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子互動之定義、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親子互動之定義、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5

第二節 親子互動之定義、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壹、親子互動之定義

Judith 和 Elizabeth 等人(1991) 認為親子互動是父母與子女在互動的歷程中,

對於親子關係和兒童行為有期望和理解,這相對喚起孩子的行為而加強父母的期 望。潘玉鳳(2003)認為親子互動乃是父母和子女之間在親密、自主及心理感受與 肢體動作上,相互交融的展現。羅品欣(2004)認為親子互動關係是親子間來往互 動的情形與程度,當中包含親子雙方對待彼此之方式;有形的相處情況;接觸頻 率之高低;無形的情感交流,心靈層面的依附、認同及歸屬感。吳欣璇、金瑞芝 (2011)認為親子之間在互動歷程中產生關懷感受與態度,能反應雙方在情感層面 上展現的狀態,可從瞭解親子關係的互動層面,進而透視心理層面。

研究者綜合上述對親子互動之定義,認為親子互動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父母教 養子女時對子女的關懷感受和期望與孩子感受父母的態度後產生的行為表現,在 動態的互動歷程中,情感和行為循環交流,展現親子間情感層面上的狀態。

貳、 親子互動理論之論述

一、依附理論

Bowlb 是最早以互動的行為模式提出依附(attachment)概念的學者,「依附 關係」指的是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有關的特定行為整合,以及二人之間因 內在情緒調節組織作用而演變成特定角色;嬰兒在探索新環境的同時,亦嘗 試調整與照顧者的接近程度(黃世琤譯,2004)。後來概念延伸出現的「安全依 附」是母子或父子之間形成安定的依附關係,心理學家提出兩種假設:養育 者方面的照顧行為以及嬰兒氣質(蔡春美等人,2001),其中一些強調由回應 性照顧行為的主動情感,能引發對社會關係之正向預期,特定照顧者對幼兒 的反應程度特質,將是幼兒以正向情感應對新奇環境能力出現個別差異的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6 素(黃世琤譯,2004)。

親子之間健康的依附關係是父母可以讓子女感受值得被愛ヽ特殊及有能 力;父母對子女有愛心ヽ關注,可依賴;子女感受到周圍環境安全ヽ有趣(鄭 如安,2005)。Sroufe(1983)亦提出嬰兒期與照顧者的安全依附關係影響往後幾 年在童年時期的發展,比焦急型依附關係的嬰兒將有更多的自我彈性、獨立,

包容與社交能力(引自 Erickson, Srofe & Egeland,1985)。

二、心理社會期發展論( 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al )

Erikson 修正 Freud 的理論,建立心理社會期發展論,強調超我;將人的 一生分為八個階段,每一階段有其獨特的發展任務和所面臨的危機,在危機 解除或未解除的過程中決定人格特質發展。3-6 歲為第三個關鍵期,此階段 的發展主要是發現個人的能力,學習建立個人常規及對行為負責,學習區分 不同角色,與他人和睦相處。發展危機是主動對愧疚,發展順利之兒童有主 動好奇、行動有方向和開始有責任感等心理特徵;未順利發展者則可能產生 畏懼退縮、缺乏自我價值感等心理障礙,父母教養孩子的重點為面對各階段 的發展危機,能夠助其應對且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張春興,2010)。此階段的 幼兒對任何事都想嘗試,父母有維護其安全的責任之外,仍需培育和支持幼 兒對自然世界想探索的本性,倘若不容許幼兒積極主動,他們會有發展過度 罪惡感的危機,既想獨立,又過度依賴成人 (葉淑儀等人譯,2005)。父母與 子女的互動,可以幫助或阻礙他們的發展,應該儘量避免過度壓抑、規範或 責備,使其能肯定自我能力,自動自發,產生責任感。

三、社會文化論

維高斯基( Lev Vygotsky )認為個體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對個體的認知發 展起了重大的作用,影響個人未來的目標和成就。幼兒的行為源自於家庭成 員對他們的期望,他們會回應周圍環境的語言,包括指令、照顧或刺激、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7

慰等,將語言內化後被用來組織內在事實;四歲的孩子藉由與父母或手足之 間的互動學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另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限制會影響兒童的思 考(吳百祿譯,2005;葉淑儀等譯;2005)。

四、親子互動系統

可觀察到的行為是親子互動系統的起點和終點,當孩子的某些行為被父 母看或聽到後,父母一開始是「接收者」,在採取立即的決定或選擇反應的方 式後,即轉變為「控制者」,然後在執行的過程,也就是父母的行為使其成為

「生效者」;由於父母的行為也會引起子女的反應、決定,行動,成為一種互 動關係,到解決問題,有四種特性說明如下(黃迺毓,1991):

(一) 刺激輸入,反應輸出:人們每天都會接收他人的行為訊息,然後反應,

有如電腦程式,只是步驟有時是無意識進行。

(二) 嘗試維持互動關係的平衡和穩定:不管動機為何,目的是希望關係維持 平衡,如父母糾正子女不好的行為,以使心裡舒坦;子女受到父母冷 落則想辦法引起注意。

(三) 達成秩序:為達良好的了解和溝通效果,行為須有秩序、組織;如父 母對子女某些行為的特定反應,子女就能發現規則,瞭解以何種方式 可達到某種目的。

(四) 成員的互動和互換:行為容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環境卻是多變難以預 測,許多外在因素,如:社會文化;以及內在因素,如:情緒、事情 的發生時間、地點或對象。

