所進行的「學校衛生政 策及計畫評鑑」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SHPPS) 、美 國疾病管制預防局(CDC)每兩年進行的學校衛生概況(School Health Profiles)調查及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發展「Healthy SEAT」管理系統,以提供學校追蹤校園 環境及設施情形等(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7)。由 此可見,世界先進國家對於「安全」的概念已經從著重事後處理的觀 點,轉變成事前的預防,藉由先前的防備將風險降至最低,以求確實. 2.

(15) 掌控和改善各種可能對人體健康與安全有害的因素,有效地達成減少 各種蓄意或非蓄意傷害的發生,進而提供適合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 良好環境,促進教職員生的健康狀態。 目前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有關學校安全的執行方針,大都是依據 教育部制定的《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及校園安全通報系統, 來進行校園安全的管理檢核與通報。為提升全體師生員工更全面性的 健康安全環境,從 2006 年開始臺灣由李明憲老師開始引進「國際安全 學校」認證。而「國際安全學校」的概念是起源於「安全社區」的架 構之下,有關「國際安全學校」之認證標準,是根據 2003 年「國際安 全學校認證計劃指引」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s designation program guide,2003)所建立的。而國際安全學校的設置須符合「七項安全學 校指標」及「國際安全學校檢核矩陣」 (Benchmark Matrix for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的規定。至 2010 年全世界共有 49 所學校獲得國際安全學 校的認證,當中臺灣占有 27 所(臺北市占有 12 所),而臺灣僅在三 年多的時間推動之下,已成為全世界目前認證安全學校密度最高的國 家。除此之外,2010 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也將「擴大推動國際安全學 校認證」工作項目,列在「2010 生態教育年工作計畫」之重要政策當 中,由此可見,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對於推動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重視。. 3.

(16) 目前國內外,以「國際安全學校」為主題的研究仍為少數,而國 內外也尚未有關於國際安全學校執行成效的研究,因此,引起研究者 探討的動機。期待能經由本研究了解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際安全學 校的執行成效,並將研究結果作為國內外推動國際安全學校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及重要性,本研究欲以臺北市小學之教職員的 立場,來探討研究對象在「安全學校檢核指標」、 「學校總體安全感」 及「學生事故傷害」之各項情形,藉以了解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際 安全學校的執行成效。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變項」、「學校背景變項」及「安 全學校執行成效」的分布情形。 二、探討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學校背景變項」與「安 全學校執行成效」彼此之間的關係。 三、瞭解研究對象現行推動之特色校園安全活動及未來建議。. 4.

(1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提出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研究對象因「社會人口學變項」不同,於「安全學校檢核指標」 執行上的差異性如何? 二、研究對象因「社會人口學變項」不同,於「學校總體安全感」的 認同程度上的差異性如何? 三、研究對象因「學校背景變項」不同,於「安全學校檢核指標」執 行上差異性如何? 四、研究對象因「學校背景變項」不同,於「學校總體安全感」之認 同程度上的差異性如何?. 5.

(1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基於上述研究問題,提出問題之研究假設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不同,於「安全學校檢核指標」 執行上,彼此之間有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不同,於「學校總體安全感」上, 彼此之間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之「學校背景變項」不同,於「安全學校檢核指標」執 行上,彼此之間有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之「學校背景變項」不同,於「學校總體安全感」上, 彼此之間有顯著差異。. 6.

(19) 第五節 名詞界定 為使研究之探討更為明確,茲將本研究有關之重要名詞解釋界定 如下: 一、 國際安全學校檢核矩陣(Benchmark Matrix for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 由於2003年國際安全學校認證計畫指引(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s designation program guide 2003)中,並沒有明確的執行項 目,故本研究主要參考2010年臺灣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中心所建構的 「安全學校42項指標矩陣」(如表1-1 )。其「七項安全學校工作 向度」(Environment of School Community)包括: (一) 安全文化(social environment) (二) 安全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 (三) 健康教育(health environment) (四) 體育活動(physical activity / physical education) (五) 健康服務(health service) (六) 危機因應(crisis response) (七) 社區與家庭(community and family) 其「七項安全學校工作指標」(Safe School Indicator)包括: (一) 結構面(infrastructure) 7.

(20) (二) 政策面(policies / rules) (三) 計畫面(programs) (四) 執行面(programs) (五)紀錄面(documentation) (六)評價面(evaluation) (七)分享面(sharinng) 有關「七項安全學校工作指標」(Safe School Indicator)中的第三 及第四項合併為一個指標(計畫/執行面)並與「七項安全學校工作向 度」(Environment of School Community)交叉成為「安全學校42項檢 核矩陣」。 二、安全學校執行成效 係指研究對象於「安全學校檢核指標」執行符合程度、「學校總 體安全感」認同程度及「學生事故傷害」發生次數等三項之執行成效。 其符合程度愈高、認同程度愈高及學生事故傷害次數愈少,則得分愈 高,三項加總之總分愈高,即表示在「國際安全學校整體的執行成效」 愈佳。. 8.

(21)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有下列三項限制: 一、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自填式問卷量表進行調查,由於研究對象回溯自 身相關經驗作答,無法掌控研究對象受社會期待之影響,造成效 度和信度受限。此外,問卷調查法無法獲得問卷以外更深入的訊 息資料。 二、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所用之問卷,主要參考臺灣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中心 2010年版之安全學校42項指標矩陣,故研究所測得的安全學校執 行情形及其他有關變項資料,僅限於本研究工具所涵蓋的範圍。 本研究屬橫斷式調查研究,在因果關係的推論上無法提供明 確之證據。本研究調查係採自我填答方式進行,所測得的國際安 全學校執行成效,僅限於研究對象主觀上之認定,欠缺客觀性的 評量。受試者的認真程度及真實度可能對研究結果有所影響。 三、研究對象方面 目前臺北市12個行政區中有6個行政區(信義區、中正區、大 同區、內湖區、文山區及南港區)推動「安全社區」,另外6個行. 9.

(22) 政區(松山區、大安區、中山區、士林區、北投區和萬華區)推 動「健康城市」。本研究之14所研究學校皆位於推動「安全社區」 的6個行政區(信義區2所、中正區2所、大同區2所、內湖區2所、 文山區2所及南港區4所) ,因此,本研究之結果無法推論應用於臺 北市其他行政區之學校教職員。 本研究僅以學校教職員的立場來探討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國 際安全學校的執行成效,並未包含學生、家長、社區之意見。因 此,本研究之結果無法推論至學校教職員以外之人員。. 10.

