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課程內容

根據上節所詳述之課程設計理念與課程目標,編製課程內容,課程分為九個 單元,每一單元一課,除第二單元包含三課,共有十一課。為了將課程內容作完 整的呈現,並配合課程架構,茲將每個單元的相關概念、設計理念、單元目標與 教學策略,分別敘述如下(教案設計與學生上課手冊,參見附錄十一、十二)。

壹、認識台灣新移民

課程名稱:歡迎遠來的朋友

一、相關概念:多元族群社會、文化傳播、文化差異、族群接觸、文化包容 與尊重。

二、設計理念:每一種文化都包含某些由別的文化轉介來的文化要素,台灣的 歷史,在不同時空下經歷了多次新舊移民的融合與創新,不同族群的殖民 統治、通婚與文化交流等薰陶,凝聚出今日多元族群的面貌。研究者考量 學生第一次接觸以新移民族群為主題的多元文化課程,故在進行課程的一 開始,先帶領學生回顧台灣文化融合發展的歷史,以「將心比心」的心情

來認識、關心前在台灣的新移民族群在台灣的現況與處遇。

三、單元目標:

1. 能了解台灣族群融合的歷史過程。

2. 能認識現台灣社會與東南亞文化的關係。

3. 了解新移民族群在台灣的現況。

4. 能以寬廣的視野,接納並尊重台灣的多元文化。

四、教學策略:本單元採「合作學習法」,參與學生共計三十位,十四位男同學,

十六位女同學。在族群背景方面,有兩位原住民身分的學生,沒有外省籍,

客家人有九位,閩南人數最多共有十七位,具有新移民子女身分的學生有 兩位,其中一位母親是越南籍,另一位是印尼籍。將班上閩南、客家、原 住民、新移民等不同族群的同學,混合安排在一起,分四大組進行學習,

並以調查訪問背景的遊戲,認識彼此的成長與家庭背景,增進對不同文化 背景學生相互接觸的機會。

貳、多元文化之美

課程名稱:認識台灣新移民原鄉系列

一、相關概念:多元族群、文化接觸、文化差異、欣賞與尊重、理解與包容。

二、設計理念:從內政部九十五年第三週通報的統計資料可知,94年底持有效外 僑居留證之按國籍分女性配偶以越南籍70.18%最高,印尼籍11.38%次之,泰國 籍6.87%再次之。由上可知,來自越南的新移民女性是佔最多數,其次是泰國,

第三則是印尼。故學生接觸來自這三個國家的新移民族群的機會最高,因此選 定這三個國家為認識新移民族群文化的主體,教材包含歷史文化、社會制度、

風俗習慣、節慶等,培育學生世界公民的意識,透過對不同文化、族群的了解、

尊重,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能在友善、尊重的氛圍中展現共生和諧。

三、單元目標:

(一)能認識新移民原鄉的文化特色:

1. 認識地理位置與人口數目 2. 瞭解國旗、國徽與國花的意義 3.知道社會制度與經濟發展的現狀 4. 認識當地的語言與幣制

5. 知道當地的宗教與節慶 6. 欣賞美食與藝術手工藝品

(二)能了解台灣與新移民原鄉文化的不同之處,尊重並接受彼此間的文 化差異。

四、教學策略:「認識台灣新移民原鄉系列」教材內容是以知識性為主,但有別於 一般介紹旅遊景點,除了帶領學生認識當地的景物外,更重在觀察異國的社會 文化、歷史背景,讓學生對新移民族群文化有初步的認識。研究者考慮若以傳 統的講述方式,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是以教學設計上採用大量色彩豐富 的圖片作成簡報,輔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作為題目,過程中採「小組遊戲競賽 法」,讓各組以搶答的競賽方式進行課程運作。

這系列涵蓋三個國家,所需授課的時間較長,故分三次進行。為了保持學生 對課程的濃厚學習興趣,每堂課均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並輔以當地特產、民謠、

傳說故事,讓學生對新移民的文化感到更為實際與親切。每次課程結束後,學生 須進行學習單上的紙筆測驗,以了解學生吸收的程度與意見,並可對課堂上所教 授的內容再次複習。

參、多采多姿的美食饗宴

課程名稱: 異國美食烹飪大挑戰

一、相關概念:文化多樣性、文化差異、涵化、尊重文化、欣賞文化

二、設計理念:研究者認為讓學生在作中學習,能夠讓學生更親近新移民族群原鄉 的社會文化。配合烹飪體驗的活動,說明多元文化中熔爐(melting pot)政策與 沙拉吧(salad bar)的比喻,讓學生知道保存各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強調互相 尊重彼此的差異性,將豐富社會整體文化,共同呈現多元文化之美,如同東南 亞的美食,豐富台灣料理上的做法,並給予創意思考的空間。

三、單元目標:

