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9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建議,提供學前父母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壹、 給學前父母之建議

一、學齡前幼兒的父母對於幼兒調節情緒的能力有培養、促進的機會。

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有助於幼兒未來的社交能力和同儕關係,表現較好 的幼兒能用更多建設性和積極的策略解決問題,有助長期的發展。父母若採 取開明權威的方式教導子女和以情感性的支持、鼓勵的互動方式,將可加倍 提升此層面的能力。

二、職業為服務業的母親應該多關注子女情緒方面的問題

父母採取忽視冷漠的教養態度,子女常因得不到足夠的關愛,不只在情 緒理解能力表現較差,亦容易出現偏差行為,生活適應力也較差。父母有時 會將自己冷淡的態度合理化,認為孩子的情緒問題是無謂的憂慮,比起大人 的煩惱顯得細微,因而不太重視引起孩子情緒的原因。另職業為服務業的母 親可能照顧子女或休閒的時間較難掌控,父母應該一起協調、規劃如何輪流 照顧子女,給予足夠的陪伴和聊天的時間,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將有 助於情緒理解能力之提升。

三、職業為家管的母親應該採取較為開明權威的教養態度

職業為家管的母親較其他職業類別更傾向採取專制權威的教養態度,其 好處是子女的生活常規能被明確的規範和建立,但另一面卻容易形塑子女退 縮、內向的性格。

此類型父母需要瞭解處罰與規範的作用,規範是生活常規和做人處事的 基本規則,處罰有些被父母誤認是給予子女肉體或心理上的痛苦或傷害。良 好的教養態度是為孩子訂立明確的生活規則並能夠徹底執行,依照孩子是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0

遵循規則行事而施予合適的獎懲。亦即獎勵合規範的行為,而未依規則行事 的處罰方式建議使用「口頭責備」、「暫停」或「不予理會」等方式,切忌使 用體罰;在規則的制定更應該具體、明確,也讓孩子有更多參與制定的機會,

如此較合乎民主時代的潮流,亦能正面提升子女整體的情緒能力。

貳、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對象方面

因本研究「4~5 歲」年齡層的樣本數較少,可針對這一年齡層的對象有 更進一步的研究

在幼兒年齡的設定上也可以明確的界定,如「4 足歲~未滿 5 足歲」、「5 足歲~未滿 6 足歲」。

另根據楊騏嘉(2007)發現父親受教育時間愈久,教育程度愈高,更能以

「開明權威」之態度教養幼兒。莊麗雯(2002)發現在父親教育程度方面,教養 態度上無顯著的差異。母親教育程度為專科或大學,較國中或國中以下傾向

「專制權威」之教養態度;高中程度者,較小學以下程度者,更傾向權威型 之教養態度(楊騏嘉 2007;莊麗雯 2002)。由於父親的教育程度在教養態度的 差異情形,學者的發現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不同在教養態度上的差異則較缺 乏從研究所至小學各階段樣本之比較,故值得進一步瞭解。

因本研究在選取研究對象時,即設定父母為探討對象,無特別將父親或 母親分開取樣,故未來研究在選取對象時可考慮更明確的區分為父親或母親 之教養態度。

二、 研究變項方面

短時間評估教養態度和情緒表達能力的因果關係是較難辨明的。因此「開 明權威」的管教方式是否確實有助於幼兒的「情緒表達」能力,使其有更好的 發展結果,可再進一步做驗證,以更長期或質量並行的方式進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1

三、 抽樣的方式

(一) 給園長的請託詞

研究過程中,需園長、老師協助尋找合適於研究取樣條件的父母親 和幼兒做為研究對象。為使樣本的社經地位(收入、教育程度、職業)、

幼兒性別和年齡等特徵,皆能獲得較為均等的代表數量,於聯絡園長、

老師的電話或信函的請託詞方面,必須更明確告知委託取樣的說明。如 盡量協助找尋為高、中、低程度社經地位(收入、教育程度、職業)的父 母;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幼兒皆有取樣;以及是否要包含新住民對象等特 別的說明,將可獲致更為多樣性、足夠代表性及明確之研究對象。