(23) 表1-1 國際安全學校42項指標矩陣 (引自 臺灣國際安全學校認證中心,2010) 工作 向度. 結構面. 政策面. 學 校 安 全 文 化. 1-1成立安全學校工作團隊 1-2安全學校小組成員包括校長和校務代 表 1-3安全學校小組依據進行資料收集、分 析及擬定安全議題。. 2-1訂定學習成績標準(如:安全小天使,期末給 予獎勵) 2-2訂定鼓勵正向行為的政策(如︰教師輔導管教 學生、處理學生紛爭及有效經營班級之策略等) 2-3訂定安全校規,並貫徹執行,對違規者給予明 確處分 2-4實施校園反霸凌政策,並訂定處理準則 2-5訂定不可攜帶危險物品的學校政策,並訂定處 理準則. 安 全 環 境. 安全學校小組安排教職員工或志工專責 設備維護 1-1教職員工或志工負責監督管遊戲場 1-2教職員工或志工負責維護設備安全設 1-3協助更新安全設備. 健 康 教 育. 1.安全學校小組徵求員工、志工推動下列 事項︰ 1-1訂定健康教育教學的計畫 1-2訂定適合各年齡之健康促進計畫,如 保健計畫、生活技能和預防疾病等. 2.學校健康教育政策符合下列事項: 2-1所有計劃有理論依據及研究導向 2-2所有計劃符合教育部和教育局健康教育的相 關規定 2-3將防制傷害和暴力內容,應列入健康教育的課 程中. 3.建立依據結果改良環境安全的流程 3-1定期檢核曾發生傷害事件之場所(如:建築 物、遊戲場、體育活動等) 3-2易發生傷害事件的環境有無安裝防護的性 的工具和設備 3-3倡導安全遊樂觀念,防止非蓄意性傷害和暴 力事件發生 3.學校貫徹執行下列計畫: 3-1暴力防範計劃。 3-2非蓄意性傷害防治計劃(如交通安全宣導、 地震火災演習、水域安全及颱風災害防制等) 3-3執行適合各年齡層之健康倡導計劃,如保健 劃、生活技能和預防疾病。. 體 育 活 動. 1.安全學校小組確保教職員/義工提供: 1-1員工或志工提供適當監督休閒活動、 運動與體育課程之安全性。 1-2體育課程中有專家在場監督、教學和 處理緊急事件(如體育老師、教練、護 士、領有CPR訓練人員及具有急救和傷 害防治合格證書者) 1.學校是否執行下列工作: 1-1協助學生員工所需要社區醫療(心理健 康協助及緊急諮詢)、(如:緊急救護特 約醫院)。 1-2發展學校、社區之緊急救護計畫 1-3提供校內健康服務和專家諮詢服務. 2.體育活動之政策達成下列計畫 2-1制定安全規範 2-2身體活動空間的設計及維護均符合安全標準。 2-3制定定期維護設施和空間安全的辦法. 3.校內體育活動計畫執行下列事項︰ 3-1藉由體育活動倡導非暴力行為 3-2倡導參與體育活動,以促進健康生活和防制 事故傷害. 2.政策面是否達成下列事項? 2-1統整心理、社會、健康服務與健康教育課程. 3.健康服務是否執行下列事項 3-1對學生和員工提供診斷、轉診、照護、管理 的事故傷害處理服務 3-2健康服務包括了心理和生理層面的服務 3-3適當醫療和轉介學生 3-4訓練學生、員工和社區成員辨識疾病徵象, 如何尋求自我和社會的協助。 3-5教導教職員生事故和暴力防制的方法 3.危機應變計劃執行是否達成下列事項? 3-1實施校園生活問卷調查 3-2執行校安維護計畫(如︰校園反霸凌政策、 防制幫派入侵政策、訂定藥物濫用預防政策 等) 3-3執行校園危機應變計畫 3-4安全學校小組每年演習一次,並回報學校社 區演習結果. 健 康 服 務 危 機 因 應. 社 區 和 家 庭. 1.安全學校推動小組是否達成下列工作? 1-1制訂校安維護政策(校園反霸凌政策、 防制幫派入侵政策、訂定藥物濫用三級 預防政策) 1-2制定緊急應變計劃,包括短期和長期 目標。 1-3固定一位人員與社區支援系統互相協 調(對話窗口) 1-4與所有社區資源、社會服務、商業團 體、消防機構、警察和救護機構,建立 合作關係。 1.安全學校推動小組的工作: 1-1建立社區連結網路 1-2建立家庭連結網路 1-3邀請社區商業或NGO團體網路加入。. 2.學校建立定期安全環境的辦法。. 2.危機因應政策 2-1制定危機、災難和相關傷害之應變應政策 2-2學校社區應每學期評估危機、災難和相關傷害 之應變應政策。 2-3每年演習一次(防空避難、地震、火災). 2.政策面是否達成下列事項。 2-1以書面政策明確規範學校及社區之間的關係. 11. 計劃執行面 3-1建立鼓勵學習文化 3-2建立安全學校氣氛 3-3建立鼓勵師生人際互動的計畫 3-4倡導健康安全觀念. 3.執行社區與家庭計畫是否達成下列計劃? 3-1訓練家長和社區成員執行蓄意性和非蓄意 性傷害計劃 3-2訓練社區執行健康促進和傷害防制策略.

