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對注音補救教學反應較差者,直接進行國字教學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注音補救教學對認字並無遷移效果,而 實驗組中注音學習成效較佳者在認字測驗的表現較注音較差者來 得好,建議對於注音教學的反應較差、沒有明顯成效的兒童,在 排除了智力或身心障礙等因素後,直接跳過注音,以文字知識或 其他策略來進行國字教學。

(二)延長追蹤時間

根據研究結果,在補救教學結束一個學期後,實驗組與對照 組在認字及閱讀相關測驗上的成績並沒有顯著差異,但進一步比 較實驗組中注音能力已達精熟與尚未熟練兩個群體的成績後發 現,注音精熟組在認字測驗上的成績高於注音未熟練組。因此,

實驗組與對照組兒童在認字測驗上沒有顯著差異,或許是由於實 驗組學童的注音能力雖有進步,但仍有部分學童其注音能力尚未 完全成熟所致,而閱讀理解是比認字更高層次的能力,所以兩組 間也不會有差異。所以,如果能拉長觀察時間,待學童注音能力 更加純熟,將更能對注音補救教學的遷移效果有更完整的討論。

(三)將後測及追蹤測驗成績與常模進行對照,判斷學童是否已經 真的學會、回到同儕水準

在本研究中,僅就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進行比較與統計考 驗,但並未將之與常模來進行對照。從相關數據中亦可看出,低 成就兒童的個別差異頗大,補救後的效果也不同,而這些因素都 可能影響到後續統計分析的正確性。要判斷學童在接受補救教學 後是否真的學會,又有多少人能因此而回到同儕水準,建議可以 個別學童的後測或追蹤測驗成績與常模來進行對照,進一步確定 補救教學的成效。

二、對教育現場的建議

(一)將學習上沒有顯著進步的學童轉介進行特殊教育鑑定 根據特殊教育法所訂定學習障礙的鑑定標準,當學童在學習 上出現顯著困難時,除了評估其智力屬正常範圍且個人內在能力 有顯著差異外,尚需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對其無顯著 成效,方可判定為學習障礙(教育部,1998)。依照此定義,經補 救教學後有顯著進步的學生,應屬於一般低成就,而對教學反應 較差者,可假設其為學習障礙的高風險群。陳淑麗、洪儷瑜、曾 世杰(2005)的研究結果亦顯示,轉介前介入具有區分「一般低 成就」和「學障」的區辨效度。

因此,研究者預期,如能將教學反應較差的學童全部轉介進 行特教鑑定,將有極高比例的個案會被鑑定為學習障礙或其他障 礙。再就鑑定流程來看,被判定為疑似學習障礙的學童,需再經 一年的學習輔導後才能再行判別,轉介前介入讓特教鑑定不用再

花一整年的時間去蒐集「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無顯著成效」

的相關證據(教育部,1998),間接縮短了鑑定流程,同時也能降 低鑑定成本(陳淑麗,2004;陳淑麗等人,2006)。而其在實際教 學上更重要的意義是,在確定了每位低成就兒童學習困難的成因 之後,教師更能夠依照其學習特質設計適當的教學方案,真正落 實因材施教。

(二)改善現行課後輔導實施方式及教學內容

現行學校教育所提供的課後輔導種類繁多,各校課輔的上課 節數、班級人數也不盡相同,另外,在師資來源部分,除校內原 有之合格教師外,有些學校是由實習教師或校外師資來擔任,而 且由於低成就兒童光是在完成每日回家功課上即有困難,因此課 輔內容的第一優先往往是作業指導……這些都是教育現場會遇到 的實際問題,太多的變數使得一般課輔無法像嚴謹的實驗研究般 獲致相同的結果。而要改善此情況,研究者建議教育當局可藉由 舉辦相關研習,邀請專家學者或有豐富補救教學經驗的老師,分 享有效且實際可行的教學策略,並建立完整的補救教學教材資料 庫,讓教師可依照學生的個別差異,選擇適合班級或個人能力的 教材。如果校內需補救教學的人數較多,建議依學生能力來區分 課輔班別,當同一班學生的能力相近時,教師在教材的準備上會 容易的多,也能兼顧每位學童的需求。最後,學校及教育行政單 位應建立一完善的督導機制,除定期檢視實施成效外,同時也提 供相關協助與諮詢,讓每一個低成就的學童都能得到最適當的教 學與照顧。

參考文獻

教育研究學刊,29,73-94。

王瓊珠(2002)。國小一年級疑似閱讀障礙兒童之觀察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 報,33,327-344。

方金雅、蘇姿云(2005)。童謠教學對幼兒聲韻覺識影響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

19,1-22。

古明峰(1992)。不同的補救教學方式對於注音符號學習遲緩兒童之學習輔導效果 研究。八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33-152。

包龍驤(2004)。注音符號鍵盤輸入策略對國小資源班一年級學童注音符號補救教 教育學報,10,67-96。

孟祥傑(2004)。50 所國中 四成畢業生 基測不滿 88 分。聯合新聞網。2006 年 9 月 30 日,引自http://ginwha.mypunbb.com/viewtopic.php?id=114

邵慧綺(2003)。視知覺能力與聲韻能力對閱讀障礙者識字學習之影響。特殊教育 季刊,87,27-33。

林素貞(2004)。國小一年級國語文課程本位測量不同版本朗讀測驗之比較研究。

特殊教育學報,20,1-24。

柯華葳、李俊仁(1996a)。國小低年級學生語音覺識能力與認字能力的發展:一個 縱貫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7(1),49-66。

