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恆遠高中課程轉化脈絡下之中間領導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恆遠高中課程轉化脈絡下之中間領導

恆遠高中校長上任以來已邁入第八年,自98 學年度起持續將課程發展、教師 教學、學生學習作為校務發展的三大主軸,並且建立「作為學生學習的贏家學校」

為學校願景,推動校內課程轉化與改革。檢視過去七年發現,恆遠高中在課程發 展上做出許多重大突破,累積了豐富的課程發展與創新教學成果。99 學年度通過 高中優質化計畫,建立學校願景及目標圖像,將100 學年度設定為品格元年,致 力於推動學生品格力,由學生票選核心品格、校務會議全校教師票選心智習性,

共同發展學生圖像;101 學年度通過領先計畫;102 學年度完成 103 年 12 年國教 免試入學新生三年課程學習地圖;隨著103 年頒布 107 課綱,顛覆過去傳統的教 育模式,嘗試朝向全面性的願景實踐與課程再造。以下將進一步說明恆遠高中課 程轉化之重要轉捩點及歷程。

壹、 恆遠高中課程轉化之脈絡 一、 回應外部教育改革之訴求

近年來由於政治、經濟、社會快速變遷,受到全球化、少子女化、高齡化、

數位化以及全球暖化等國際化趨勢轉變,對於人才培育的改觀,衝擊各級教育。

如何培養未來公民,讓學生能夠適應21 世紀的生活與工作,是目前許多國家、國 際組織都在探討的議題,包含學校整體教育理念、學校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都必

90

須做出改變(教育部,2013)。未來人才培育的政策鼓勵學校教師捨棄傳統教學,

重新思考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成為各級教育的發展重點。

台灣自90 年代後以教育鬆綁進行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 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秉持延後分化與科目簡併原則,強調延後分流、減少 必修、增加選修科目,學生在選修科目上有較大的選擇性。同時,政府亦下放權 力,推動學校本位發展,學校得依學區、學生特性、學生學習需求規劃適性、特 色課程。此波課程改革強化學校專業自主與排課彈性,呼應延後分化及全人教育 的目標,預告了未來12 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 12 年國教)的走向。

12 年國教的政策目標是希望基礎教育能夠擺脫過去偏重智育的升學主義,以 全人教育激發學生發展潛能和提供適性發展的機會與表現,以期提升國人整體素 質,培養學生具國際化、全球化所需的競爭與合作能力,奠定各類專業人才的軟 體建設(教育部,2013)。而對於 12 年國教課程綱要之訂定,受到國外教育思潮 對跨領域素養的重視以及未來趨勢影響,新課綱的改革方向大抵回應上述全球化 的社會發展,符應世界教育發展趨勢。對於未來人才的預設不僅限於學科知識,

還包括跨領域的通用能力,並能應用於生活情境。因此,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 總綱(以下簡稱107 課綱)強調素養導向之課程與教學,重視跨領域素養的養成、

學生知識統整、動手操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現代生活與面對未來挑戰,

所應具備之知識、技能與態度。

二、 回應內部學校組織困境與挑戰

回顧校長就任的百日報告書,98 學年度校長上任後,即刻掃描校內環境並確 認組織現況,定位學校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與挑戰。由於恆遠高中屬於大型 學校,面對大環境對課程改革的需求,要讓全校所有成員達到願景共識,牽動到 許多班級和教師,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及精力,運用學校發展的策略,策略性地 重塑、開創、營造學校,建立分散領導模式,協同教師合作創新。經由環境掃描,

恆遠高中校長發現當時校園氛圍低迷,各領域教師之間彼此對立,相互不信任,

91

課發會淪為教師爭奪課程時數的場合,學科之間彼此衝突,教師之間無法對話。

因著教育改革時機,校長意識到課程變革為學校發展的契機,重修教師之間的關 係,成為校長上任後面臨的第一項挑戰也是首要任務。同時,校長瞭解到校內教 師多數優質但缺乏自信以及合作的動機與意願,對未來發展方向沒有頭緒,學校 處於舊有的行政領導模式,難以展現積極性的團隊合作思維與行動。校長作為領 導的發動者,同時面對外部教育環境、政策的革新以及校內組織氛圍問題,從重 塑學校文化著手,建立溝通機制,再透過願景的佈畫,以「作為學生學習的贏家 學校」為願景,號召教師一同參與學校經營,鼓勵教師組成社群。校長運用各種 機會不斷說服教師,教師們展開了專業對話,透過外部資源的導入與挹注,教師 們開始參與競爭型計畫,同時發展教師團體動能,並且提升教師課程發展的能力,

開啟了學校課程轉化的大門。

民國100 年宣布 103 年正式實施 12 年國教,宣示未來課程與教學甚至是學校 組織都必須有所改變,學校面臨全校性的課程架構統整與再建構。在12 年國教正 式實施的緩衝期間,政府亦不斷推出計畫型輔助方案,穩定推動12 年國教。因此,

