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並對本研究相關的 名詞作解釋與界定,再提出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章分為四節,分別為研究背景與研究 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重要名詞解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就研究的背景與研究的動機做說明。

一、 研究背景

《親子天下》雜誌於 2014 年針對四年級至九年級學生及國中小輔導教師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近九成六輔導教師認為「人際困擾」和「課業壓力」是中小學生最大的困擾。

輔導老師進而指出,來輔導室求助的學生有八成六屬於「人際或感情困擾」,排名第一。

臺灣學生課業壓力繁重,但調查結果發現人際關係才是學生真正的痛點(蘇岱崙、方翊 涵,2014)。兒童福利聯盟於 2013 年的臺灣校園關係霸凌現況調查報告指出,臺灣校園 發生霸凌的時間,往下延伸到國小五年級,人際關係不佳者,其中高達九成五是跟「關 係霸凌」有關(兒童福利聯盟,2013)。由以上調查與報告可知,人際問題一直是小學 生困擾的問題之一,同儕間的關係與人際相處會影響到學生對自我的價值判斷,嚴重者 甚會導致霸凌問題的產生,進而影響到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

人的困擾和人際問題脫離不了關係,人際之間的學習,可幫助人與他人產生連結。

團體輔導活動運用團體,將社會縮影成一團體,在團體溫暖又和諧的氣氛中,協助成員 面對以往不敢面對的情緒或創傷,以協助自我深入瞭解,當自己真正的主人(Yalom, 1995/2001)。在兒童期,兒童透過與環境的互動與人我的相處,影響自我態度、思想之 外,更會像一面鏡子般投射他人的感覺,形成他人對兒童的想法與感受。兒童的人際關 係,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藉由同儕彼此之間的互動,兒童可以學習與他人 相處的能力、發展喜愛的興趣、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減少自我中心觀點,並增進兒童 的社交能力與社會適應力(陳奎熹,1990)。因此可知,學生的人際關係對學生的發展 是相當重要的,在小學階段,若能夠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讓兒童在關係中得到自

2

尊,進而能夠積極進取於其他方面,反之,若不能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學生就容易失 去自信和消極退縮,進而影響到學校的表現。根據研究,兒童期人際關係較差者,在未 來的求學生涯較容易遭遇困難,甚至成年後犯罪的比例會較人際關係佳者高(Parker &

Asher,1987)。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身心發展最重要的時段,學校不僅教授知識,更教 導學生未來生活所需的技能,因此,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不可忽視,擁有良好的人際關 係,能夠使學生邁向更健全人格的人生道路。

Eric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將人生全程分為八個時期,其中六到十二歲的國小 階段為學齡兒童期,此階段學生的發展重點為學習重要的社交技能,要懂得與他人相 處,並能被同儕所認同、接納為其主要發展任務(引自張春興,1996)。每一階段的任 務若無法成功,將使轉機成為危機,學生可能會產生社會適應上的困難,影響日後的人 際關係(Dekovic , 1992)。

侯禎塘、吳欣穎、李俊賢(2010)認為,國小中年級的學生正從兒童後期邁向青少 年階段,同儕間的互動關係對往後的人際互動行為有顯著的影響。Erwin(1999)指出,

同儕夥伴對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藉由人際溝通與人我相處提升對社會的認知。因 此,配合兒童身心的變化,協助輔導與發展其人際關係,培養兒童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以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與生活適應,是學校輔導不容忽視的工作之一(劉仿桂,2010)。

根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1998),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旨在善用 知識統整與協同教學,引導學習者透過體驗、省思與實踐的心智及行為運作活動,提升 其自我發展、生活經營、社會參與等能力。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範圍包含各項能夠引導 學習者進行體驗、省思與實踐的活動,其中包括輔導活動和團體活動,藉由參與團體活 動,瞭解群己關係,善用人際溝通技巧,達成團體目標,強化自律、遵守紀律與負責的 情操。綜合活動課程佔學校課程10%-15%,國小四年級每週約有三節綜合活動課,研究 者可於綜合活動課期間實施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以增進學生學習社交技巧,培養學生具 備生活實踐的能力,使學生在同儕關係上能更有成長,對未來的發展才能有正向的支持。

