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9

第二節 建議

當今的社會已從資訊社會邁進了知識社會,重要的學生能力已經不再 是記憶背或是工業化的分工合作所產生的最好作品。因此,我們必須要修 正原有的:「學習為個人知識成長」的教育觀點,進入「學習為集體知識 合作與共構」的觀點,然而學校的學習課程仍多停留在促進學生個人知識 成長的範疇,評鑑方式雖有多元化的趨向,但主要仍是以評鑑個人知識累 積為主。

本研究目的主要是藉由線上知識論壇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以談話的方 式進行科學知識的建構、分享新資訊、激盪新想法,而知識論壇的功用除 了是學生們學習的平台,也是記錄學生們學習歷程的重要工具之一。

研究者的研究內容雖關注的對象為修習自然科學概論的台籍大學生,

而知識建構的教學活動在目前台灣的科學教育裡也屬新興的教學模式,當 前的華語文教學也極力推行、應用網路科技來輔助學生們學習;礙於研究 對象(學習華語文者)及樣本採集的數量有限,故研究者選用台籍大學生為 本研究之主要對象,另一個原因是希望透過觀察一個特定社群的對話內容,

來找尋社群間特有的語言模式,進而運用至未來的華語文教學之上。研究 者也希望,透過研究這類新穎的教學,能對未來的語言教學或華語文教學 有不一樣的啟發及研究方向,爾後如有研究人員,也致力於研究相關問題,

本研究也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研究資料作為日後的參考。因此,研究者也提 出了對後進研究者的建議:

壹、 研究對象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成本、人力之限制,僅以台北市某公立大學的大 學生做為研究對象,未來研究者可以考慮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或學 習華語的外籍學生做為比較的對象,同時探討他們在知識建構教學中,藉 由探究活動對語言概念的變化及影響,使整體研究建立更完整的資料與模 式,結果更為詳盡、更具推論性。

貳、 學習領域

本研究只以自然科學課程為研究的主體,未來研究可以參考本論文並 擴大範圍及學習領域以混合研究的方式進行量與質的資料分析。同時觀察 學生們在知識建構學習中,於不同學科中的探究活動裡是否有異同的語言 模式及文化。觀察個體間的對話互動及社會網絡分析也是很有趣的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0

可以用問卷或面談的方式瞭解學生們在社群間的探究互動狀況及知識建 構教學對自己語言學習成效如何,同時學生個人的學習風格、語言習慣、

學習態度等,也是極有可能影響語言學習成效的因素。

參、 加入學生的學習心得

本研究旨在透過線上科學對話與知識建構教學對大學生語言學習的 影響,在教學設計上較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果內容,研究者 建議未來有意從事相關研究的研究者可以考慮增加學生對知識建構教學 的學習心得與感想,一來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建構教學的接受程度與觀點,

二來也能讓教學者在往後教學設計上有參考的依據與改進辦法。

肆、 語言鷹架與發文內容

線上知識論壇中學生使用了六項的語言鷹架分別為:我的理論、我想 要知道、新資訊、這個理論不能解釋、更好的理論、綜合整理。學生可以 自由使用這六種語言鷹架於知識論壇中,當學生想要在知識論壇上進行發 文的動作時就可以使用語言鷹架來當作文章的開頭起始句,語言鷹架不只 可以方便其他閱讀者了解文章內容,也能使學生的討論內容更聚焦於關注 的主題上。而第四章的研究結果也顯示語言鷹架能讓學生在統整能力方面 有所幫助,同時將散亂、無脈絡的各類知識形成一個較有組織的內容,本 研究建議未來考慮從事與語言鷹架相關的研究者可以更仔細的比對語言 鷹架與學生發表的內容是否彼此吻合,語言鷹架雖是很好的統整工具,但 將語言鷹架用在不適合的發文內容很可能導致學生的討論鏈中斷或是使 學生對資訊有錯誤的解讀,這是未來研究者須注意的部分。

