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究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探究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探究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 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Explor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ature Connectedn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Volunteer in Guandu Nature Park. 研 究 生:蔡佩勳 指導教授:周. 儒 博士. 中華民國一〇七年七月.

(2) 謝誌 對我而言,這才是論文的最後一章。寫到這一個章節,意味著研究所的學習 告一個段落,下一個階段的旅程即將開始。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周儒老師。謝謝周老師在論文的指導上,給予 我很多發揮的空間,讓我自由地嘗試有興趣的主題,同時也不忘提醒我,在學術 論文的撰寫上,哪些規定是需要嚴格遵守的;謝謝周老師在課堂上,循循善誘的 帶領來自不同領域的我們,認識環境教育的價值,以及我們的所學可以如何對社 會有所貢獻;謝謝周老師在生活上,像父親般叮嚀我們該注意的地方,與我們分 享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也像朋友般帶著我們去騎腳踏車、爬爬山,讓我們更加 體會到自然環境的美好。我很感恩在研究所的學習階段,有周老師的指導,讓我 的視野可以從個人對於自然環境的喜愛,提升到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整體關懷。 接著,我要感謝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師長們。謝謝葉欣誠所長在我們進入 環境教育研究所之初,在環境科學的課堂上用淺顯易懂的概念,使我們瞭解人與 環境的關聯,也與我們分享整理大量文獻的方法,使我獲益良多。謝謝張子超老 師耐心的教導我一個質化訪談資料要如何作整理與撰寫,以及論文的題目與內容 之間如何呼應,讓我學習到用不一樣的觀點去看待研究。謝謝王順美老師在環境 教育研究這門課上,與我們一篇一篇的探討文獻,為我們打下紮實的基礎。謝謝 方偉達老師不僅教授我們課本上的知識,也帶著我們實際走入戶外,認識不同的 農業栽培方式,使我們對於環境教育領域有更多的想像。 接下來,我要感謝我的研究場域—關渡自然公園的夥伴以及志工大哥大姐們。 謝謝陳仕泓處長一口答應讓我進入關渡自然公園作研究;謝謝志工處的素慧姐在 百忙之中,協助我通知志工們有問卷正在發放;謝謝家荷總是在我拜訪園區時與 我討論問卷的發放,協助紙本問卷的發法與回收,以及每一次耐心的回覆我的信 i.

(3) 件;謝謝明麗姐和傳元大哥願意接受我的訪談,讓我在問卷的設計上有更完整的 內容;謝謝每一位填寫問卷的志工大哥大姐們,有您們的參與,這份研究才得以 順利完成。 再來,我要感謝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學長姐與夥伴們。謝謝鈺琪學姊在忙碌之 餘,仍然抽空與我們討論計畫的進行,也在生涯規劃上給予我許多協助和建議, 讓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謝謝研究室的夥伴駿逸學長、上仁學長、冠汝、治均和 之甫,讓研究室總是充滿著快樂的氣氛。謝謝 Eco 小組的夥伴胤倫、峻維、程中、 晉賢、王欣,有大家一起參與活動的感覺真棒。謝謝讀書會的好夥伴們,記得我 們在碩一時就沒有吃喝玩樂的努力學習。謝謝孟樺總是聽我傾訴寫論文的壓力, 鼓勵我繼續的前行。謝謝以琳和我一起並肩作戰在有限時間內完成論文,有妳互 相加油打氣真好。 接下來,我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謝謝我的外公與外婆,每次都好期待可以 打電話回家給您們,聽聽您們分享老家發生的趣事,然後叫我要「加油!加油!」 , 使我元氣滿滿;謝謝我的爸爸(阿布幾)和媽媽(阿母),您們對我如天地般的 愛和包容,鼓勵著我堅持自己的理想,也讓我有勇氣學習新的領域;謝謝哥哥, 總是默默的支持著我去做我有興趣的事情,也一直走在我的前方,成為我的好榜 樣;謝謝姊姊,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好姐妹,人生的路途中有妳相伴,使我覺得一 點都不孤單。 最後,我要感謝子惠學姊。謝謝妳在我剛踏入環境教育領域時,帶給我很多 的啟發,也一直是論文撰寫上指引著我的燈塔,我會一直將之放在我的心中。 最後的最後,我要感謝我最親愛的阿公。謝謝您在我生命中所帶給我的一切, 讓我懂得擁有一顆謙卑的心,比什麼都重要。 在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唸書的日子,最棒的是有自然作伴。每當讀書讀到一 個段落時,轉頭看看窗外的藍天與綠地,或是到人工濕地走一圈,聆聽蟬聲唧唧、 ii.

(4) 此起彼落的蛙鳴,感受偶爾吹來的涼風,凝視著樹葉因著風吹而搖擺,觀察生態 池裡的烏龜自由自在的悠游……,都讓我感到身心無比的舒暢與放鬆。期許自己 可以永遠記得自然對於我的意義,以及踏入環境教育領域的初衷,並將這份熱情 實踐在日後的工作和每一天的生活。在謝誌的最後一個段落,分享影響我很深的 自然文學著作《少年小樹之歌》裡的節錄,給閱讀這本論文的朋友們。. iii.

(5) 《少年小樹之歌》- Forrest Carter(1925-1979) 小樹來了 森林和樹梢間奔跑的風都知道他來了 山伯伯更用歌聲迎接他的到臨 『我們一點也不懼怕小樹 因為他有一顆仁慈的心』. 接著森林、風和山一起合唱著 『別擔心,小樹兒,有我們和你做伴』. 在山間跳躍的小溪蕾娜也不甘示弱 咕嚕咕嚕的用她那顫抖的清唱傳遞喜悅的消息 『請仔細聽我說 一位新伙伴就要加入我們 小樹兒已經來了 他就是我們的新伙伴』. 小鹿興奮地咩咩叫,鵪鶉在草叢裡啁啾 連嘎嘎叫的烏鴉卡古也接著唱 『小樹兒是個勇敢的孩子 仁慈將會給予你力量 別擔心,小樹兒,有我們和你作伴』. 佩勳 書於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2018/7/9 iv.

(6) 摘要 有健康的環境,才會有健康的人類。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以及都市化程度 日益增加,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漸漸疏離,這樣的情形可能影響人類的健康;在 臺灣,罹患「文明病」如憂鬱症、焦慮症的人有增加的趨勢。然而,越來越多的 研究發現,接觸自然對身心健康皆有益處。 本研究基於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懷,探討經常接觸自然的關渡自然公園志 工,他們和自然連結的情形,與心理幸福感的狀況;並探索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 福感之間,是否存在著可以描繪的正向關係;以及志工們不同個人背景,對於自 然連結感的影響;最後,瞭解自然連結感可能的預測因子。 研究結果發現,關渡自然公園志工們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的狀況,皆在 中等偏上的程度;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間,具有顯著的正向關係;志工們 不同的教育程度與職業,對於其自然連結感有顯著差異;志工們從事服務業與自 由業,自然連結感有較低的情況,整體模型可以解釋自然連結感的變異量為 10.9%。 人類有喜愛親近自然的天性,本研究結果驗證了當人們經常接觸自然,與自 然建立連結,會促進其心理幸福感。透過修復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讓人們獲得身 心的健康,當人們體會到擁有美好的自然環境,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人們也許 就願意愛護他所屬的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最終創造人與自然之間良性的互動 與循環。 關鍵字:自然連結感、心理幸福感、自然公園、志工。. v.

(7) Abstract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human are linked to the state of our environ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human gradually became alienated from nature. This alienation might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human health. In Taiwan, the number of people suffering from mental disease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has increased. However, contact with nature may improve human health.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nature environment is beneficial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ased on the concern for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 Guandu Nature Park’s volunteers – a group of people who usually contact with nature, their Nature Relatedness(NR),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 Moreover, we explore associations between NR and PWB, and the influence of volunteer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s on the sense of NR. Additionally, we use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NR.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is the volunteers of Guandu Nature Park. 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R and PWB. Participants were directed to complete online questionnaire. All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SPSS 22 .0 software. We us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o addres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s as following:. vi.

