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結果與綜合討論,對於多感官音樂教學活動教學上與未來研究 提出相關建議,以提供未來相關實務工作者或研究者之參考。

一、教學上的建議

(一)任課教師與特教教師、導師共同組成教學支持團隊,保持緊密溝通與合作 研究者發現若能與特教教師、導師之間能有密切的配合與溝通,將對於教學成 效產生極大的影響。研究者於實驗教學期間運用與研究對象之導師、資源班教師 提供之相關策略,研究對象的注意力問題能立即獲得明顯改善,連帶學習表現也 迅速提升。建議未來任課教師與特教教師、導師共同組成教學支持團隊,於課程 實施期間及時蒐集與紀錄相關注意力表現之資料,並於課後利用共同空堂的時間,

針對問題互相討論,提出相關建議,共同擬定注意力運用之策略,一方面特教教 師與導師皆能及時掌握學生之學習表現,並於任課教師遇到難題時能提供最立即 的支援管道,一方面也能協助學生於教學活動期間之注意力行為更有效提升。

(二)掌握學生優勢感官,設計最適合之多感官音樂教學方案

本研究發現,自閉症學生對於視覺、聽覺、觸覺、動覺等不同感官刺激所表 現出的專注程度皆不相同,有其擅長與偏好之感官表達方式。建議未來任課教師 設計教材前應充分了解其感官反應之特性,以學生的優勢感官為教學活動設計之 主軸,其餘感官之刺激為輔,同時配合學生喜好之音樂活動,並訂定符合能力之 教學目標,設計出最適合之多感官音樂教學活動方案,達到增強各項感官之專注 程度之成效。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一名國小三年級普通班自閉症學生為研究對象,建議日後可擴大 研究對象與範圍,針對不同學校、地區、年級、不同對象的學生探討多感官音樂 教學活動對於自閉症學生之注意力成效。同時也建議未來能夠將多感官音樂教學 活動推廣至不同障礙類別,以瞭解多感官音樂教學活動於不同障礙類別之應用情 形與注意力之改善成效。

(二)研究時間

本研究受限於因學校課程安排每週只有一節課,加上一學期的時間有限,只 能持續十週,共計十節課,無法長時間觀察多感官音樂教學活動對研究對象之影 響與撤除後的延續效果,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以考慮增加課程的次數或是延長實 施的時間。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法之撤回設計,所以在研究結果推論上有所限制。建議 未來研究能採用實驗研究法,比較同年齡層自閉症兒童,在接受多感官音樂教學 活動後其注意力行為之改善情形,以能更廣泛、更客觀的推論研究結果。

(四)研究環境

本研究之實驗教學介入僅限於研究對象之音樂教室,未能針對其他情境,如 班級教室或自然教室等其他科任教室,進行類化效果的探討。因此,未來研究可 以進一步探討不同情境之類化效果。

(五)活動設計

1. 多感官音樂教學之執行策略可融入在學生原班的班級經營中

本研究僅在研究對象的音樂課實施多感官教學活動與其相關策略,並未 與班級導師相互配合,建議未來任課教師可與班級導師於研討完相關策略後,

於實施多感官音樂教學活動期間,共同實施於原班級之班級經營,一方面使 學生於不同環境接受所面對的指令能更一致,一方面於不同環境同步接受更 多相關刺激與教學,將使效果更加乘。

2. 推廣應用於其他學科之教學

本研究僅將多感官音樂教學活動實施於音樂課,觀察對於研究對象注意 力行為之改變,但由研究結果證實,研究對象於其他學科也產生了明顯正向 影響,建議未來任課教師可將多感官音樂教學活動與其他學科之課程相互融 合,觀察其於其他學科課程之注意力表現,不須局限於音樂教學。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凡(譯)(1998)。多感官學習—克服學習困難的教學原則與應用。(原作者:Olivier, C. & Bowler, R. F.)。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6)

孔繁鐘(譯)(1997)。DSM-IV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臺北市:合記。

王乙婷(2003)自我教導策略增進 ADHD 兒童持續性注意力效果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乃嫻(2011)。互動式鋼琴音樂活動對國小自閉症兒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大延(1994)。自閉症者的特徵。特殊教育季刊,52,7-13。

王大延(譯)(1997)。自閉症家長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

王大延、莊冠月(1998)。結構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學童認知能力之成效研究。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7-2413-H133-007), 未 出版。

王文科(主編)(2015)。特殊教育導論(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王次炤(1997)。音樂美學新論。臺北市:萬象。

