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對於參與同步教學實習有相當正面的評價,泰半給 予肯定的分析數據資料的結果亦具體顯示,科技化學科教學知識以及同步教學實 習的實施能有效提升職前教師的華語文教學能力。有鑑於此,研究者根據研究目 的及結果的探討提出對華語文同步教學實習的總結與建議,希望能將本教學研究 成果推廣運用到其他知識領域,提昇此類教學方式的應用層次,更為進一步的同 步華語教學相關研究有所貢獻。

研究者綜整相關建議如下:

一、線上同步華語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根據本研究華語文同步教學實習的資料分析統整結果,以及針對研究對象的 不足之處,研究者彙整出線上同步華語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如下:

(一) 基礎的中文專業能力,包含熟悉華語語音結構知識,以及語法、詞彙、

漢字等語言知識,特別注重透過視訊教學媒介的發音強調正確性;

(二) 以線上授課的方式結合多媒體素材呈現中國文化社會習俗的相關知識;

(三) 相當程度的外文能力並能特別應用於口語教學策略;

(四) 執行教學的相關能力,如教學法、測驗與評量、規劃教學、掌握課室節 奏、並且能以科技化工具和網路平台的使用輔助線上同步教學;

(五) 嚴格自我要求並反思教學尋求進一步科技融入華語教學的專業發展。

二、建構華語職前教師同步教學培訓模式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在同步教學規劃的不足之處,提出對華語文同步教學實習 職前教師培訓模式的建議如下:

(一) 確立職前教師培訓模式的架構;

(二) 針對華語文專業知識進行培訓;

(三) 對職前教師進行評量和測驗以檢測培訓成效;

(四) 規劃外文課程為職前教師建立足以輔助華語教學的外文程度;

(五) 提供職前教師詴教機會。

111

根據以上五點的培訓架構與流程,讓職前教師在進行同步教學實習之前先具 備相當程度的華語教師專業能力,然後再透過同步教學實習的實施累積實際 教學經驗,進一步培養、砥礪專業知識及教育知能。

三、未來相同領域研究建議

本研究華語文同步教學實習的研究限制在於對 50 位研究對象職前的整體培 訓規模不足,培訓程度也不夠深入紮實,只能讓研究對象以從做中學的方式,且 戰且走,從實際的教學經驗中不斷修正缺失、改善教學模式與策略,導致職前教 師的華語文專業知識、外文能力、和教學能力略為參差不一,頗為可惜。 另外,

現今美國主流中文學校習以平板電腦如 ipad 做為行動教學載具,其學生在課室 上課之時,多半人手一台平板電腦以利操作和學習;然而,此一趨勢在臺灣尚未 蔚為潮流,所以,想要栽培一位稱職專業的線上同步華語教師,勢必也需要嫻熟 平板電腦和更多行動載具融入課室教學的使用技巧,以利帶給學生更多元豐富、

高效率的學習模式。對於未來有志者從事相同領域的同步教學實習研究,建議必 須建立統一一致的職前培訓模式之規劃,增加對外國中文主流學校課室所使用的 學習工具之知識,最後,必須嚴格要求職前教師的自我省思能力和覺察力,以期 職前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展現華語文專業能力並有效地協助外國學生學習中 文。有鑑於此,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及結果的探討,提出對華語文同步教學型態 的總結與建議,希望能將本教學研究成果推廣運用到其他知識領域,提昇此類教 學方式的應用層次,更期盼為進一步的同步華語教學相關研究有所貢獻。

112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呂念慈。(2002)。華語視訊遠距教學活動設計─以日籍學生為例。臺北。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

宋如瑜。(2008)。華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個案為基礎的探索。臺北市:秀威 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如瑜。(2009)。華語文教學實務。臺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宋如瑜。(2012)。華語教師的教學語言研究──以師資培育為導向。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華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宋如瑜。(2013)。華語教學新手指南─實境點評。臺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

李昆璟、連育仁。(2011)。全漢字檢索系統 ACCESS 之設計與發展。第十屆臺灣 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一百年十月。