(24) 工作 向度. 記錄面. 評價面. 分享面. 4-1建立明確傷害事件紀錄 4-2傷害事件紀錄包括暴力、非蓄意傷害和 欺壓行為的頻率、原因. 5-1進行評估學生減少負面行為後的效果 5-2學校評估學生產生正面行為(如:正面自我形象、良好人際關 係等)後的效果. 1.學校是否持續參與安全 學校及安全社區聯合網路 (包含社區、國家和國際等 層級). 4-1專責人員定期進行照明環境檢查 4-2專責人員定期進行遊樂場設備檢查紀 錄 4-3專責人員定期進行一般區域和遊樂場 檢查紀錄 4-4專責人員定期進行傷害和疾病原因紀 錄. 5.學校由安全學校小組成員進行評估下列事項:小組包含社區成 員、專家、學校行政、主管和學生: 5-1進行例行全校危險評估作業提出改進計畫 5-2進行全校照明評估作業提出改進計畫例行危險評估作業 5-3進行遊樂場和易發生意外區域評估作業提出改善計畫 5-4收集傷害和疾病原因提出改進計畫 5-5所有資料由小組成員討論,提出建議並改善提出改進計畫 5-6定期由安全學校小組評估改善成果提出改進計畫. 1.學校是否持續參與安全 學校及安全社區聯合網路 (包含社區、國家和國際等 層級). 健 康 教 育 體 育 活 動. 4-1紀錄教學計劃實行過程、結果 4-2紀錄計劃相關成本,包括採購、教育訓 練等相關費用。. 5.學校評價下列事項: 5-1教學計畫執行後之知識、態度、自我效能行為技能的前、後 測評估 5-2進行計畫相關成本效利評估 5-3評估健康教育課程效果。. 1.學校是否持續參與安全 學校及安全社區聯合網路 (包含社區、國家和國際等 層級). 4.體育活動紀錄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4-1教職員專業急救認證及運動器材維修 情形紀錄 4-2場地及器材維修紀錄。 4-3安全規定執行紀錄。 4-4 體育活動推動情形紀錄。. 5.學校評價下列事項: 5-1評估導致學生受傷的原因。 5-2評估推廣運動風氣後,學校風氣的改變. 1.學校是否持續參與安全 學校及安全社區聯合網路 (包含社區、國家和國際等 層級). 健 康 服 務 危 機 因 應. 4.是否建立蓄意性和非蓄意性傷害之傷害 資料收集系統。. 5.健康服務之評價是否達成下列事項? 5-1定期回顧傷害和暴力防制資料。 5-2聘請專業人士對學校健康服務效果進行評價。. 1.學校是否持續參與安全 學校及安全社區聯合網路 (包含社區、國家和國際等 層級). 4.危機應變計劃是否紀錄下列事項? 4-1校園安全聯繫協調會議(如︰校園反霸 凌、防制幫派入侵、藥物濫用個案處理 及輔導會議等)相關紀錄 4-2取得基準及計畫前的資料 4-3評估演習中的反應速度 4-4如事故真實發生時,將應變狀況記錄下 來. 5.執行校安維護計畫(校園反霸凌政策、防制幫派入侵政策、訂定 藥物濫用三級預防政策)是否達成下列事項? 5-1降低校安事件(校園霸凌、加入幫派、藥物濫用個案人數及事 件) 5-2是否召開校園霸凌、加入幫派、藥物濫用個案會議 5-3是否訂定、執行校園霸凌、加入幫派、藥物濫用個案輔導紀 錄 6.危機因應之評估是否達成下列事項? 6-1分析對於學校環境的威脅,包括學校周圍環境,交通情形和 運輸問題 6-2評估學校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包括學生和員工本身的傷害(自 殺) 6-3評估社區資源與急難處理之關係例如與媒體之關係 6-4持續改善和準備. 1.學校是否持續參與安全 學校及安全社區聯合網路 (包含社區、國家和國際等 層級). 4.社區和家庭是否記錄下列事項? 4-1社區中事故傷害資料 4-2家庭中事故傷害資料. 5.是否可以評估下列指標? 5-1學生在家庭、醫院和社區傷害事件比率。 5-2志工的參與增加率. 1.學校是否持續參與安全 學校及安全社區聯合網路 (包含社區、國家和國際等 層級). 學 校 安 全 文 化 安 全 環 境. 社 區 和 家 庭. 12.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區分成三節,第一節學校事故傷害相關研究之探討,第二節 國內外學校安全計畫與措施之探討,第三節國際安全學校之發展與推 動,其相關文獻探討敘述如後。. 第一節 學校事故傷害相關研究之探討 所謂事故傷害(injury),其包含蓄意性傷害(intentional injury ) 和非蓄意性傷害(unintentional injury)。蓄意性傷害包括自殺、他殺、 暴力、性侵害及不良幫派傷害事件…等意指行為者故意的傷害行為; 而非蓄意性傷害則包括交通事故、運動傷害、溺水、跌落…等意外性 事故,以下就國內外事故傷害相關研究調查作探討。 一、 國內學校事故傷害之相關研究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簡稱校安中心),將 「校園事件」區分為「校園意外事件」、「校園安全維護事件」、 「校園 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 、 「管教衝突事件」 、 「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 、 「天 然災窖」 、「其他校園事務」及「疾病事件」等八大類。依據教育部公 布於「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即時通報網」2003年至2009年各級學校校 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之資料,顯示從2003年至2007年「意外事件」一 直是各級學校校園事件通報之冠。2008年及2009年由於腸病毒和H1N1 13.

(26) 新型流感的盛行, 「疾病事件」跳升為各級學校學生安全之首要關注問 題,「意外事件」仍居第二位, 「兒童少年保護事件」居第三位。 另外,有關國民小學2003年至2009年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顯 示,2003年及2004年「意外事件」為國小學生通報第一位之安全問題。 2005年開始,由於「疾病事件」分類加入統計, 「疾病事件」即成為小 學生安全上最首要的問題,而「意外事件」在2005年至2008年之間暫 居小學生安全問題的第二位。2009年有關國小學生「兒童少年保護事 件」 (1952件)的通報數,首度超越「意外事件」 (1867件) ,成為國小 學生僅次於疾病事件之安全問題,「意外事件」則退居第三位。另外, 有關國小學生2004至2009年意外事件通報中,以「運動、遊戲傷害」 (4154件,占46.06%)居第一位,「其他意外傷害事件」(2606件,占 28.89%)及「校外交通意外事件」 (1219件,占13.52%)等分居第二和 第三位。有關2005及2006年國民小學「兒童少年保護事件」之通報統 計資料顯示, 「遭身心虐待」(共225件,占21.57%)、 「遭性侵或猥褻」 (共222件,占21.28%)及「其他兒童保護事件」 (共195件,占18.70%) 為「兒童少年保護事件」之前三位通報原因。 有關教育部2009年各級學校校園通報事件合計共138170件,造成 885人死亡、12437人受傷。其中以「疾病事件」119718件(86.65%). 14.

(27) 最高,當中國小學生占65998件(55.13%),國中學生占23237件 (19.4%);其次為「意外事件」6888件(4.99%),當中國小學生占 1867件(27.11%),國中學生773件(11.22%);第三為「兒童及少年 保護案件」5,804 件(4.20%),當中國小學生占1952件(33.63%), 國中學生占2204件(37.97%);其餘依序為「暴力犯罪及偏差行為」 2,703 件(1.97%),當中國小學生占626件(23.16%),國中學生占 913件(33.78%);「校園安全事件」1,331 件(0.96%),當中國小 學生占450件(33.81%);「其他事件」912 件(0.66%),當中國小 學生占236件(25.88%);「天然災害事件」529件(0.38%),當中國 小學生占303件(57.28%);「管教衝突事件」285件(0.21%),當中 國小學生占82件(28.77%)。由上述資料可知,2009年各級學校校園 事件通報中,國小學生在「疾病事件」通報中占一半以上,國中與國 小學生在「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的通報數中占七成上,國中與國小 學生在「意外事件」的通報數中約占三成八(教育部,2004;教育部, 2005;教育部,2006;教育部,2008b;教育部,2010a;教育部,2010b: 教育部,2010c) 。 蘇穎等人綜合 2000 至 2006 年網路上各媒體報導,有關中國校園 學生重大傷害事件死亡的數據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學生傷害發生. 15.

