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對校的建議

一、國民中學應積極推展有關新移民族群之多元文化課程

新移民族群可以成為台灣社會活力的來源及進步的動力,也可能演變成不同 族群間的衝突。具有新移民身份的國中學生在求學階段的過程中,常被同學歧視 排擠,因而產生自卑、中輟、青少年犯等教育問題。因此,為使新移民身份的國 中生能恢復學習的自信,發展潛能之外,更希望所有的學生,能建立起正確的多 元族群觀,以尊重包容的態度去接納社會中不同的族群,發展積極良好的互動關 係。

為達成上述目標,國中課程融入新移民系列的多元文化課程是刻不容緩的。

因此,建議利用每月一次課程發展研討會、每學期三次的各領域課程研發會議,

以及推動閱讀運動時,讓老師藉著讀書會,閱讀有關新移民相關之書籍,增加多 元文化課程教學與設計的能力,以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精神,提昇學生與其他族 群和諧相處的能力,培養出更多元化的現代台灣公民,共同為公平正義的理想社 會努力。

二、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社會領域教材編製應增加新移民族群相關內容

目前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社會領域的教科書,不論是康軒、翰林、或 南一出版社所編製的版本內容,有關少數族群的部分,最多提到的僅限於原住民,

至於新移民相關議題可說是隻字片語,分量極為不足,無法使學生對新移民文化 產生正確的認識。本研究實驗課程經過運作後,發現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內容性 質,與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社會的課程內容,兩者間具有極高的內容相似性,

可以適時的融入多元文化教材。例如,綜合活動課程可以融入欣賞並接納他人、

尊重關懷不同的族群、關懷世人與照顧弱勢團體、認識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等多

元文化內涵;藝術與人文領域可以結合少數族群的舞蹈、音樂、繪畫、傳統服裝 等,擴展學生學習的文化視野;社會領域可以融入少數族群的歷史文化、風土民 情、地理特產、人權、社會正義等相關概念。在整體課程未進行全面改革之前,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在這些課程放入有關新移民相關議題等多元文化方面的知 識,有助於學生了解台灣的新移民族群的現況,改變學生對新移民族群的刻板印 象,並增進和諧族群關係的發展,迎頭趕上當前多元文化社會的發展趨勢。

三、教師進修應納入多元文化教育提升教學專業知能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靈魂人物,也是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能否成功的關鍵,因 為教師對本身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對不同文化的認知與支持的程度、無偏見與刻 板印象的文化觀等思考方式與行為態度,對學生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多元文 化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建議教師在職進修研習與自我充實,可往三個面向進行,第一是理論 層次,包含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的課程設計、教學策略、意識形態、學習型態、與 文化社會脈絡對學習與發展的影響等,有助於教師批判思考能力的提升,及多元 文化素養的充實;第二是社會層次,包含關心報章或雜誌對族群議題的討論,了 解社會少數族群的差異,與潛在的社會衝突,提高自身對政治、社會的敏感度;

第三是教室層次,掌握班級學生與家長的文化差異,認識族群文化與社經地位對 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的影響。此外,教師只有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識是不足的,必 須配合自我覺察的能力,常常反省自身的族群態度。如此才能打造校園中出民主、

尊重、關懷的學習環境。

貳、對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建議

一、課程教材編選應重視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發展

有鑑於國中階段之學生的心智程度不斷向上發展,課程教材不應只停留在

Banks 所提出的貢獻與附加模式,僅認識新移民族群歷史中某些英雄人物、重要節 慶或一些片段的文化。應進前至轉型模式,讓學生從不同民族的觀點,來探討這 些議題、概念和事件。從學生的回饋發現,真實性的案例題材最讓學生感到印象 深刻,學習成效也最佳。從學生所填寫喜愛的理由來看,如「娘惹滋味」描寫台 灣人、印尼人與泰國人之間的發生的衝突、溝通與磨合,其中新移民女性無悔的 付出與忍耐,深深感動學生的心,並為新移民的遭遇打抱不平。加上充滿發人深 省的話劇角色扮演,設身處地感受到女性被物化與歧視的經驗,在學生的心中產 生很大的衝擊。以上可知,感人的真實題材與配合學生認知發展的上課方式,會 讓學生學習印象深刻,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此外,課程設計針對人權、社會正 義、政府的法令政策作批判時,教材內容較為艱深陌生,學生會感到比較困難作 答,故在編寫多元文化課程教材時,對於政策法令上的問題,應採深入淺出的引 導方式,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多元文化觀。

