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幾項相關建議以供未來研究的參考。

壹、對教師之建議

本研究在生活科技專題導向學習模式進行中,發現國中生對於設計 概念、科技專業知能、工具操作技能較為缺乏,以致花很多時間在摸索,

因此對今後的生活科技教學提出幾項建議:

一、教學時應多使用創造思考的教學方式。

二、以專題導向學習模式需先了解學生的程度及先備知識,避免學 生花太多時間摸索,導致容易放棄或達不到目標。

三、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團隊自主學習,並採異質性分 組,最好是男女同組,避免各組的素質不均。

四、可加強學生的識圖及製圖能力,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空間、邏輯、

思考能力,才能把構想畫成實際產品,增強其設計能力。

五、學習單的設計內容可活潑,提昇學生填寫的意願,避免學生只 是抄襲內容。

貳、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本研究因為時間與人力的限制,僅以國中二年級的生活科技課程為 例,探討學生在專題導向學習模式中科技創造力的表現,不免有一些未 盡完整或不夠深入的地方,以下僅針對未來值得作進一步研究的方向提 出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為國中二年級四個班級,其中二個班為實驗組,二 個班為控制組,建議在未來研究中可增加研究對象的人數、或加入 不同年級對象,以提高實驗的準確性與推論性。

二、在研究範圍方面

本研究利用國中二年級生活科技課程作為研究的設計背景,僅 以現行「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規範之領域次主題要項中的「材 料」、「創意與製作」等為教材編制範圍,著重在製造科技的內涵。

建議在未來的研究中可利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其他範圍,

例如:營建科技、傳播科技、動力與能源、及生物科技等來設計教 學活動,並探討科技創造力的成效。

三、在研究時間方面

本研究教學總時數受限研究時程關係,研究時間前後僅八週,

在這短短的八週之間,是否真的造成學生科技創造力的提升,尚值 得探討。因此建議在未來相關的研究中,可將實驗的時間拉長為一 學期或整學年,以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

四、在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在研究工具上使用了科技創造力測驗、構想創意評量 表、產品創意評量表及多因素性向測驗等工具,由於每一個測驗工 具本身也都具有多個向度可討論,因此建議未來的相關研究中,可 將這些工具兩兩做比較,以深入的探討不同工具之間的關係。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興祥、邱皓政、蔡啟通、林逸媛(1992)。國中學生拓弄斯創造思考 測驗評分常模修訂。測驗年刊,39,105-116。

王保提(2005)。設計導向課程對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靖璇(2000)。專題導向科學學習之教學研究:以國中學生學習「彩 虹」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王繼正(1998)。創造性問題解決方式的專題製作教學。技術及職業教 育雙月刊,43,57-59。

毛連塭(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學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創刊 號,2-9。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

3-1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八十五年)。

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李慧賢(1996)。原住民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年級、

性別、教師教學創新 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與創意經驗、

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

李光烈(2000)。國小自然科教師應用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之行 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姿嬅(2000)。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科

學習成就與班級氣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大偉、張玉山(2000a)。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上)。生活科技 教育,33(9),7-14。

李大偉、張玉山(2000b)。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下)。生活科技 教育,33(10),9-16。

李乙明、李淑貞譯(Sternberg, R. J.著)(2003)。創造力Ⅱ•應用。台 北:五南。

李大偉、張玉山(2006)。不同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對國中生技術創造 力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 號:94-2511-S-003-019-),未出版。

吳靜吉(2001)。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2007 年 7 月 3 日,

取自 http://qcrc.qef.org.hk/qef/download.phtml?attachment_id=30381 吳怡瑄、葉玉珠(2003)。主題統整、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

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師大學報教育類,48(2),239-260。

何宜軒(2005)。透過網路化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以培養國中學生 科技創造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

林幸台(1973)。創造性教學對資賦優異者創造力的影響。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台北:心理。

林人龍(1999)。概念構圖─科技認知學習的另一種方法。生活科技教 育,32(2),頁 10-19。

林達森(1999)。論析統整性課程及其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教育研 究資訊,7(4),97-116。

林寶貴、郭靜姿、蘇芳柳、吳淑敏(2001)。國民中學學業性向測驗之 編製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5,1-20。

洪榮昭(1999)。試析科技創作力。「國際科技教育整合思考」專題研討 論文集,43-50。

洪榮昭、蕭錫錡、吳明雄、李薦宏(1996)。日本「創造力培育」考察 心得報告。國科會。

洪榮昭、許書務(1998)。專題製作對科技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分析-以 多功能機器人製作為例。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刊號,169-181。

洪榮昭、林展立(2006)。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

師大書苑。

洪金洲(2002)。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 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新逸(1995)。「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設計、發展與應用。視聽教育 雙月刊,37(1),14-24。

高汶旭(2002)。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童進行科學展覽活動之 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靜霙(1997)。國小學童學習風格、語文推理、創造力與問題解決之 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許素(2002)。專題導向教學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實施之行動研究。台 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之改進。科學 發展月刊,20(5),548-570。

郭柏立、鄒國益(1996)。專題製作與論文寫作。台北:全華。

郭淑惠(1999)。不同團隊組型之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

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 化。

陳昭儀(1991)。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心理。

陳宗逸(1995)。家庭背景、教師行為、致握信念與國小學童創造思考 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玉統(1996)。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為智力成份之 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仙舟、黃俊宏(無日期)。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2008 年 3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ccda.org.tw/able/electric_magazine/creative_edu.htm 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沅(2002)。國小數學專題學習活動發展與應用之研究。國立台南師 範學院數學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延旻(2003)。專題製作課程對大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玉成(1983)。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

台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

張嘉芬(1997)。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行為、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 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美玲(2000)。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 機與學習成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 東。

張玉山(2002)。創造性的科技教學活動設計。生活科技月刊,35(2),

24-32。

張玉山(2003)。虛擬團隊之創造力研究-以師院勞作課程為例。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2004)。教育心裡學。台北:東華。

黃旭鈞(1991)。國小兒童創造力、偏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 育資料文摘,28,117-141。

黃金益(1998)。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新世 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9-56。高雄師範 大學。

黃明信(2002)。國小網路專題式教學模式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耀霆(1998)。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在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實施 之研究(1)。國科會專案報告(NSC87-2511-S-153-008)。

曾志朗(2000 年 11 月 4 日)。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報告。聯合報,

2 版。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 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1。

葉玉珠(2002)。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發展與其主要影響生態 系統之動態關係。國科會專案報告(NSC902511S110006)。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 學校因素量表之發展。台北:創新與創造力- 技術創造力的涵義與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 學校因素量表之發展。台北:創新與創造力- 技術創造力的涵義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