(28) 率高達 50%,另外中國學生因惡性事件、暴力、食物中毒、意外傷害 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 40 多人。而「非故意傷害」中的「溺死」是 5-14 歲兒童的首要死因。2000 至 2006 年間發生在中國的「重大故意傷害事 件」經統計到達了八百餘件,其中以「暴力」事件為主。中國近年來 發生的「突發傷害事件」接近 20 起,主要事件有爆炸事故、環境污染 (鉛中毒、氯化氫發生泄漏 ),這些突發的事故事件對學生的安全與 健康危害更大(蘇穎,張林,肖琴,金岳龍,謝倫芳,姚曦,葉冬青等, 2007)。 周雷等人採用學校、社區二級監測報告網,針對 2002 至 2005 學 年上海市徐匯區,在校學生傷害個案登記和報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 現,學生傷害的平均年發生率為 4.58﹪,其中低年級小學生的傷害發 生率為 9.25﹪高於,高年級之中學生(7.57%)及大專職技的學生 (0.57%) 。另外,學生事故傷害發生的最主要場所為「學校」 (占 82.8 ﹪) ,有 47.6﹪發生在學校之「課間休息時間」 , 「不慎」為造成學生事 故傷害的最主要原因(占 85.5%) ,傷害性質主要以「骨折」 (占 41.6%) 和「外傷」(占 36.4 % )為首要(周雷,黃萍萍,黃文鴛,劉峰,楊 帆等,2007) 。. 16.

(29) 二、國外學校事故傷害之相關研究 兒童傷害防制為公共衛生及小兒科長期關切之重大議題,為了減 少傷害事件發生,並將兒童傷害發生之可能原因應予完整研究。世界 衛生組織於 1998 年主導之「學齡兒童健康行為調查」 (the Health Behaviors of School-aged Children study)曾檢視學童受傷特性,其結果 顯示 11 歲、13 歲及 15 歲學童受傷事件中,校園傷害比例約占 21.8%, 且半數校園傷害大多與「運動及遊樂場」活動有關。 Limbos(2003)指出在美國,校園傷害約占小兒受傷比例之 10﹪ -25%。DeSimone Eichel(2001)亦表示每年約有 370 萬學童在學校發 生傷害。Miller(1998)預估健康保險每年約支出 32 億美元照護這些 受傷學童。Mo F(2006)一份有關加拿大兒童事故傷害地點調查資料 顯示, 「學校」在易受傷地點排名第三,受傷之男女性別比例分別為 10.8 %及 12.9%。Feldman W(1983)研究加拿大學童校園傷害之發生率概 估為每 100 名學童中,大約會發生 5.4 次傷害事件。Gore(2004)一份 就蒙特婁地區學童傷害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傷害發生於 10 至 14 歲男 性學童,而從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為最常見的傷害原因。Sheps 和 Evans(1987)一份於溫哥華地區校園傷害調查報告顯示,國小學生校 園傷害最常發生於遊樂場,而高中生校園傷害最常見原因為運動及教. 17.

(30) 室意外。 Howard (2005)一份於多倫多地區學校遊樂場設施研究報告顯 示,汰換老舊遊樂設施,改由高度較低且經安全設計之新型遊樂設施 取代,則傷害事件由原每 1,000 人發生 2.61 次傷害降低為每 1 ,000 人 發生 1.68 次傷害。Di Scala(1997)研究報告顯示:在北美洲,校園傷 害占小兒比例相當高,這與學童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校園有關,因為 大部分的北美學童每天約有 5 小時在學校上課,另外 2 小時則在校內 活動,美國及加拿大安略省每年分別約有 178 天及 185 天上課日。 有鑒於「意外傷害」為加拿大孩童之首要死因,Jonahan M. Josse 等人透過加拿大醫院傷害報告及預防專案(Canadian hospital 1njury Reporting and Prevention Program)之資料庫及其它 6 處醫療機構蒐集相 關資料,選取 2002 年渥太華地區孩童傷害照護(約 24,074 名孩童)之資 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渥太華地區於 2002 年計有 4,287 名孩童發生 校園傷害事件,占所有傷害事件發生比率 18%,年齡在 5-9 歲及 10-14 歲的孩童比其他年長孩童(15-19 歲)更容易發生校園傷害,最常發生之 校園傷害型態為「骨折」及「肌肉與骨骼受傷」 ,最常發生傷害之校園 活動為「遊戲」及「日常體育活動」 。最後結論建議,校園為許多學童 受傷的地點,尤其是在進行日常休閒活動時,特別容易發生傷害,而. 18.

(31) 改善校園環境及增加監控措施為減少校園傷害發生之可行策略 (Jonahan M. Josse Morag MacKey, Martin H. Osmond, Alison K. Mac Pherson,2009)。 Christine 等人運用一年時間就 76 所學校(約 25,000 名學生)以問卷 調查方式,調查紐西蘭小學校園骨折事件發生原因與地點,及校園遊 樂設施高度與骨折事件發生之關係的研究。研究顯示,計有 118 名學 生共發生 131 件骨折事件,在遊樂設施所發之意外傷害頻率並不比校 園其他地區高,大部分傷害發生原因係自高度低於 59 英尺處墜落,大 部分骨折部位為上肢,而調查結果顯示,骨折事件發生因性別及學校 規模大小而有所不同。此研究之結論,建議各校就評價結果進行環境 及政策層面的研討,且規劃如何在現有的緊張壓力之下維持校園的安 全,同時也能提供學生適度的挑戰與學習。在改善校園安全環境方面, 其結果顯示,與其翻修遊樂場器材,不如在關注學生校園互動情況的 部份加注更多心力(Christine M,Rubie-Davies,Micheal A. R. Townsend,2007) 。 綜合以上國內外校園事故傷害之相關研究資料發現,由於各「事 故傷害」的調查方式及計算分類方法不同,造成較困難去比較相關研 究之結果。除此之外,現況中往往也只有屬於嚴重之事故傷害事件,. 19.

(32) 才可能被通報、送醫或被媒體報導,因此可知,實際之事故傷害發生 比率,應遠超過現有的調查結果。雖然,有關事故傷害之調查結果有 以上的限制,但仍可端詳出,學童因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學校中, 「學 校」也就成為學童發生事故傷害的最主要場所,而事故傷當中又以「意 外傷害」為學校最常發生的安全事件。. 第二節 國內外學校安全計畫與措施之探討 Laflamme and Menckel(1999)指出,學生的健康和安全一直是家 長、教師、學校行政管理、政府機構和研究人員主要關心的議題,而 學校物質環境各層面的問題,一直是被列為促成非蓄意性傷害的潛在 危險因素(Salaheddine Bendak,2006) 。然而,除了物質環境因素外, 影響學校安全的因素包羅萬象,全面性地檢視學校各層面安全問題, 進而擬定改善計劃,以達有效減少學校各類安全事件的發生,已成為 重要的推動方針。因此,本節內容將就國內外學校安全計畫與相關措 施作探討。 一、國內學校安全計畫及措施 (一)教育部修訂《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2008 年教育部重新編修「國民中小學公共安全管理手冊」(1995 年版),並更名為「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希望中小學教育工 20.