二、教學時間充裕可加深思考與自我反省程度

本實驗課程設計採用轉型與行動模式,讓學生從不同的族群觀點探討社會重 要的族群議題,了解新移民族群對台灣社會的貢獻,反省自我的族群接納與互動 態度,減低對新移民族群的刻板印象與偏見。為達成此目標,課程設計中留給學 生許多討論、批判與反省的空間,每個單元均以兩節課的時間來進行教學,介紹 完畢課程單元主要的內容後,留下充裕的時間與學生進行討論及心得交換。藉此 研究者能夠充分瞭解學生對於課程的反應與意見;學生也可以從容不迫的將收穫 寫於學習單上。但課程若為實作課程,或以話劇、遊戲、辯論等方式進行時,建 議增長到三節課為最合適,因為遊戲或話劇表演所帶來的新鮮刺激感,會使學生 學習目標模糊,需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再把學生帶回主題,重新思考課堂的收穫。

三、活動設計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學習豐富多元

本研究所設計的教材教法除了傳統式的講述法外,配合課程主題,採取多樣

化的教學方法,重視雙向溝通與讓學生有參與感。例如,從意見調查表中,得知 小組競賽搶答、遊戲、思考性推理、影片賞析、合作討論、話劇表演、辯論大會 等,動態參與度高的活動,得到學生很多迴響與收穫。由此,建議未來有興趣發 展相關課程者,應多去探討哪些教學方法與策略對學習最有幫助,而多加運用。

此外,若學校在安全考量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帶領學生採用田野調查的方式,讓 各小組設計訪問稿,對社區中具有新移民族群身份之鄰居、親戚、或推動多元文 化的熱心人士,進行採訪,使學生走出課本的知識道理,實際的走入新移民當中,

這種作法會更貼近社會行動模式的理念,使學生更瞭解新移民族群的真實狀況,

拉近與新移民族群間的距離。

四、教學資源應善用社區和家長之人力,增加課程的深度與廣度

本研究的教學者僅為研究者一人,雖曾力邀新移民子女之家長,參與課程的 講授,但因許多外在因素而婉拒,故未能將家長的人力資源帶進教室,是相當可 惜的現象。建議若能邀請熱心的新移民家長分享自身的經歷,內容可包含教導學 生烹飪具有家鄉風味的食物,或講說家鄉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以及來台的適 應與挑戰,由當事人在學生面前娓娓的道來自己的心路歷程,相信更能讓學生留 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亦可請從事推動新移民多元文化的有心人士,與學生進行 對談,應能幫助學生了解其家鄉和社群的文化,走出學生自身文化的侷限,增加 思考新移民族群議題的深度與廣度

四、課程評鑑應該採質量並重的方法,交叉驗證以確保研究結果的一致性

本研究課程評鑑是以觀察、訪問與文件分析,蒐集研究者與學生的互動情形,

和對本實驗課程的回饋意見,並對於課程實施的結果,採問卷調查等質量兼顧的 研究方法,評估學生的學習結果。根據這種多元取向所蒐集到的評鑑資料,能反 應不同的觀點,全面的評估學習的成效。其中,需要改進的是當初研究者認為親 自參與課程實驗的教學,更能發現課程設計和實施的問題,但考量實際分身困難,

因此未能以客觀第三者身分進行參與觀察,故資料未能納入第三者的立場,實屬 缺憾。故建議未來的相關研究,可以加入專家、教師、或家長一同設計並實施研 究課程,會更客觀完整的觀察並記錄下,課程實施現場的微妙互動情形,使評鑑 資料更為齊備。

參、後續研究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實驗研究的對象,為一班國中二年級的學生,且該班的新移民學生人數僅 有兩位。日後若進行相關研究,可以擴大實驗教學對象,除了選擇多所學校進行 實驗教學外,同時也可以選擇新移民學生人數較多的班級進行實驗教學。其次,

本結果僅合適解釋國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成效,後續研究者可就不同學習階段向上 或向下延伸進行研究,以瞭解新移民族群之多元文化課程之應用效果。

二、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所使用的「新移民族群關係問卷」乃研究者編製,雖經正式嚴謹之編 製過程,但僅以新竹縣內兩所學校二年級的學生作為考驗信度之樣本,代表性有

本研究所使用的「新移民族群關係問卷」乃研究者編製,雖經正式嚴謹之編 製過程,但僅以新竹縣內兩所學校二年級的學生作為考驗信度之樣本,代表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