(8) 1.. The mean of NR scale shows Guandu Nature Park’s volunteers have moderate to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on their nature relatedness.. 2.. The mean of PWB scale shows Guandu Nature Park’s volunteers have moderate to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on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NR and PWB.. 4.. NR-Self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PWB. NR-Self can predict 36.8% of the variance in PWB independently.. 5.. Guandu Nature Park’s volunteers’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and occupati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on their NR.. 6.. Guandu Nature Park’s volunteers who work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freelance may predict lower NR. The regression model can explain 10.9% of the variance in NR. Human has innate love for nature.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connect with. nature can contribute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rough connect with nature, people improve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y realizing how their well-being link with healthy environment, people may be willing to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which they belong, and finally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Keywords: nature relatedness; nature connectednes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volunteer. vii.

(9) 目. 錄. 謝誌…………………………………………………………………………………….i 摘要……………………………………………………………………………………v Abstract……………………………………………………………………………….vi 目錄………………………………………………………………………………….viii 圖目錄………………………………………………………………………………....x 表目錄………………………………………………………………………………....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的需求與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目標 ..................................................................................................... 5 第四節 研究主要概念說明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接觸自然的重要性 ............................................................................................... 10 第二節 自然連結感之相關研究與趨勢 ........................................................................... 17 第三節 幸福感之定義及發展趨勢 ................................................................................... 31 第四節 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 4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的發展與品質 ....................................................................................... 59 viii.

(10) 第五節 正式問卷調查 ....................................................................................................... 7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8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3 第一節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背景資料描述 ....................................................................... 83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 91 第三節 個人背景在自然連結感上表現差異 ................................................................... 99 第四節 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 106 第五節 探究志工自然連結感之可能預測因子 ............................................................. 110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24 第二節 研究發現對環境教育與關懷健康的意義 ......................................................... 127 第三節 建議 ..................................................................................................................... 130. 參考文獻................................................................................................ 135 附錄........................................................................................................ 144 【附錄一】 自然關聯性量表中文版—專家審查意見彙整 ................................ 145 【附錄二】 致關渡自然公園志工的研究簡要說明信 ......................................... 155 【附錄三】 正式調查問卷 ......................................................................................... 159. ix.

(11) 圖目錄 圖 2-1. 自然連結感概念示意圖………………………………………………....19. 圖 2-2.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型………………………………………………....27. 圖 3-1. 研究流程圖………………………………………………………………48. 表目錄 表 2-1. 接觸自然環境與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13. 表 2-2. 培養自然連結感在個人層次與群體層次的實踐………………………20. 表 2-3. 「生態自我」的主要概念………………………………………………25. 表 3-1. 心理幸福感量表…………………………………………………………53. 表 3-2. 自然關聯性量表中英翻譯對照表………………………………………56. 表 3-3. 第二階段研究問卷審查專家學者名單…………………………………60. 表 3-4. 「心理幸福感量表」極端組比較與同質性檢驗表……………………63. 表 3-5. 「自然關聯性量表」極端組比較與同質性檢驗表……………………65. 表 3-6. 「心理幸福感量表」綜合判斷表………………………………………69. 表 3-7. 「自然關聯性量表」綜合判斷表………………………………………70. 表 3-8. 「心理幸福感量表」預試問卷信度表…………………………………73. 表 3-9. 「自然關聯性量表」預試問卷信度表…………………………………74. 表 3-10 「自然關聯性量表」各構面逐題之 Cronbach’s α 分析………………75 表 4-1.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性別與年齡分佈情形統計表………………………84. 表 4-2.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教育程度與職業分佈情形統計表…………………85. 表 4-3. 居住縣市分佈情形統計表………………………………………………86. 表 4-4. 居住地類型分佈情形統計表……………………………………………86. 表 4-5. 擔任志工原因分佈情形統計表…………………………………………87. 表 4-6. 接觸自然時之內心感受分佈情形統計表………………………………88. 表 4-7. 服務年資分佈情形統計表………………………………………………89 x.

(12) 表 4-8. 從事與自然保育相關志願服務工作年資分佈情形統計表……………90. 表 4-9.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的自然關聯性量表狀況……………………………91. 表 4-10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關聯性量表各構面與題項狀況………………93 表 4-11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的心理幸福感量表狀況……………………………95 表 4-12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心理幸福感量表各構面與題項狀況………………97 表 4-13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不同性別在自然連結感的差異檢定………………99 表 4-14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不同年齡在自然連結感的差異檢定………………100 表 4-15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不同教育程度在自然連結感的差異檢定…………101 表 4-16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不同職業在自然連結感的差異檢定………………103 表 4-17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不同居住地類型在自然連結感的差異檢定………104 表 4-18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個人背景在自然連結感的差異情形摘要表………105 表 4-19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相關係數矩陣表………106 表 4-20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相關係數矩陣表………107 表 4-21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同時迴歸分析摘要表…108 表 4-22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109 表 4-23 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預測因子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110 表 4-24 國內使用自然關聯性量表的相關研究結果摘要表……………………115. xi.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的需求與重要性 一、. 研究的需求與重要性.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與自然之間漸漸失去連結。現代人平常寧可在家上網, 也不肯到戶外走走;即使到了戶外,映入眼簾的經常是人們忙著拍照、打卡並上 傳到社群網站的景象,越來越少的人能靜下心來,感受自然裡的寧靜與被萬物所 包容的整體感。在這樣追求快速與資訊爆炸的時代下,許多心理疾病因而產生, 刊登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的一篇研究發現,近二十年來,臺灣罹患焦慮症 與憂鬱症的病人盛行率增加一倍(Fu, Lee, Gunnell, Lee, & Cheng, 2012)。這項研 究提出了最好的例證,同時也提醒我們,要適時從忙碌的生活中,為自己騰出空 間,讓身心充分休息,在生活與休閒之間取得平衡。 而心理疾病的產生,也會對健康造成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 1948)定義 健康(Health)為:「健康不僅是疾病與虛弱之消除,而是身體、心理及社會達 到完整健康(Well-being)的狀態。」且「不分種族、宗教、政治信仰、經濟或社 會地位,達到最高標準的健康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由上述定義可知,健 康並不是指消極的去除疾病,而是生理、心理與社會整體幸福感的提升;此外,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平等享有健康的權利。 然而,親近自然能增進心理的健康,且具備「療癒」的功能。長期關注森林 環境對於人類身心益處的日本學者上原嚴(2013),著有《療癒之森—進入森林 1.

(14) 療法的世界》一書,他指出森林療法(Forest therapy)主要是讓人置身於自然環 境,感受落葉的芬芳、穿透林間的陽光與小河的流水聲等感官體驗,讓被療癒者 獲得健全的身心。此外,上原嚴亦提出森林諮商的可能性,與利用森林環境照護 身心障礙者;書中舉例三位接受長期且持續的戶外活動的身心障礙者,經過一年 的長時間觀察,發現這三位身心障礙者情緒上變得較安定,學會為他人著想,情 感與表情也變得更豐富了(姚巧梅譯,2013)。 親近自然不僅對心理疾病的恢復有幫助,對於人體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多益處。 國內學者林一真(2016)於其著作《森林益康:森林療癒的神奇力量》一書指出 接近自然,是預防疾病與維持健康的好方法。以森林活動為例,林一真(2016) 整理多項研究結果發現,接觸自然在生理方面可以調節自律神經、平衡內分泌與 提升免疫系統功能;在心理方面,則有放鬆、降低焦慮、提升正向認知與專注力 等效益。因此,親近自然不僅能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也能促進身體健康。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都開始關注下一代的兒童發展問題,這些兒童的 成長過程由於缺乏與自然之間互動的機會,因而衍伸諸多問題。Richard Louv 在 其著作《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指出,在充斥著電子產品的環境下成長的下一代, 存在著一種現象,稱之為「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兒童因 為長期隔絕於自然環境而大量出現憂鬱、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與過胖等趨勢,而 書中亦強調接觸自然對情緒健康、喚醒感官能力、注意力的提升與創造力的培養 存在正向的關係(郝冰、王西敏譯,2009)。因此,當我們在探討人與自然之間 的關係時,關注的並不是沒有自然時,我們會失去什麼,而是當我們處在自然之 中,能獲得什麼(郝冰、王西敏譯,2009)。 《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不僅強調了自然對於我們身體、心靈與健康的正面 影響,也鼓勵我們從每日生活的都市叢林中,適時的走回自然,走回人類存在幾 百萬年來一直與自然依附、共生共榮的生活方式,對於兒童來說,能在心中埋下 2.

