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交技巧之定義與內涵

本節就社交技巧之定義與內涵,分別說明同儕關係之定義、同儕關係之型態、同儕 接納的重要性與同儕接納的影響因素。

一、社交技巧的定義

在文獻中可發現許多專家學者對社交技巧的看法不同,也給與其許多不同的名稱,

文獻中常見的翻譯名稱為「社交技巧」及「社會技巧」,但其實兩者原文皆是social skills,從中文字面上看來,社交技巧較社會技巧強調人際互動間所擁有的技巧,較能傳 達出研究者所欲研究之人際互動所備有的技巧能力,因此,本研究選擇用「社交技巧」

稱呼之。

17

社交技巧,源起於行為治療和社會學習理論。行為治療強調環境與刺激;社會學習 理論強調學習來自觀察與模仿,以楷模或模仿的方式可讓人類學會基本的技能(張春 興,1996)。社交技巧的定義,學者們對其有不同的看法,早期學者強調可觀察的外顯 行為,Kelly(1982)指出,社交技巧是一種人際互動的能力,是在一種與人互動的環境 中,所引發或產生的一種互動行為之技巧,是一種維持人際關係的技巧能力;之後有學 者提出應該要兼具認知與行為兩層面,Ladd和Mize(1983)認為,社交技巧是將個人的 想法與行為合而為一,強調社會接納的社會性和人際性;後期有學者提出認知、行為與 情感三者並重,Hundert(1995)認為,社交技巧是個人想法、情感和行為的互相影響。

張春興(1989)認為,社交技巧是一種能被社會接納的行為方式及與他人交往的技 巧與能力。黃德祥(1990)認為,社交技巧是個人在社會情境當中,與他人溝通或互動,

一種維持人際關係的能力。鈕文英(2003)認為,社交技巧是社會能力組成要素之一,

它會隨著情境和社交內容不同而有所改變,透過個體,以達影響他人及人際互動的目 的。蔡佩君(2005)指出,社會技巧可經由學習獲得,具有好的社會技巧的人更能適應 環境,並能藉由溝通避免不必要的還衝突。郭秀玲(2009)認為,社交技巧是一種人際 互動的技巧,也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能力,不管是口語或非口語的行為,均應依社會規範 並符合社會期待。

蔡桂芳(2001)整理出1973年到2000年間,國內、外學者對於社交技巧的看法與定 義,並簡單歸納出社交技巧的特徵與焦點:

(一)社交技巧是經由學習而來的一種行為,透過個體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表 現出對方能接受的行為與反應,使兩者產生愉悅的感覺。

(二)包括五個共同焦點:

1.情境性:社交技巧會發生在某一種情境之中。

2.互動性:社交技巧需接受他人的行為並給予適切的回應。

3.應變性:社交技巧需要根據不同的情境做不同的改變。

4.複雜性:社交技巧包含了內隱和外隱的行為;口語和非口語的行為。

5.增強性:社交技巧是有目的性的,如個體表現的技巧能達到目的,就會有增強 的效果。

18

社交技巧是人際目標中很重要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在家以外的時間幾乎 都是和同儕在一起,同儕團體對學生的影響甚於家庭,而這些影響包括人際關係(引自 金慧珍、張千惠,2010)

綜合以上觀點可知,社交技巧是可經由後天學習而來的,擁有好的社交技巧,可在與人 互動、溝通上更占優勢,更可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因此,本研究期望從班級團 體輔導活動中,藉由小組或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其社交技巧的能力,希冀能幫助學生 擁有好的社交技巧能力,讓學生對於人際互動更有信心,才能在學校快樂學習、快樂成 長。

二、社交技巧的內涵

Eisler 和 Frederikeen(1980)兩人認為,社交技巧的內涵可分成三類,分別是語言、

非語言與動作姿態三類,以下簡述說明:

(一)語言:

1.能適當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並能要求他人。

2.能委婉的拒絕他人,並說出拒絕的原因。

3.能適切的讚美他人。

4.能表示自己的情緒。

5.能站在他人立場思考。

(二)非語言:

1.能和他人有眼神上的接觸。

2.能微笑面對他人。

3.能以好的聲調與他人對談。

4.說話頻率適當。

5.聲音音調有起伏。

(三)動作姿態:

1.身體能放鬆自然,表現好的姿態。

2.表達時能適當的使用手勢輔助語言。

19

3.能用點頭和搖頭表示聆聽。

4.臉部的表情與說話情緒要適。

L. K. Elksnin 與 N. Elksnin 認為,社交技巧能使人在社交上回應上更有效率,也能 讓自己得到正向的回應,其將社交技巧分成以下六種類型:

1.結交朋友的技巧:能與他人互動,並能適當地表達自己。

2.辨識他人情緒:能覺察他人臉部的正確情緒,懂得察言觀色。

3.遵守老師指令:能服從老師的指令。

4.選擇正確的行為:能做適當的自我判斷、能自我控制情緒。

5.自我肯定的技巧:能欣賞與讚美自己。

6.表達良好的溝通技巧:能專心傾聽,並適時給予回饋。

Caldarella和Merrell於1997年也提出了五項社交技巧的內涵,以下將分別說明(引自 李姿瑩,2003):