柯華葳、李俊仁(1996b)。初學識字成人語音覺識與閱讀能力的關係。國立中正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7(10),29-47。

柯華葳、詹益綾(2006)。國民小學(二至六年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教育部特 殊教育小組。

胡永崇(2001)。國小一年級閱讀障礙學生注音符號學習的相關因素及意義化注音 符號教學成效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5,101-140。

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陳慶順、李瑩玓(2003)。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台北,

心理。

葉靖雲(1998)。課程本位閱讀測驗的效度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239-60。

郭為藩(1996)。推動教育優先區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37(4),3-9。

陳盈翰(2001)。國小低年級學童聲韻調覺識與認字能力之縱貫研究。臺中師範學 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淑麗(1996)。閱讀障礙兒童聲韻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臺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陳淑麗(2004)。轉介前介入對原住民閱讀障礙診斷區辨效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麗、洪儷瑜、曾世杰(2005)。以國語補救教學診斷原住民低成就學童是否為 學習障礙:轉介前介入的效度考驗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127-150。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救 教學成效之研究。師大學報,51(2),147-171。

陳曼玲(2004 年 8 月 22 日)。基測成績城鄉差距擴大。中央日報。2006 年 9 月 30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曾世杰、王素卿(2003)。音素覺識在中文閱讀習得歷程中的角色:個案研究。臺 東大學教育學報,14(2),23-50。

曾世杰、陳淑麗(2005)。臺東縣低成就兒童補救教學模式整合方案研究。臺東縣 教育局委託專案成果報告。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曾世杰、陳淑麗(2005)。唸名速度及注音覺識在中文閱讀障礙亞型分類上的角色

-個案補救教學研究。載於洪儷瑜、王瓊珠、陳長益主編,突破學習困難-

評量與因應之探討(P179-214)。台北,心理。

黃秀霜(1997)。兒童早期音韻覺識對其三年後中文認字能力關係之縱貫性研究。

臺南師院學報,30,263-288。

黃秀霜(1999)。不同教學方式對學習困難兒童之實驗教學助益分析。課程與教學,

2(1),69-81,153-154。

黃秀霜、鄭美芝(2003)。國小注音符號能力診斷測驗。台北,心理。

游惠美(1997)。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式對國小低成就兒童注音符號教學成效之探 討。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游惠美、孟瑛如(1998)。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方式對國小低成就兒童注音符號補救 教學成效之探討。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07-347。

臺東縣政府教育局學力提昇小組(2006):臺東縣提升學習弱勢學生學習成就方 案。臺東縣政府教育局。

鄭美芝(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注音符號能力診斷測驗與補救教學效益之探討。

國立臺南師範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賴惠鈴、黃秀霜(1999)。不同識字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國字學習成效研究。初等 教育學報,12,1-26。

鐘素鵑(2004)。聲韻覺識教學對國小低年級注音符號學習困難學童之成效分析。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二、英文部分

Aughinbaugh, A. (2001). Does head start yield long-term benefit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36(4), 641-665.

Bradley, L., & Bryant, P. E. (1983). Categorizing sounds and learning to read: A causal connection. Nature, 301, 419-421.

Clay, M. M. (1987). Learning to be learning disable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22, 155-173.

Fuchs, D., & Fuchs, L. S. (1989). Exploring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Pre-referral

interventions: A component analysis of behavioral consultatio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8, 260-283.

Fuchs, L. S., Fuchs, D., Karns, K., Hamlet, C. L., Katzaroff, M., & Dutka, S. (1997).

Effects of task-focused goals on Low-achieving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4(3), 513-543.

McCardle, P., Scarborough, H., & Catts, H. (2001). Predicting, explaining, and preventing children read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16, 230-239.

McGill-Franzen, A. (1987). Failure to learn to read: formulating a policy problem.

Reading Reasearch Quarterly, 22, 475-490.

Pikulski, J. J. (1994). Preventing reading failure: A review of five effective program, The reading teacher, 48(1), 30-39.

Read, C., Zhang, Y., Nie, H., & Ding, B. (1986). The ability to manipulate speech sounds depend on knowing alphabetic writing. Cignition, 24(1-2), 31-44.

Scarborough, H. S. (1998). Predicting the future achievement of second grader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Contributions of phonemic awareness, verbal memory, rapid naming, and IQ. Annals of Dyslexia, 68, 115-136.

Shaywitz, S. E., Escobar, M. D., Shaywitz, B. A., Fletcher, J. M. & Makuch, R. W.

(1992). Evidence that dyslexia may represent the lower tail of a normal distribution of reading abili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6, 145-150.

Stanovich, K. E. (1986). 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1(4), 360-407.

Swanson, H. L. (2000). Are working memory deficits in reader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hard to change?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y, 33(6), 551-566.

Torgesen, J. K.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response to early interventions in reading: the lingering problem of treatment resist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15(1), 55-64.

Torgesen, J. K., Alexander, A. W., Wagner, R. K., Rashotte, C. A., Voeller, K. K. S., &

Conway, T. (2001). Intensive remedial instruction for children with severe reading disabilities: immediate and long-term outcomes from two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4(1), 33-58, 78.

Vellutino, F. R., Scanlon, D. M., Sipay, E. R., Small, S. G., Pratt, A., Chen, R., &

Vellutino, F. R., Scanlon, D. M., Sipay, E. R., Small, S. G., Pratt, A., Chen,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