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與結論,可發現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有助於增進四年級學生之社交 技巧能力,因此,研究者將針對教師進行提升社交技巧能力之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提出以 下幾點教學建議與未來研究上的建議,以作為日後增進學生社交技巧能力後續研究之參 考。

一、對教師之建議

茲將在本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中檢討、反省與省思做一歸納,提出教師進行提升學生 之社交技巧的班級團體輔導活動建議。以下將分述說明。

(一)將班級團體輔導活動融入於綜合活動課程中,使學生在課堂中學 習社交技巧

本研究發現,班級團體輔導活動的實施對班級學生有莫大的幫助,不只可以增進學 生之社交技巧能力,還可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與提升師生之間的關係,對學生與教師而 言收穫良多。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本就屬於綜合活動課程內容之一,藉由班級團體輔導活 動的實施,可增進學生在認知、情意與技能上的學習。因此,研究者建議,可將班級團 體輔導活動於綜合活動課堂中學習,課堂中除可學習人際相處與教師社定之目標外,更 可培養學生好的品格、良好的情操與完善的認知,可謂一舉多得,達到九年一貫全人教 育的精神。

(二)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從容反省思考

班級團體輔導活動除重視活動內容與流程外,更重視學生給予的分享與回饋,讓學 生瞭解自己在團體之後成長之處,也透過他人的分享,省思自我的改變與想法,增進學 生口語表達能力與積極傾聽他人的技巧。因此,充足的分享時間是必要的,但是,教學 時間有限,教師在課程時間安排上十分重要,適當的引導與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學生而言 非常必要,因此,研究者建議,教師需做好教學時間的掌控,做好引導後,導引學生進

118

入思考的空間,進而給予活動的想法與感受,提供學生完整的時間以內化思考,才能使 活動更加完善。

(三)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採動靜兼俱,以提供學生完整的學習

研究者於一開始的活動設計,多採以動態活動,但研究實際操作後,發現學生在動 態活動中秩序容易失控,且因在初期活動已建立好師生關係,因此,在第二循環階段,

將活動改採以靜態活動為主,動態活動為輔,將分享時間拉長,回饋討論時間增加,期 望讓學生能擁有更好的學習成效。從研究結果中發現,動態與靜態兼俱的班級團體輔導 活動,更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學生之學習動機,使學生期待活動、喜愛上課,更 能增加學習成效,使學生能更完整的學習。

(四)強化教師身教與言教,以提供社交技巧良好的楷模給學生學習

在本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研究者除在課堂時間提供增進社交技巧能力的活動與方法 供學生學習外,也提醒自我其身教與言教的重要性,因此,在與學生相處時,研究者會 處處以同理心替學生著想,也會和學生一起合作完成任務,與學校教師的相處也很融 洽,提醒自己要成為學生良好的社交技巧典範,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教師的正向態 度與好的社交技巧。因此,研究者建議,教師應隨時檢視自我的態度與想法是否正向,

言行與舉止是否適宜,以讓學生在教師良好的身教與言教中學習正確的待人之道,提升 學生深層認知面的看法,增加學生正向思考的態度。

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以下將分成研究對象、研究時間與研究重點進行建議說明。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雲林縣麥麥國小四年一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未包含其他地區、其他年級 之學生。然而,在研究對象的考量上,因低年級學生其認知與抽象思考能力尚未有良好 的發展,但在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中,重視學生之分享與回饋,因此,考量到低年級學生 其心智發展,可能不適合實施其班級團體輔導活動。建議在未來研究對象上,可以中、

119

高年級學生進行增進社交技巧能力之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一方面除學生之心智發展已趨 成熟,另一方面為越高年級,其人際困擾越明顯,如此在不同年級階段進行班級團體輔 導活動,相信更能獲得研究的全面性。