1.同儕關係技巧:包含懂得問候他人、會邀請同儕一同遊戲、適時幫助他人。

2.自我管理技巧:例如懂得自我控制脾氣、遵守規則等。

3.學業技巧:例如有能力獨立一人完成工作、會遵從老師的指示、做出好的作品。

4.順從的技巧:例如會遵守指示與規則、懂得適當的使用時間。

5.果敢的技巧:例如能接受與答謝讚美、能與他人對話、會邀請夥伴一同遊戲。

Gresham和Elliott(1984)兩人認為,社交技巧包含了三種層面,分別是同儕接納、

行為表現和社會性,同儕接納是指擁有好的社交技巧,可以增加他人接納或喜愛的程 度;行為表現是指透過行為,可以增加個人增強機會的可能;社會性是指社交技巧可改 善與他人的社會關係。Gresham和Elliot(1990)之後更提出了五種積極性的社交技巧,

分別是合作、主見、負責、同理心和自我控制。透過合適的社交技巧,可使人在相處上 事半功倍,也更能增進與他人的良好關係。

蔡麗芳(1992)根據Gresham和Eillott的「社交技巧評量系統」分析社交技巧量表之 後,得到四個影響因素,以下簡要說明:

1.Coorperation(C因素):包含能與他人合作、能遵守規則。

20

2.Assertive(A因素):包含能夠肯定他人、能主動與他人互動。

3.Empathy(E因素):能同情他人,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

4.Self-control(S因素):能控制自我行為。

根據上述的文獻,可發現學者們對於社交技巧的內涵都有各自的看法,但可發現,

以上的文獻都可涵蓋認知、情意與技能三大面向,「認知」可使自己思路與想法清晰,

可增進自我瞭解,例如自我肯定;「情意」可使自己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可增進情感方 面的增長,例如同理心;「技能」可使自己在技巧操作上更加熟練,例如合作與自我控 制。在實際教學中可發現,認知、情意、技能三者兼具的教學是必要的,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為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三大面向,本研究採用王櫻芬(1997)修改蔡麗芳(1992)

所編之「兒童社交技巧量表(學生用)」,依合作、同理心、正向與負向肯定行為、自 我控制為社交技巧的分類依據進行研究。

三、社交技巧的測量工具

黃德祥(1989)提出的社會技巧量表,對象為青少年,量表層面包括不適當交往技 巧、適當交往技巧、自負、不合群,量表題數共44 題,採Likert四點量表,其量表理論 依據為Maston RatatoriHelsel於1983年所提出的「Maston 青少年社會技巧評量表」,依 其修改而成。

蔡麗芳(1992)提出的兒童社交技巧量表針對國小生做測量,其量表層面包括合作、

同理心、肯定(正向與負向)與自我控制,量表題數共26題,採Likert三點量表,而其 理論依據Gresham 與Eillott(1990)的社交技巧評量系統修訂而成。

王櫻芬(1997)修訂蔡麗芳之兒童社交技巧量表,將Likert三點量表改成Likert四點 量表,其量表層面包括合作、同理心、正向肯定、負向肯定與自我控制五項層面,針對 國小生作社交技巧能力的測量。

陳芳媜(1998)提出的社會技巧量表,對象為國中生,其量表層面包括人際扶持、

社交認知、權威行為、溝通表達五種,問卷題數共34題,採Likert四點量表,其編製來 源為訪談國中師生,兼顧國中生的實際情況,並參考社會技巧的測量工具編制而成。

陳智婷(2005)提出的兒童社交技巧量表,對象為國小學生,其量表層面包括同儕

21

相關技巧、成人相關技巧與自我相關技巧,量表題數共50題,採Likert四點量表,其理 論參考黃德祥(2000)引述的三類相關技巧表。

洪巧(2006)提出的社交技巧量表,對象為國小學生,其量表層面包括人際扶持、

社交認知、服從行為語溝通表達,量表題數共20題,採Likert四點量表,其量表為修改 李坤崇、陳芳媜於1998年提出之社會技巧量表而成。

根據以上量表類型,可發現適用於國小學生社交技巧量表的工具只有蔡麗芳

(1992)、王櫻芬(1997)、陳智婷(2005)與洪巧(2006),問卷類型多採用Likert 四點量表。研究者於研究期間,欲測量學生的社交技巧,考量到王櫻芬(1997)的五大 社交技巧包括認知、情意與技能層面,且其量表為修改蔡麗芬(1992)之量表,徵求王 櫻芬老師之同意後,將其「兒童社交技巧量表」當做研究社交技巧的研究工具。其量表 之五大層面為「合作」、「同理心」、「自我控制」、「正向肯定」與「負向肯定」,

茲將本研究工具中之五個社交技巧層面之涵義分述如下(王櫻芬,1997):

(一)合作

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是一表現與他人正向關係的行為,合作的行為表現包括能 和同儕一同完成一件事、能主動幫助他人、能遵守班上的規則、能聽從老師的指導 等。

(二)同理心

同理心即是能站在他人角度替他人著想,能藉由將心比心,瞭解他人的想法與 感受。同理心的行為表現包括為能替同學著想、能從其他角度思考事情、能跟著同

同理心即是能站在他人角度替他人著想,能藉由將心比心,瞭解他人的想法與 感受。同理心的行為表現包括為能替同學著想、能從其他角度思考事情、能跟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