伍、 對未來教學的啟示與建議

本論文跳脫了以往華語文教學的主流研究方向,研究者藉由觀察學生 間有關科學的對話資料瞭解學生們的語言成長、語言層次、語言品質的提 升等,但在本研究的知識建構教學活動仍有許多不足的地方:(1)知識建構 教學在國內的研究領域屬新穎的研究案例,為顧及學生們的學習權益,故 並無實施以往的教學觀察活動-實驗組與對照組或進行前後測的分析,故在 觀察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在學習自由度很高的知識建構教學活動相對 地使學生學習的內容偏向繁雜、無系統,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教師如從事 知識建構教學時可以適時的介入學生間討論,並提出關鍵性的問題,引導 學生進入知識的深度探究;(2)本研究裡強調的知識建構教學活動雖然有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1

師在課堂上進行主題性的授課,但主要仍是學生間的科學探究模式為主,

因此不難發現,各組在知識建構活動中所呈現出的結果優劣有明顯的差異,

因此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研究的結果讓未來有興趣從事知識建構教學活動 的教師們能在參考本研究的經驗後預測未來知識建構教學活動的學習成 果,教師的提攜者角色也必須充分發揮,如思考如何將較弱勢的學生,及 不擅於討論的成員牽引自知識建構的探究活動中,使知識建構教學更為完 善、成員的知識貢獻更平均、學習的成果更有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文斷詞系統。 (from http://ckipsvr.iis.sinica.edu.tw/)

王博賢。(2010)。知識翻新教學對小學生科學探究活動與科學合作概念之 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碩士論文。

布魯納。 (1995)。 教育的歷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邵瑞珍譯)。 台 北市: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布魯納。 (2001)。 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 (宋文理譯)。 台北市: 遠 流。

江曉原&劉兵。 (2007)。 南腔北调 : 科学與文化之關係的對話。 北京: 北 京大學出版發行

自然與科技課程綱要研修小組。 (2000)。 國民教育九年㆒貫課程綱要「自 然與科技」學習領域-「自然科學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教育部。

吳佳蓉。 (2010)。 學習社群在電腦支援合作學習環境中的知識共構--以自 然科學史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系碩士論文。

李秀芬。(2011)。華語文溝通教學策略研究--- 以 5C 融入之 AP 中文教學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李暉、郭重吉。 (1999)。 科學話語與科學概念之學習:以國中生理化課 學習為例 科學教育, 第十期。

周秋香。 (2005)。 自然科學與生活科技概論。 台北市: 心理出版社。

周進洋。 (2003)。 從概念知識連結看科學教室符號互動。科教處學術研 討會-2003 數學與科學的對話 : 概念學習。

林寶英。 (1998)。 科學史取向的大學生物通識教育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

金吾倫。 (1991)。 自然觀與科學觀。 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洪文東。 (1999)。 科學的創造與發明。 臺北市:台灣書店。

祝惠珍。 (2006)。 網路學習社群中的共構面貌:以迷思概念為探針。 中 央大學。

張公瑾。 (1998)。 文化語言學發凡: 雲南大學出版社。

張宇慧。 (2010)。 以想法為中心的知識翻新學習對團隊創造力之影響。 政 治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bs7/calendar/calendar.asp)

郭重吉。 (1988a)。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 科

(http://web.bp.ntu.edu.tw/Webusers/ftlin/PCount/index.asp) 黃秀文。 (1994)。 全語淺探。 教師之友, 35(4),頁 8-11。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eiter, C. (2002). 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Ed.). (1983).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ve, diagnostic, and remedial capabilities in children's composing.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Hillsdale, N.J. ; London: Erlbaum.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1987b). The psychology of written composition. Hillsdale,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1993). Surpassing ourselves :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expertise. Chicago: Open Court.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2003). Learning to work creatively with knowledge. In E. De Corte, L. Verschaffel, N. Entwistle, & J. van Merriënboer (Eds.), Unravelling basic components and dimensions of 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s. EARLI Advances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Series.