親子之間的互動如果較常忽略參與孩子日常活動,或缺乏安慰他們的情 緒需要,僅有教養的規範和期待,如此的親子關係會造成更多的緊張和不順 利的互動(洪慧涓,2004),以系統的理論檢視親子之間的互動情形,有助瞭解 親子之間相處方式的交互作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8 五、家庭生活週期論

Duvall 將家庭分為兩個時期:擴張期與收縮期,此兩時期又可分為八個 階段:新婚無子女期;生育家庭期;擁有學前兒童期;家有學齡兒童期;家 有青少年子女期;家庭宛如發射中心期;中年父母期;老年夫妻期。本研究 對象為 4~6 歲之幼兒,其家庭所處的階段為擁有學前兒童期,是最長子女 2~6 歲時,家中可能又有第二個新生兒,親子之間的關係會增長,長子女會有一 些情緒調適問題;在幼兒教養期階段,父母也需調整夫妻之間的關係,以騰 出更多空間容納子女;並且需承擔為人父母的角色(黃迺毓,1991;蔡春美等 人,2011)。

每階段各有發展任務,代表不同家庭衝突和危機發生的可能性,親子之 間也將有不同於前一階段的互動方式,使親子關係產生變化,最後影響家中 個人的身心發展(修慧蘭,1998),是以家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是重要的,家庭成 員可關注如何互相關懷、彼此照顧及分擔責任,而父母對待子女的關鍵是把 握各階段轉變契機,營造建康的家庭。

參、親子互動之類型

一、Gongla 和 Thompson 分類方式

Gongla 和 Thompson (1987)將家庭成員的互動分類為身體互動與心理 互動兩種關係。身體互動指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接觸,也就是是互 動頻率;心理互動指每個家庭成員的重要性,及成員對彼此之間的認同感,

也就是互動內容(莊麗雯,2002)。羅品欣(2004)依此論點,以親子相聚時間、

心理的距離為向度,認為親子互動關係包含四種類型之意涵:

(一)聚頻心繫型:此類型親子間互動頻率高,具有溫暖、親密及支持和認 同的感受度較強。

(二)聚頻心離型:親子之間互動頻率雖高,然溫暖、親密及支持和認同的 感受度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9

(三)聚疏心繫型:親子之間互動頻率雖低,卻仍有較高的溫暖、親密及支 持和認同的感受度。

(四)聚疏心離型:親子之間互動頻率低,且溫暖、親密及支持和認同的感 受度也較弱。

二、Williams 分類方式

Williams(1958)研究正常和偏差行為兒童,將其所知覺到的父母管教態 度,依據「權威」與「關懷」兩軸區分為四種管教態度(引自莊麗雯,2002):

(一)高權威高關懷:民主;提供保護和引導。

(二)高權威低關懷:獨裁、專制。

(三)低權威高關懷:放任。

(四)低權威低關懷:忽視。

三、Wood 的分類方式

Wood(1993)以 Minuch 之家庭界限的概念為基礎,再依物理性和邏輯性 將之分類為「接近性」和「角色(role)」或「代間階層性」並以六種型式評 估分享的程度(引自施秀玉,2003),「接近性」是指家人關係的深淺本質,

反映在角色領域內重疊或分享程度,複雜心理情緒的任務和必須滿足的需 求;「角色(role)」也包含對特定性別角色的期望和發展,在勞動的分工、身 份、活動模式等;「代間階層性」則指次系統(夫妻、親子、手足)之間的角 色功能運作(包括撫育、控制、聯盟和結盟對抗、友伴)等(邱慕美、修慧 蘭,2004;郭靜晃,2009; Dallos and Draper, 2010 ),敘述如下(孫頌賢、

修慧蘭,2002):

(一)接觸時間:家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和共享時間的方式。

(二)個人空間:身體周圍的空間以及身體本身的部份。

(三)情緒空間:家庭能允許個人在家庭中開放表達情緒的程度,分享時的 質和量與家庭情感聯結極相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0

(四)訊息空間:家人彼此分享個人之思想、感覺、觀點、過去經驗等資 料的陳述。

(五)對話空間:家庭成員、次系統間之私秘談話,其中的互動程度,可測 出家庭內親密的屬性。

(六)決定空間:家庭內受到此決定權影響的程度,決定了過程中的關係 到個人角色或者次系統的功能。

家庭中的次系統彼此關聯、互動,成員之間彼此界定清楚界線,維持於 分離性和歸屬性間,太鬆則成員之間可能過渡緊密;太僵化則可能過於疏 離;彼此所給予的回饋,若是正向則有助於打破僵化現象,負向則維持原 始狀態,沒有變動;此理論給予親子互動之啟示為個人不能自外於家庭,

子女不能自外於父母(郭靜晃,2009)。

肆、親子互動之測量

莊麗雯(2002)參考 Gongla 和 Thompson (1987)依據家庭結構與親子互動,

將親子互動型態區分為四種類型:「聚頻心繫」、「聚疏心繫」、「聚頻心離」、「聚

將親子互動型態區分為四種類型:「聚頻心繫」、「聚疏心繫」、「聚頻心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