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主要依據研究者進行的行動研究,對未來實施科學遊戲的教師一 些參考意見,並提供對科學遊戲教學有興趣的後續研究者之參考依據。

一、 科學遊戲課程設計

(一)科學遊戲活動設計素材的來源

教師平日忙於教學與行政工作,若要自編教材,從構思科學遊戲點子 到完成教學設計,若無參考資源,會耗費許多心思與時間。研究者從研究 經驗,從收集坊間科學遊戲叢書,並將之彙整而轉化為教學素材,發現這 是獲得教學素材相當便捷的一個方式。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彙整科學遊戲活 動相關書籍,並將之彙整而轉化為教學素材,以節省自編教材的時間。

(二)結合科學原理發展問題解決任務

有了豐富的科學遊戲活動設計素材之後,以學生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事 物或了解的科學現象,選取科學遊戲教學設計的主題,讓科學概念學習與

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結,讓學習生活化。為了避免科學遊戲只是單純引起學 童興趣,而缺乏學習的內涵,配合科學原理發展出可讓學生學以致用的「問 題解決任務」。在研究歷程裡,幾位協同教師提供研究者在教學設計改進 的意見,如:在問題解決任務「愛麗絲夢遊仙境—取鑰匙篇」為避免學生 使用其它工具夾起硬幣,協同教師建議訂定規則「能不沾濕手指就取出硬 幣,方法不限,不過不能將水倒掉或將水面傾斜,也不可以使用其它工具 夾起硬幣。」協同教師的建議讓研究者的「問題解決任務」更加完整。因 此建議教師在發展「問題解決任務」時,最好能尋找2~3 位協同發展教師,

可藉由不同的觀點與經驗,一同集思廣益,腦力激盪出更多的點子。然後 再結合小組競賽模式,讓學生在競賽過程中,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並激盪出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三)教學流程設計

1.CPS 融入科學遊戲教學設計

鑑於創造性問題解決(Creative Problem Solving,CPS)為一套有效 提升創造潛能與問題解決的方法(Treffinger & Isaksen, 2004)。本研 究將CPS 六大解題步驟「發現困惑」、「發現資料」、「發現問題」、「發 現點子」、「發現解答」和「尋求接納」融入科學遊戲教學活動,可以提 供給教學者在引導學生展現其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依循。

2.故事模式的科學遊戲教學活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對於可以動手操作的科學遊戲很有興趣,加上科學遊戲的設計先 以學生喜歡的多啦A 夢故事開場,學生們都很認真的聆聽,聽研究者到底 要說什麼,學生們還針對研究者的故事提出他們創意的想法,科學遊戲教 學活動安排,成功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童喜愛在遊戲中、故事中學習,

建議教學可掌握學童喜愛遊戲與故事的特質,來設計教學活動。

二、 科學遊戲教學實施

從三次行動的教學發現CPS 融入科學遊戲教學是可行的方法,可以讓 學生學到許多知識、活動內容精彩有趣、可以動動腦,能讓頭腦靈活應用…

等,還可以提升學生對「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興趣,發現「自然與生 活科技」變簡單,變有趣了。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多採用CPS 融入科學遊戲 教學。研究過程發現教師在實施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班級學習風氣

從三階段的行動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不同班級的學習風氣,影響科學 遊戲教學。常規秩序較好的班級,研究者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管理秩序,

或排解學生的糾紛,科學遊戲教學活動可以順利進行,教學時間比較容易 掌控。因此建議教學者在面對不同班級不同的學習風氣時,隨時掌控教學 脈動,讓班級經營更有效能,科學遊戲活動進行的更順利。例如:面對種 種學生不同的狀況,可善用多樣化策略,如:競賽獎勵制度、建立班級默 契、加減分制度、科學小玩具獎勵踴躍提供點子的同學...等,多樣化的方 法來增強、塑造學生的好行為、削弱不適當的行為。此外,研究者發現學 生很在意競賽成績,競賽成績會影響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評價,第三階段的 班級在第二單元時還為了競賽成績爭吵,影響學生對教學活動的感受。因 此建議教師對於競賽成績不理想的小組可以給予適時鼓勵,以減少學生失 落的心情。

