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經由上述結論,並透過嘉義縣市國中教師對綜合高中的認知與態 度之研究調查問卷與填答者相關背景因素之間的統計資料,有助於瞭 解國中教師對綜合高中的認知程度與其所抱持之態度表現。

為使國中教師對教育部辦理綜合高中的政策有更深一層的認 識,並提高國中教師鼓勵學生選讀辦理綜合高中之高中職校,本研究 依據所獲得的結論,分別針對國中教師、教育行政主管單位以及後續 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建議如下。

壹、國中教師方面

我國的綜合高中學制,係起源民國八十三年六月下旬召開之第七 次全國教育會議的決議,並於民國八十五年七月開始試辦且成為社會 各界與學生家長所重視的一種新的教育體制,其理念為融合普通科目 與職業科目為一體,經統整、試探、分化、專精之過程以適應學生的 不同性向與需求,凡具學術性向、職業性向的國中學生均適合就讀,

針對性向未定之國中學生更適合選讀。

近年來,依研究者實際觀察發現,嘉義縣市地區國中教師對於教 育部推動辦理綜合高中學制之理念與精神未能充份瞭解,以致於無法 向學生及家長做最適切之宣導,致使部份性向未定之學生喪失選讀綜 合高中的機會,為使國中教師能充份瞭解綜合高中之相關做法及辦理 方式,提出建議如下:

一、為使國中教師更深入瞭解綜合高中之學制,建議各國中定期邀 請教育部培訓之綜合高中宣導種子教師,至各校進行綜合高中

理念與做法之專題報告,以符應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學定期舉行 校內教師進修研習活動之精神。

二、隨著科技發展,資訊教育已從小學課程開始著手實施,為使國 中學生能瞭解綜合高中之內涵,以利學生面臨升學選擇時能依 自己之性向、興趣選讀適合之高中職校,建議國中教師能利用 相關課程或親職活動時間,向學生及家長介紹綜合高中資訊網 及技職傳播網,提供正確的資訊,讓學生及家長充瞭解綜合高 中的升學與就業管道,在未來學生生涯輔導上,能提供正確而 確實的輔導方向,使國三畢業生能得到適性的升學選擇與判 斷。

三、國中教師大多為高中畢業後直接進入普通大學就讀,然後進入 各校服務,對於技職教育的認知並不深入,因此在輔導學生選 讀高中職時,大多以高中為第一考量,然而在教育部提出暢通 第二條升學國道(高職升四技科大)之政策後,部份優秀之國中 畢業生選讀高職或綜合高中後,亦可輾轉進入知名大學之理工 學院研究所就讀,其學習成就並不亞於普通高中之學生。因 此,國中教師對學生之升學輔導是否真能適才適所,唯有對高 職或綜合高中學制充份瞭解後,才能將輔導工作真正落實。故 建請國中教師應利用各種場合,與社區內各高職或辦理綜合高 中學校之高中職教師進行交流,透過雙向的溝通,將正確的觀 念傳遞給學生,以提供學生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貳、教育行政主管單位方面

教育行政主管單位除了一般性學校行政視導外,還有監督學校行

政與教學的功能。本研究對教育行政主管單位的建議如下:

一、定期舉辦綜合高中理念與精神之研討會。教育行政主管單位雖 然每年都辦理綜合高中理念與精神之研討會或相關議題之研 習,但是多僅針對綜合高中辦理學校行政人員或教師,如果能 夠針對國中教師辦理有關綜合高中之研討會,使國中教師對綜 合高中有深入的瞭解,對學生做升學輔導時應有莫大的助益。

二、各縣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單位應尊重國中學生及家長之多元選 擇,勿以就讀當地明星高中人數,做為各國中辦學績效之評 比。近年來技職教育的抬頭,國中優秀畢業生放棄選讀明星高 中而就讀高職或綜合高中的人數逐年增加,然而各縣市政府教 育行政主管單位每年於高中職放榜後,皆要求各校提供就讀當 地明星高中之人數,做為辦學績效之評比,以致於國中教師在 對學生進行升學輔導時,因學校之壓力,無法將正確之資訊提 供學生及家長做出適切的選擇。

肆、後續研究方面

綜合高中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除目前本研究著重的重點之外,

尚有許多可以長時間探索的研究主題,諸如,綜合高中學生之學習成 效、高中職教師對學校轉型為綜合高中之相關因素、綜合高中之課程 設計等。為提供相關研究者,在綜合高中相關方面的後續研究,以及 本研究後續努力的方向,提出相關的研究主題如下:

一、綜合高中學生之學習成效研究

相關研究顯示,綜合高中學生的學習成效在不同學程有不同的表 現,學術學程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在大學學測、大學指考,各專門學