Burnett, R. E. (1990).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Second edition ed.).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Carr, M. M., Hewitt, J., Scardamalia, M., & Reznick, R. K. (2002).

Internet-based otolaryngology case discussions for medical students.

[Comparative Study]. The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31(4), 197-201.

Cazden, C. B. (1995). The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sychological Publishing Company.

Christie, F. (1985). Language Education.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electronic resource]. (2011). 12th ed. = 1.0.

Dixon-Krauss, L. (1996). Vygotsky in the Classroom. NY: Linda Moser/

Professional Book Center.

Druckman, D. (2009). Doing Research: Methods of Inquiry for Conflict 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uschl, R. A. (1990). Restructuring science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ori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 Martin, J. R. (1993). Writing science :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 London: Falmer.

Hodson, D. (1988). Experiments in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ing.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heory, 20(2), 53-66.

Howe, A. (1996). Development of science concepts within a Vygotskian framework. Science Education, 80(1), 35-51.

Jonassen, D. (2004). 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guide Francisco: Pfeiffer.

King, A. (1989). Effect of self-questioning training on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lectur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4, 366-381.

King, A. (1994). Guiding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he Classroom: Effects of Teaching Children How to Question and How to Explain.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31(2), 338-368.

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mke, J. L. (1990). Talking science : Language, learning, and values.

Norwood, NJ: Ablex.

McNamee, G. D. (1979). The social interactive origins of narrative skills.

Quarterly Newsletter of the Laboratory of Comparative Human Cogn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1(4), 63-68.

Millar, R. D., R. (1987). Beyond Processes.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4(1), 33-62.

Mylopoulos, M., & Scardamalia, M. (2008). Doctors' perspectives on their innovations in daily practice: implications for knowledge building in health care.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Medical education, 42(10), 975-981.

O'Loughlin, M. (1992). Rethinking science education: Beyond Piagetian constructivism toward a sociocultural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 791-820.

Piaget, J. (1950). 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M. B. Piercy, D. E., Tra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Piaget, J. (2002).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New York: Routledge Classics.

Popper, K. R. (1959).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New York: Basic Books.

Scardamalia, M. (2002a). 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Chicago: Open Court.

Scardamalia, M. (2002b). 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Chicago: Open Court.

Scardamalia, M (2004). CSILE/Knowledge Forum. I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n encyclopedia (pp. 183-192). Santa Barbara: ABC-CLIO Scardamalia, M. (Ed.) (2004) I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An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ABC-CLIO.

Scardamalia, M. (Ed.). (2002). 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Chicago: Open Court.

Scardamalia, M., & Bereiter, C., & Scardamalia, M. (Ed.). (2006).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pedagogy, andtechnolog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ardamalia, M., Bereiter, C., & Fillion, B. (1981). Writing for results : a sourcebook of consequential composing activities. Toronto

La Salle, Ill.: OISE Press ;Open Court.

Simon, H. A. (1992). Scientific discovery as problem solv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6(1), 3-14.

Sun, Y., Zhang, J & Scardamalia M. (2008). Knowledge Building and Vocabulary Growth over Two Years, Grades 3 and 4.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38(2), 147-171.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Tobin, K. (1993).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New Jersey Hove: Hillsdale

Tomlinson, H. H., & Henderson, W. (1995).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schools: A distributed approa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6(2), 133-140.

Tumblin, E.J. (1999).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hrough Knowledge Building Technology in Canada’s Eastern Arctic: Educators’

Perspectives. In J. Price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7

1999 (pp. 349-355). Chesapeake, VA: AACE.

Tylor, E. B. (1889). Primitive Culture: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Kessinger Pub Co.

Vygotsky, L. 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E. hanfmann and G. Vakar, trans. and ed.). Cambridge, MA: Press.

Vygotsky, L. S. (1986). Though and language (A. Kozulin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9

知識/理論的解釋過程中,能比 較其他理論與自己的不同處 說明該知識/理論形成的原因

知識/理論的解釋過程中,能比 較其他理論與自己的不同處 說明該知識/理論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