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和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一、研究動機

根據教育部國教司於 2004 年針對該年度第一次國中基測三十一萬 名考生成績所做出的統計,發現呈現明顯的雙峰現象,且高分群與低 分群間存在著顯著的城鄉差距,大臺北等都會區學校的表現明顯優於 臺東、花蓮、澎湖等偏遠縣市學校,而人口密集、都市化程度較高的 直轄市、省轄市與縣轄市,學生成績又優於都市化程度偏低的小鄉、

小鎮。另外,全台有十分之一(約五十所)的國中,校內超過百分之 四十以上的國三應屆考生,在滿分為三百分的基測中,成績在全國P R值排序不到百分之廿五(八十八分),而且這類「學習成就薄弱學 校」,多集中在花東、離島及偏遠山區,且以小型學校居多(孟祥傑,

2004)。為此,教育部決定推動「薄弱學校扶助計畫」,比照教育優先 區補助計畫,以個案方式補助弱勢學校,辦理為期一年的課後輔導、

補救教學與教師研習,由教師在課後或利用寒暑假輔導弱勢學生,提 升學生學習成就。另外,教育部也計畫向下延伸扶助對象至國小,鎖 定這些後段國中的國小學區推動兒童閱讀,希望藉此提升他們的基本 能力(陳曼玲,2004),而能在進入國中後有較好的表現。

以臺東縣現況而言,2005 年的國中基測,臺東縣有百分之五十七

的考生總分低於一百分,平均成績是全國各縣市的最後一名。許多低

Aughinbaugh(2001)在 Head Start 早期介入方案的研究中提到,在學 前階段進行長期且密集的補償性教學,可以改善學童的表現。而 算有效(Heckman, 1999;引自 Aughinbaugh, 2001)。長遠來看,長時 密集的早期介入更是讓低成就兒童避免落入馬太效應「富者亦富,貧 者亦貧」現象的重要關鍵(Stanovich, 1986)。

為改善臺東縣學生落後情況,教育局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 系合作,於 93 學年度進行了低成就兒童補救教學模式的整合方案研 究,該計畫由曾世杰、陳淑麗兩位教授共同主持,以學理為基礎,設 計了系統化的補救教學方案,並於下學期實施為期十六週的補救教 學。教學對象分為一年級注音組與二年級識字組。其中,一年級注音

組補救教學內容強調在有效的教學原則下,以記憶術加強注音符號的 學習與聲韻覺識能力,同時亦訓練自動化解碼的速度。在比較教學實 施前後測成績後,發現實驗組兒童注音能力明顯提升,在各項測驗中 表現均優於對照組(曾世杰、陳淑麗,2005),具有立即效果。目前國 語文教學的主流,是先教完注音符號後,再進入國字教學,在中低年 級階段,注音符號仍為學習國字的重要媒介。國內有不少以注音符號 教學為主的相關研究,但大多數僅探討教學結束後的立即效果,對於 後續注音符號能力的保留效果與遷移效果幾無著墨,據此,筆者想更 進一步探討,在本次補救教學結束,經過一個學期以後,第一、學生 的注音能力是否有保留效果?第二、注音能力的提升是否有助於之後 的國字學習及閱讀理解,具有遷移效果?第三、編製課程本位評量文 章朗讀測驗,評量學生在國語文學科的學習成效。期盼藉由本次研究,

持續追蹤補救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情況,繪製出低成就學生在接受補救 教學後的學習變化曲線,進而更進一步確立早期介入教學成效之保留 與遷移效果,此為進行本研究之主要動機。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乃延續臺東縣九十三學年度低成就兒童補救教學模式整合 方案(曾世杰、陳淑麗,2005),以九十三學年度下學期時參與注音符 號補救教學的一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於方案結束七個月以後(二年 級上學期期末),再次進行追蹤測驗,探討其後續學習能力及學業成就 之變化情形。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實驗組學童在補救教學期間習得的注音能力在七個月後 是否仍長期保留。

(二)探討實驗組學童在補救教學期間習得的注音能力是否遷移至 中文認字能力上。

(三)探討實驗組學童在補救教學期間習得的注音能力是否遷移至 中文閱讀理解上。

(四)以研究者自編之課程本位評量短文朗讀測驗為研究標的,探 討注音補救教學對國語科學業成就之影響。