李昆璟、連育仁。(2011)。華語文遠距教學能力培訓及評核指標發展研究。第七 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一百年六月。

杜源芳。〈我國師範教育的實習〉,收於《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

134-136,台北:正中,1991.10。

周中天、連育仁。(2011)。華語教師線上教學能力之評估與探討。紀念梁實秋先 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一百年十月。

林金錫、連育仁。(2010)。華語文數位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新學林。

林雅惠。〈談臺灣現行華語文師資培訓之反思〉,收於《2008 第一屆華語文教學 國際研討會暨工作坊論文集》476-489,台北:文鶴,2008.3。

竺靜華。(2006)。華語教學實務概論。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信世昌、李希奇、方淑華、李郡庭、林珮君。臺灣華語教學研究 Taiwan Joumal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總第三期 Yol. 3 (2011.12) : P16。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

徐式寬、關秉寅。(2009)。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系統實施計劃成果

113

報告摘要。2010 年 1 月 7 日,取自 http://tict.moe.edu.tw/files/V2220090729.pdf 馬海燕。(2010)。海外學習漢語人數達 4000 萬上百國高校設漢語課, 中國新聞網.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nanews.com/hwjy/2010/12-11/2715970.shtml

張于忻。(2010)。華語文數位教材之模組設計探討。中原華語文學報(5),179-198.

張美珍。(2007)。資訊融入國文科教學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

張淑萍。(2009)。98 年度華語文數位教學能力指標與架構 Retrieved 10/15,2011, from http://blog.huayuworld.org/gallery/7177/eLearningChinese.ppt

曹逢甫。(2007)。臺灣華語文教學師資培訓。柯華葳、何大安(主編),華語文研 究語教學:四分之一世紀的回顧與前瞻。臺北:世界華語文學會。

陳亮光。(2008)。多媒體融入華語教學提升教師提問技巧之研究。中國語文學報,

2,49-67。

陳姚真。(1999)。〈中美視訊會議學環境中互動性距離、滿意與學結果之關係〉,《教 學科技與媒體》,45:40-53。

蔡喬育。(2011)。華語文教師教學專業發展助力與困境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 學,語文學報第十七期 2011.12,頁 266。

蔡雅薰,舒兆民,陳立芬,張孝裕,何淑貞&賴明德。(2008)。華語文教學導論:

三民書局.

鄭琇仁,許詩聆 。(2010)。融入網路視訊於同步線上華語教學之研究──以 JoinNet 教學個案為例。

http://tw.blog.yahoo.com/help/prosecute.php?type=article&mid=15766&owner=lihon g889 -9n 2010 華語文創新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鄭琇仁、宋如瑜。(2011)。多媒體華語教學。新北市: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鄭琇仁。(2011)。探討遠距教學師資培訓:教學實習反思與線上口語華語教學師 資培訓策略。

謝佳玲,高俊江,羅婉亭。(2010)。〈華語跨文化遠距同步視訊教學之師資培訓研 究〉,《第四屆美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 治大學。

114

英文文獻

Archambault, L., & Crippen, K. (2009). Examining TPACK among K-12 online distance educ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9(1), 71-88.

Bakker, A. (2004). Design research in statistics education: On symbolizing and computer tools. 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oefschrift Universiteit Utrecht, Tekst. Retrieved December 29, 2006, from

http://igitur-archive.library.uu.nl/dissertations/2004-0503-153943/inhoud.htm Bannan-Ritland, B. (2003). The role of design in research: The integrative learning design framework.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 (1), 21-24.

Barab, S., & Squire, K. (2004). Design-based research: Putting a stake in the ground.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 (1), 1-14.

Brown, A. L. (1992). Design experiment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creating complexinterventions in classroom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2 (2), 141-178.

CLASS. (2011). CLAS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k-12 Chinese Teachers Retrieved 10/15, 2011, from http://www.classk12.org/2011/ts.htm

Cobb, P., Confrey, J., diSessa, A., Lehrer, R., & Schauble, L. (2003). Design experiment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 (1), 9-13.

Collins, A. (1999). The changing infrastructure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 L. S.