3

二、研究動機

研究者於代課期間,發現了一個普遍現象:班上總有幾個學生不受到他人的歡迎,

而這些人際關係較差者,表現會較內向、退縮;人際關係較佳者,表現會較大方、活潑。

從眉頭深鎖、憂鬱寡歡的表情中,人際關係較差者會排斥上學,課堂學習也不快樂。學 習是寓教於樂,讓學生快樂學習應該是教學現場教師的首要任務,但是,同儕之間的相 處明顯形成學生心裡不能說的秘密。學生於小學階段,喜愛透過遊戲等動態活動進行互 動,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是以全班學生為對象,運用適切的輔導策略或方法,藉著團體互 動,協助學生重新評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調整認知與增進因應能力,以預防或 解決問題並激發學生潛能(李坤崇,1998)。因此,研究者希望於學生最熟悉的班級中,

藉由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之實施,學習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的社交技巧,並引導學生彼此 之間合作和包容,進而增進班級學生的人際互動關係,使其環境能充滿歡樂和同儕的陪 伴,學習必定能事半功倍,喜愛上學、喜愛學習、喜愛同學,相信未來社交能力必定能 有所成長,也能以尊重和關懷的角度解決問題,迎接更多未來的挑戰。

團體輔導是運用團體的方式,協助團體中的成員成長或改變的歷程(林建平,

2001)。班級團體輔導主要在探討班級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知識、態度與價值觀

(李坤崇,1998)。在台灣大部分學校,國小三年級重新編班,藉由一年的相處時間,

四年級學生在班級人際互動間,總有被排斥或人際關係不佳者,人際關係成為影響學生 快樂學習的重大因素,但基於學校上課進度,少有讓學生瞭解彼此的活動或課程,人際 關係成了課本沒有教的知識,同儕互動對學生而言是在校快樂的基石,不容忽略,但學 校課程並未有相關課程或教學供教師提升學生之社交技巧。有鑑於此,本研究探討於國 小四年級實施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之教學歷程,並於活動實施之後探討學生之社交技巧影 響情形,以班級團體輔導活動的實施,期望增進學生的社交技巧能力,藉以補足學校的 課程,並對學生社交技巧有所幫助,因此,瞭解國小四年級團體輔導活動之教學歷程與 活動後之影響情形,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一。

學校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人際互動的培訓班。在臺灣,從兒童進入幼兒園開始,

便和同儕產生互動關係,到了國小階段,學生產生更多與同儕互動的機會,學生藉由此 一階段的發展,開始培養與同儕互動的社交技巧,這些技巧更影響學生日後社會的社交

4

能力(于佳馨,2009)。由上可知,人際關係對國小學童的重要性,研究者期望藉由營 造和諧的環境氛圍,引導學生以正向的心態學習,讓學生瞭解與人相處要以合作、同理、

肯定的態度面對,也能以樂觀的角度面對一切事物。為了使活動更有意義,讓學生能在 活動中更有效學習,所以,教師必須時時檢視在活動中所遭遇的問題與困難,並加以檢 討與反省,進而修正活動內容與調整活動方式,讓活動能有效進行,使學生得到最大收 穫。在活動中所遭遇之困難與問題,藉由本身之檢討與修正,期望在活動中能給學生更 好的活動,讓學生能在最有效的活動中學習社交技巧。因此,瞭解教師在實施班級團體 輔導活動中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此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二。

行動研究為實際工作者為了解決教育現場的問題,進而改進問題的一種研究,教師 從事教育行動研究,不僅會更詳細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教育情境中的事件,更會時時 反省自我行為,改變自我態度、教學方法等。教師知道改變、想要改變進而願意改變就 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開始,也是教學品質提升的關鍵所在,故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藉由 不斷修正、檢討與回饋,設計提升學生社交技巧的班級團體輔導活動,並從中檢視教師 於活動歷程中之教學省思與自我成長,藉以精煉自我於教學方面之專業能力。因此,省 思團體輔導活動設計與實施對研究者專業提升之情形,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