(二)研究時間

本研究因研究時間限制,僅進行為期六週,共十二次的班級團體輔導活動,雖然學 生在班級互動調查表前後測與回饋單中的表現皆有進步情形,然而,增進學生社交技巧 能力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應該有更充裕的時間,增加觀察時間,其才能使學生真正學習 社交技巧能力,研究者才能在觀察中瞭解學生改變情形。建議在未來研究時間上,教師 可投入更多活動時間與觀察時間,讓學生得以學習更多相關技巧,且藉由更多時間的觀 察,才能瞭解學生在活動後之社交技巧表現情形。

(三)研究重點

本研究以班級團體輔導活動為媒介,藉以提升學生「同理心」、「合作」、「自我 控制」、「負向肯定」、「正向肯定」之五大社交技巧能力,其在質與量的結果中,擁 有進步的成效。但社交技巧不只以上五大社交技巧能力,建議在未來研究重點上,教師 可以增加社交技巧能力之核心,例如:幫助、傾聽、微笑等…。讓學生可以在活動中藉 由多元的班級團體輔導活動,學習更多社交技巧能力,使其在未來之人際相處上更能有 良好的表現。

本研究的班級團體輔導是由研究者擔任活動領導者,並請協同教師者觀察、紀錄,

瞭解學生在校的社交技巧運用與人際相處情形,而學生自我的回饋,都是在團體內紀 錄,當學生離開團體或離該學校時,其社交技巧的運用或人際相處情形便不得而知。對 中年級學生而言,父母、教師與同儕是發展中的重要他人,因此,研究者建議,在做社 交技巧能力運用的觀察時,可將學生家長納入觀察者角色,提供學生在家之社交技巧運 用情形,如能結合班級導師、同儕與學生家長共同擔任觀察者角色,對學生進行追蹤觀 察,其研究成效必會更加顯著。

120

12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佳馨(2009)。遊戲團體與班級輔導對「退縮-被拒絕」兒童之同儕接納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王櫻芬(1997)。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 之影響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何筠潔(2013)。班級輔導活動方案對隔代教養孩童祖孫關係提升之效果(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編著)(2002)。團體輔導。臺北:空大。

吳素真(1999)。合作學習對增進國小三年級學生及人際關係欠佳兒童社交技巧之效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李坤崇(1998)。班級團體輔導。臺北:五南。

李姿瑩(2003)。社交能力訓練介紹。國教新知,49(4),36-50。

李美瑩(2002)。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被拒兒童的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兒童福利聯盟(2013)。2013 年臺灣校園關係霸凌現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14 年 3 月 13 日。網址: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993。

卓郁慧(2008)。以現實治療之選擇理論取向班級輔導活動改善國小中年級學童生氣情 緒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林建平(2001)。兒童輔導與諮商。臺北:五南。

金慧珍、張千惠(2010)。視障青少年同儕社交需求與社交挑戰之探究。教育科學研究 期刊,55(1),91-125。

侯禎塘、吳欣穎、李俊賢(2010)。團體藝術治療活動對國小兒童之同儕關係影響。臺 灣藝術治療學刊,2(1),87-105。

122

洪巧(2006)。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社交技巧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洪嘉謙(2003)。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欺凌受害兒童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徐瑟筎(2008)。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惟亮(2003)。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要。臺北:教育部。

許明珠(2006)。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一年級學童社交技巧與人際 衝突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郭秀玲(2009)。現實治療取向團體對國小學生社交技巧輔導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芳媜(1998)。國中生社會技巧、學習適應與焦慮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

陳智婷(2005)。現實治療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年級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政昌、黃瑛琪、連秀鸞、陳玉芳(編著)(2012)。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心理。

黃淑苓(1991)。兒童期的社交能力。嘉義師院學報,5,355-378。

黃進南(2000)。班級輔導-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

黃德祥(1989)。國小與國中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未

123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黃德祥(1990)。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與社會比較對人格發展的影響。青少年人格建構研 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人格建構工程研究基金會。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葉倩伶(2011)。班級輔導活動增進國小學童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劉仿桂(2010)。臺灣兒童與青少年人際關係團體輔導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高師輔導

劉仿桂(2010)。臺灣兒童與青少年人際關係團體輔導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高師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