(二)小組合作的情形

研究者發現小組合作的情形,會影響科學遊戲的教學成效。團結合作 的小組,因學生能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所以競賽成績比較好。不合作的 組員因配合度比較低或不守規矩,而影響組內活動心情、學習氣氛,對教 學活動的評價。建議教學者宜多注意小組合作情形,對於不合作的組員能 給於適時的鼓勵與輔導,或調整組別。

(三)教師的態度

研究者發現老師的態度會影響他們是否喜歡這門課。建議教學者進行 教學時,在養成學生知識技能之外,並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以開放包容 的態度看待學生的表現,當學生感受到輕鬆、沒有壓力的氛圍時,學生可 以舉一反三,誘發更多的想法與創意表現,並且喜愛教學活動,化被動為

主動學習,達成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 未來研究發展

(一) 追蹤以CPS模式融入科學遊戲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影響

學生能在創造性問題解決(CPS)融入科學遊戲之教學活動中,激發 創造力及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學生是否可以將在三個教學活動 6 節課 中,所學習到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類推於其它情境可以再持續追蹤。

(二) 運用不同研究方法

可採用實驗法將學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再依據實驗結果比較兩 組的差異。或以個案研究法,深入探討CPS融入科學遊戲對學生學習成 效、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科學學習興趣的影響程度。

(三)探討迷思概念的改變

經由科學遊戲中所發現的迷思概念,可再探討教師如何運用實作及 引導討論而改變。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山田卓三(2004)。科學魔術 KIDS。資優 KIDS 快樂學習營 1。(蘇阿 亮譯)。台北市:漢欣文化。

毛松霖(1999)。二十一世紀國小自然科課程的新趨勢。論文發表於國小 數理科教學國小數理科教學研討會專輯(三)。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王晃三、顧志遠(2000)。問題解決學上課講義。

王蘊潔譯(2002)。77 個不可思議的科學魔術。台北市:方智。

安大略科學中心 Ontario Science Centre(1998)。高爾夫球的酒窩 : 136 項趣味科學遊戲上。(張麗瓊譯)。台北市:遠哲基金會。

牟中原(1999)。推薦序。載於蕭次融、羅芳晁、房漢彬、施建輝等著,

動手玩科學。台北市:遠哲基金會。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麗珍(2005)。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 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中市。

呂素雯(2002)。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問題解決 能力、態度及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戊益(2000)。國內科學遊戲活動之探討。臺中縣自然科輔導團自然科 教學簡訊,3,3-8。

李秉彝(1972)。如何指導兒童作科學遊戲。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2(6),

13-14。

李金樹(2006)。實施創造性問題解決訓練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科學創

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文端(1990)。介紹激發學習動機的 ARCS 模型(阿課思)教學策略。

台灣教育,479,22-24。

卲瑞珍、皮連生(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堂麗(2003)。科學遊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臺中師 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瓊音(2005)。以科學遊戲輔助國小自然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 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懿偉(2002)。愛麗絲科學魔法遊戲書:30 個神奇的科學遊戲。台北:

方智。

邱美虹、林世洲、湯偉君、周金城、張榮耀、王靖璇(2005)。科學創意 實驗書。台北市:洪葉文化。

邱錦昌(1996)。實施問題中心取向教學法—創造終身的學習者。北縣教 育季刊,13,75-83。

洪川富(2005)。 應用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於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 學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中市。

洪文東(2003a)。創造性問題解決化學單元教學活動設計與評估。科學教 育學刊,11(4),407-430。

洪文東(2003b)。國小「酸鹼」與「氧化還原」教學模組設計及學童科學 創造力之實作評量。屏東師院學報,18,495-532。

洪正龍(2007)。科學遊戲對國小五年級不同學習動機類型學童的學習動 機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新竹市。

洪美嬌(2008)。科學遊戲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發展—以「紙張的遊 戲」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中市。

洪榮昭、朱永裕、鄭廉鐙(2002)。科技創作能力發展分析-以第二屆

「POWER TECH:全國少年科技創作競賽」為例。台灣教育,614,

16-23。

徐麗雪(2001)。國小科學遊戲教學活動成效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東瑋(2007)。以科學遊戲—泡泡為主題之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