(33) 作者,面對安全及災害事件時,能從中快速獲得處理的資訊。此手冊 包含第一章緒論,主要是對校園安全建立管理的完整概念;第二、三 章則針對各項校園安全管理主題提供管理要領和檢核表;第四、五章 則針對事件的處理,主要著重於發生事故後的處置和補救工作。 《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當中包含了校園安全管理的11 項主要原則及兩大範圍:其主要原則如下: 1、依法行政原則 2、防範未然原則 3、尊重人性原則 4、科技整合原則 5、共同參與原則 6、分層負責原則 7、連繫溝通原則 8、主動積極原則 9、整體持續原則 10、教育訓練原則 11、把握時效原則 校園安全管理的兩大範圍,包含「一般建築及設備安全管理」及「教. 21.

(34) 學及校園生活安全管理」。有關「一般建築及設備安全管理」範圍包 括: 1.校園建築管理 2.消防安全管理 2.水電設備管理 4.天然災害管理 5.運動及遊戲器材管理 6.教學設備管理 有關「教學及校園生活安全管理」範圍包括: 1.一般教學安全管理 2.實驗安全管理 3.游泳安全管理 4.校外教學安全管理 5.嬉戲及運動安全管理 6.交通安全管理 7.飲食衛生安全管理 8.校園公共衛生安全管理 9.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22.

(35) 10.校園暴力、霸凌及藥物濫用防治 11.校園門禁安全管理 另外,此安全管理手冊,也針對各類校園安全管理主題提供詳盡 的管理要領和檢核表,為目前國內國民中小學,進行學校安全定期檢 查之重要指引。此手冊共有21類檢核表,包含90個項目以及高達400多 個檢核次項目。其中21類檢核表如下: 1、校園建築管理檢核表 2、消防安全管理要領檢核表 3、水電設備管理檢核表 4、天然災害管理檢核表 5、運動遊戲器材管理檢核表 6、一般專科教室安全檢核表 7、電腦資訊教室安全檢核表表 8、服務教學空間安全檢核表(視聽教室、圖書室、演講廳、會議室、 活 動中心) 9、各科實驗教室安全檢核表 10、一般教學安全管理自我檢視表 11、實驗安全管理檢核表. 23.

(36) 12、游泳安全管理檢核表 13、校外教學安全檢核表 14、車輛安全檢查表 15、運動傷害防治安全檢視表 16、交通安全管理檢核表 17、飲食衛生管理檢核表 18、校園公共衛生管理檢核表 19、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檢核表 20、校園暴力防治檢核表 21、校園門禁管理檢核表 由上內容可見,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範籌廣泛且事務繁重,而造成 學校安全的因素眾多,而各類安全危機事件又具「不確定性」、「複 雜性」、「時機迫切」和「資訊不全」等四個特點,因此一套完備的 學校安全計劃措施,更形重要。(教育部,2008a)。 (二)教育部成立「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教育部於 2001 年 7 月依「災害防救法」精神及維護學生安全需 要,規劃成立「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簡稱校安中心), 以統籌所屬單位及各級學校校園安全事件之通報與處理作業。2002. 24.

(37) 年 1 月建構校園安全通報系統網頁(http://csrc.edu.tw),將校園安全 通報資訊化並以取代過去傳真通報,進而提升校園安全事件通報處 理、綜整及安全訊息傳播的資訊作業平台。2002 年 10 月 20 日訂頒 「教育部構建校園災害管理機制實施要點」,並規劃各校成立校安中 心,高中職以上學校均已設立校安中心,做為學校災害管理機制運作 平臺,並與教育部校安中心通報系統聯結;國中、小以下學校則由各 地方政府教育局督導建構。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聯繫待命方式,依地 方政府之規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依教育部之規定,目前計有 4932 所學校完成註冊,對於掌握各級學校校園安全狀況裨益甚大(教育 部,2008b;葉婉如,2007)。 依據教育「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92.12.01 台軍字 第 0920168279 號)將校園事件區分為七大類,94 年起為減少通報上的 困擾,將原歸類於意外事件的「疾病事件」單獨成一項,因此校園通 報事件目前共區分為八大類: 1、意外事件。 2、安全維護事件。 3、暴力與偏差行為事件。 4、管教衝突事件。. 25.

(38) 5、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 6、天然災害事件。 7、其他事件。 8、疾病事件 教育部希望能藉由「校安中心」及「校園安全通報系統」的成立, 協助地方教育當局及各級學校,做為制定政策與減災預防的參考,以 期能有效減少意外事故及人員的傷亡,進而協助各級學校做好意外事 件之預防處理。 (三)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校園安全月實施計畫」 為達到共同關心校園安全問題,並落實檢核各項設施的安全性,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訂定每年 12 月為「校園安全月」 ,要求學校需持 續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校園安全檢核作業,並依實施計畫重新檢視校 園安全檢核結果及有效落實校園安全維護機制。 為配合「校園安全月」之實施,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除了依據教育部 2008 年 10 月 23 日函頒修訂之《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 ,另又 頒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屬各級公私立學校校舍安全管理檢核事項」 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屬各級學校游泳池、廚房及飲用水水質安全檢 核事項」 ,藉以加強落實執行校舍建築、消防安全設備、機電設備、各. 26.

(39) 科實驗室、一般專科教室、游泳池安全、午餐廚房設備公共安全、飲用 水水質安全等管理檢核機制。 有關「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所屬各級公私立學校校舍安全管理檢核 事項」的實施原則為︰ 1、全員參與原則: 「校園安全,人人有責」 ,大家應共同分工合作, 群 策群力,相輔相成。 2、防範未然原則:「預防勝於治療」,要有事先預防的危機意識,對可 能發生的意外事故,應事先檢核預防。 3、實踐力行原則:不僅在認知上知曉如何去做,也要熟悉書面處理流 程,更要實際地去操作,模擬演練。 4、監督回饋原則:運用適當的獎勵措施來激勵學校成員,以追求校園 零意外事故的目標。 5、全年辦理原則:校園安全是全年無休的工作,平時就應做好叮嚀宣 導,更要落實管理維護,隨時做好準備,才能有效防患於未然。 各校應針對各項校園安全管理主題之管理要領和製作、彙整檢核 表,並於每學期開學前及學期結束前進行校舍安全檢核(每年四次) , 並將檢核結果依檢核項目類別、年度分門別類將各項檢核表彙整成 冊,隨時備查,且應於每學期開學(前兩週)及學期結束(前兩週),. 27.