(一)認識東南亞美食的特色與當地氣候、文化的關係。

(二)學會越南及泰國菜的作法。

(三)學習團隊合作,彼此幫忙互助的精神。

(四)欣賞、接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食物。

四、教學策略:本單元採「合作學習法」,同樣採異質分組、討論、完成學習單的 作業,不同的是共同學習法不包含個人的要素存在,所有的評分、獎勵都是以 小組為單位。故將學生分為四大組,每組需要共同完成所分配的任務,目的在 建立小組成員的積極互賴,增進不同族群背景的學生彼此的互動。各小組任務 分配設計讓新移民子女當組長,可以增加與同學互動的機會,並在教導同學時 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肆、刻板印象與偏見的形成

課程名稱:我心中的新移民族群圖像

一、相關概念:過度類化、刻板印象、族群偏見、族群中心主義

二、設計理念:該單元的設計構想是以「刻板印象與偏見」的成因作為出發點,

讓學生發現僅僅透過故事中有限的線索或訊息,對一個人遽然作出判斷是不正 確也不公平的,藉此明白「過度類化」的涵義與影響。其次,讓學生對新移民 族群的相關剪報,進行小組合作的分析與歸納,了解媒體對新移民的報導可能

偏重在某個角度,如貧窮、落後、賣淫等,這些不能完整的代表整體新移民的 狀況,如果長期接觸這種形式的報導,會受其影響用負面形容詞來蓋括所有新 移民族群,最後學生藉著學習單的問題,也能反省檢驗自己,對於新移民族群 是否也受其影響,存有負面的刻板印象和偏見。

三、單元目標:

(一)幫助學生認識過度類化的概念,及刻板印象與偏見形成的原因。

(二)透過小組討論活動,進行思考方式的訓練,幫助學生檢核自身受媒體影 響,產生哪些刻板印象與偏見,提升學生對刻板印象和偏見的敏銳度。

(三)協助學生從媒體報導中,檢視自己對「新移民女性」的認知。

(四)協助學生了解媒體對「新移民女性」的新聞框架建立批判思維,培養公 義、平等的價值觀。

四、教學策略:本單元中重在高層次思考的訓練,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單的題目,

挑出有不正確的地方,培養學生正確的邏輯思考方式,避免以偏概全,藉此 了解過度類化是如何影響人的思考判斷,造成偏見與歧視。活動設計試著讓 學生改變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角色,成為主動蒐集分析資料者,小組合作討論 媒體對新移民族群相關的報導,分析歸納文中塑造出的刻板印象和族群偏見。

伍、刻板印象與偏見的影響

課程名稱: 她們的故事,我們的悲哀

一、相關概念:刻板印象、族群偏見、歧視、平等、尊重

二、設計理念:從對學生私下的訪談得知,學校附近的牆壁、電線杆,張貼著許 多刺眼的婚姻仲介廣告,有不少社區居民就是透過這些婚姻仲介,迎娶到東南 亞女性,學生也普遍認為新移民女性是可以用金錢買賣交易獲得的,並以《黑 仔娶新娘》紀錄片,讓學生看見台郎迎娶新娘的過程。研究者要改變學生這種

錯誤的觀念,設計以話劇的方式進行教色扮演,體會新移民女性的被歧視的感 受。目的是要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婚姻仲介廣告,形塑一種文明國家的優越感,

將她們當成落後地區的商品販賣,強調以實惠的價格,可以「買」到一段婚姻,

而且附帶生育、勞務的功能,造成許多找不到另一半的台灣男人趨之若鶩,認 為花了鈔票之後就可以予取予求,完全無視於她們的個人主體性,造成了新移 民女性在台灣的不公平遭遇。

三、單元目標:

(一)協助學生了解婚姻仲介廣告對「新移民女性」的物化所產生的影響。

(二)瞭解新移民女性遭受歧視的真實案例,同情並尊重新移民的人權。

(三)協助學生建立批判思維,挑戰主流思想,培養公義、平等的價值觀。

(四)去除對新移民的刻板印象與偏見,建立正面的族群態度。

四、教學策略:本單元教學策略是運用「話劇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藉著角色扮演 產生同理心,站在新移民族群的角度去感受體會被物化與歧視對待的滋味。學 生表演時研究者用錄影機拍攝下來,小組討論時再播給學生觀看,加深學生學 習的深度,並避免當時話劇表演,學生因演戲所帶來的好玩與興奮,模糊課程 安排的焦點。

陸、理解新移民 歡喜來逗陣

課程目標: 疼惜我們的台灣媳婦

一、相關概念:文化相對論、文化交流、文化接觸、平等、尊重

二、設計理念:本單元是延續上一個課程主題,讓學生探討跨國婚姻的家庭問題 為何層出不窮的發生,多半以悲劇收場的彼彼皆是。課程活動安排「我的強 納威」這部紀錄片賞析並進行小組討論,重在讓學生瞭解,男方若將新移民 女性當成是金錢交易中買來的商品,是免費的勞動力,這樣的觀念下很難建

立穩固的婚姻關係,容易產生摩擦與衝突。引導學生體會新移民女性為了更

立穩固的婚姻關係,容易產生摩擦與衝突。引導學生體會新移民女性為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