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130

大自然的維他命N,即心靈、身體與自然的連結,將增進生理與心理的健康,無 論哪一個世代,都能藉由與自然連結而獲得非比尋常的益處(葉育瑜譯,2018)。

與自然連結對於人類的幸福感有所貢獻,Zelenski 與 Nisbet(2014)提出自然 連結感是幸福感的重要指標,而當與自然連結可以促進幸福感,那麼與自然連 結就是促進永續環境行為的工具;也就是說,當人們透過瞭解與自然連結能增 進他們的幸福感,而更願意保護環境,再藉由在自然裡的時間增加,人們保護環 境的動機也跟著增加,最後成為對環境與人類皆有益的循環。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亦發現與自然連結和心理幸福感之間有顯著的關係,而 且是正向的關係,與自然的接觸有助於提升人類的幸福感,透過環境教育讓人 們在自然環境裡學習,增加與自然接觸的機會,不僅可以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也使得人們體會到擁有美好的環境,是人類健康幸福的基礎。此時,人們也許就 願意愛護他們所屬的環境,最終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生生不息的永續環 境。

第三節 建議

接觸自然環境有益於人類的身心健康,與自然產生連結,能增進心理幸福 感;環境教育的願景,便是培養具有解決環境問題能力的公民,藉由讓學習者在 環境裡學習,習得自然環境的相關知識,體驗自然並感受自然的奧妙,再透過情 意體驗與自然連結,最終在身、心、靈更深層地產生有承諾的自然連結。

自然環境、環境教育與人類健康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研究者依 據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接觸自然和心理幸福感之間有正向的相關性,提出對實 務運用的建議,供各個機關團體參考;另外依據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的反思與限 制,提出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供未來的研究者參考。

131

一、 實務運用的建議

(一) 對一般民眾的建議

接觸自然對於身心健康有所幫助,並能增進心理幸福感。在現代充斥電子產 品,與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普遍生活壓力大,尤其住在都市裡的居民,每天都 生活在水泥環境與人工設施中,接觸自然的機會甚少。然而,自然環境具有減輕 壓力、恢復注意力並增進身心健康的效益,因此,研究者建議一般民眾不分男女 老少,可於放學、下班,或是休假時,到住家附近的公園、綠地、郊山活動,以 促進身體健康。

(二) 對醫療照護機構的建議

接觸自然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在公共衛生學的領域中,預防的階段分為四段 七級,陳俊霖(2017)認為森林療癒可以運用在健康促進與復健兩個階段;而林 一真(2016)於《森林益康》一書中指出,森林益康可以運用於保健、預防疾病 以及療養等歷程。從廣泛對於自然的定義中,森林環境可以視為自然環境的一種 (Kaplan & Kaplan, 1989),除了身處自然環境有益健康,觀看窗外自然風景,對於 手術的預後也有幫助(Ulrich, 1984)。因此,研究者建議醫療照護機構,包括醫院、

護理之家、老人照顧中心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可以多加運用周遭的自然環境,作 為健康促進或是復健的場所。

(三) 對環境學習中心以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的建議

本研究結果發現,頻繁接觸自然環境的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 理幸福感的狀況在中等偏上的程度,且接觸自然能增進心理幸福感。周儒(2001)

定義環境學習中心是一片具有環境資源特色的土地上,由專業的環境教育人員,

服務學校學生、一般民眾,以達成教育、研究、保育、文化與遊憩的機構;而藉 由在自然中獲得自然相關知識,體驗自然環境,最終產生負責任的態度與行為。

132

此外,Richard Louv 在《自然維他命—虛擬時代連結生命的最佳補給》一書中指 出,與自然的直接接觸有益於兒童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者建議環境學習中心 與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在課程的發展或是推廣上,除了為永續環境而教育,也可 以善加利用中心的自然資源與活動方案,關心並鼓勵孩童、成年人多多接觸自然,

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均衡發展,讓更多的人能與自然連結,並愛護他們所屬的環境,

同時,也讓自己更加健康。

(四) 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接觸自然有益於心理健康,對於成長中孩童的健全發展更扮演重要角色。在 電子產品圍繞下成長的孩童,被剝奪了許多能與真實世界互動、產生經驗的機會,

而教育學家杜威於一百年前便提醒過人們,對孩提時代間接經驗的推崇,對人格 發展有不利的影響(郝冰、王西敏譯,2009)。學校是孩童、青少年認識所處環 境、增廣見聞的重要場所,因此,研究者建議學校單位在正規教育的課程架構下,

