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9

第二節 建議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對學校教師組織與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整理 如下:

壹、對學校教師組織的建議

一、發揮組織功能,爭取教師認同

學校教師組織雖不像「工會」有強制入會,也不像「公會」有未加入則無 法執業的規定,但教師們需有體認,唯有大家的熱心參與,教師組織才有生存 空間,才能為教師代言。教師會自成立以來,雖已獲得大多數教師的認同,但 近年來參加人數卻有下降趨勢,所以應加強宣導教師組織的工作內容與成果,

讓老師們了解教師組織的功能與成效,主動關心學校同仁,維護教師權益,增 進對教師會的認同,使教師組織更具代表性與正當性。另外,教師組織幹部雖 為無给職,但會務幹部仍應以開放胸襟廣納意見,避免急功近利或追逐個人利 益,如此才能使組織運作更加透明民主。尤其在較資深教師與未曾兼任學校行 政職務教師方面,更應加強宣導。

根據調查結果,在教師認同、凝聚共識、行政協商、教師權益、組織經費 等方面達高程度,但在解決教育問題、處理爭議事件、提升行政效率、擴大會 員、減班超額等方面卻僅達中高程度,所以應加強組織運作透明以擴大教師參 與,增進教師法律常識以處理學校爭議事件、提升教師教育專業以協助學校行 政運作,加強宣導組織成效已獲取教師加入,使教師組織發揮正向積極的功能。

二、協助建構良好教育環境,使學生樂於學習

教師組織在民主參與的過程中,除積極參與校務政策制定,彰顯教師專業 權能外,但仍應以不損及學生受教權益為前提。雖目前公教分途,教師不屬於 公務員,但仍領國家的薪水也就是納稅人的錢,畢竟教師服務的對象是學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0

沒有學生就沒有教師,所以協助建構良好教育環境,使學生樂於學習,是教師 組織責無旁貸的責任。

根據調查結果,無論在教師教學效能、輔導學生能力、學生學習成效、校 園安全等方面均僅達中高程度,所以應加強教師進修與研習以提升教師教學知 能,落實教師評鑑以淘汰不適任教師,嚴禁體罰與霸凌以維護校園安全,使學 生能有良好的環境安心學習。

三、積極參與各項會議,與學校行政溝通協商

教師組織在參與學校事務的過程中,應積極參與各項會議,如教師評審委 員會、課程發展委員會、校務會議等;在學校重要事務上應積極發揮功能,如 教師徵選、校長遴選、教師評鑑等,並能在和諧的環境下與行政單位進行協調 溝通,為學校提供寶貴的經驗與意見。另外,教師必須了解教師組織並非在監 督學校,而是與家長會一樣為學校提供不同立場與看法的最佳建議,以學生利 益為共同目標,所以三方面應彼此包容與尊重,如此才能使校務運作更有成 效。行政單位亦應肯定教師會的正面功能,擴大學校教師會參與的力量以順利 推動校務。尤其在校史適中學校、女性、較資深教師與未曾兼任學校行政職務 教師方面,更應加強宣導。

根據調查結果,在組織事務運作、校長遴選、組織決策民主、參與會議、

組織人事經費等方面達高程度,但在協助校務發展、校務決策民主等方面卻僅 達中高程度,所以應提升教師學校經營理念以協助校務發展,加強與學校行政 溝通並提出正向建議以參與校務決策,使校園更加和諧,決策更加民主。

四、提供教師進修研習,提升專業知能

教學的基礎在於專業,須經由教師的投入加以實現,授課與教學的成功與 否,有賴教師感情的投入、師生的互動及純熟的教學專業。所以,教師組織應 自行或與學校行政合作,鼓勵或辦理有關教師專業知能的進修與研習,唯有提 升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才能獲得學校行政與社區家長的支持,使學校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1

有更好的教學環境與更多的教學資源。尤其在完全中學、校史適中學校、較資 深教師與未曾兼任學校行政職務教師方面,更應加強宣導。

根據調查結果,無論在積極辦理研習、提升教師教學知能、提升輔導學生 能力、改善教學環境、增進學生學習效能、與家長解決學生問題、維護社區關 係、減少校園體罰與霸凌等方面均僅達中高程度,所以應加強教育訓練以提升 教師教學與輔導知能,與家長協商學生問題以獲取社區認同,建構安全校園以 利學生學習,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更有成效。

