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針對文獻分析以及研究結果,以下提出三部份建議。首先,針對學校實踐中 間領導實踐上提出建議;其次,向教育主管機關支持中間領導發展提出建議;最 後,則是對未來研究之建議,詳述如下。

壹、 對學校實踐中間領導之建議

一、 建立系統性對話機制,找尋合適的中間領導者

由於課程改革是長期且龐雜的任務,涉及的廣度與深度相對需要更多的教師 一同參與,才有大規模轉化課程的可能。因此在實踐策略上,學校須建立暢通的 對話管道與開放的對話空間,確保溝通無礙,開啟理性對話的可能性。所有決策 過程與結果是經由中間領導團隊透過各種專業對話,多次、密集的來回溝通,不 斷的探索、展開議題,並且訂定期程,透過任務性分組,組織社群,推動課程改 革,將學校的發展主軸融入基本的課程與教學之中。中間領導者發揮其中介作用,

向上倡議,向下傳遞資訊,教師們勇於提出想法,並且願意承擔責任。

由恆遠高中中間領導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說服教師參與並強化中間領導團 隊,是實踐中間領導首要任務,找尋最初參與的人員是發展中間領導的關鍵,學 校策略上應審慎檢視校內的資本,尋找合適的領頭羊,讓合適的領頭羊教師能在 對的位置上做對的事情,再透過中間領頭羊教師的號召與引導,校內的社群或中 間領導團隊自然會逐漸擴大。

169

二、 建立與學校合作創新的教師社群組織文化

如同研究結論中所述,要激發教師承擔中間領導的意願,需喚起教師對於教 師工作本質、未來教育發展方向或學校與自身連結的意識。面對新的挑戰與改革,

教師具備主動性、自主性,不是由外而內強推,而是自發參與。

因此,學校應該營造教師與學校之間的緊密關係,建立教師與學校相應的文 化,透過系統性的歷史回顧與環境掃描,再次思考教師在學校當中的角色定位與 意義。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石,是最能代表學校的群體,教師全體應共同分享組 織發展的責任與義務。透過建立與學校相應的學科、社群組織文化,教師團隊了 解並認同學校的歷史背景、發展脈絡、學生特性,對於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亦有 共識。進而能夠以學校的特色以及學校的願景作為課程發展的出發點,進一步的 發展學校的課程與活化教學。當組織產生與學校相應的組織文化,發展方向與學 校願景一致後,才能時時檢視自身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最終成果才能與學校的 願景目標相契合。

三、 訂定目標期程,透過中間領導逐步推動課程發展系統

由研究結論可知,具有目標性之中間領導團隊能夠有效推動學校課程轉化。

學校應訂定任務目標期程,給予中間領導團隊階段性任務,確保中間領導的有效 運行;其次,合理化中間領導者的領導作為,透過中間領導發展課程。

中間領導是課程任務導向之領導機制,依照任務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任務型組 織,當階段性任務結束後,組織效能降低。因此,學校必須清楚了解中間領導團 隊任務發展的生命週期,在階段性任務即將結束的時候,適時給予下一階段的目 標與任務,確保中間領導的有效運轉。其次,由於中間領導者不限於正式或非正 式職位,加上教師工作性質富含高度自主性,因此中間領導者在領導上可能會遇 到挫折與困難,此時需要學校透過行政的支持力量,給予中間領導者合理化的指 令與任務,讓中間領導者回到各學科領域、社群之後有充足的理由與權力,號召 組員、教師,進行任務的分派。

170

系統性的規畫安排學校課程發展的目標與期程,擴大課程發展會議,一系列 課程發展會議成為學校課程轉化的重要平台。透過中間領導團隊的協作,依照任 務的不同,詳實記錄會議過程以及彙整歷年課程發展的重要經驗與資料,穩定推 動學校課程發展。

四、 建立行政支持系統,安排回應課程發展需求之增能研習

學校面對課程改革除了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轉變,當中亦涉及學校體制變 革,如選課機制、導師制度、學段安排、教室安排、設備添購、教師鐘點費用等 等,完備的行政配套是課程轉化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儘管中間領導一改 過去行政為主導的領導模式,以教師團隊為行動主體,然而在推動改革過程中,

仍然需要高層領導與行政端的扶持與協助。學校應建立良好的行政支持系統,暢 通學校溝通管道,營造行政端與教師團隊良好、信任的關係,藉由各種形式的對 話、討論、研究,教師團隊與行政團隊協同努力,行政支持系統成為推動課程轉 化的最佳助力。在各種會議或研習活動中,廣邀學校教師與行政共同參與,提供 教師與行政公開對話的場域。行政團隊在會議場合中為教師解惑,教師亦有向上 反應的機會,因此行政能掌握教師課程發展上的困難,並提供即時的資源協助。