保留讓學生接觸戶外的時間,使得學生可以快樂成長,並提升壓力因應的能力。

(五) 對政府單位的建議

都市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NCDS)

的流行,例如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心理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增加了 全球人類在醫療成本上的負擔(Van den Bosch & Ode Sang, 2017);然而,喜愛自 然環境是人類的天性,本研究發現接觸自然環境可以增進幸福感,而許多研究亦 指出自然環境是恢復性環境,能改善注意力疲勞並減輕壓力,並促進身體健康 (Kaplan & Kaplan, 1995; Urich, 1993)。因此,研究者建議政府單位在都市規劃,

以及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可以保留自然環境,並增加都市公園的設置,不但有 益於環境與民眾的健康,長遠而言更可以減少國家的醫療負擔。

133

二、 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增加樣本數

本研究以普查的方式,調查關渡自然公園現任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 的狀況,關渡自然公園的現任志工為274 人,研究者經廢卷過濾後,參與者人數 共為130 人,回收率不到 60%,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推論至全體志工。因此,研究 者建議未來研究人員於資料收集時,若為普查建議增加樣本數、提高問卷回收率;

若為抽樣調查,建議以母群體去推估應搜集的樣本數,以減少樣本代表性不足的 問題。

(二) 研究不同場域與族群

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為頻繁接觸自然的關渡自然公園志工,研究者建議未來 研究人員可以探討不同的場域與族群,在場域方面,可以延伸至都市公園、國家 公園、學校,或是自然資源相對較少的醫院、公司行號和政府機構;在族群方面,

除了志工,也可以探討遊客、學生、醫護人員和公務人員等不同領域的族群,以 瞭解、比較不同場域與族群自然連結感的狀況。

(三) 深入的質化訪談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量化分析方式瞭解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 與心理幸福感的分佈情形,缺少質化訪談資料。因此,研究者建議未來研究人員 可以針對資深志工,或是在自然連結感得分表現高的參與者,作質化的訪談與分 析,如此一來,便能對於人們接觸自然時心裡的感受與想法,有更深入的瞭解。

134

(四) 探究心理幸福感的來源

本研究探討與自然連結,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自然連結感與 心理幸福感之間存在正向關係。接觸自然對於身心健康有所助益,那麼較少接觸 自然的人,他們是否感到幸福?心理幸福感的來源為何?研究者建議未來研究人 員,可以研究自覺心理幸福感高的一群人,他們感到幸福的原因,作為促進民眾 心理健康政策的參考。

(五) 結合醫學方面之研究

接觸自然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相關研究已行之有年。在1984 年,Urich 探討膽 囊切除術術後的病人,住在有窗外自然風景的病房,和四周都是圍牆的病房,病 人術後的恢復狀況。研究發現住在窗外有自然風景病房的病人,住院的天數較短,

使用止痛藥的劑量與頻率較低,住院期間向醫護人員抱怨疼痛的次數也較少。醫 學研究所關注的焦點多數為介入措施(Intervention)與結果(Outcome);而社 會科學關心的層面著重於行為科學、心理學等等,研究者建議未來的研究人員可 以結合醫學領域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因為兩者之間所探討的面向雖然不同,

但是其內涵都包括了對人類健康的關懷。

(2),127-142。

王喜青、周儒(2018)。埋下幸福的種子:以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過夜型環境 教育課程為例。環境教育研究,14(1),77-116。

李仁豪、余民寧(2014)。臺灣中老年人外向性及神經質人格、社會支持與主 觀幸福感關係之模型建構及其結構係數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5(4),

455-474。

李仁豪、余民寧(2016)。心理幸福感量表簡式中文版信效度及測量不變性:

以大學生為樣本並兼論測量不變性議題。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46,127-154。

李毓昭(譯)(2006)。驚奇之心:瑞秋卡森的自然體驗(原作者:Rachel Carson)。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李芳齡(譯)(2013)。幸福的魔法:更快樂的101個選擇(原作者:Tal Ben -Shahar)。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12)

余家斌、趙彥琛、陳薇如(2015)。森林環境對生心理狀態效益之研究。中華 林學季刊,4,363-376。

余家斌、袁孝維、蔡明哲、邱祈榮(2015)。森林遊憩與健康。中華林學季刊 48(2),173-184。

孟祥森(譯)(1986)。湖濱散記(原作者:Thoreau, Henry David)。臺北 縣:書華。

邱皓政(2006)。量化統計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邱皓政(2012)。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臺北市:雙 葉書廊有限公司。

林佑齡(譯)(2016)。環境解說實務指南(原作者:Carolyn Winder Ward, Alan E. Wilkinson)台北市:華都文化。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