(15) 感恩自然的種子,與心靈上的歸屬感;對於大人而言,如同 Richard Louv 所述, 如果對土地沒有深深的眷戀,一個成年人也會感到迷惘(郝冰、王西敏譯,2009) 。 喜愛大自然是人類的天賦。生物多樣性之父 Edward O. Wilson(1984)提出「親 生命性」(Biophilia)一詞,即人類「天生就有以生命和栩栩如生的生命形式為 焦點的傾向」;並於《親生命假說》(The Biophilia Hypothesis)一書中指出「人 類天生對於其他生物體的情感歸屬」(Wilson, 1993),他認為這種被大自然中活著 的動植物與生命形式所吸引的情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黃怡,2013)。 此外,親生命假說正影響著現代的都市規劃。近二十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 都開始在都市中設立公園或其他形式的自然環境,這是因為他們相信暴露於自然 環境中有助於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的培養,降低都市人的生 活壓力,並促進身體健康(Ulrich, 1993)。都市本身是人造的環境,而在都市中除 了有行道樹與公園的規劃,更可以藉由保留佔地面積廣大的自然環境,保護在地 的生物多樣性,並提供在地生活的人們另外一種形式的生態系服務—生態系心理 服務(Psychological Ecosystem Service),因為假使自然經驗帶來的心理益處確 實存在,那麼它也必定來自於個人與環境之間互動的結果(Bratman, 2012)。根據 以上的敘述,可推論出人類天生就渴望與其他的動植物產生互動,而在都市裡, 自然公園的存在滿足都市人自然經驗的需求,同時提升心理與生理整體的幸福感。 與自然產生連結也與人類的幸福感有關。Zelenski 與 Nisbet(2014)的研究結 果發現,自然連結感(Nature Connectedness)是幸福感很重要的預測因子,且培 養自然連結感是人類通往幸福感的一條路徑。自然連結感是個人在認知、情感和 經驗等不同層次的與自然環境產生連結(Nisbet, Zelenski, & Murphy, 2009;Mayer & Frantz, 2004)。因此,當個人透過接觸自然的體驗,更進一步的與自然產生連 結,體認到自我在自然中的渺小,或是自我背後有更廣大的自然存在時,便能從 中感受到自我並非孤單的,而是和自然之間是一體的存在。如同 Rachel Carson 在 3.

(16) 其著作《驚奇之心》中所描述的:「不論是否是科學家,只要能沈浸於大地之美 與神秘,就永遠不會孤單或厭世。… …會沉思大地之美的人,終其一生都能擁有 不竭的生命力(李毓昭譯,2006)。」 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速,當我們願意放下肩上的包袱,留心於都市周遭、公 園與自然環境裡的一花一草,傾聽群鳥的大合唱,閉上雙眼感受風拂過臉龐,觀 察動植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那我們便能與自然重新建立友好的連結,隨時隨地 回到大地之母的懷抱。. 二、. 研究動機. 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來自於研究者自身的成長經驗。暫且將時間與空間拉回到 十幾年前,一位穿著棉質 POLO 衫,頭上戴著斗笠,看起來笑容靦腆、很慈祥的 老先生,騎著最新型的金旺牌機車,載著他的小孫女在田野間兜風,想當初為了 載小孫女,老先生特地在前座龍頭下方裝上一把小椅子。小孫女將雙手放在儀表 板上,張大眼睛望著周遭綠油油的稻田,感受著涼涼的晚風輕輕拂過臉頰,聽著 稻子擺動時發出的沙沙聲響,她最喜歡傍晚的時刻,因為這時爺爺已經忙完農事, 可以載她在鄉間到處遨遊。呼嚕呼嚕,金旺牌機車發出特有的引擎聲,祖孫倆幸 福的背影消失在那宛如大海般廣闊的田野中。 十年後,小孫女已經是即將面對升學壓力的青少年,她從未忘記兒時在田野 間被自然所包容的感受,每當壓力來臨,她習慣性的往田野、自然裡走去,隨意 躺在田埂間,閉上眼睛傾聽萬物演奏的交響樂章。 又過了幾年,小孫女長大成人,來到都市實習與就業,可惜的是,都市裡沒 有家鄉那樣無邊無際的田野。幸好,工作場所附近有濕地與公園,每當生活令她 感到焦慮與緊張時,她時常可以回到心靈的故鄉—她十分熟悉的綠地與大樹,供 她歇息,重獲能量。 4.

(17) 研究者因為上述之個人生命經歷,體認到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都市中的自然公園,提供都市人一個抒發壓力,回歸自然的場所。學會欣賞自 然奧妙的心,誠如 Rachel Carson 描述的:「是一帖永遠有效的解毒劑,來對抗 日後生活中的倦怠與幻滅,也不致於遠離我們力量的泉源(李毓昭譯,2006)」。 研究者也感到好奇的是,接觸自然會不會因為個人的背景不同,例如性別、 年齡的差異,或是接觸自然、擔任自然公園志工的長短,而對於自然連結感有不 同程度的差異。自然公園是都市居民心靈的避風港,那麼頻繁接觸自然環境,自 然公園園區內的志工自然連結感的狀況為何?在長期接觸自然環境的條件下,志 工的心理幸福感是不是較高呢?另外,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間,是否存在 可以描繪的正向關係?研究者期許透過本研究來尋找對於上述疑問的解釋,也盼 望經由瞭解自然對於人類心理健康的益處,能喚醒人類內心對自然的連結感,並 修復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 感與心理幸福感的狀況為何?自然公園志工不同的個人背景變項,在自然連結感 是否會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為何?.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目標. 本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志工為對象,試圖瞭解園區內志工的自然連結感與心 理幸福感,並瞭解個人背景變項和自然連結感之關係。根據上述的研究問題,本 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自然公園志工的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並瞭解自然連 結感和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聯」,將研究目標分述如下:. 5.

(18) 一、瞭解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之狀況。 二、瞭解關渡自然公園志工心理幸福感之狀況。 三、探究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四、探究關渡自然公園志工不同個人背景在自然連結感上之差異情形。 五、探究關渡自然公園志工自然連結感之可能預測因子。. 第四節 研究主要概念說明 一、. 自然連結感(Nature Connectedness). 自然連結感(Nature Connectedness)(Howell, Dopko, Passmore, & Buro, 2011), 又可稱為自然關聯性(Nature Relatedness)(Nisbet et al., 2009)、與自然連結 (Connectedness to Nature)(Mayer & Frantz, 2004);牛津字典定義「連結」 (Connect) 一詞為「建立真正或名義上的匯集與聯繫」(Bring together or into contact so that a real or notional link is established.)。自然連結感的概念意指個人抱著感恩與瞭 解的態度,與地球上所有其他的生命體互相連結(Nisbet et al., 2009)。因此,自然 連結是指更深一個層次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認為個人是自然的一部份,個人 的行為與自然之間息息相關;換句話說,自然連結不僅是單純的喜好與享受自然 美好的一面,同時也重視自然界中各種面貌所扮演的生態角色,即使是不討人喜 歡的動植物(Nisbet et al., 2009)。本研究採用 Nisbet 等人(2009)對「自然連結感」 一詞之定義。 在評估工具方面,採用 Nisbet 等人(2009)所發展之「自然關聯性」量表,分 為以下三個面向:自然連結我(NR-Self)、自然連結觀(NR-Perspective)、自 然連結經驗(NR-Experience)。. 6.