王秀雄(譯)(1995)。美術設計的點、線、面。(原作者:馬場雄二)。(原著出版 年:1968)。臺北市:大陸。

王美秀(2008)。音樂活動應用於國小威廉氏症兒童語文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淑姿(1990)。高大宜音樂教學法(基礎篇)。臺北市:五千年。

王意中(2014)。301 個自閉症教養秘訣。臺北市:寶瓶文化。

王毓雅(2001)。如何進行幼兒音樂教學—由幼兒音樂概念發展觀之。國教新知,

3,51-58。

王煜琪(2014)擊樂及歌唱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伴隨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注意 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嘉珮(2014)。社會故事教學介入對國小亞斯柏格症學生不專注行為改善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憶菁(2005)。多感官教學活動【特殊教育知識交流網】。2016 年 11 月 26 日,

取自 http://blog.xuite.net/topnet32/stwotp/14231564

丘彥南、賴孟泉、徐如維、劉弘仁(2011)。自閉症類群障礙、溝通障礙症、智能 發展障礙症、學習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之 DSM-5 草案內容相較於 DSM-4 之變革。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通訊,1(3),17-21。

石淑萍(2010)。運用奧福教學理念於中重度智能障礙者音樂教學歷程之行動研究

-以天使打擊樂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朱莉(1982)。音樂教育的理論與實際。樂苑,13,69-72。

朱慧君(2001)。國小閱讀補救教學方法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嘉義大學,嘉義縣。

何盈婷(2013)。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音樂活動對自閉症學生學習注意力持續性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幸如(2003)。奧福取向音樂治療。臺南女子技術學員學報,22(1),149-166。

吳幸如、黃創華(2006b)。音樂治療十四講。臺北市:心理。

吳幸如、黃創華主編(2008)。音樂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吳念瑾(2015)。團體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高年級泛自閉症兒童的情緒調適和社交 技巧輔導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明芬(2007)。音樂活動應用於低學業成就兒童自我效能及人際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美玲(2001)。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觀察與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舜文(2002)。音樂教育論述集。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瑪俐(譯)(1995)。點線面(七版)。(原作者:W. Kandinsky )。臺北市:藝術 家。(原著出版年:1926)

吳璇玉(2001)。音樂活動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呂宜親(2001)。視覺創意思考應用於國小音樂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淑慧(1992)。多向度電腦神經心理注意力測驗編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宋淑慧、周台傑、邱上真(1993)。多向度注意力測驗-修訂版指導手冊。臺北市:

心理。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宋維村、侯育銘(1996)。過動兒的認識與治療。臺北市:正中。

岑麗娟(2005)。多感官學習活動手冊。香港:香港小童群益會。

李秀芬(2009)。智能障礙兒童音符與節奏教學經驗分享。國小特殊教育,48,61-69。

李宗芹(1996)。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張老師。

李怡潔(2014)。幼兒音樂教育研究相關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玲玉(2007)。嬰幼兒的音樂欣賞。臺北市:新學林。

李毓文(2016)。自閉症兒童參與音樂活動行為表現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麗真(1994)。音樂治療在兒童團體輔導上的應用。學生輔導,35,118-123。

村井靖兒(2000)。心靈音樂療法。臺北市:臺灣實業文化。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汪彥青(2003)。音樂治療的定義。載於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作者群(主編), 音樂與治療(頁 20-35)。新北市:星定石文化。

卓菲亞.麗莎(1980)。論音樂的特殊性。上海:上海文藝。

林朱彥(1995)。談智障兒童的音樂教學。載於台南師院特教中心(編著),啟智 班音樂教材彙編(頁 27-35)。臺南市:臺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林朱彥(1996a)。國小音樂新課程概念統整發展之研究(附冊一、附冊二)。高雄 市:復文。

林朱彥(1996b)。由創造思考教育看近代兒童音樂教育思潮之發展。載於撒播音 樂的種子—音樂教育論集(頁 285-326)。高雄市:復文。

林朱彥(2002)。創意教學與人文素養-從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統整教學 談起,研習資訊,19(5),38-52。新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林朱彥(2003)。再談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教與學-藝術課程統整之另類思考,載 於臺南師院實習輔導處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教與學叢書─藝術與人文領域(頁

林朱彥(2003)。再談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教與學-藝術課程統整之另類思考,載 於臺南師院實習輔導處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教與學叢書─藝術與人文領域(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