(40) 將檢核結果,依教育局表單系統定期填報,作為日後調查各校執行情 況及改善追蹤之依據(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 。 (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校園安全維護工作績優學校評選實施 計畫」 臺北市每年度以各行政區為單位,由各行政區駐區督學及本局工 程科,推薦 1 至 3 校參選校園安全維護工作績優學校評選。 「校園安全 維護工作績優學校評選實施計畫」其評選目的、審查項目及內容為下: 1、評選目的: (1)表揚鼓勵學校落實校園安全檢查與維護,確保校園公共安全。 (2)肯定推廣學校定期維護管理檢核機制,維護校園安全防範未然。 (3)強化深耕校園安全檢查與維護工作,減少意外事件發生,提供師 生安全無慮的學習環境。 2、審查項目: 以年度「校園安全月」之實施重點為審查項目, 包含「校舍建築管 理」 、「消防安全管理」 、「機電管理」 、「各科實驗教室管理」、 「一般專 科教室管理」 、「遊樂及運動設施管理」。 3、審查內容: 受推薦學校提送「校園安全維護工作執行報告」 ,其內容為校園安全. 28.

(41) 維護工作之行政作為、 「校園安全管理維護計畫」之完整性、校舍安全 檢核工作之績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 。 (五)教育部「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 「友善校園」基於學校本位管理之觀點,其主要內涵包括「校園 安全」、「人權法治教育」、「關懷弱勢」、「選替性教育」、「輔 導偏差行為學生」,建立系統輔導機制管道,和諧組織文化。運用社 區總體營造「資源整合」模式,發揮學生輔導體制「交互作用,整合 發展」之經營策略,本計畫主要包括「學生輔導體制」、「性別平等 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四大介面為主。再由此四大介 面引進資源,整合發展32項重點措施。32項重點措施執行項目包含: 1.強化學生輔導體制 2.研議各種弱勢族群學生教育輔導措施 3.研訂社區志工、退休教師、專業人才參與輔助弱勢學生辦法 4.推動大專校院社團落實、推展服務學習 5.強化中輟學生輔導與選替性教育措施 6.獎勵學校規劃人際安全創意空間 7.加強學校實施認輔制度及輔導網絡運作 8.鼓勵學校教師交互支援教學及教育活動. 29.

(42) 9.推動高中職社區化 10.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11.強化弱勢跨國婚姻子女輔導與選替性教育 12.推行學校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 13.推動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 14.開放學校運動場地設施 15.推動人權教育 16.定期調查弱勢族群學生 17.推動校園正向管教 18.扶助高中職以上弱勢學生就學 19.輔助國中小弱勢學生學習 20.加強品德教育 21.強化公民意識 22. 推動生命教育 23.落實執行校園建築安全與健康環境檢查工作 24.推動永續校園計畫 25.定期演練危機處理小組與輔導網絡運作 26.建置生命教育學習網. 30.

(43) 27.教師在職教育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等主題 28.辦理社區教育種子教師培訓 29.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辦理家庭教育活動 30. 辦理高中以下學校家庭教育種子教師培訓 31.各級學校提供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家長家庭教育課程 32.營造大專校院國際化雙語校園環境 (引自 99年度教育部友善校園工作手冊,2009) 綜整以上國內學校安全計畫及相關措施可知,目前臺灣並沒有一個 整體策略性的學校安全計畫,僅是以相關之校園安全管理手冊、校園 安作業要點、措施辦法,來辦理校園安全的檢核作業。. 二、國外學校安全推動計畫及措施 早在 1980 年,美國衛生暨福利部(U.S.Departmem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已經將「傷害和暴力預防」(Injury and Violence prevention) 的議題,列入衛生白皮書(U.S.DHHS、l980、1990、2000),以期對各 種傷害和暴力行為做有效的預防,並將因傷害及暴力行為造成的損失 降到最低(秦金生、黃松元,2002)。可見美國政府部門早已持續性地 來推動有關學校傷害及暴力行為的預防計畫。. 31.

(44) (一)美國學校安全中心 美國學校安全中心 (National School Safety Center;以下簡稱 NSSC),於1984年在美國總統指示下成立,與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為夥 伴關係。現在的NSSC是一個私人且非盈利性組織,針對美國和國際上 任職於學校的行政人員、教師、執法官員、社區領袖、政府官員和其 他人對於建構安全學校感興趣的人,提供從幼稚園至12年級(K-12) 有關學校安全的原則及學校全面性的安全評鑑服務。雖然大多數學校 具備現有的安全程序,但這些程序往往需要認真的和創造性的運用, 才足以提高其效力。因此,NSSC(1999)提供了13個共同創造安全學 校(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safe schools)的主要策略: 1、將學校安全列入學校教育範圍。 2、發展區域性安全學校計畫,並要求區域內各級學校擬定各自之安全 學校計晝,納入區域安全學校計畫系統管控。 3、建立學校安全訊息交換所,以統合學校安全議題相關文獻資料,傳 遞最新訊息。 4、建立系統化及區域化之強制性意外事件回報系統。 5、製作學校安全公共資訊手冊。 6、發展安全政策。. 32.

(45) 7、要求區域內學校常態性更新學校安全相關訊息。 8、成立學校安全諮詢團隊。 9、支持美國「安全學校週」活動。 10、發掘及維持社區資源,並建檔列管。 11、以學校員工為基礎,成立公共關係團隊。 12、建立區域化特性形象。 13、發行區域性雜誌及通訊時報。 NSSC(1999)共同創造安全學校(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safe schools)的13個主要策略,對於提供當前學校如何與學校家長會成員 (school board members) 、學校員工、學生、家長、社區領袖、服務團 體(service groups) 、商界領袖、政府代表、執法人員(law enforcers) 和媒體(media)來共同合作安全策略,以達藉由眾人之力共同創造更 安全的學校(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safe schools),以成功地促進所 有學童安全來說具有相當重大意義(NSSC,1999) 。 (二)全國傷害及暴力預防任務小組 美國學校衛生學會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 ASHA)為 能更進一步了解和防範校園傷害和暴力問題,特於 1996 年成立「全國 傷害及暴力預防任務小組」 (National Injury and Violence prevention Task. 33.

(46) Force)進行研究,而後於 1998 年 10 月提出八項建議: 1、確認和邀請伙伴分享降低校園傷害和暴力的領導經驗。 2、準備校園傷害和暴力問題的性質和內涵的報告,報告中包括預防策 略、執行上的困難和障礙。 3、發展或擴大全國、各州、地方及學校層級傷害及暴力資料收集、分 析和使用系統。 4、評估學校、地方教育機關、各州教育機關及全國教育現有校園傷害 和暴力預防的有關政策和實務。 5、 確定整體性校園傷害和暴力預防計劃的內容。 6、 發展有效的傷害及暴力預防課程。 7、 評價傷害及暴力預防計劃及課程。 8、促進學校人員及杜區成員傷害及暴力預防教育及訓練,以提升對此 項重要議題的關切度。 (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1999;引自秦金生、黃松元,2002)。 (三)美國學校衛生政策及計畫評鑑 美國學校衛生政策及計畫評鑑「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SHPPS」 ,這是由美國疾病管制局(CDC)每六年所進 行的「學校衛生政策及計畫評鑑」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34.