(19) 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二、. 本研究採用 Ryff(1989)對於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之定義, 分為以下六個面向,分別為:「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SA)、「正向人際 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PR)、「自主性」(Autonomy, AU)、「環 境掌控」(Environmental Mastry, EM)、「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PL)、 「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PG)。 在評估工具方面,本研究採用 Li(2014)編譯自 Ryff(1989)的心理幸福感簡式 中文版本,量表總共 18 題。.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場域的限制. 每個自然公園由於其地域的特性、環境的規劃與志工性質的差異,而有不同 的狀況;本研究的研究場域為關渡自然公園,因此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全台灣所 有自然公園之狀況。. 二、. 研究參與者代表性的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為關渡自然公園志工,研究者以普查的方式將現任 274 位志工納入為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共回收 147 份問卷,問卷回收率為 54%。因 此,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無法代表關渡自然公園所有志工心理幸福感與自然連結感 的狀況。. 三、. 研究工具的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在自然連結感之測量方面,採用 Nisbet 等人(2009)所發 展之自然關聯性量表;在心理幸福感之測量方面,採用 Ryff(1989)所發展之心裡 7.

(20) 幸福感量表;因此,本研究在與其他採用不同研究工具文獻的交流上,會有一些 限制與不足之處。此外,本研究所採用之自然關聯性量表(Nisbet et al., 2009),為 研究者自行翻譯後,請五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審查,成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 量表在中文化的過程中,除了翻譯造成語句上的較原文不流暢外,也因為美國與 臺灣文化的差異,而使得部份研究參與者反應題項較艱澀難懂;因此,本研究之 研究結果可能會因為研究工具的中文化,而與國外研究發現有些微差異。. 8.

(2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一篇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的文章標題為「在未來,醫師可能告訴你要服用 『兩劑自然』(Two doses of nature)」,並指出過去幾年來,越來越多人都漸漸 接受「生態治療」(Ecotherapy)的概念(Cha, 2015)。自然在人類的健康扮演重要 的角色,而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探討自然環境如何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 人與自然環境之間有如唇齒相依,擁有健康的自然環境,也是人類健康的基礎, 就如同 2017 年聯合國於世界環境日的標語:「當我們的星球健康時,我們同時 也會健康」(WHO, 2017)。 自然不是單指渺無人煙、可及性低的荒郊野外,同時也包括人為的自然環境, Kaplan 與 Kaplan(1989)認為自然環境包括森林、海洋與許多人跡罕至、未開發的 地區;同時,自然環境也意味著很多設置,包括公園、開放空間、草地、被遺棄 的田野、行道樹與後花園等。本研究採用 Kaplan 與 Kaplan(1989)對自然環境的 定義,並闡述接觸森林、都市公園等自然環境對身心健康的效益,進一步指出與 自然連結和人類心理幸福感的關聯。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接觸自然的重要性;第二節提出目前自然連結 感之相關研究趨勢與文獻;第三節介紹心理幸福感之定義與發展趨勢;第四節則 探討自然連結感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 9.

(22) 第一節 接觸自然的重要性. 親近自然對於現代人而言並非遙不可及,相反地,自然就在我們每日的日常 環境裡,而且是人們生活中極具價值且值得感恩的一部分(Kaplan & Kaplan, 1989)。 接觸自然對於人類而言能促進身心健康,而更深度地與自然連結,可以 創造更好的自我、更理想的家庭與社區關係、更認真的看待人與環境的關係,進 而更負責任地對待群己與環境(周儒,2016)。 本節分兩部分探討接觸自然對人類的重要性:接觸自然與身心健康、接觸自 然對心理健康的效益。. 一、. 接觸自然與身心健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都指出接觸自然和人類的身心健康習習相關。 刊登於《Times》雜誌中的一篇文章—<自然的療癒力>,指出植物與樹木為了保 護自己免於害蟲的侵襲,會釋放許多的化合物(Compounds),而當人類吸入這 些化合物後,能促進健康(Sifferlin, 2016)。 森林環境在生理及心理層面上皆具有療效(余家斌、袁孝維、蔡明哲、邱祈 榮,2015)。Li(2010)研究森林環境對於人類免疫系統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發 現,森林環境中的揮發性物質—芬多精(Phytonicdes)能增強人類自然殺手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的活性。此外,Li(2010)將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實驗組在森林環境進行三天兩夜的森林浴(Forest Bathing)活動,對照組則在都 市環境旅遊,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自然殺手細胞活性與數量,在參與森林浴 前後呈現顯著差異;相反地,在都市環境旅遊的對照組,參與活動前後,並沒有 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與數量。因此,推論出森林環境能增加體內自然殺手細 胞的活性與數量的結論(Li, 2010)。 10.

(23) 自然環境對於人體之生心理效益,提供森林環境對於舒緩壓力之理論基礎, 園藝治療與森林療癒則是實際的應用(余家斌、趙彥琛、陳薇如,2015)。接觸 森林環境除了能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之外,許多研究也指出人體在森林環境中會 感到更放鬆(Lee et al., 2011;Hiroko et al., 2015)。而日本對於森林療癒的相關研 究更是行之有年,Hiroko 等人(2015)設計為期一天的森林療癒課程,研究在森 林環境中透過漫步、靜坐、躺下與深呼吸等活動,對於血壓值偏高的中年男性之 生理與心理效益。研究結果發現,參加森林療癒課程後,研究對象的生心理改變 如下:(1)收縮壓(Systolic)與舒張壓(Diastolic)降低;(2)腎上腺皮質醇 (Cortisol)與血中皮質醇降低;(3)舒適與自然的感覺增加;(4)緊張-焦慮、 困惑與憤怒-敵意降低(Hiroko, 2015)。 為了提供森林環境對於人體生心理效益更多的理論支持,Hiroko 等人(2015) 進一步研究 17 位中年女性在森林療癒課程後,生理與心理狀態的改變。研究結 果發現,參加森林療癒課程後,研究對象的生心理改變如下: (1)脈搏速率(Pulse rate)降低;(2)唾液皮質醇(Salivary cortisol levels)水平降低;(3)舒適、 自然和放鬆的感覺增加;(4)緊張-焦慮的程度減輕;(5)活力增加。上述研究 結果顯示,人體置身於森林環境中,對於生心理都有正向的影響(Hiroko, 2015)。 國內學者余家斌等人(2015)探討兩個不同環境—森林環境(自然教育園區) 與都市環境(臺灣大學),對於大學生生心理狀態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森林 環境對於部分研究對象日常壓力具有降低之影響效果,且不同的環境對研究對象 心情評價在困惑、憤怒、疲勞、緊張、沮喪等負面心情層面有顯著差異,即森林 環境中對於負面心情的評價都比都市環境還低。由上述研究結果得知,在都市環 境中活動會增加焦慮與緊張的情緒;相反地,在森林環境活動可以減少疲勞、困 惑等負面情緒(余家斌等人,2015)。. 11.

