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第五章訪談語料分析,得到專業美術研究者希望在美術館藏品查詢系統中應 該提供的資料與欄位,以及對系統的意見,提出以下建議:

一、 對國內美術館藏品查詢系統採用詮釋資料欄位建議:

目前國內美術館所採用的資料欄位在基本資料欄位上都有提供,研究資料也只 有高美館有都提供作品和作者說明,國美館只有部分作者說明,北美館則沒有提供說 明,缺少其他研究資料。另外館方管理資料方面,因為館方管理資料是由內部管理系 統而來,若要提供屬於館方管理資料,還需要重新填寫,篩選出適合對外公佈的管理 資料。在相關延伸連結資料欄位上的提供,國內美術館提供的資料也僅限在作品在該 館典藏目錄的位置,相較國外美術館缺少了提供相關的出版品以及其他相關連結的資 訊,未來都是可以考慮增加的。

訪談中也得知研究人員對於作者資料的需求不亞於對作品資料的需求,有受訪 者甚至表示對作者資料的重要性更勝於作品資料。作者資料除了姓名、性別等基本資 料,另外作者資料還有作者介紹、作者年表、作者經歷等研究資料,以及有關作者的 相關延伸資訊,例如作者代表作品、獲獎經歷等。目前國內三館相較下除了高美館提 供比較關於作者的資訊外,其他兩館都只提供基本資料,未來在藏品系統提供資料 時,建議可考慮增加作者相關資料。

二、 對系統提供的欄位與詮釋資料進行分層,並提供更多的延伸線索

與相關連結:

藏品查詢系統所提供的詮釋資料內容只是美術專業研究者的資料管道之一,若 遇到系統無法提供滿意的資料時,這些使用者仍會依照自己的專業知識找到更多管 道,獲得所需資料。對於一般使用者,專業美術使用者不排斥與其一起分享更深層的

作品研究資料。雖然也希望系統能提供更多相關的資料,但卻表示過多的資料也是一 種缺點,容易造成閱讀上的混亂,以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找尋資料。若系統能將欄 位與詮釋資料作分層,基本資料放在進入查詢結果的第一層,如還需要更深層資料的 人就可以再利用連結的方式,選取後連至另一個畫面呈現另一層的資料,就可以解決 資料多但是畫面複雜的情況。只需要基本資料的使用者可以在第一層就得到所需要的 資料而不會在瀏覽尋找眾多資料中浪費時間。

此外,美術館藏品查詢系統所提供的資料對於專業研究人員來說,只能算是基 本資料,因此能在資料中增加有關作品的文獻資料、出版品等訊息,作為後續找尋資 料的延伸,或是提供和作品有關的相關連結,例如:藝術家網站、連結至搜尋引擎繼 續查詢等功能,藉此讓使用者順著提供的相關連結繼續尋找有關的資料。

三、 建立美術館藏品的聯合目錄:

美術館的藏品查詢系統只能提供關於館藏作品的資料,對於美術研究者而言,

能搜尋到的資料有限,能找到某位作者的作品資料也有限,沒辦法像在網路搜尋引擎 那樣進行大規模的資料搜尋。收藏類型相似的美術館之間若能以聯合目錄的方式進行 合作,由同一個畫面一次搜尋到多館的館藏資料。對使用者而言,一次就能找到多筆 資料的管道,使用起來會是更加便利。目前國內三家公立美術館收藏的作品範圍類型 都極為相近,但彼此並沒有合作的聯合目錄,目前是由各館網站提供藏品資料庫讓外 界查詢,因此會發生欄位排列順序不同、使用者對欄位功能不熟悉以及欄位名稱不同 但功能相同的狀況發生。即使可在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中查詢三館的作品,但能查 詢範圍並沒有含括三館所有的作品。若能有共同查詢的聯合目錄,能查詢的資料數量 就會更多,資料範圍也會擴大,在同一介面中進行查詢,更能便利研究者的使用,與 節省跨網站查詢所花費的時間。

四、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以一般使用者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具有專業美術知識背景與經驗的專業美術研究人員為研究對象,來 瞭解對於美術館藏品系統所提供之詮釋資料欄位的需求。後續可以非專業背景 的一般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一般使用者對藏品系統所應提供之作品詮釋資 料欄位的需求,進而瞭解美術館藏品查詢系統應該提供出哪些資料。

(二)以館方人員為研究對象:

從本研究中得知專業美術研究人員其實希望獲得更多有關作品或作者的相關 資料,並且發現常用的藝術品詮釋資料標準(例如:CDWA)可提供作品許多 詮釋資料的欄位,但美術館的藏品查詢系統中並無提供如此豐富的資料,無法 提供這些資料的原因為何?館方是否有什麼樣的困難?希望能獲得什麼樣的 協助?後續研究可以針對館方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這些美術館行政上所遭遇 的問題。

(三)對系統提供的作品圖像進行研究:

本研究只有針對作品的詮釋資料欄位進行需求研究,是屬於作品的文字資料。

在本研究訪談中,這些專業美術研究者幾乎都有提到在系統中對於作品圖像的 需求。對部分專業研究者而言,由於已經有豐富的知識背景,因此作品圖像是 比文字資料來的更為重要,建議可以針對作品圖向來進行需求研究。

(四)詮釋資料欄位的內容滿意度研究:

專業美術研究者對於系統提供的作品詮釋資料欄位大都滿意,沒有太大的變動 意見。但對於詮釋欄位所填入的內容,到底能否讓專業研究人員感覺到滿意,

仍需要後續對詮釋資料欄位內的內容進行滿意度研究。

參考文獻

戈立秀、林珊如(2007)。從文化保存到教育學習--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使用者需求與使用研究。國家圖書館館刊,