(47) Study, SHPPS) ,主要有八大範圍: 1、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 2、體育與身體活動(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3、健康服務(Health Services) 4、心理健康與社會服務(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 5、營養服務與校內售賣之食物與飲料(Nutrition Services and Foods and Beverages Available at School) 6、健康安全的學校環境(Healthy and Safe School Environment) 7、教職員健康促進(Faculty and Staff Health Promotion) 8、家庭社區參與學校衛生(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Schools) 。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2006 年所進行的 SHPPS「學校衛生 政策及計畫評鑑」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SHPPS 2006 )的調查結果顯示,有關「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部份, 大多數的州都能提供有關健康主題或教學方法的工作坊、會議、繼續 教育、學校課程等方面的培訓,但是教師們對於健康教學培訓的需求 比例卻是偏低的。有關「體育教育與活動」(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部份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小學教學部份,大多數的州. 35.

(48) (76.5﹪)和地區(81.9%)提供小學體育教學各項目標或預期結果的 教學指引。大部份的地區、學校都已通過學生可豁免參加體育課程的 政策,其最常見可豁免的原因為認知能力的殘疾、長期性身體或醫療 上的殘疾及宗教因素。有關「健康服務」 (Health Services)部份的調查 結果顯示,45.1%的學校其護士與學生比例為 1:750 或更高。有超過 95% 的學校提供急救、藥品管理及心肺復甦術 CPR 的服務,但卻不到 60% 的學校提供有關防制方面的服務(例如菸草防制)。有關「心理健康 與社會服務」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的調查結果顯示,77.9% 的學校編制有兼職或全職的學校輔導員(school counselor) ,61.4%的學 校編制有兼職或全職的學校心理師(school psychologist) ,41.7%的學 校編制有兼職或全職的學校社工人員(school social worker.) 。有關「營 養服務」 (Nutrition Services and Foods and Beverages Available)的調查 結果顯示,18%的州和 74.1%的地區通過所有學校提供學生早餐的政 策。32.7%的小學、71.3%中學和 89.4%的高中提供自動售貨機、設置 合作社、食堂或小吃店,讓學生可以購買食物或飲料。有關「健康安 全的學校環境」 (Healthy and Safe School Environ- ment)的調查結果顯 示,有 35.4%的地區和 51.4%的學校有室內空氣品質管理計畫 (indoor air quality management program);35.3%的地區有減少校車在校區內發動. 36.

(49) 引擎空轉的計畫(school bus engine-idling reduction program);大多數 地區和學校都有政策或計畫來標示、儲存、處理和減少危害物質的使 用;24.5%的州要求地區或學校遵照一個綜合性的害蟲管理計畫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program);13.4%的地區有綠建築政策包 括新校舍或者舊有的校舍大樓修復的綠色建築設計。有關「教職員健 康促進」 (Faculty and Staff Health Promotion)的調查結果顯示,24.4% 的州要求地區或學校提供資金或提供員工援助計劃(EAPs) 。不到三分 之一的學校提供教職員的健康檢查。有關「家庭社區參與」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的調查結果顯示,72.9%的地區有 1 個或多個 學校衛生委員會, (此團體提供健康主題指導、政策或協調的活動) 。 另外尚有許多學校並未推動可增加家庭參與之策略。只有 39.5%學校, 其學校衛生委員會組成中 55%包括學生家長。近三分之一(30.3%)的地 區通過學生需參加社區服務(指的是無報酬有助於社會工作)政策。 其實有關上述之美國「學校衛生政策及計畫評鑑」 (SHPPS)八大 範籌,大抵都包含於國際安全學校 42 項檢核矩陣之工作向度中。 (五) 中國香港地區安健學校(safe and healthy school)確認計畫及 國際安全學校(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確認計畫 有關香港地區對於學校安全標準認證的作法,是以推動「香港安. 37.

(50) 健學校」為主,並依照2005年「香港安健學校確認計劃指引」 (Guidelines for Hong Kong safe and healthy school accreditation scheme)來執 行。所謂「安健學校」是融合「健康促進學校」、「安全學校」以及 「學校職業安全健康」的概念,建立一套具本地特色的學校安全認證 標準,其推動計畫,概述如下: 1、香港安健學校聯盟 為整合「職業安全健康局」、「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 進健康中心」和「香港兒童安全促進會」三所機構之各自現有的資源, 三所機構於「中國香港安全健康社區網路」的框架下,共同成立「香 港安健學校聯盟」(Hong Kong Alliance for Safe & Healthy School), 並共同推動「安健學校」新理念以提升工作成效,為師生提供一個安 全、健康、和諧及愉快的學習工作環境。 2、香港安健學校確認計畫 各學校可依照「香港安健學校確認計劃指引」與其檢附的免費軟 體,建立符合各校本身的「安健學校管理系統」,以達自我評核、持 續改善為目的。「安健學校管理系統」的「安全與健康計畫」必須滿 足14個主要元素,其14個主要元素的內容包括WHO建議的「國際安全 學校」七個指標及「健康促進學校」六個範疇。當學校的管理系統達. 38.

(51) 成熟階段後,便可以向「香港安健學校聯盟」申請「確認」,經聯盟 會派遣評核人員訪評通過後,聯盟將頒發該校證書,並成為「香港安 健學校」。 有鑒於香港推動「安健學校」計畫之工作經驗與績效,其「職業 安全健康局」也於2009年被世界衛生組織任命為「國際安全學校認證 中心」。其實,此中心早於1999年開始積極推廣「安全社區」的概念, 並於2000年成為WHO全球第六個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WHO Collaboration Center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自2005年開始,該中 心以「安健學校」為推廣重點;2009年開始,更進一步提供安全學校 之培訓及相關宣導刊物,以協助有志參與「國際安全學校認證計畫」 的學校(香港安健學校聯盟,2005;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2009)。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校安全計畫及相關措施可知,世界先進國家 為了防範未然,無不在學生安全需求上多求改進,以防範學校傷害事 件發生。然而,目前臺灣有關學校安全之措施,仍有「欠缺統整性」、 「缺乏目標導向」、「缺乏全面性的安全檢核」、「欠缺推動工具」、 「缺乏評價機制」及「欠缺長期外部監督」等問題存在,因而導致各 校於推動學校安全工作時各自為政,造成成效不彰及資源浪費。因此, 希望藉由推動WHO「國際安全學校認證」計畫,來整合眾多分離的學. 39.