(24) 另外,森林環境也具有調節自律神經的功能(林一真,2016) 。Park、Tsunetsugu、 Kasetani、Kagawa 與 Miyazaki(2010)於日本 24 個森林環境進行森林療癒實驗, 發現相較於都市環境,森林環境可以降低血中皮質醇的濃度、降低脈搏速率與血 壓(Blood pressure);在自律神經系統方面,能增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抑制交 感神經活性等(Park et al., 2010)。 置身於森林環境之中對於人體健康有許多助益,而僅僅是觀看窗外的自然風 景,也會影響手術病人術後的恢復速率。Ulrich(1984)研究窗外風景對於膽囊切除 術術後病人恢復速率的影響,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病人的年齡、 性別、體重、抽煙情形與過去病史都很相似,實驗組術後住在窗外有自然風景的 病房,對照組則住在周遭只有牆面的病房。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病人住院天數 少於對照組病人,實驗組較少有術後併發症的情形;此外,護理紀錄也顯示實驗 組病人相較於對照組病人,有較少的負面情緒表達,且較少要求止痛藥的給予 (Ulrich, 1984)。 綜合以上論述,接觸自然對於人體的身心健康皆有益處(余家斌等人,2015) 。 在生理分面的益處,包括增強免疫系統功能、降低血壓、降低脈搏速率、降低唾 液皮質醇與血中皮質醇濃度;在心理方面的益處,包括改善焦慮、緊張、憤怒與 沮喪等負面情緒,同時提升活力與減少疲勞。此外,Van den Bosch 與 Ode Sang(2017)系統性的回顧多篇回顧文獻,整理出接觸自然環境與健康之間關係的 理論與研究,並歸納出三大路徑,分別為社會行為/文化生態系統服務、調節生態 系統服務與健康結果和功能(如表 2-1)。由此可知,近年來無論是國內外的自 然環境與人類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結果,均指出自然環境有助於提升人類健康, 而本研究將接觸自然環境對健康的益處聚焦於心理健康的層面,以下將有更多的 論述。. 12.

(25) 表 2-1 接觸自然環境與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 分類. 範例. 社會行為/文化生態 系統服務. 壓力減輕、改善情緒/快樂、增加身體活動、減少體重過 重情形、促進社會凝聚力、減少健康不平等、增加免疫 力。. 調節生態系統服務. 減少熱量、減少空氣污染、促進水資源管理、降低噪音。. 健康結果和功能. 死亡率、出生體重、心理健康、自體免疫疾病,呼吸道 系統疾病、癌症,一般自覺健康/發病率、神經認知發展 和功能。. 資料來源:Van den Bosch, M., & Ode Sang, Å. (2017). Urban natural environments. as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improved public health –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views. Environmenta Research, 158373-384. doi:10.1016/j.envres.2017.05.040. 二、. 接觸自然對心理健康之效益. Wilson(1993)的「親生命假說」認為,人類對於自然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 令人擔憂的是,在科技快速發展,都市規模持續擴大的時空背景之下,我們與自 然的關係越來越疏離,而這樣的情形正威脅著我們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我 們的情緒、心理與社會幸福感,並影響我們的想法、感受與行為;心理健康也幫 助我們處理壓力、與他人的關係和作出決定;因此,心理健康在生命的每一個階 段—童年、青少年到成年,都是非常重要的(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HHS], 2017)。 然而,就在我們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漸漸疏離之際,有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顯 示,我們的心智、生理和靈性健康跟接觸自然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而且是正向 的關係(郝冰、王西敏譯,2009)。刊登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報導,便歸納 出接觸自然的五項心理健康效益:(1)在自然中有助於減輕壓力;(2)自然使 人們更快樂且減少憂鬱;(3)自然能緩解注意力疲勞且增加創造力;(4)自然 能幫著人們仁慈和慷慨;(5)自然讓人們感覺更有活力(Suttle, 2016)。由於接 觸自然對心理健康的助益,一種新形式的生態系服務因而誕生了,稱之為生態系 13.

(26) 心理服務(Psychological Ecosystem Service);更確切地說,生態系心理服務是 指接觸自然對於我們生理健康的益處,它涵蓋壓力、情緒狀態與認知能力(包括 注意力與記憶)三個層面(Bratman, 2012),以下將有更詳細的敘述。 接觸自然對於壓力與認知能力方面的正向影響,是由於自然中的元素對於人 類的生理與心理具有恢復的效益。環境心理學(Ecopsychology)認為與自然環境 連結和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且更強烈的自然連結與正向情緒和幸福感有關聯 (Ferreira & Venter, 2016),在該領域常提到兩個理論:「壓力減輕理論」(Stress Reduction Theory)與「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covery Theory)。依據 Ulrich(1993)的定義,壓力減輕理論是指人類對於自然元素無意識的、自主的反應, 它發生在沒有認知的情況下,而且對於正在承受壓力的人有明顯的療癒力量;換 句話說,人類僅是看到或經歷自然,便可透過身體的自主反應來減輕生理與心理 上的壓力(Bratman, 2012)。 許多文獻資料也支持壓力減輕理論。Ulrich、Simons 與 Losito(1991)研究自 然環境與壓力之間的關係,實驗首先安排研究對象看令人感到壓力的影片十分鐘, 再播放六張包含都市與自然環境等不同景觀的照片,同時測量研究對象生理與心 理的壓力反應情形。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觀看自然環境的照片時,生理與心 理壓力恢復的速度,顯著快於觀看都市環境的照片。 除了觀看自然環境的圖片可以減輕身心壓力外,住在自然環境的周遭也有助 於減少壓力。Ward Thompson 等人(2012)探討住在綠地較多的社區居民與壓力之 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綠地環境能提供居民更多調節與因應壓力的機會。上 述研究結果支持 Ulrich(1993)的壓力減輕理論,當人類接觸或觀看與自然相關的 環境時,生理與心理的壓力會不自覺地減低。 此外,人的一生當中不免會經歷一些生活壓力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s), 例如死亡或離婚,而綠地環境可提供人們自壓力和精神疲勞中恢復(Kaplan & 14.

(27) Kaplan, 1989)。van den Berg、Maas、Verheij 與 Groenewegen(2010)研究綠地環境 在多大的程度上緩解了壓力事件對健康的不利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當生活壓力 事件發生時,住家附近三公里範圍內的綠地環境具備緩衝作用,不僅能減少壓力, 也可以讓人們處於健康的身體狀態。 Kaplan 與 Kaplan(1989)認為自然提供人類一個恢復性的環境,而恢復性的經 驗(Restorative function)所帶來的心理效益可以區分為四個層級,每個層級都相 互關聯,越高層級需要更多時間與更高品質的恢復性環境。第一個層級是「清理 頭腦」(Clearing the head),當完成一項任務後,腦袋裡會有各式各樣的思緒片 段在頭腦裡運轉,而恢復性經驗允許這些片段繼續運轉;第二個層級是恢復直接 注意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下段將詳細描述;第三個層級是由自然環境 所激發的軟引力(Soft fasicnation),它能促使認知安靜,大部分的人類日積月累 得背負認知殘餘,而它們可能造成混亂和內部的噪音;最後一個層級是在環境品 質與投注時間上都最要求的,是一深層層次的恢復,讓一個人反思自己的生活, 行為和優先事項,來因應壓力事件。總括而言,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涵蓋 實務層面的促進身心健康,到靈性層次的合而為一(At one)—通常發生於自然 環境的感受(Kaplan & Kaplan, 1989, p.197)。 上述四個層次的恢復性經驗,以注意力恢復理論為最多文獻所引用與探討。 注意力恢復理論是指人類處於自然環境中,會不自覺地被周遭的自然元素所吸引, 這時候便可以讓「直接注意力」(Directed Attention)獲得休息(Kaplan & Kaplan, 1989;Kaplan, 1995)。直接注意力在現代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分工日 益專業化的環境下,我們往往會花更多的時間專注於單一事情上;再加上人口成 長、工業化與都市化的時空背景,使我們經常過度的使用直接注意力,而出現「直 接注意力疲勞」(Directed Attention Fatigue)的情形,例如易怒、急躁與不合作 等都是注意力疲勞的症狀表現(Kaplan & Kaplan, 1989)。而自然提供一個不需要. 15.