(二) 較遀機的取樣方式

若不需進行大量樣本的研究時,可嘗試找尋公園、購物中心或市場 等地方的父母作為研究對象,或許可尋得較多職業和教育程度類別的父 母,而能獲得較多元的職業類別和教育程度差異較大的父母作為研究對 象,在父母教養態度與親子互動方面可能會呈現較大的差異情形,有助 於增加對於不同職業類別和教育程度父母在教養子女上態度與互動情形 的瞭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兒童局(2010)。九十九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兒童報 告書》。臺中市:內政部兒童局。

王珮玲(1993)。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相關之研究。幼兒教育 學報,2,1-34。

王鍾和(2009)。親職教育。台北市,三民。

任以容(2004)。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 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百祿(譯)(2005)。Donna Couchenour & Kent Chrisman 著。親職教育。台北市:

華騰文化。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 生與柬埔賽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吳承珊(2000)。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芳、黃立欣(譯)(2009)。Laura E. Berk 著。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台北市:

台灣培生教育(原著出版年:2006)。

李麗雯(2009)。本地及新移民母親教養行為特性與幼兒回應母親要求之追蹤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汪鳳炎、郭本禹等(譯)(2006)。Sigmund Ferud 著。精神分析新論。台北市:胡桃 木(原著出版年:2000)。

林文婷、簡淑真、郭李宗文(2008)。教師情緒智力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3

幼兒保育論壇,3,86-114。

林芝帆(2008)。國中學生課業失敗之父母教養行為知覺、父母教養行為歸因與親 子關係、課業自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彰化。

林芊妤(2003)。兒童理解多重情緒能力、隱藏情緒能力與其同儕地位之相關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美珍(譯)(2004)。Robert, S. S. & Martha, W. A.著。兒童認知發展:概念與應用。

台北市:心理。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 理學,2,143-180。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慧芬(2006)。順不順從有關係?從親子互動探討自我的社會建構。(國科會專案 報告,計劃編號:NSC-94-2413-H158-001)。

林震岩(2007)。多變量分分析:SPSS 的操作與應用。台北市,智勝文化。

林鳳琴(2010)。發展遲緩兒童情緒能力與父母管教態度之關係。國立台北護理學 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育如(2009)。幼兒情緒理解能力的發展及其與親子共讀情緒言談之相關性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服務業發展方案【會議紀錄】,行政院第 3151 次會期(2009 年 7 月 9 日)。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

五南。

邱郁雯(2003)。家庭功能、父母管教態度對 4~6 歲學前兒童行為與情緒問題之影 響。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南市。

邱慕美、修慧蘭(2004)。家庭親子界域與共依附特質之探討。輔導季刊,4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4

38-47。

洪慧涓(2004)。干擾性行為兒童與母親互動模式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 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姚端維、陳英和及趙延芹(2004)。3~5 歲兒童情緒能力的年齡特徵、發展趨勢和 性別差異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12-16。

修慧蘭(1998)。從家庭發展週期談學生行為問題。學生輔導,59,62-71。

孫敏芝(2010)。提升兒童社會情緒能力之學習:美國 SEL 教育方案經驗之啟示。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99-116。

孫頌賢、修慧蘭(2002)。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系統測量之研究—以家庭系統分 化為例。中華輔導學報,11,125-166。

徐珮旂(2009)。國中生父母教養態度、友誼品質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儷瑜、許文耀(2008)。父母衝突下兒童情緒反應之探討:社會學習理論與情緒 安全感假說之比較。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1(2),111-138。

徐儷瑜(201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情緒能力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9,

65-85。

張孟琪(2009)。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雙親教養態度與人際智能、內省智能之 關係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張春興(201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市,東華。

張美惠(譯)(1999)。Daniel, G. 著。EQ。台北市:時報。

張美惠(譯)(2006)。Daniel, G. 著。EQ-十週年紀念版。台北市:時報。

張高賓(2004)。家庭心理環境、親子關係與兒童情緒經驗之關係探究。中華輔導 學報,16,119-148。

張惠琴(2009)。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5

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進上、林玉萍、郭瓊鍈(2005)。編修「國小兒童情緒能力量表」。國立台南大 學教育學誌 18, 25-58。

張曉萍(2004)。國小五年級兒童之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研究。國立新竹教育 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教育部統計處(2011)。各級學校名錄。2012 年 03 月取自 http://www.tp.edu.tw。

莊素芬(譯)(1999)。Marion, C. H.著。情緒發展與 EQ 教育。台北市:桂冠。

莊素芬(譯)(1999)。Marion, C. H.著。情緒發展與 EQ 教育。台北市: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