96(1),41-86。

吳國淳(2003)。發展博物館藏品數位化後設資料之初步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 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

25,63-87。

吳國淳(2004)。藏品數位化後設資料發展及應用之相關議題。國家數位典藏通訊,

3(12)。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 9 月 30 日。網址:

http://www2.ndap.org.tw/newsletter06/news/read_news.php?nid=119

吳紹群(2007)。由博物館資訊組織工作之特性探討博物館文物資訊組織標準之發展。

大學圖書館,

11(1),117-138。

周明(1999)。建構一個資訊分享的大社會--淺談數位化博物館的時代使命。博物館學 季刊,

13(1),5-11。

林玉雲(2005)。VRA Core、CDWA 與 Archaeodata 比較研究初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 學,

31(2),84-107。

林珊如(2003)。本土化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使用者硏究: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與使用 行為之探討。臺北市:文華。

林玲君(1998)。國立藝術學院教師資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 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百薰等人(2002)。數位博物館探討。博物館學季刊,

16(3),15-37。

夏上雅(2006)。大學生對數位博物館使用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台北市。

徐典裕(2002)。博物館數位知識的建構、管理與行銷。博物館學季刊,

16(3),39-52。

翁子晴(2005)。數位典藏藝術相關網站之使用經驗研究:以國中美術教師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

張嘉彬(2002)。運用深度訪談法評估臺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系統。大學圖書館,

6(1),94-118。

張瀚文(1999)。圖像資訊之描述與分析,大學圖書館,

3(1),104-115。

陳和琴(2001)。Metadata 與數位典藏之探討,大學圖書館,

5(2),2-11。

陳亞寧、陳淑君(2001)。Metadata 在數位博物館之發展與分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27(2),52-66。

陳淑君、城菁汝(2004)。博物館社群後設資料發展與數位典藏應用之分析。後設資 料在數位典藏之研究發展: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陳雪華(1997)。網路資源與 Metadata 之發展。圖書館學刊,12,19-7。

陳雪華(1999)。博物館典藏品數位化資訊組織之探討。大學圖書館,

3(1),4-16。

陳雪華(2001)。臺灣地區數位化典藏與資源組織相關計畫之發展。圖書資訊學刊,

16,

49-65。

黃明月(2002)。繪畫鑑賞之資訊需求研究。社會教育學刊,

31,107-143。

黃崇瑋(2003)。數位圖書館中以詮釋資料為基礎之存取控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新竹市。

劉藍玉(2008)。博物館作為傳遞知識的利器。博物館學季刊,

22(3),73-86。

潘美璟(2002)。博物館藏品資訊的建立、管理與分享

--

以國立台灣美術館與楊英風藝 術研究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台南縣。

潘淑滿(2003)。質性硏究

:

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賴岳貞(2002)。博物館館藏管理系統功能與館員使用需求之探討

--

以國立臺灣美術館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中市。

謝東倫(2006)。數位博物館使用行為分析-以輔仁大學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台北縣。

謝清祿、黃維仕(2006)。臺灣傳統農耕機具數位典藏詮釋資料規劃與建立。圖書與資 訊學刊,

56

,34-57。

蘇佩芬、陳雪華(2002)。視覺資源的詮釋資料標準 VRA Core。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0(1),128-142。

鄭宇航、楊美麗(2005)。博物館後設資料之規劃歷程與反思-以故宮典藏器物為例。後 設資料在數位典藏之研究發展: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 10 月 15 日。網址:

http://www.npm.gov.tw/uploads/2006042102213626306/tech-13.pdf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2004)。數位典藏技術彙編電子書。上檢索日期:2008 年 9 月 30 日。網址:http://www2.ndap.org.tw/eBook/showContent.php?PK=2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後設資料工作小組。後設資料參考規範。線上檢

索日期:2008 年 9 月 30 日。網址:

http://metadata.teldap.tw/standard/standard-frame.html

Baca, Murtha(2002). Introduction to art image access : issues, tools, standards, strategies.

Los Angeles :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Bates, M. J. (1999). Information Needs and Seeking of Scholars and Artists in Relation to Multimedia Materials.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8, from

http://www.gseis.ucla.edu/faculty/bates/scholars.html

Bates, M. J., Deborah N. Wilde, and Susan Siegfried. (1993). An Analysis of Search Terminology Used by Humanities Scholars: The Getty Online Searching Project Report No. 1. Library Quarterly 63, 1-39.

Beaudoin, J. (2005). Image and Tex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Information Needs and Research Behaviors of Art Historians. Art Documentation:

Bulletin of the Art Libraries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24(2), 34-37.

Jan, G. (2001). A quantitative categorical analysis of metadata elements in image-applicable metadata schema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2(11), 917.

Layne, S. S. (1994). Artists, Art Historians, and Visual Art Information. Reference

Librarian(47), 23.

Layne,W. (2004). Museum Informatics : Collections, People, Access, Use. Retrieved July 13 2008, from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qa3991/is_/ai_n9410616 Lorcan Dempsey and Rachel Heery.( 1997). A review of Metadata : an Overview of

Layne,W. (2004). Museum Informatics : Collections, People, Access, Use. Retrieved July 13 2008, from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qa3991/is_/ai_n9410616 Lorcan Dempsey and Rachel Heery.( 1997). A review of Metadata : an Overview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