(28) 直接注意力的環境,這樣的特性讓人類恢復注意力(Attention restoration),並重 獲正常、健康的狀態。 Harting、Evans、Jamner、Davis 與 Gärling(2003)比較人們在自然環境與都市 環境中對於直接注意力的恢復有何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在自然環境中能增加注 意力,且對於憤怒的情緒有改善的效果。此外,Kjellgren 與 Buhrkall(2010)比較 自然環境與虛擬自然環境對於人們恢復力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上述兩種環境 都能幫助降低研究對象的壓力,皆提供恢復性的環境,然而自然環境因為有著強 烈的迷人之處(Fascination)而讓人們感到更有活力(Kjellgren & Buhrkall, 2010; Kaplan & Kaplan, 1989)。. 三、. 小結: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份. 根據上述文獻回顧的結果,不論是透過漫步森林,呼吸森林中的芬多精,感 受林間的微風;或是置身於自然環境,住家週遭的公園與草地,被綠色植物所圍 繞;甚至僅是觀看窗外的自然景觀或自然景觀的照片,都可以讓人們感到放鬆, 減輕生理與心理的壓力,恢復注意力,並促進身體健康。文獻資料列舉了許多自 然環境對促進身心健康的效益,乃是由於研究者觀察到生活在忙碌世代的現代人, 大多忘記了要適時的回到自然,回到我們祖先世世代代以來的家,因為我們不僅 來自於自然,我們也取之於自然,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或是食衣住行所需, 皆孕育於這片大地。 本研究以關渡自然公園志工為研究參與者,瞭解長期接觸自然的志工,其自 然連結感的狀況;並延伸上述文獻資料對於心理健康的關切,探討與自然連結是 否是形成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研究者相信當人們願意接觸自然時,便是開啟 與自然產生連結的那把鑰匙,自然中無處不在的驚奇,與萬物和諧共處的美妙, 就在門的另一端靜靜的、耐心的等候著。. 16.

(29) 第二節 自然連結感之相關研究與趨勢 自然文學家 David Thoreau 於其著作《湖濱散記》寫道:「作為大自然的一 部份,我在其中任意來去(孟祥森譯,1986)。」對於 David Thoreau 而言,自 然就像一首活生生的詩篇,而沈浸於自然之中讓全身每一個毛孔都充滿了喜悅。 與自然產生連結,可以讓人們感到更快樂,而自然環境除了是指原始的山林與野 外,也包括人造的公園、草地與後花園(Kaplan & Kaplan, 1989)。本節分兩部分探 討自然連結感之相關研究與趨勢:自然連結感之意涵與相關研究、自然連結感的 三個構面。. 一、. 自然連結感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與自然連結,更確切的說,就是人類認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份,且處於自然 之中會感到美好與喜悅。自然連結感的理論背景源自於 Wilson(1993)提出的「親 生命假說」(Nisbet & Zelenski, 2013),親生命假說是指人類天生就會被自然與其 生命形式所吸引,包括動物與植物,而人類需要自然不僅與物質方面的利用有關, 也包括自然環境對於人類情感、認知、審美觀甚至靈性發展的影響;因此,親生 命假說這個概念強烈地主張人類對於連貫和存在的實踐的追求,都與人類和自然 之間的關係密切相關(Kellert, 1993)。 然而,在科技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與都市化的時代,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漸漸疏離,如果人類覺得自己和自然之間是分離的,且自然並非他們生命經驗的 一部份,那麼人類將很難重視與關心環境(Nisbet & Zelenski, 2013),在與自然失 去連結的情況下,便可能造成星球破壞(Schultz, Shriver, Tabanico, & Khazian, 2004)。因此,「與自然重新建立連結」(Reconnect with nature)便成為修復人類 與自然之間關係的方法之一(Zylstra, Knight, Esler, & Le Grange, 2014)。. 17.

(30) 「自然連結感」 (Nature connectedness)一詞有許多的詮釋,Nisbet 等人(2009) 認為自然連結感描述人與自然之間情意(Affective)、認知(Cognitive)和經驗 層面的關係,或是主觀與自然連結的感受。自然連結感是一種相對穩定且不被外 在情況改變的特質,是個人對於自然充滿著感恩,並瞭解自己和地球上的所有生 物是互相連結的,不僅喜愛自然美好的一面,同時也瞭解自然界的所有層面,即 使是其他不討人喜歡的生物—例如蛇與蜘蛛,也有其存在的重要生態價值。 Mayer 與 Frantz(2004)以 Aldo Leopold 的土地倫理觀點來探討自然連結感, 他們認為自然連結感意味著個人情意和經驗與自然連結,是指個人與自然之間感 到一體的自然體驗,當人類與自然建立連結,會認為自己的行為與其他的動植物 息息相關,此時便不忍心傷害自然、破壞環境,因為傷害自然本質上就如同傷害 自己一般。 也就是說,當人類感覺到自己是更廣闊的自然界的一份子,並認為自己的幸 福與自然界的幸福互相關聯,感受到自己與自然之間的親屬關係時,便會產生有 利於環境的行為,此時才能有效阻止環境的破壞(Maye & Frantz, 2004)。如同生 態保育之父 Aldo Leopold 於其著作《沙郡年記》中敘述的:「人們認為土地是屬 於自己的商品,因此濫用土地。只有把土地視為我們所隸屬的群落(Community) , 我們才有可能帶著愛與尊重來使用土地(吳美真譯,1998)。」 Zylstra 等人(2014)定義與自然連結(Connectedness with nature)為一種穩定 的意識狀態,包括認知、情意與經驗三者,透過一貫的態度和行為,反映出個人 察覺到自我與自然之間相互連結的持續性過程。換句話說,與自然連結意味著更 深層的生態意識,除了喜愛自然之外,也內化成個人內在的經驗感受,並持續的 表現在外在的行為上。此外,Zylstra 等人(2014)認為自然連結涉及身心的幸福感, 也與快樂、更有目的性、充實且有意義的人生有關,同時也是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可靠的預測因子與動力。 18.

(31) 自然連結感並非指單純的接觸自然,而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人們起先透過 學校教育或媒體而知道與自然相關的知識(Information about nature),以滿足心 智的好奇心與增進知識;再經由結構化、有目的性且受時間限制的戶外運動、自 然旅遊或冒險,來滿足對於體力上「感覺更好」的追求,並感受到自然對身心狀 態的提升並體驗自然(Experience in nature);接著透過非結構化、較無目的性且 沒有時間限制的情意體驗,沈浸於大自然之中,激發個人的靈性並與自然連結 (Connectedness with nature);最後,在身、心、靈與意志層面更深層的,旨在 「回饋」,願意為生態和社區服務,同時也是上述三者的體現,稱之為有承諾的 自然連結(Committed CWN)(如圖 2-1)(Zylstra et al., 2014, p. 125)。. 與自然連結 (心智-身體-心靈) 感到生動. 情意. 情意 認知. 有承諾的 自然連結. 經驗. (心智-身體-心靈意志) 活得充實. 自然的相關資訊 (心智) 知道更多. 認知 經驗. 在自然中的經驗 (心智-身體) 感覺更好. 圖 2-1 自然連結感概念示意圖 資料來源:Zylstra, M. J., Knight, A. T., Esler, K. J., & Le Grange, L. L. (2014).. Connectedness as a Core Conservation Concern: 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of Theory and a Call for Practice. Springer Science Reviews, 2(1-2), 119-143. 有承諾的自然連結不僅是喜愛自然,同時也願意為守護環境而付出,它從個 人內在接觸自然的感受為起始點,延伸至群體對環境的關懷乃至行動。Zylstra 等 19.