行政與教師形成夥伴關係,能夠互相尊重與體諒,讓教師更願意面對課程改革的 挑戰。

增能需求方面,教師在中間領導過程中需要認同107 課綱理念以及學校發展 願景,使教師在沒有正式職銜的情況下願意參與改革;此外,中間領導者必須了 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學習如何帶領組織進行討論、協商,在沒有正式職位的狀 況下,能夠偕同教師們進行課程改革的任務;最後,中間領導者對新政策必須要 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引導教師們一同討論,確定課程發展方向與政策的一致 性。因此,學校行政單位在了解到教師增能所需之後,應針對教師在中間領導過 程中的各種需求,協助安排各式討論活動、工作坊。透過系統性的規劃系列增能 活動,協助教師澄清學校願景目標、領導角色以及支持專業發展。

171

貳、 對教育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 強化學校高層領導對中間領導角色之重視

經由本研究結果可知,中間領導仰賴校長等高層領導的啟動與支持。校長的 角色就像開啟中間領導的鑰匙,啟動中間領導團隊的改革動能。此外,加上現今 教育新政不斷推出,光靠校長一人絕對無法應付龐大的學校組織與改革任務。因 此,了解中間領導的意涵並懂得善用中間領導的力量,是未來學校經營發展上很 重要的一環。

儘管中間領導一詞目前在國內尚未廣為人知,但是就國外經驗看來,各國已 經開始注重中間領導的力量並且由政府自上而下積極的推動。就國內教育生態來 說,由於教師普遍不認為自身是領導者,由上而下的公開倡導中間領導或許不是 最適合的方式,然而中間領導絕對是推動學校課程轉化的有效途徑之一,如何喚 起學校教師中間領導的潛能,善用中間領導的策略性角色,是未來學校課程發展 重要的領導策略,因此充實校長等高層領導者對於中間領導的重視及運用有其必 要性。

二、 推行中間領導支持計畫,培養中間領導人才

經由研究結果發現中間領導的發展仰賴外部資源的挹注與增能,包含跨校的 研習、社群或是共備經驗,皆是增能中間領導的重要途徑之一。建議政府應重視 中間領導者對於學校課程發展之重要性,透過支持計畫與資源挹注,提供跨界交 流的學習平台,教師們能夠於工作坊、專業成長研習等場域相互學習、交流,並 且在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分享、交流、反思與行動。政策給予中間領導發展的空間,

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喚起教師對於中間領導角色的覺知,同時增能教師成為中間 領導之種子教師。教師有意願以及動力在既有學校組織結構中,尋找領導突破之 路徑,教師能夠在課程設計、教學教法上做出突破,共同形塑新型態的教育模式,

展開改革行動。有了教育政策的支持,學校有了強力的後盾,校內才能打破舊有 的慣性思維,發展由下而上的變革行動,實踐中間領導,積極回應課程變革。

172

參、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持續追蹤個案學校之發展動態

研究者最早自103 年開始接觸恆遠高中課程發展的歷程,自 104 年正式進入 研究現場,前後約兩年時間,當中參與各種行政會議、教師社群共備會議、知能 研習,觀察到教師態度的轉變,積極參與學校課程發展的過程,看見學校發展課 程的歷程與階段性成效。從高一選修課程發展、英文科及數學科分級教學,到成 為107 課綱前導學校後,校內展開一連串 107 課綱方案討論,從規劃 103 學年度、

104-106 學年度課程地圖,如今已經開始著手規劃 107-109 學年度課程地圖,並在 105 年暑假試辦模擬 107 課綱之實驗計畫,從中了解到中間領導與課程轉化之間所 產生的效應。目前恆遠高中正處於課程發展的高峰,隨著107 課綱即將上路,校 內正如火如荼展開大規模課程改革。然而,礙於研究期程考量,本研究只能呈現 研究期間內所發生之課程轉化歷程,對於未來課程發展之具體成果以及新校長上 任後,中間領導的發展情形無法進一步探究,因而建議未來之研究可以持續追蹤 中間領導團隊在歷經校長輪替後,如何維持動能,當中的過程及策略值得再進一

104-106 學年度課程地圖,如今已經開始著手規劃 107-109 學年度課程地圖,並在 105 年暑假試辦模擬 107 課綱之實驗計畫,從中了解到中間領導與課程轉化之間所 產生的效應。目前恆遠高中正處於課程發展的高峰,隨著107 課綱即將上路,校 內正如火如荼展開大規模課程改革。然而,礙於研究期程考量,本研究只能呈現 研究期間內所發生之課程轉化歷程,對於未來課程發展之具體成果以及新校長上 任後,中間領導的發展情形無法進一步探究,因而建議未來之研究可以持續追蹤 中間領導團隊在歷經校長輪替後,如何維持動能,當中的過程及策略值得再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