自98 學年度至 102 學年度,重新營造學校組織動能以及參與各種計畫型課程規劃 與設計成為恆遠高中的發展重點。

貳、 恆遠高中課程轉化之發展方向與路徑

自98 學年度起,恆遠高中的課程發展開始由校長及學校領導團隊發起,依循 學校的文化脈絡,了解學校的挑戰與機會,利用組織再造的策略與優勢,重修關 係、佈畫未來願景、利用計畫發展社群,打造穩定的、具備組織動能的學校,為 未來中間領導發展的基底。

一、 組織再造:重修關係

恆遠高中校長回顧過去學校生態時談到:「過去恆遠高中開行政會議的時候,眼睛 都不看對方的,因為他們就覺得趕快開完這個會議然後就好了」,當時學校氛圍是教師彼 此之間相互不信任,連同課程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課發會)開會時也是彼此爭

92

搶、互不相讓,以至於課發會功能無法彰顯。因此,校長開始經營學校的共同文 化、發展共同語言,利用各種會議的場合,向教師們訴說學校發展的方向,並營 造出對話的空間,從根源解決問題,開啟教師們的對話機制,建立起學校的核心 價值,並宣布學校未來發展的三大面向,重建教師之間的信任關係,營造信任感。

我們慢慢的經營這個會議的場合,變成是一個大家可以對話…慢慢地把這些障礙先去想 辦法排除掉。所以,剛開始的前一兩年確實花了很多的力氣在營造大家彼此的信任,那 個信任感要出來才有辦法對話。(1051014-P1)

由此看來,恆遠高中之重大轉折始自新校長上任之後,對學校整體文化、氛 圍有了重大的影響與改變。校長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未來八年來恆遠高中課程 轉化的大門。

二、 佈畫未來:建立願景與共識

面對教育環境變革,學生學習權重新定義,恆遠高中校長認為透過教師團隊 開展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才能達到學生本位的學習圖像及適性發展的目標。

而有效串連課發會、核心小組、教學研究會以及教師專業社群則必須仰賴共同語 言、持續對話機制的啟動。因此,透過校內不斷地進行專業對話與溝通,激盪想 法、建立共識,透過由內而外的系統思考模式,審視個人與組織的定位與目的,

思考變革的意義與目標。學校經由打開對話建立共識,確立學校目標,共同決定 學校未來發展方向與本位課程的架構脈絡。教師們開始相信12 年國教為學校轉型 與改革帶來契機,未來有能力翻轉教育生態,共創台灣教育願景。負責領航的校 長對於未來課程改革的趨勢頗為認同,並點出課程改革之重點,她說:「這不是他們 [教師]例行性的工作,多出來的,那他們會想說:我們做這件事情是『符合』我們學校的核心價 值的,然後也對於學生本身是好的,與以學習者為中心這件事情是完全吻合的,那我又有能 力、經費又足夠,那我們就去做。」

93

恆遠高中自98 學年度起累積教師與行政團隊三年的努力,依據課綱理念以及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發展學校願景圖像(文A5-1)。建立學校願景為透過探索、串 連、轉化三階段學生學習,欲培育兼備人文、科學與藝術的未來人才(圖4-1)。

4-1 恆遠高中學校願景圖 資料來源:恆遠高中

從課程發展歷程來看,恆遠高中從學校願景出發,以創新課程設計為目的,

組織教師團隊與行政團隊,多次來回的討論與合作,創造團隊承諾,以終為使,

從目的出發,邁向願景(文A5-1)。長期累積下來的對話、信任關係,讓教師有意 識地參與課程研發,並獲得價值與意義。101 學年度校務會議及各學科教師教學研 究會的討論,全校教師共識決選出學校的六個心智習性,貫穿全校課程發展與教 師教學,凝聚教師對於學校發展的願景與共識(文A1-2)。加上100 學年度由學生 票選出來的五大核心品格,恆遠高中以「作為學生學習的贏家學校」為核心價值,

產生了課程設計的核心願景圖,具體串聯了學校願景與課程發展(圖 4-2)。

94

4-2 恆遠高中課程設計核心理念工具圖 資料來源:恆遠高中

在確立明確的學校願景圖像之後,校長希望藉由凝聚學校成員的共識,建立 校本課程發展的核心價值「深耕五大核心品格,發展六大心智習性,推動親師生 學習共同體,建立學校本位課程架構,透過探索、串連、轉化的三年段學生學習,

培育人文、科學與藝術三兼備的未來人才」(文A5-1)。共識串連起全校全體成員,

培育人文、科學與藝術三兼備的未來人才」(文A5-1)。共識串連起全校全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