(52) 校安全相關措施(李明憲,2010)。而有關於「國際安全學校」之發 展與推動現況將於下節進行探討。. 第三節國際安全學校之發展與推動概況 有關「安全學校」與目前國內「校園安全」最大區別,在於「安 全學校」從開始建構與推動時,就需要結合公私部門與社區人士共同 參與協力,共同當家做主(co-chairman)、共同打造成果(co-produce),並 且要共同討論認定問題所在,據以規劃永續的方案與推動對象,同時 透過內外評鑑與經驗分享,藉以協助推展、建構更多的「安全學校」 (邱美英,2005)。 一、「國際安全學校」之發展起源 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之「預防傷害與暴力處」(Depatment of Injuries and Violence prevention),於 1989 年 9 月瑞典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舉行第一屆事故及傷害預防世界會議,會議中發表「安全社 區」宣言,強調「所有人類享有均等權利,以獲得健康及安全的生活」 (All human beings have an equal right to health and safety.)。此宣言也成 為 WHO 對健康策略及全球事故預防與傷亡控制方案的基礎。 而國際安全學校計劃緣起於 2001 年 5 月第十屆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國 際安全社區會議」 ,會中多位專家分組討論,共同強調社區與學校共同 40.

(53) 營造安全環境,且認為學校需要推動一個預防受傷的計畫,於是在安 全社區的架構下推動了「安全學校計畫」 ,同時受到與會代表的支持。 自此,隸屬於 WHO 的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WHO Collaboration Center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也應運而生,此中心積極舉辦 各項有意義的研究工作及活動,成功地將安全學校等理念與活動網路 推展到全世界,並且每年在世界各地安排舉行「安全社區國際會議」 並也藉以推動建構「國際安全學校(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ISS)」 認證,作為全球性的行動與策略並將「安全學校」納入「安全社區」 認證項目之一。(謝東穎,2006;葉婉如,2007)。 二、國際安全學校認證指標 依據 2003 年「國際安全學校認證計劃指引」(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s designation program guide),有關安全學校的設置須符合下列 「七項安全學校指標」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2003): 1. 安全學校組織架構:成立安全學校推動委員會,該會主席由校長及 校務代表來主持,由教師、職員、學生及家長共同擔任之,並以夥 伴合作模式,來負責统籌學校的安全推廣和傷患預防事宜。 2. 安全學校政策:各項安全學校政策規劃由學校及社區代表委員共同. 41.

(54) 討論決定,且清晰地闡述學校對安全與健康的承諾。 3. 安全計畫的推廣與實施:安全學校計畫必須可行且長期延續,且能 兼顧性別、年齡、環境 及所有處境的人士。 4. 關注高風險族群及環境:以高危險群及最容易發生事故傷害的環境 和人士為首要推動及改善目標。 5. 意外事故的紀錄及分析:學校需須設立機制,以詳細紀錄各項事故 傷害之發生原因、地點及頻率,包括「非蓄意性」及「蓄意性」事 故事件。 6. 安全指標:設定適當的評價指標以評估計畫執行過程及改變效果。 7. 社區關係及經驗交流:持續積極參與安全學校及安全社區的活動(包 含相關研討會、座談會及宣導活動等)及國際安全學校網絡的經驗 交流活動。 除了以上七項安全學校指標之外,要全面性檢核學校安全議題仍須 依據「國際安全學校檢核矩陣」 (Benchmark Matrix for 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及 3E 推動策略(Environmental,Education,Enforcement)來 擬定行動計畫,讓學校得以多面向的科學驗證方式來檢視學校自身的 安全問題。 「國際安全學校檢核矩陣」是由「七項安全學校工作指標」與「七. 42.

(55) 項安全學校工作向度」所衍生。矩陣的橫軸為「七項安全學校工作指 標」:包含:「結構面」 、 「政策面」 、 「計畫」 、 「執行面」 、 「紀錄面」 、 「評 價面」及「分享面」七項指標;矩陣的縱軸為「七項安全學校工作向 度」包含:「社會環境」 、「物質環境」 ,「健康教育」、 「體育活動」、「健 康服務」 、 「危機因應」 、 「社區和家庭」 。由於矩陣橫軸的第三項「計畫」 及第四項「執行」兩個指標合併探討,故交叉形成 7×6=42 的「42 項 檢核矩陣」。學校可遵循 42 項檢核矩陣的指引,建立各學校之安全學 校標準,同時,得以讓學校以多面向且具科學驗證方式,全面檢視、 改善與評價學校自身的安全議題。(International safe schools designation program guide,2003;李明憲,2010 ;香港安健學校聯盟,2005)。 三、國際安全學校認證步驟 有關國際安全學校的申請認證步驟為下(李明憲、花蓮縣記憶空 間學會,2010): 1.填寫國際安全學校(ISS)中英文申請書。 2.編列推動 ISS 計畫經費預算。 3.專家學者進行輔導。 4.學校成立安全學校推動委員會(工作小組)。並推動下列計畫: (1)以 42 項指標矩陣進行檢核學校全面安全現況(必要性推動):. 43.

(56) 以 42 項指標矩陣資料建檔,訂定短、中、長期計畫,並持續紀 錄整體校園安全持續改善之推動過程與結果資料。 (2)檢核學生傷病資料(必要性推動): 每月持續記錄分析學生傷病資料,從學生傷病資料中擬出單一推 動議題,依據七項指標定義為原則擬定單一議題及 3E 行動計畫 (Environmental,Education,Enforcement)。 (3)學校推動中之特色安全議題(選擇性推動): 依據 3E(Environmental,Education,Enforcement)推動策略擬定 行動計畫。 5.提出認證申請,由學會及國內專家進行書面及實地訪視,並依據訪 視結果區分成「推動中」、「縣市」、「國家」、「國際」四等級 的安全學校,再向 WHO 之 ISS 辦理申請,未通過申請的學校會先 被列為「推動中」ISS 學校,等推動計畫修正並實施後可再次提出 認證申請。 6.通過 WHO 之 ISS 認證申請後,將由 WHO 之 ISS 來訪視認證,資料 通過後,ISS 給予正式認證信函,並由縣市或地方政府辦理公開 WHO 之 ISS 認證典禮。 7.每三年依據短、中、長期計畫之指標執行情形,提出成果報告,由. 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 Summer tasks  To update and save the in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N and ALAs through SEMIS including results from LAMK and school examination, and plan for the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 Fukien Secondary School Affiliated

Wi-Fi Supported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loud-based Technology to Enha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 work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school and her maintenance agent(s) to rectify defect(s) as identified in routine and regular inspections. Examples of works

Teacher / HR Data Payroll School email system Exam papers Exam Grad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