五、瞭解組織定位,建立正確觀念,促進校園和諧

教師會成員對策略之運用,應秉持責任性與道德觀之原則,鼓勵成員再教 育,轉化成員的態度,改變其對學校行政的認知與瞭解。教師組織並非學校行 政單位的一環,所以有些教師會的主事者,錯把自己當成監督學校的角色,抱 著為學校提供建議的招牌,實際上卻是處處指責學校行政的作為或只為爭取個 人利益。教師組織因無法自我觀察或接受社會的檢視,所以領導者的作為就極 為重要,若將組織的定位混淆或觀念錯誤,那與學校行政間的衝突將不斷上 演,學校發展也勢必受阻。所以惟有從對抗的立場至雙贏的談判,謀求最佳的 策略,才能使校務發展順利,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

根據調查結果,教師是一群很會教學,但最不會為自己爭取權益的團體,

希望能藉由教師會或教師工會,為老師們爭取權益、工作等來發聲。但不希望 身為教師會或工會之一員,只看到為爭取個人利益而加入,不希望只是多一堆 人利用這些頭銜圖利自己。全國教師會與縣(市)教師會,均是由學校教師會組 成,換言之,對外發言及決策均應「由下而上」凝聚共識,而形成政策,可惜 成立至今,長久以來,卻是「由上而下」的在要求各校教師會配合,如此運作 模式實已違反創立初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2

貳、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是以臺北市為研究地區,市立高中教師為研究對象,未來可進一步 擴展研究區域至其他縣市,擴展研究對象至不同層級學校,藉此比較不同研究 區域與對象對學校教師組織運作成效之差異。另外,因全部臺北市立高級中學 均已成立學校教師會,且絕大多數教師均有加入,所以在未來研究對象上可多 加重在未加入學校教師會的教師,了解彼此間差異情形。

二、在研究內容方面

後續研究可將本研究學校教師會運作成效的三個層面與八個面向加以擴 大或做更深入的研究,使研究內容更加寬廣與充實。亦可進一步針對縣(市)

地方教師會或全國教師會之運作成效做研究,比較不同層級教師組織所採取策 略上的差異情形。

三、在研究方法方面

研究方法方面,量化統計方面則可繼續進行線性迴歸或結構方程式,做進 一步預測分析,質化方面則可利用個案研究或觀察法,對單一或少數學校教師 組織蒐集更深入的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其差異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中央社,2010 年 6 月 1 日,〈工會法修正,全教會:沒牛肉〉。2011 年 12 月 19 日。取自 http://news.cts.com.tw/cna/life/201006/201006010486194.html 方彩鳳(2002)。中小學教師會集體協商制度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秋絨(2003)。臺灣、德國教師組織之比較。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 組織與專業權發展(303-336)。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海捷(2006)。教師罷教與學生受教權孰重。現代教育論壇,14,285。

王馨羚(2006)。學校教師會組織定位、運作情形及未來發展之研究─以臺北 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立法院公報(2003)。「教師法修正草案」第一次公聽會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

92(22),2-40,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全國教師會(2007)。教師工會相關新聞評論。2011 年 4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taotc.org/xoops/modules/newbb/dl_attachment.php?attachid=1197 196673&post_id=76

全國教師會(2011a)。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暨教師評鑑制度報告。全國教 師,50,3。

全國教師會(2011b)。跨部會協調,修改法令,支持家長與學校共同協助學生,

落實增置輔導人員,協助學生與家長。全國教師會 2011 年 2 月 16 日新聞

稿 , 取 自

https://docs.google.com/viewer?a=v&pid=explorer&chrome=true&srcid=1QC Sut2Jx4JGRLC-nzYlrlNRwX69oBmHegMxVa-Hf-kWBuF0BkJn155_sVSpQ

&hl=zh_TW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4

朱玉璽(2007)。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參與環境運動之歷程研究。國立 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江文隆(2009)。簡介中國大陸的擇校熱。臺北市:全國教師會。

吳老德(2003)。教師組織工會與罷工權合適性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 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黃旭鈞(2005)。教師專業倫理準則的內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

132,44-58。

吳靜芬(2005)。中學教師對組織工會的認知及參與意向。國立中山大學中山 學術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佳佩(2007)。從教師會到教師工會的組織變革與發展。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沈春生(2005)。美日兩國教師組織工會化發展與運作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 大學比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周幸誼(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會態度與學校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周家弘(2009)。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角色認知、對教師工會功能看法與其參 與教師工會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

周家弘(2009)。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角色認知、對教師工會功能看法與其參 與教師工會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