Schulman (Ed.), Issues in education: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pp. 289-29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Collins, A., Joseph, D., & Bielaczyc, K. (2004). Design research: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 (1), 15-42.

Dede, C. (2004). If design-based research is the answer, what is the question? A commentary on Collins, Joseph, and Bielaczyc; diSessa and Cobb; and Fishman, Marx, Blumenthal, Krajcik, and Soloway in the JLS Special issue on design-based

115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 (1), 105.

Delfino, M., & Persico, D. (2007). Online or face-to-face? Experimenting with

different techniques in teacher trai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3(5), 350-365. doi: 10.1111/j.1365-2729.2007.00220.x

diSessa, A. A., & Cobb, P. (2004). Ont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ory in design experiment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 (1), 77-103.

diSessa, A. A., & Cobb, P. (2004). Ont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ory in design experiment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 (1), 77-103.

Dreyfus, H.L., & Dreyfus, S.E.(1986). Mind over machine. New York: Free Press.

Finkelstein, J. E. (2009). Learning in Real Time: Synchron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John Wiley & Sons.

Glisan, E. W., Dudt, K. P., & Howe, M. S. 1998. Teaching Spanish through distance education: Implications of a pilot study.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1.1: 49-66.

Kelly, A. E. (2003). Research as desig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 (1), 3-4.

Ko, S., & Rossen, S. (2010). Teaching Online: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Routledge.

Koehler, M. J., & Mishra, P. (2008). Introducing TPCK. In J. A. Colbert, K. E. Boyd, K. A. Clark, S. Guan, J. B. Harris, M. A. Kelly & A. D. Thompson (Eds.), Handbook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Educators (pp. 1–29). New York: Routledge.

Marks, R. (1990).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m a mathematical case to a modified concep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3), 3-11.

Mishra, P., & Koehler, M. J. (2006).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8(6), 1017-1054.

Motamedi, Vahid. 2001. A Critical Look at the Use of Videoconferencing in United States Distance Education. EBSCOHOST Research Databases 6352666.

Richards, J.C. & Rodgers, T.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lmon, G. (2002). E-tivities: the key to active online learning: Kogan Page.

116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of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1), 1-22.

117

附錄一 前測問卷

華語文遠距教學評量問卷

第一部分:個人資料

姓名:

系級:

擬參與班別: □Simon Fraser□Middlesex

中文教學經驗: □無□半年以下□6 個月至 1 年□一年以上 是否曾使用 skype? □是□否

是否會使用 google

hangouts? □是□否 是否有其他數位化教

學平台的使用經驗?

□是□否,若勾選是,請簡列於下:

母語:

成長地區:

第二部分:華語文知識測驗

1. 華語語音結構包含哪些音素?

2. 「ㄖㄨㄢˇ」包含哪些音素?請指出來。

3. 請分別列出一、二、三、四聲的調值。

4. 拼音標註:

a. 怎麼辦?他又失業了。

b. 千奇百怪的題目

118

第三部分:華語科技化教學知識自評

請衡量自身能力,勾選與題幹敘述最相符的程度,1 為最低,5 為最高。

1 2 3 4 5

1. 我能在不需別人指導及協助的狀態下安裝電

腦麥克風及喇叭     

2. 我知道如何解決在教學時所遇到的電腦技術

性問題     

3. 我在學習或教學過程中時常運用各式科技工

具     

4. 我擁有使用科技工具的技術及能力     

5. 我知道如何評估學生在課堂裡的表現。     

6. 我可以根據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了解與否調整

教學內容。     

7. 我可以調整我的教學風格以符合不同學習風

格的學習者。     

8. 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    

9. 我可以在課室中運用廣泛的教學策略。     

10. 我對於一般學生的理解及迷思相當熟悉。     

11. 我知道如何經營及維持線上課室教學活動。     

12. 我有教授華語文的足夠知識。     

13. 我能以華語教學的需求思考教學內容。     

14. 我能以不同的方法及策略培養我自己對教華

語時所需的各種知識及能力。     

語時所需的各種知識及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