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發現國小學童幾何之「概念的了解」、「程序性知識」、「問題解決」

能力在四至六年級中呈現直線成長的趨勢,而許多變項對學童的幾何能力表現具 有影響力,例如:個人背景變項中的學童是否為原住民;家庭背景變項中的兄弟 姐妹數、親生父母親狀況、居住家庭狀況、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放學 後時間規畫變項中的看電視時間、用電腦時間、閱讀或做功課時間。綜合本研究,

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

壹、 教育實務方面

一、 研究者分析背景變項發現:兄弟姐妹數在 5 人以上的受試學童其家庭社經較 低,政府應對這些家庭提供其較充裕之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加以輔助。

141

二、 學童家庭社經背景程度越高者,如雙親擁有較高學歷或是工作較為穩定者,

其數學幾何能力有較佳的起始能力,政府應對家庭社經背景低落的學童持續 進行課後輔導,以加強其學習能力、豐富其學習資源。有關當局亦應鼓勵家 庭社經背景程度較高者多生育子女,多多宣導子女數「兩個恰恰好,三個不 嫌多」的生育政策。

三、 放學後時間規畫為國小學童幾何能力表現的重要因素,每天看電視與用電腦 的時間越少,其學童的幾何能力表現越好;每天閱讀或做功課的時間較多,

對提升學童的幾何能力越有幫助。由此可見學童的幾何學習表現會受到後天 努力的影響而有所提升,因而學童家長或教育工作者應勉勵學生勤奮向學,

不受電視與電腦的誘惑,多花一些時間閱讀或做功課,以期提升幾何教學的 成效!

貳、 未來研究方面

一、 本研究分別以「概念的了解」、「程序性知識」、「問題解決」三向度能力來 探究國小學童數學幾何能力的成長變化,未來研究者可朝結合多向度能力的 潛在變項與時間的觀測變項進行潛在成長模式的分析。

二、 原住民學童幾何「概念的了解」與「程序性知識」能力的成長速率比非原住 民學童低,是否因群組樣本數的差異所致可做深入探究,亦可進一步探討是 否歸因於其家庭背景或是文化不利因素。

三、 國小學童幾何能力的表現有隨著小孩個數的增加而呈現減少的趨勢,是否因 兄弟姐妹數目會稀釋家庭教育資源可做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四、 本研究所取樣之父親出生地不同的樣本數不足,因此無法進行父親出生地對 國小學童幾何起始能力與成長變化的影響進行分析,建議後續研究者可增加 父親出生地不同的樣本數,以利於相關分析。而研究結果母親出生地非影響 學童幾何能力之因素,是否因群組樣本數的差異所致可做深入探究。

五、 家庭背景變項中,父母親職業為影響學童幾何能力之因素,而各群組樣本數 的差異是否會影響研究結果可做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14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正信(2001)。國小學童數學解題及整合認知能力之縱貫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枝燦(2009)。家庭結構對青少年子女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金香(2010)。焦慮與動機影響數學學習之縱貫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新北市。

王敏嫻、曾筱倩、郭伯臣、吳慧珉(2010)。以多向度試題反應理論為基礎之 可能值方法於大型測驗中群體參數估計之影響。測驗統計年刊,18(1),

47-68。

王瑞壎(2004)。大陸和外籍新娘婚生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究。臺灣教育,

626,25-31。

王誕生,姚佩欣,徐其力(2006 年 11 月)。以潛在成長模型觀點探討創新績 效對組織績效之動態影響研究。「2006 臺灣職業教育與訓練學術研討會暨 東亞職業教育與訓練學會 2006 年會」發表之論文,高雄市:高雄。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 SIMPLIS 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余民寧、趙珮晴、許嘉家(2009)。影響國中小女學生學業成就與學習興趣因 素:以臺灣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調查趨勢(TIMSS)資料為例。教育 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7,79-104。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應用。高雄市:麗文。

吳明隆(2011)。結構方程模式:潛在成長曲線模式。臺北市:五南。

吳裕益、洪碧霞、李東霖、邱上真(2004)。階層線性模式在國小學生數學能 力成長縱貫研究之應用:學習遲緩與學區對數學能力成長之影響。「科技

143

化測驗與能力指標評量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 師範學院。

吳齊殷、張明宜、陳怡蒨(2008)。尋找機制與過程:長期追蹤研究的功用。

量化研究學刊,1,1-26。

吳德邦(1999)。簡介范析理幾何思考理論。進修學訊年刊,5,47-86。

吳德邦(2004a)。van Hiele 的近況及其理論的簡介。國教輔導月刊,44(1),

21-25。

吳德邦(2004b)。使用 van Hiele 五階段學習模式開發九年一貫課程第一階段 圖形與空間教材教法之詮釋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編號:NSC 92-2522-S-142 -004),未出版。