(32) 人(2014)統整出個人與群體層次培養自然連結的能力和實踐,在個人層次方面, 自然連結感包含安靜的心智、覺知、注意力、互動、地方感、好奇心、感恩、創 造力、問題解決技能、綠色照護、整體感與協調等能力;在群體層次方面,則涵 蓋公民科學、社區服務、環境素養和環境教育、社區正義、決策、生態恢復與集 體行動等能力(如表 2-2)(Zylstra et al., 2014, p. 128)。 表 2-2 培養自然連結感在個人層次與群體層次的實踐 層次. 能力. 培養能力的實踐方式. 個人層次 (個人習 慣). 靜心 覺察 注意力 互動. 為了反省而靜止/坐在自然裡 參與並擴展在自然生存的感官 關注自然標記:追蹤、呼叫、物猴學 接觸大自然以培養學科主題的觀點. 地方感 好奇心 感恩 創造力 問題解決 綠色照護 整體感 協調 群體層次 「無形的 (社會文 學校」和 化架構和 社交網路 管 理 系 公民科學/ 統) 參與非政 府組織 為社區提 供持續性 的服務 生態素養 和環境教 育/行動 土地倫理. 瞭解你所在的地區:地圖、漫步、坐下、探索 練習好奇問題、反思 培養敬畏、讚嘆、感激自然 做藝術、詩歌、故事、音樂、想像力、玩 為了自給自足而作實驗和即興 參與以自然為基礎的治療、耕作或運動 將現實視為相互連結的、互相回報的 與地球的語言和智慧互相協調 為了生態學習而重新創造一個社區為基礎的支持性文 化架構,例如:指導、自然學校和家庭為中心的活動 促進公民參與田野為基礎的生態研究,並以培養博物 學家的智慧和探究為次要目的 支持無私的行動以展現對生態和生命之網的感恩,承 認個人在發展身份認同方面有自主權,如此便能在為 社區服務時扮演其角色或功能 制定結合人文和自然歷史的教育課程,並將藝術和科 學融入自然欣賞之中. 社區和生態重要性的議題,以 Leopold 的土地倫理為 中心公開對話 社區正義/ 強化將人權和社區為基礎的公平作為核心的責任制 平等 20.

(33) 表 2-2(續) 地方焦點 基於共識 的決策/環 境對話 生態恢復/ 和解 集體行動 (與社會 規範和演 講). 鼓勵以地方為基礎的環境決策,並與中央(政府)機構 合作,在當地進行通報和監督 努力建立一個共識決策系統,其中共識是逐步建立理 解和承諾的過程,通過對話圓滿地確保了所有的觀點 皆受到考慮 以生態、文化和經濟為由修復和恢復具備自然價值的 區域,恢復生態系統的復原力(作為社會韌性的基礎) 使用社會行銷工具和技術來塑造普遍的社會規範和話 語,例如:運用承諾、規範、提示、目標設定、鼓勵、 激勵的訊息和社會傳播,使其與自然連結保持一致並 促進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和集體行動. 資料來源:Zylstra, M. J., Knight, A. T., Esler, K. J., & Le Grange, L. L. (2014).. Connectedness as a Core Conservation Concern: 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of Theory and a Call for Practice. Springer Science Reviews, 2(1-2), 119-143. Schultz(2002)指出當人類相信自己和其他的動物一樣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並 且認為動物和植物與人類擁有相同的權利時,是與自然連結的核心信念;此外, 個人相信自己是自然界一部份的程度也會影響環境態度的類型。為了進一步驗證 此項假設,Schultz 等人(2004)以 160 位就讀心理學系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 人類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類型是否與個人認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份的程度有關。 研究結果發現,在心理層面上,與自然產生連結的人對環境相關的議題有更廣泛 的關注;和自然連結較少的人仍然可能關注環境相關的議題,但是關注的層面侷 限於和個人直接相關的議題上。因此,Schultz 等人(2004)認為人類與自然連結的 程度和對環境議題的態度是有關聯的。 與自然產生連結的程度不僅會影響個人對環境的態度,也與親環境行為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有關。Obery 與 Bangert(2017)以 267 位北洛磯山脈 的居民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該地居民親環境行為的因素,採用非隨機的便利取 樣方法,以市政信箱、報紙和媒體等管道收集研究對象。調查研究的問卷內容包 括量化與質化資料的收集,在量化資料分面,以 Nisbet(2013)自然關聯性量表 21.

(34) (NR-6)測量居民的自然連結程度;在質化資料部份,問卷內容則包含兩題開放 式問題:(1)你如何幫助環境?(2)你如何分享對戶外的喜愛? 研究結果發現,個人的自然連結、認知層面例如科學知識與親環境行為三者 之間存在直接相關,Obery 與 Bangert(2017)認為此結果支持 Nisbet 等人(2009)的 主張,認為自然連結感是親環境行為的預測因子,且增加個人自然連結的程度是 親環境行為最重要的預測因子。由此可知,自然連結感不但會影響個人對於環境 議題的態度,也是個人形成親環境行為的重要因素。 綜合上述文獻資料可得知,自然連結感是指一個人在認知、情意與經驗三方 面和自然之間不同層次的感受。自然連結感能讓人類感到充實且有意義,而更深 層的自然連結感則體悟到人類本身屬於自然這個大家庭,也因此行為上不願意去 傷害自然,甚至會進一步為自然環境而付諸行動。因此,接觸自然不僅是為了提 升整體自然環境的福祉,也對促進人類的健康幸福有所貢獻。. 二、. 自然連結感的三個構面. 自然連結感類似生態心理學家所探討的人與自然關係,著重於人類在更大的 範圍內體驗自己的方式。生態心理學(Ecospycology)結合生態學與心理學,探 討身為大系統裡一部份的人類心靈。生態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是將地球視為一個生 命系統,人類的精神、產品以及文化,是這個系統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生態 心理學的實踐是瞭解到地球的需要和人類個體的需求是互相依存與連接的,人類 的健康與心智的健全必須包括與自然界之間永續且相互促進的關係(Conn, 1995)。 Nisbet 等人(2011)認為自然連結感的概念近似於 Naess 所提出的生態認同 (Ecological identity);一般而言,「認同」(identity)一詞帶有負面的含義, 它是指社會上所標誌的個人的身份特徵,且由於這種特徵受到不同形式的壓迫. 22.

(35) (Light, 2000)。然而,Conn(1998)指出生態認同包含自我、人類與非人類群體,以 及地球的生態系統,因此對地球的傷害被視為對自我的傷害(引自 Nisbet, 2011) 。 自然連結感可以分為認知、情意與經驗三個層次,本研究採用 Nisbet 等人 (2009)所發展之「自然關聯性量表」(Nature Relatedness Scale),此量表是評估 個人不同層次的自然連結感的工具之一,以自陳式量表描述個人和自然連結的經 驗程度,它評估個人與情意、認知和身體三方面與自然之間的的關係;包含個人 內在對於自然的認同,以及與自然相關的世界觀,和人們在自然中感到熟悉、舒 適,以及渴望處於自然裡的程度。 自然連結感是一個不隨著時間改變、相對穩定且適用於任何情況的特質,以 「親生命假說」的觀點來看,自然連結感是一個人天生需要與自然連結得到支持 或抑制的指標;因此,自然關聯性量表的個體差異反應了個人與自然環境連結的 強度。以下分別介紹三個面向:自然連結我(NR-Self)、自然連結觀(NRPerspective)、自然連結經驗(NR-Experience)。 (一)自然連結我(NR-Self). 自然連結我(NR-Self)依據 Nisbet 等人(2009)之定義,被認為是生態自我 (Ecological Self),或是人類對於自然的認同程度,它反映著個人與自然產生連 結的感受和想法(Nisbet, 2009) ;也就是說,個人認為自己與自然是一體的,並非 與自然分離,而且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對個人而言非常重要。 「生態自我」這個詞彙最早由 Naess 於 1985 年提出,並且被廣泛運用於環 境哲學的領域之中,稱之為深層生態學(Bragg, 1996),它以地球生態系整體為出 發點,認為人為萬物之一,而不是萬物之靈,人類並不優越於其他的生命,也並 不特別高等(洪如玉,2014)。. 23.