程學生與各職業類科學生在四技二專統測或其他方面的學習成效何 者較佳說法不一,如能進一步研究出各地區各學制學生之學習成效表 現,以提供國中教師、畢業生及家長參考,期使學生做出更適合自己 的生涯選擇。

二、高中職教師對學校轉型為綜合高中之相關因素研究

目前綜合高中辦理學校的型態眾多,有高中部份辦理綜合高中、

高職部份辦理綜合高中及全校辦理綜合高中。然而在學校轉型為綜合 高中時所面臨的課程規劃、師資調配、組織員額編制、實施分流時機、

選修幅度大小及編班問題等因素應如何因應,都是現行辦理學校及即 將辦理學校所需面對之問題。因此,如何減少學校轉型為綜合高中時 所面臨的困境,落實綜合高中的理念及精神實是重要的研究主題。

三、綜合高中之課程設計研究

部份學校以教師排配課優先考量,在高一即實施分流,與教育部 辦理綜合高中「高一統整、高二試探、高三分化」之課程設計精神明 顯不合,但面臨升學制度的改變,如何提昇綜合高中學生的升學競爭 力,在課程設計上應如何調整,選修課程的應如何以發展學校本位課 程為前題,規劃適合學生升學與就業之所需,必須考量教師專長、學 生需求及家長期待等相關因素,方能有效提昇學生選讀綜合高中的意 願。而如何規劃綜合高中各學程的課程設計,即成為重要的課題。

四、綜合高中認知程度與態度表現調查問卷之建構與發展

相關研究顯示,不同背景變項對綜合高中內涵的認知與所抱持之 態度有不同的表現,本研究僅就填答者的服務學校性質、服務學校總 班級數、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教學年資、擔任職務及是否參加過 綜合高中之相關研習等八個變項進行探討,並未涉及不同任教科目教 師或其他背景變項因素;而對綜合高中辦理現況部份,針對學術學程

及專門學程之認知與態度亦未加以探討,且不同背景變項對綜合高中 的認知與態度之間的關係為何?各變項間是否會互相影響其認知與 態度之結果?另本研究係使用研究者自編之調查問卷,因限於時間因 素,認知與態度調查問卷之構面並未加以細分,對課程設計及輔導功 能等相關題目之建構亦未完善,對於綜合高中認知程度與態度表現調 查問卷之建構與發展,仍有待進一步開發。

五、相關影響因素與國中教師對綜合高中的認知程度與所抱持態度 表現之間的潛在變項,有待繼續深入研究

本研究發現,影響因素與國中教師對綜合高中的認知程度與所抱 持態度表現之間各有潛在變項存在,而相關潛存因素與國中教師對綜 合高中的認知程度與所抱持態度表現之間的內涵究竟為何?在後續 深入的研究中,期望能透過潛在變項,找出實質上對國中教師對綜合 高中的認知程度與所抱持態度表現之間影響最大的因素,將能更有效 的推動綜合高中的理念與精神。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煥琛(1999)。學制興革問題之研討,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關鍵年代的教育,頁129。台北:揚智文化。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

行政院。

吳明清(民 90)。教育改革的推動與檢討。教育向前跑(續)-教育改 革的思維與實踐,頁97。台北:師大書苑。

吳國成(1999)。綜合高中學生進路輔導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成(民 87)。綜合高中之實施現況探討。大安高工學報,10,

50-56。

吳清基(民 84):試辦綜合高中的理念。技術及職業教育,30 期,頁 3-4。

吳清基(民 87)。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

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民 91)。綜合高中的理想與概念。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2002.11.21,取自:

http://www.tnssh.tn.edu.tw/COMPETION/N11/s1.htm

李志祥(2003)。臺北市高職轉型為綜合高中之問題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工業教育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83)。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

李然堯(1994),高職改設綜合高中的迷思。職教園地,第 5 期。

李然堯(1996)。美國綜合高中對我國規劃綜合高中之啟示。教育研

究資訊,第4 卷,第 5 期。

李然堯(1998)。美英綜合中學之研究及其對我國實施綜合高中之啟 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然堯(民 87)。美英綜合中學之研究及其對我國實施綜合高中之啟 示。台北:文景出版社。

李隆盛、黃政傑(民 84)。綜合高中課程規劃之研究。台北:台灣師 大教育研究中心。

李遠哲(民 90):讓高職成為歷史名詞。中國時報 12 月 15 日,第 1 版。

沈姍姍(1998)。我國綜合高中的他山之石-英國經驗之啟示。論文

沈姍姍(1998)。我國綜合高中的他山之石-英國經驗之啟示。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