吳德邦、馬秀蘭、李懿芳(2007)。編製吳-馬-李氏 van Hiele 立體幾何思考層 次測驗之歷程。測驗統計年刊,15(2),16-42。

吳德邦、馬秀蘭、陳姿良、許天維(2011)。臺灣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幾 何推理層次的分布情形。測驗統計年刊,19(2),51-71。

吳德邦、謝翠玲(1998)。根據 van Hiele 理論來探討國小數學實驗課程之幾何 教材。中師數理學報,2(1),22-62。

吳璧如(2005)。教師效能感的縱貫性研究:以幼教職前教師為例。教育與心 理研究,28(3),383-408。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巫俊采(2012)。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對動態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模式軟體 Amos 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

臺北市:心理。

李茂能(2011)。圖解 Amos 在學術研究之應用(二版)。臺北市:五南。

李敦仁(2011)。父母參與對青少年學習成長軌跡的影響之貫時追蹤研究:以

144

TEPS 資料分析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 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資料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

1-48。

杜雨潔(2011 年 9 月 15 日)。家中小孩個數與學習成就表現探討–以 2007 年 TASA 數學科為例【「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電子報】。取自 http:

//tasa.naer.edu.tw/uploadfiles/file/TASAePaper/TASANEWS20110915.pdf 林丰勋(2005)。心理学纵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济南大学学报,15(5),79-92。

林秀珍(2008)。探究以統計過程為基礎之統計教學活動之成效-利用 Census at school 教學網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俊瑩(2007)。檢視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 SEM 與 HLM 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階層線 性模式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3(4),107-144。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臺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 模式的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臺北市:雙 葉。

邱皓政(2011a)。當 PLS 遇上 SEM:議題與對話。αβγ 量化研究學刊,

3(1),20-53 頁。

邱皓政(2011b)。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臺北市:雙 葉。

侯雅齡(2009)。幼兒在動手做科學活動歷程之心流研究:以潛在成長模式進 行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3),81-105。

洪珮芬(2010)。線對稱概念的 van Hiele 層次及其 S-P 表分析結果之研究-

145

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的實作評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 大學,臺中市。

洪瑞鎂(2001)。從「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探究臺 灣國二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洪碧霞、邱上真、葉千綺、林素微(2000)。國小學童國語文能力成長組型之 探討。測驗年刊,47(1),1-25。

孫長蓀(2011)。以 NAEP 數學評量中數學能力架構進行國小六年級的幾何測 驗編製與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涌井良幸、涌井貞美(2007)。圖解 AMOS 共變異數構造分析方法與應用。臺 北市:鼎茂圖書。

高新建(1997)。階層線性模式在縱貫研究上的優點,測驗統計簡訊,15,11-16。

張育綾(2008)。潛在類別分析在國小五年級學童四則運算規則之縱貫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素珍、李佩瑾、郭伯臣、林佳樺(2011)。應用 HIRT 於實徵資料分析-以 國小六年級數學小數的除法單元為例。測驗統計年刊,18(2),51-66。

張偉豪(2011)。論文寫作 SEM 不求人。臺北市:鼎茂。

張憲庭(2010)。中學生學業成就潛在成長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 部。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合研究方法。臺北市:

精華書局。

郭伯臣、王暄博(2008)。大型測驗中同時進行垂直與水平等化效果之探討。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4),87-120。

陳正二(2006)。國小數學領域四年級幾何能力指標之電腦適性測驗編製及動

146

畫補救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5)。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

(四版)。臺北:五南。

陳怡君(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空間感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陳順宇(2007)。結構方程模式:Amos 操作。臺北市:心理。

陳寬裕、王正華(2010)。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實務:AMOS 的運用。臺北市:

五南。

陳靜姿、洪碧霞(2010)。不同數學學習氣質學生情意和成長特徵之探討。教 育心理學報,42(1),77-98。

曾明義(2008)。NAEP 2007 評量架構在臺灣國小學童之數學成就評量發展模

曾明義(2008)。NAEP 2007 評量架構在臺灣國小學童之數學成就評量發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