(36) Naess(1988)定義生態自我為「一個人的生態自我就是他所連結認同的那個本 我(the ecological self of a person is that with which he identifies.)」,它包含了情 緒與認知經驗,更確切地來說,是瞭解認同的過程,這樣的過程能引起強烈的同 理心。Naess(1988)以幾十年前的經驗為例,有一回他用舊式顯微鏡觀察兩滴化學 藥劑混合時引起的劇烈變化,此時旅鼠身上跳出一隻跳蚤,沿著桌沿遊蕩,最後 停在化學藥劑的中間,他當時無法救這隻跳蚤,幾分鐘之後這隻跳蚤掙扎得死掉 了。Naess 當時很自然地充滿憐憫心與同理心,能感受跳蚤所遭遇的痛苦,他認 為同理心不是基本因素,而是認同的過程,也就是「我在跳蚤身上看到了自己 (myself)。」Naess 指出如果他與跳蚤的關係疏離,那麼他對於跳蚤的死前掙扎 就不會有任何感覺,因此這中間一定有認同的過程,才會有憐憫(黃懿翎譯,2015) 。 Naess 以本體論(Ontology)的觀點看待生態自我,即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 個人是屬於這個整體的一部份,並非獨立於它之外,所以「萬物彼此攸關」(All things hang together)、「萬物內在相依」(Everything is interrelated),宇宙間的 一切事物皆有關聯,人類無法獨自生存,必須與其他生物、非生物共同分享一個 有形的存在(Naess, 1989;洪如玉,2014;王嘉陵,2016)。Naess 提到,這就 如同澳洲的生態女性主義學家哈倫(Patsy Hallen)的說法:「我們在此擁抱世界 (world),而非征服世界。」 Bragg(1996)彙整深層生態學的文獻,得知生態自我就是廣泛的自我意識,最 終涵蓋所有生命形式、生態系統與地球本身(如表 2-3)。Bragg(1996)認為,此 時就不需要環境倫理學、利他主義或自我犧牲,因為自我和他人、小我和改變的 界線已經模糊,個體會在沒有任何道德壓力下很「自然地(naturally)」照顧與 保護地球,就像是照顧自己、小我一般。. 24.

(37) 表 2-3 「生態自我」的主要概念 1. 2.. 3.. 生態自我為一種廣泛的、廣闊的,或如田野般的自我意識,最終涵蓋一切 生命形式、生態系統與地球本身。 生態自我的經驗涉及: (1) 與其他生命形式的情感共鳴。 (2) 與其他生命形式相似、相關或相同的看法。 (3) 行為自發性地朝著生態圈的方向,就像對自己的小我(培育和防 禦)一般。 將自我意識從個人擴展到生態是有可能的。. 資料來源:Bragg, E. (1996). Towards ecological self: deep ecology meets constructionist self-theo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6, 93-108. 由上述可知,生態自我是把個人視為更廣大生態系統與地球的一份子,個人 對地球的照顧就如同照顧自己一般,Naess(1986)亦提出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生態 運動經常淪為說教,大體上都要求人有所犧牲、更有責任感、更關心,也更有道 德,因此帶給大眾錯誤的印象。依據 Naess 的說法,我們需要的是敏銳地感受生 命豐富與多樣性,以及愛護自然景物的深刻經驗所帶來的各種喜悅(黃懿翎譯, 2015)。 (二)自然連結觀(NR-Perspective). 自然連結觀(NR-Perspective),它反映個人外部的,與自然相關的世界觀, 是指個人關心自己的行動對於地球上其他生命體的影響,且認為人類只有受限的 權利去干擾或傷害自然,並透過態度和行為來展現 (Nisbet et al., 2009; Zelenski & Nisbet, 2014; Obery, 2017)。 「世界觀」(Worldview)一詞源自於德文的 weltanschauung,韋伯字典 (Merriam-Webster)定義為「從一個特定的角度來看一個全面的概念或對世界的 理解」( a comprehensive conception or apprehension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from a specific standpoint — called also weltanschauung.)。「世界觀」於 1790 年康德的. 25.

(38) 著作《Critique of judgement》中首次出現,人們一般假設他創了這個詞彙,當時 康德簡單的用它來形容一個人對世界周圍感覺的參考。 後來,康德的其中一位學生費希特帶著這個詞彙從柯尼斯堡(Konigsberg) 到德國的中部耶拿(Jena),這個詞彙的意思便開始產生變化,它是指知識的感 知與人們如何理解世界(Cobern, 1991)。 Cobern(2000)認為世界觀是個體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內癮的心智 組成,它左右了人們看待世界的前提和預設(引自韋寧均、林樹聲,2017);此 外,世界觀也會影響學校教師教授科學知識的成效,Cobern(1993)提出學校老師 如果可以更瞭解學生的世界觀,便能促使科學教育的學習環境獲得改善,運用世 界觀的邏輯結構理論來發展意識(awareness),能轉化問題為有關學生對自然、 與自然之間關係以及自然因果論的觀點等。 世界觀在自然連結觀的概念下是指個人內在對自然的理解方式,而態度與行 為則是自然連結觀的體現。影響負責任的環境行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的因素很複雜,而瞭解這些因素對於環境教育工作者至關重要,因為 它提供開發適當課程良好的經驗基礎,以促使個人發展負責任的環境行為(Hines, Hungerford & Tomera, 1987; Gifford & Nilsson, 2004)。 Hines 等人(1987)以後設分析法確立與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最密切相關的變數, 並提出一個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型(如圖 2-2)。Hines 等人(1987)認為要預測個 人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涉及很多變數,且這些變數無法獨立運作,包括有關問題的 知識、行動策略的知識、控制觀、態度、口頭承諾與個人的責任感;此外,Hines 等人(1987)進一步提出一個人必須具備內控觀、對持續積極的態度,以及對環境 富有責任感等構成渴望行動的要素,才會採取行動。. 26.

(39) 情境因素. 行動技能 行動策略知識 議題知識 態度 控制觀. 行動意圖. 負責任的 環境行為. 人格因素. 個人責任感. 圖 2-2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型 資 料 來 源 : Hines, J.M.; Hungerford, H.R.; Tomera, A.N. (1987).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 1–8. Hines 等人(1987)的研究經過二十七年後,Gifford 與 Nilsson(2014)回顧影響 親環境行為的因素,並分為個人因素與社會因素兩個類別。結果發現,個人因素 包括童年經歷、知識與教育、人格與自我建構、控制觀、價值觀、政治與世界觀、 目標、感覺責任、認知偏差、地方依附、年齡、性別與所選擇的活動;社會因素 則包含宗教、城鄉差異、規範、社會階層、住處附近環境受到污染以及文化和種 族差異。此外,也有一些親環境行為非來自上述的因素,而是由於其他原因—省 錢或是改善健康。 由此可知,Gifford 與 Nilsson(2014)的發現與 Hines 等人(1987)有相似的地方, 舉例而言,具備內控觀與富有責任感皆為構成親環境行為的重要因素。前述文獻 列舉影響負責任的環境行為的形成因素,而環境行為則可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

Chapter 7 Amazing Nature -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45 見 A Buddha Within: The Tath a gatagarbhas u tra, the Earliest Exposition of the Buddha-Nature Teaching in India,pp.59~60。然而,Zimmerrnann 旋

Key words: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the Buddha nature, one who possesses a gotra, non-resultant activity which is neither positive nor negative and is able

Chapter 7 Amazing Natur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Boston: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The Nature of

Resources for the TEKLA curriculum at Junior Secondary Topic 4 Nature of Money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 Extension Learning Element1. Module E4

Nature 2012, 485, 327-334 2012年是阿片受体研究历史上的具有里程牌意义的一年,自然 杂志( Nature)在同一期分别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