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依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並綜合第四章之結果與討論,將本研究之結果歸 納成三點結論,分述如下:

一、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是持續檢討與修正的教學歷程

本研究透過蒐集文獻、設計相關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教學實施與修正等歷程,目的 為增進四年級學生之社交技巧。行動研究為改善教學現場之問題,並透過不斷修正與檢 討,使研究更趨完善。教學活動成敗為活動是否能引起學生之興趣,如此才能使學生願 意主動學習。因此,研究者在編排與選擇教學活動內容時,一開始先挑選動態與趣味性 的活動,活動內容多樣化,有趣味遊戲、情境劇、學習單與回饋分享,期望學生能從多 元的學習中獲得滿滿的收穫,但在第一循環教學結束之後,研究者發現學生易因動態活 動導致心情心浮氣燥,且因活動安排過於豐富使學生分享時間受壓迫,因此,發現問題 之後,研究者立即於第二循環教學做修正,將課程內容作一調整,改以靜態活動居多,

此讓學生在心平氣和的狀況下,更願意花時間分享心中想法與感受。因此,不管是在班 級團體輔導活動設計、時間安排或研究者本身,研究者需適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教學,

使整個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歷程教學處於持續檢討與修正的狀態,才能使研究更加有效,

師生雙方才能在研究中更有收穫。

114

二、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有助於增進四年級學生之社交技巧

本研究以班級互動調查表、課後意見回饋單、訪談進行研究資料之分析,根據分析 資料,以下就三點提出本研究之結論:

(一)班級互動調查表之後測分數顯著高於前測,顯示全班之社交技巧 呈現進步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經過十二次的增進社交技巧之班級團體輔導活動後,其後測 結果顯示,除了三位學生之後測總分呈小幅退步與一位學生持平之外,其餘26位學生在 班級互動調查表之總分均呈現進步情形,前、後測間的差異達顯著水準(t=6.9、P

<.001),由此可知,全班學生在班級互動調查表的測驗有良好的結果,表示全班之社 交技巧呈現進步情形。

(二)課後意見回饋單以正向回饋為主,表示學生對活動感到喜愛且有 所學習

研究者於每次活動結束後,請學生填寫課後意見回饋單,其課後意見回饋單又分為 五大向度,分別是「同理心」、「合作」、「自我控制」、「負向肯定」與「正向肯定」,

結果發現,學生於課後意見回饋單第一部分之量化分數偏高,認為在活動中有所學習該 向社交技巧之人數百分比偏多,表示學生認為有所學習;第二部分之完成語句,結果發 現,學生之正向回饋居多,認為除學到社交技巧,還十分喜愛課程,認為課程編排非常 有趣。由此可知,學生在課後意見回饋單的回饋感到良好;於認知方面,認為社交技巧 的學習能增進同儕相處關係;於技巧方面,認為本班級團體輔導活動確實能學到社交技 巧;於情意方面,認為活動非常有趣,對活動十分喜愛。

(三)訪談結果發現,班級學生與焦點學生於社交技巧均有進步

研究者於第一循環與第二循環之教學活動結束之後,對班級導師與三位焦點學生進 行訪談,以瞭解實施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之後,班級學生與焦點學生之社交技巧表現情 形。第一循環教學結束後,從班級導師之訪談中可知,班級學生同儕關係有緩慢進步,

但因僅實施兩個向度之社交技巧團體活動,效果並不顯著,但可看到學生較會將心比心

115

對待同學;從焦點學生之訪談中可知,三位焦點學生皆瞭解此活動可幫助自己學習社交 技巧,且願意將所學實踐於生活中。第二循環教學結束後,從班級導師之訪談中可發現,

班級學生之同儕關係有明顯進步,且班級越來越團結,越來越有向心力,焦點學生與同 儕的相處關係也變好,會主動幫助並與他人互動;從焦點學生之訪談中可知,自己皆認 為同儕關係有變佳的情形,與同儕關係改善,且已將學習過之社交技巧運用於班級、學 校或家庭中。由訪談結果可知,班級學生與焦點學生在實施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之後,社 交技巧均有明顯進步,同儕關係也逐漸向上加溫,班級氣氛更加和諧,班級越來越融洽。

三、研究者在實施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中,可增進自我省思與 成長

研究者將實施班級團體輔導活動過程中的檢討與反省轉化成省思,使研究者在過程 中能更加成長。以下將討論說明。

(一)研究者改善教學問題,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活動教學設計 的能力

行動研究的精神在於改善教學現場的問題,研究者發現學生常為人際關係苦惱,學 校教育缺乏教導學生增進人際關係的方法,因此,以班級團體輔導活動為媒介,期望在 活動中增進學生之社交技巧能力,讓學生人際關係變佳,同儕互動變好。因此,活動設 計就顯得十分重要,研究者廣泛蒐集班級團體輔導活動的活動設計內容,參考多方文 獻,詢問協同研究者的意見,以將五大社交技巧能力「同理心」、「合作」、「自我控 制」、「負向肯定」、「正向肯定」其核心概念與學習方法隱藏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課 堂學習活動時,能同時享樂也能同時學習社交技巧。而在教材選擇方面,首先要能吸引 學生注意,研究者活動開始時,多採動態活動,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第一循環活 動結束之後,將活動改採以靜態活動,在此階段,師生關係與信任感已建立,因此,活 動可以靜態活動,要學生在穩定的氣氛中學習更多的社交技巧,才不會心服氣躁;其二,

要能選用學生有興趣的教學活動,活動內容不宜枯燥、乏味,應以趣味又有學習意義為 主要活動目標,希望在每一個教學活動裡,學生都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在其中,研 究者也增進了自我的教學設計能力與活動領導能力,讓研究者自我在教學上更加多元

116

化。

(二)研究者透過師生互動,注意學生的內在感受,並增進師生關係

班級團體輔導活動在認知、情意與技能的教學中,除想法與能力的進步,情意方面 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研究者在活動進行時,特別留意讓學生表達自我感受的部 分,在每一活動結束後,都預留時間讓學生分享心情與感覺,研究者除紀錄學生在認知 與技能方面的提升外,也留意學生的情緒與情感,當學生產生負向情感時,要馬上導引 學生往正向方向前進;當學生產生正向情感時,研究者鼓勵學生繼續保持,以讓學生能 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學習正向態度,讓其價值觀充滿正面能量,之後與人相處才能得心應 手。在活動中,採用動靜兼具的教學,且教師將自己定位成引導者而非教師的角色,威 嚴感減低,親和力增加,研究者並在下課時間參與學生活動與遊戲,學生感受到研究者 的用心,相處更加融洽,因此,得以快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

增進研究者在教學上的信心,使研究更加順利進行。

(三)研究者經由行動研究的活動歷程,隨時檢討修正與反省自我教學

研究者在行動研究的歷程中,先觀察到教學現場的問題,確定研究主題,之後反覆 參閱相關文獻與資料,徵詢指導教授的專業知識、詢問協同研究者的意見,瞭解班級學 生的狀況後,設計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最後於教學現場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隨時紀 錄與觀察,不斷在活動過程中檢討自我教學與活動內容,改進活動內容與調整教學方 式,並省思自我情形,讓研究者能在教學中更加精進。在此過程中,研究者更加瞭解行 動研究的意義與內涵,瞭解反省與修正的重要性,在往後教學中,也能隨時根據教學現 場的問題與困境加以分析,進而使教學更有成效。當中,研究者也提升了自我反省與修 正的能力,能在活動中透過他人的回饋與自我的省思檢視研究者的教學情形,改善教學 缺失,使自我與團體能更加精進。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